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旱情解决的方法

旱情解决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3 21:35:05

Ⅰ 旱灾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度过

旱灾主要是对农作物的影响,用地下水浇灌,或者用人工降雨的方法解决暂时的旱灾。

Ⅱ 12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降临,面对干旱该怎么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如果缺乏了水资源的话,我们的生活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但是,我国是属于缺水的国家,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干旱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在干旱来临的时候,也不会太过于慌张。

不得不说,我们国家还是比较缺水的。之所以缺水,不仅是由于我们的降水量比较少,而且我们人均用水量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还是很容易出现缺水和干旱的局面。为了避免我们日后面对干旱的局面,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比如,我们可以用洗菜的水焦化,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节约用水的方式。

如何应对干旱

【简介】:
干旱是指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一词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另一是干旱灾害。这里所指的是因某一具体时段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显着偏少而发生的灾害。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干旱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干旱造成的损失绝对值呈明显增大的趋势。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解决办法】:
解决干旱缺水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思想,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意识,彻底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把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因地制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像西北地区搞雨水集流和窖灌工程,西南山区修建蓄水塘坝,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井灌及平原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深耕轮作、耙磨保墒、秸杆还田、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种子包衣,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和化学抗旱措施。
3、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建立面向全国的抗旱信息系统,形成由中央、省、市、县组成的抗旱信息管理网络,集旱情监测、传输、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涵盖水情、雨情、工情变化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准确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抗旱物资贮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下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
4、加快抗旱立法工作,依法规范抗旱行为;探索旱灾保险机制,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的抗旱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水量分配、规范用水秩序、经济补偿等各种水事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已经很难满足抗旱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将这些矛盾纳入法制轨道来调节,使抗旱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应对干旱风险,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抗旱减灾领域,建立旱灾保险等风险转移机制,有利于分担各级政府财政压力,也可在分散和转移旱灾风险。

Ⅳ 如何应对旱灾

干旱是指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一词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另一是干旱灾害。这里所指的是因某一具体时段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显着偏少而发生的灾害。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干旱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干旱造成的损失绝对值呈明显增大的趋势。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解决干旱缺水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思想,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意识,彻底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把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因地制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像西北地区搞雨水集流和窖灌工程,西南山区修建蓄水塘坝,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井灌及平原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深耕轮作、耙磨保墒、秸杆还田、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种子包衣,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和化学抗旱措施。
3、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建立面向全国的抗旱信息系统,形成由中央、省、市、县组成的抗旱信息管理网络,集旱情监测、传输、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涵盖水情、雨情、工情变化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准确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抗旱物资贮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下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
4、加快抗旱立法工作,依法规范抗旱行为;探索旱灾保险机制,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的抗旱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水量分配、规范用水秩序、经济补偿等各种水事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已经很难满足抗旱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将这些矛盾纳入法制轨道来调节,使抗旱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应对干旱风险,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抗旱减灾领域,建立旱灾保险等风险转移机制,有利于分担各级政府财政压力,也可在分散和转移旱灾风险。

Ⅳ 抗旱救灾的方法

a 抗旱救灾,一下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面对裂开的大地,干枯的麦苗时,会不自觉的揪心叹息。警示,不能不让我们感到震惊。 中国已经出现了普遍的缺水现象,城市缺水,灌溉缺水,径流也缺。对于水资源的短缺的原因,是不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专家说法不一。但它从一个角度对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发出了一个严重警示。 干旱让我们真切的认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观,我们应该把发展节水型行业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 科学发展观不光是一种理念和要求,更应该落实到实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更应该落实这一理念。在工业发展迅猛的今天,农业仍然大部分“望天收”生产方式仍沿袭这几千年的传统,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当城市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更加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真正让粮食增产。 b 1.正确认识漳州市水资源的状况 . “水多与水少”问题突出,旱涝灾害的发生在所难免。
2.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抗旱功效
充分利用水库、水闸、灌溉等水利工程,根据水资源变化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节水、保水工作,科学配置有限的水资源,
3.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实施抗旱打井工程、雨水集蓄工程建设,把打大口井、深水井和建设雨水集蓄工程当作永久性抗旱基础设施来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因降雨时空不均所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4.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的有效途径之一
5.大力推广应用抗旱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节水型农业
6.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除险加固工作. 做好水库等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工作,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利用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防洪抗旱能力。
7.依法加强水事管理,维护用水秩序
8.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地表涵养水源能力
水土流失越厉害、植被覆盖率越低的地区地表含水量越少,水环境往往越差,越容易受旱。做好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涵养水源、缓解干旱至关重要。 c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要时刻在心中牢牢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把节约当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节水节电,节约一切值得我们珍惜的一切资源,但是希望我们的官员们能够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你手中的那“一杯水”不是这样“节约”的。

Ⅵ 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的实施状况。世界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

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2.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制定用水计划,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3.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4.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6.营造防风林,广种树草,提高绿化面积指数,也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Ⅶ 如何解决大旱灾

类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现象,全球各国都有。特别是在中东、非洲及美州的沙漠地区,长期危及人类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如何解决干旱是全球性问题。

现代化:是解决干旱的根本出路

从先进国家抵御干旱的经验看,实现“人类现代化”是最终出路。例如在美国,中西部各州多数都处于沙漠与山区,干旱、缺水、少雨是长期和天然的。在“着名赌城”拉斯.韦加斯,四周都是沙漠,城中的所有树木花草都依赖人工埋设的水管,定时供水才能维持生存。但美国这类“干旱城市”也生机勃发,全赖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现代化改造”。

目前人类科技水平,已能从很深的地表下抽出“取之不尽”的地下水。从理论上说,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沙漠或山区,深层地表下也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在美国,深水钻井公司为城市或人口集中的乡村及农场,打下2000米以上的深井,安装上深井抽水机和供水管道,所有干旱地区的居民和作物,都能无限制地使用自来水。

只是,在这些沙漠或干旱地区,大量使用电力抽深层地下水,来浇灌农业作物,成本会很高,经济上得不偿失。但居民生活、环保用水都能保障,不存在“危及生存”的问题。

中国应调集深水打井队,每村都安自来水

目前,中国西南五省的“抗旱运动”,勇气可嘉,但科学欠缺。我们看到全国军民不远万里,从各地运送成本昂贵的瓶装水;靠人拉肩扛“运水抗旱”,这只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而且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应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深水打井队”;及研制“深水探测、钻井设备”;在每个乡村都打出深水井,并安装连接每户的自来水系统,通到每块农田的灌溉系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干旱及人畜生饮水。

Ⅷ 北方的雨水并不算充沛,如果遇到旱情农民该如何应对

当玉米遇到干旱天气,又没有浇灌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封根或喷施氮肥水进行缓解;封根就是把玉米地里垄之间的土壤封到玉米的根部,这样可以短时间保存玉米根部的水分,修建水利设施和农田灌溉设施,很多地方都农田灌溉设施还是多年前修建的,损毁严重,有的甚至无法使用,雨水丰沛的年景还好,遇到干旱天就晚了,政府应主导投入资金,在北方野外水井比较多,一旦干旱,就从水井里取水,因为用水过渡导致水位下降,严重干旱甚至导致水井干涸。

Ⅸ 解决一个地区季节干旱、全年干旱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啊

解决一个地区季节干旱、全年干旱的方法分别是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兴建水库,在丰水期(雨季)存水到了枯水期放水,调节时间分配上的不均衡,解决一个地区季节干旱;全年干旱?只能从水资源全年都极为富余的地区跨流域调水.

阅读全文

与旱情解决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7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8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6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5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1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5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3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