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3 10:00:34

1. 中药材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

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三、口尝和鼻闻。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四、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2. 如何区别味连,雅连,云连的外观性状特征

雅连髓部有石细胞 味连皮部有石细胞,中柱有少数石细胞,髓部有薄壁细胞,有时可见石细胞 云连皮部、中柱及髓部均无石细胞摘 要:

中药饮片,即中药材按照中医药理论、中药炮 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得到的可直接运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传统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现代医学没有的优势,其中中药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中药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患者对中药的接受度普遍增加。中药是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具有特殊使用价值,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中药饮片的质量验收尤为重要,对验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药饮片质量鉴别的重要性

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药材品种来源复杂,种 类繁多,分布广泛,同名异物、异物同名多见,生态环境及种植、栽培或养殖、采收与加工方法各异,质控标准未能完全统一,地方习惯用药及混淆品大量存在,再加上人为的掺杂造假,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使中药质量控制检查的难度大大增加,这样会给患者的安全用药增加风险。

2、中药饮片验收常用鉴别方法

2.1 看品种

临床应用的中药大部分植物来源只有 1 科 1 属 1 种,但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中药有多种植物来源,大多是同属不同种,其性状特征、有效成分与含量会有一些变化。品种鉴别被药典收录的主要有 150 余种原品种药物,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多品种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黄连有味连、雅连及云连 3 种。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过桥”较长;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川贝母有松贝、青贝、炉贝以及人工栽培品。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青贝呈类扁球形,外层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炉贝呈长圆锥形,表面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表面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百合有百合、卷丹及细叶百合 3 种来源。3 种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百合窄小而略厚,卷丹较宽而片薄,细叶百合粗大而色暗。
2.2 看真伪

在掌握法定正品的基础上,有助于准确识别伪品。由于同科同属的品种繁多、形态相似,鉴别界限模糊,加之趋利行为,有意掺伪,造成中药材伪品大量存在且鉴辨难度高,特别是货源稀少、价格昂贵的贵稀药材,伪品的出现频率更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及临床经验才可分辨,惯用此法的中药见于以下几种。

赭石冒充朱砂:朱砂粉久置后颜色变暗,容易与赭石粉混淆。经验鉴别最简单的方法是火试:朱砂遇热生成不可逆的黑色硫化汞,放冷后仍为黑色;赭石被烧时亦变黑,但放冷后很快就恢复本色。水栀子冒充栀子:水栀子与栀子外形相似,水试是鉴别的最佳方法,栀子水浸液鲜黄色而水栀子则为棕红色。

湖北木兰的树皮冒充厚朴:厚朴表面呈淡棕色至深棕色,指甲划之显油痕,内层紫棕色颗粒状带纤维性,油润性;湖北木兰的树皮内表面多呈黄褐色,内层纤维状。除此之外重楼、冬虫夏草、穿山甲、沉香等贵细药的伪品也较多见。

3. 中药鉴定学中,性状鉴定包括哪些内容

性状鉴别是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简单理化反应,直接观察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这是数千年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 查、含量测定等 ,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3)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它简便易行,在药房柜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4. 中药饮片的显微鉴别处理方法

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显微鉴别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来观察饮片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真伪。笔者仅就草酸钙晶体、淀粉粒、菊糖的特征鉴定中药饮片真伪。
2.1草酸钙晶体它是植物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细胞后含物,常以簇晶、方晶、针晶、砂晶、柱晶等不同外形存在于植物类中药材中,几种典型的草酸钙晶体如下:(1)含草酸钙簇晶的药材:大黄、虎杖、何首乌、白芍、人参等;(2)含草酸钙方晶的药材:山豆根、甘草、生地、石菖蒲、牡丹皮等;(3)含草酸钙针晶的药材:龙胆、白术、苍术、半夏、知母、山药、天麻等;(4)含草酸钙砂晶的药材:怀牛膝、钩藤、麻黄等;(5)含草酸钙柱晶的药材:射干、白木香、沉香等。
2.2淀粉粒它作为植物单糖代谢的贮藏形式和植物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普遍存在于植物的薄壁细胞中,一般以球形、卵圆形、长圆形、多角形的单粒、复粒或单复粒存在。例如:黄连、黄芪、三七、川贝母、百合、姜等。
2.3菊糖菊糖作为果糖代谢的贮藏形式在植物中积累时,伴随着药物有效成分的生化合成,主要存在于菊科、桔梗科等植物的细胞中,显微镜下观察为球状、半球状晶体。例如:桔梗、山茱萸、苍术、党参、木香、白术等。
以上是通过饮片中是否含有晶体、淀粉粒、菊糖等作为显微鉴别要点来鉴定药材的真伪。

5. 中药的鉴别主要包括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6. 如何快速鉴别假劣中药材求答案

一、中药材常用的快速鉴定方法
中药材常用的鉴定方法很多,它包括来源鉴定、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定等,但中药材市场以及基层药监工作者最常用、最直接的鉴定方法就是性状鉴定,即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它具有简便、快速、易行的特点。笔者为了方便记忆,通假中医术语来归纳,就是“望、闻、问、切”。 望:就是望形态、望色泽,包括水试、火试后所出现的物理现象。我们知道,每种药材,它都有一定的形态,固有的色泽。如茯苓色白,片或块状;红花色红,花丝状;黄柏色黄,片或丝状;紫草色紫,疏松层片状;番泻叶色绿,披针形;熟地色黑,团块状;郁金、天麻、白芨角质半透明;蕲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贝母“怀中抱月”;银柴胡顶端“珍珠盘”;熊胆水沉速现黄线下降且不扩散;樟脑点燃时发生多量黑烟等。所以,我们说的性状鉴别,首先是从外观形态入手的。
闻:这里包括嗅和听。嗅,就是嗅气味,辨别药材气味的香、臭、腥、臊的不同。如丁香有令人愉快的强烈香气,阿魏有蒜臭气,麝香气香窜而持久,鱼腥草有鱼腥气等。听,主要是听声音。如海金沙用火点燃,闪光并发爆鸣声。
问:主要是问价格。这也是鉴别中药材重要的参考值。价格不合理的要注意,价格高的要注意。例如一段时间,市场上炮山甲的价格比生甲片便宜。这就很不合情理,按常规,炮山甲加工前必须将生甲片经过浸泡去腐等初处理后,再经过砂烫炒,损耗加大,成本增高,应该炮甲片价格比生甲片价格高。如果出现这种价格异常情况,鉴别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实际上,我们就发现市场上炮甲片有掺杂现象,即用矾水浸泡以增加重量。
切:这里所谓的“切”,包括手感和折断面情况。手感是指手触摸中药材的感觉印象。如药材表面光滑还是粗糙,质地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折断情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断面是否平坦,有无纤维性或胶丝等。二是指横断面的纹理、特征。如桔梗断面的“金心玉栏”,大黄的“锦纹”,何首乌的异型维管束,黄芪的“菊花心”,粉防己的“车轮纹”,茅苍术有“朱砂点”,放置能“起霜”等。“望、闻、问、切”是性状鉴别中的各个面,鉴别时要将各种手法穿插运用,综合掌握。 二、市场上常见的作假手法
市场上,我们发现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用真假互杂或直接作假等手法进行造假制劣。
1、掺入其它材料以增加重量。如金银花用石粉浸泡,炮山甲用矾水浸泡,熟地混入泥土等。
2、混入或直接用其他相似物质。如山药中混入木薯、参薯。炒白术中混入其他植物的根或根茎。红花混入其他植物花丝。黄柏用其他植物进行染色等。
3、用非药物冒充药物。如用未感染白僵菌的家蚕用石灰水或石粉浸泡后冒充僵蚕,用水半夏、独角莲冒充正品半夏,用木楂充木瓜等。
4、药材中非药用部分超标。如山茱萸含核量超标,西红花中掺入本植物花丝,钩芚中有大量不带钩的茎枝等。
5、将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或加工后再供药用。如将丁香中挥发油提取后再供药用;将乌蛇内的蛇肉挖去后再用石粉灌浆。
大凡市场上作假制劣,无非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般呈现这样的特点,即价格高的容易出现制假,还有以价格低的冒充价格高的特点。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作假制劣情况,我们要做到:
1、鉴别假药材,首先要熟悉正品药材的性状及特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即不具备正品药材的性状及特点,无论它是何种药材,还是非药材,它终究是假的。例如假黄柏,虽然外形和颜色看似真黄柏,颜色很漂亮,似乎比真的还像真的,但入口不苦,颜色太鲜亮,终究还是假的。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感染白僵菌后发病至死的干燥虫体,表面灰白色并被有白色粉霜,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外围灰白色,内部黑褐色,大部分有光泽;而假僵蚕是未感染白僵菌的家蚕虫体,断面黑色疏松或有白絮状丝,若兑入石粉则手感较重。又如正品半夏表面乳白色或淡[非法内容],上端圆平,有凹陷茎痕,棕眼明显,下端钝圆,光滑或有多数小凸点,饮片呈圆形,无圆锥形切片;而水半夏颜色黄白色或浅红色,或具浅红色斑点,呈类椭圆形、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有凸起芽痕,饮片可见圆锥形切片;而独角莲个较半夏大,周身有小凸起,形成较规律的环形圈。
2、对于掺杂药材的识别,除了看外形,关键还要看质地、比重。如掺入石粉的金银花,外形饱满坚挺,质地脆,体重,用清水浸泡后,搅动,水呈白色浑浊,有大量石粉沉淀。炮山甲气微腥,味咸,用矾水浸泡后的炮山甲味涩。正品土鳖虫质脆,易破碎,腹内含灰绿色或褐色物质,味微咸;而用矾水浸泡后的土鳖虫体重,折断后内容物有白色粉末或结晶,味涩。所有用石粉或矾水浸泡后的药材都比正常情况下要沉重。正品丁香香气浓烈,入水花柄下沉;而提取挥发油后的丁香香气淡,入水不沉,体轻。灌浆后的乌蛇比正常乌蛇体重,扒开蛇腹可看到白色粉块,等等。 尽管药材品种数以千计,市场情况千变万化,笔者认为只有做到对正品药材的性状和特点熟练掌握,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有多看、多学、多琢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假冒伪劣终究无处遁形。

7. 请问中药主要有哪几种鉴定方法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
以下几种常用而简单的鉴别方法:�
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三、口尝和鼻闻。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四、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8.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9. 如何鉴别中药材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分不一,鉴别时观察的方法和重点也不完全相同。现将中药材各部位鉴别时的注意要点简介如下:
一、 根(根茎)类:
应注意观察其大小、形状(如南沙参圆锥形、萝卜圆柱状、半夏球形、大黄块状);表面特征(如颜色、平滑或粗糙、有无裂纹、皱纹及皮孔等);质地(如附子坚硬、党参柔韧、黄芪纤维性、贝母粉性);气味(如当归芳香微甜苦、一见喜极苦);断面(这对鉴别起重要作用,如单子叶植物根有明显髓部、双子叶植物根常见菊花纹而无髓部、根茎类往往有油点等)。
二、 茎木类:
应注意观察其形状(通常圆柱形或方柱形,如紫苏梗呈现扭曲如鸡血藤),表面(草质茎干燥时多皱缩、木质茎多平滑如桑枝、有的节部膨大如接骨金栗兰。此外,观察皮孔,芽痕及残存枝条等);质地、断面(草质茎多中空轻松,易折断,纤维性,如麻黄;木质茎多坚硬,有放射状射线或年轮,如木通等),气味(如桂枝香辣)等。
三、 皮类(包括根皮及干皮)
:应观察其形状(如黄柏板状、厚朴卷筒形;外表面(如丹皮平滑、地骨皮鳞片状,此外看皱纹,皮孔等);内表皮(一般较平滑,颜色较深);断面(如桂皮颗粒状、川槿皮纤维状、黄柏裂片状、杜仲有丝、也有平坦的);气味(杠柳皮气香味苦)等。
四、 全草类:
为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地上都份入药,鉴别时要分别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部分。
在鉴别中药材过程中,如有疑问则须与正品标本核对比较,或用其它的鉴别方法。

阅读全文

与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