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在做关于润滑油的培训PPT,主要想要一些关于润滑油的知识、分类、选择标准、各分类的一些情况
一.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常用的润滑油按基础油来分,可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
矿物油:在石油中,把适用的部分分离出来,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取得防泡沫,耐酸性,温度稳定性,清洁性能等,这些油价格大众化,适合一些小排气量的摩托车使用。
全合成油:全合成油,基础油为人工合成油,化学稳定性极佳,润滑性能突出,温度稳定性特佳,油膜稳定,耐酸碱,它们都有一个很宽的黏度指数,其他性能都达到油品中的最高性能指标,这些油性能优异,适合恶劣条件下使用,适合要求高的车使用,只是价格也不菲。
半合成油:性能远比矿物油好,价格也没有全合成油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抗氧抗腐剂等。
目前国内的主要添加剂生产商都在北方,因为相对于南方,在北方生产的添加剂含水量要小。
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润滑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
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清洗作用 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密封作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防锈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消除冲击载荷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总结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油的性能
基本性能
一般理化性能:
1.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2.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3.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4. 酸值、碱值和中和值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5. 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
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特殊理化性能:
1. 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说明润滑油的抗老化性能,一些使用寿命较长的工业润滑油都有此项指标要求,因而成为这些种类油品要求的一个特殊性能。测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一定量的油品在有空气(或氧气)及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温度下氧化一定时间,然后测定油品的酸值、粘度变化及沉淀物的生成情况。一切润滑油都依其化学组成和所处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动氧化倾向。随使用过程而发生氧化作用,因而逐渐生成一些醛、酮、酸类和胶质、沥青质等物质,氧化安定性则是抑制上述不利于油品使用的物质生成的性能。
2. 热安定性
热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也就是润滑油对热分解的抵抗能力,即热分解温度。一些高质量的抗磨液压油、压缩机油等都提出了热安定性的要求。油品的热安定性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组成,很多分解温度较低的添加剂往往对油品安定性有不利影响;抗氧剂也不能明显地改善油品的热安定性。
3. 油性和极压性
油性是润滑油中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形成坚固的理化吸附膜,从而起到耐高负荷和抗摩擦磨损的作用,而极压性则是润滑油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受高温、高负荷发生摩擦化学作用分解,并和表面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的软质(或称具可塑性的)极压膜,从而起到耐冲击、耐高负荷高温的润滑作用。
4.腐蚀和锈蚀
由于油品的氧化或添加剂的作用,常常会造成钢和其它有色金属的腐蚀。腐蚀试验一般是将紫铜条放入油中,在100℃下放置3小时,然后观察铜的变化;而锈蚀试验则是在水和水汽作用下,钢表面会产生锈蚀,测定防锈性是将30ml蒸馏水或人工海水加入到300ml试油中,再将钢棒放置其内,在54℃下搅拌24小时,然后观察钢棒有无锈蚀。油品应该具有抗金属腐蚀和防锈蚀作用,在工业润滑油标准中,这两个项目通常都是必测项目。
5.抗泡性
润滑油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有空气存在,常会产生泡沫,尤其是当油品中含有具有表面活性的添加剂时,则更容易产生泡沫,而且泡沫还不易消失。润滑油使用中产生泡沫会使油膜破坏,使摩擦面发生烧结或增加磨损,并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还会使润滑系统气阻,影响润滑油循环。因此抗泡性是润滑油等的重要质量指标。
6. 抗乳化性
工业润滑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冷却水,如果润滑油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将与混入的水形成乳化液,使水不易从循环油箱的底部放出,从而可能造成润滑不良。因此抗乳化性是工业润滑油的一项很重要的理化性能。一般油品是将40ml试油与40ml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剧烈搅拌一定时间,然后观察油层-水层-乳化层分离成40-37-3ml的时间;工业齿轮油是将试油与水混合,在一定温度和6000转/分下搅拌5分钟,放置5小时,再测油、水、乳化层的毫升数。
润滑油使用过程的管理
(一) 润滑油的选用
润滑油选用是润滑油使用的首要环节,是保证设备合理润滑和充分发挥润滑油性能的关键。
1. 选用润滑油应综合考虑以下三方面的要素:
(1) 机械设备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条件 ( 即工况 ) ;
(2) 机械设备制造厂商说明书的指定或推荐;
(3) 润滑油制造厂商的规定或推荐。
2. 润滑油性能指标的选定
(1) 粘度
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设备用润滑油粘度选定依设计或计算数据查有关图表来确定。
(2) 倾点
倾点是间接表示润滑油贮运和使用时低温流动性的指标。经验证明一般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必须比倾点高 5~10 ℃。
(3) 闪点
闪点主要是润滑油贮运及使用是安全的指标,同时也作为生产时控制润滑油馏分和挥发性的指标。润滑油闪点指标规定的原则是按安全规定留 1/2 安全系数,即比实际使用温度高出 1/2 。如内燃机油底壳油温最高不超过 120 ℃,因而规定内燃机油闪点最低 180 ℃。
(4) 性能指标的选定
性能指标比较多,不同品种差距悬殊,应综合设备的工况、制造厂要求和油品说明及介绍合理决定。努力做到既满足润滑技术要求又经济合理。
( 二 ) 润滑油的代用
1.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各有其使用性能的特殊性或差别。因此,要求正确合理选用润滑油,避免代用,更不允许乱代用。
2. 润滑油代用的原则
(1) 尽量用同一类油品或性能相近的油品代用。
(2) 粘度要相当,代用油品的粘度不能超过原用油品的± 15% 。应优先考虑粘度稍大的油品进行代用。
(3) 质量以高代低。
(4) 选用代用油时还应注意考虑设备的环境与工作温度。
( 三 ) 润滑油的混用
1. 不同种类牌号、不同生产厂家、新旧油应尽量避免混用。下列油品绝对禁止混用。
(1) 军用特种油、专用油料不能与别的油品混用。
(2) 有抗乳化性能要求的油品不得与无抗乳化要求的油品相混。
(3) 抗氨汽轮机油不得与其他汽轮机油相混。
(4) 含 Zn 抗磨液压油不能与抗银液压油相混。
(5) 齿轮油不能与蜗轮蜗杆油相混。
2. 下列情况可以混用:
(1) 同一厂家同类质量基本相近产品。
(2) 同一厂家同种不同牌号产品。
(3) 不同类的油品,如果知道对混的两组份均不含添加剂。
(4) 不同类的油品经混用试验无异常现象及明显性能改变的。
3. 内燃机油加入添加剂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性能不一;不了解性能的油品的混 用问题必须慎重。以免导致不良后果甚至设备润滑事故。
( 四 ) 润滑油污染的控制
润滑事故除因润滑油选用或使用不当外,主要由于污染所致。
1. 污染润滑油的物质有尘埃、杂质、和水份。
2. 污染度的控制对液压油、汽轮机油、静压油膜轴承油和高速轴承油的抗磨损性能十分重要。
3. 控制污染的措施:
(1) 贮运润滑油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密闭,且不与铜、锡等易于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的金属接触。
(2) 油品加入设备前要进行沉降过滤处理,保证清静度达到五级以上。
(3) 加油容器不可露置在大气中,尤其装油容器不可无盖。
(4) 贮存润滑油的油罐要定期清洗,及时排污。
(5) 油罐或油箱上设空气过滤呼吸器,在加油口设 100 目以上的滤器和防尘帽,搞好各部密封,在润滑 系统适当部位设滤器及排污阀。
4. 变压器油等电器用油对水份要求高,应尽量在天气干爽时换油。而且后的油品要立即加进设备。
( 五 ) 润滑油的使用状态监控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老化变质这是必然的规律。老化变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老化变质;另一种为因受水污染等异常因素的异常变质。进行润滑油使用状态监控,可及时掌握油品的技术状态,预防设备润滑事故发生,延长油品使用寿命。
1. 监控的方法
(1) 抽查操作人员执行设备润滑"五定"规范标致。
(2) 采样观察油品的外观情况,检查油品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情况。
(3) 定期进行粘度、闪点、水份、酸? ( 或碱值 ) 等能反映油品质量变化的关键理化指标。
(4) 没有试验室的可以进行水份爆音试验和斑迹试验等。
(5) 用现代化仪器分析。如用红外光谱仪测定油中添加剂变化的情况,用铁谱仪或 ICP 发射光谱测定油中金属磨粒或元素变化。仪器分析快捷准确,对发电机组等大型关键设备的润滑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六 ) 润滑油的更换
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 ( 几个月、几年以至几十年 ) 后,由于本身的氧化以及使用过程中外来因素影响会逐渐变质,性能下降或改变,必须适时更换。
1. 换油时间的确定
(1) 根据检验评定的结果确定换油时间;但目前困难的是还比较缺乏各种油品的报费标准。
(2) 根据润滑油制造商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推荐结合实际使用经验定期更换。
2. 换油注意事项
(1)不要轻易作出换油决定,要设法延长油品的使用期。
(2) 尽量结合检修期进行换油。
(3) 换油时不要轻易报废,如油质尚好,可以稍加处理 ( 如沉降过滤,去除水份杂质 ) 后再用或用于次要设备。废油要收集好,以利于今后再处理和防止污染环境。
润滑油的运输与储存管理:
(一) 散装油品
1. 盛装及储存润滑油的容器必须干净清洁;
2. 运输和储存变压器油和汽轮机油要求"专罐专线";其他油品应按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三大类产品设置储运设施。
3.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杂质。
4. 散装润滑油的储存期一般不要超过半年。
5. 润滑油品的密度约在 0.75~0.95g/cm 之间比水轻又不溶于水,润滑油的闪点(开口)一般高于 150 ℃,属可燃物品,储运过程应注意防止外流污染环境和着火燃烧。
6. 标明品名、牌号、级别、数量及入库日期等。
7.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油品原则上不能混贮,如非混贮不可时应先做"混对试验"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才可以操作。
(二 ) 桶装油品
1. 油品装卸车严禁野蛮作业,油品堆放的高度要适当,以免产生危险或压坏产品。
2.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杂质。
3. 桶装润滑油品的储存期可以比散装的长一些,但一般不要超过一年。
4. 不同油品应分开堆放并标志清楚品名、牌号、级别、数量及入库等,以免发货时搞错。
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一份工作
1、工作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工作需要的特点你具备不具备,如果一个工作就是需要人非常细心有耐心,而你恰巧是那种比较粗心的人,必然工作会经常出错,这样的工作就是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2、能不能学到新的东西。这个尤其对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很重要。一份工作好不好关键一点是对你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如果在这个岗位上能迫使你必须学会一些非常有用的技能,那即使这个工作非常辛苦,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坚持下去。
3、本人喜不喜欢这个工作。个人爱好也很重要,如果一个工作公司氛围很差,你工作时候觉得很压抑,每天上班心情都很差,工作必然也是做不好的,所以要上班首先你要喜欢这份工作,起码不讨厌。
4、对你的职业规划有没有帮助。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确定最终自己要干什么样的工作,若干年后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期望值,比如你若干年后希望成为一名设计师,那如果现在的工作是个会计,这肯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对以后职业规划没任何好处。
5、赚的钱够不够。也有一些人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看一个工作适合不适合的关键就是赚的钱你满意不满意。如果觉得赚到的钱达到自己要求了,也没有别的什么想法,那这样的工作就是适合你的工作。
6、每个人对工作的要求不一样,有些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有些人就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决定哪些工作适合自己还是要看个人需求和期望。
3. 我们要写一篇化肥的调查报告,请大家帮忙
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2)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4) 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5)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6) 对某些作物有利的肥料:如水稻上施用的钢渣硅肥,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肥,以及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除碳氢氧是从空气中吸收,其余均不同程度地需要施肥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肥料、稀土肥料等。
目前,市场经销的肥料以氮磷钾肥为主,并且每种肥料也有许多品种。主要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还有氨水、石灰氮等也属于氮肥,但目前已较少使用。硝酸钙既是氮肥,也可作钙肥用。主要磷肥品种有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此外,磷矿粉、钢渣磷肥、脱氟磷肥、骨粉也是磷肥,但目前用量很少,市场也少见。主要钾肥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其中硫酸钾和氯化钾成分较纯,我国市场上流通的大多为进口肥料,盐湖钾肥产自我国青海省,主要成分是化钾,窑灰钾肥和草木灰成分很复杂,市场上流通量较前三种钾肥少。微量元素肥料品种也较多,最常用的硼肥为硼砂,锌肥为硫酸锌,锰肥为硫酸锰,钼肥为钼酸铵,铜肥为硫酸铜,铁肥为硫酸亚铁及一些有机态铁络合物。随着农化研究的深入,复混肥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复混肥是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按照制造方法分为两类,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最常见的复合肥是磷酸氢二铵(磷铵),此外还有尿素磷铵、硝酸磷铵、硫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硝酸钾等。复合肥使用时需调整养分比例以适应不同作物和土壤的要求。混配肥料,它是将几种单质肥料按作物和土壤等条件灵活地配制成不同规格,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取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专用肥多属这类肥料。
另外,目前市场上推广的各种液体肥料和喷施肥料,也是各种营养元素肥料混合以及添加氨基酸等一些有机成分,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效果。
供给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有16种,即氮、磷、钾、硫、钙、镁、碳、氢、氧、硼、铁、钼、铜、锌、锰、氯,其中氮磷钾为大量元素,其余为微量元素,虽然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相差很大,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同等重要,且不能相互替代。化肥种类很多,在生产上常用的主要有下面这些。
1、氮素化肥
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
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
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 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磷肥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
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 含P2O5 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 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 从而提高肥效。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
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 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
3、钾肥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
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
②硫酸钾: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含K2O 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根外追肥浓度以0.2%为宜。
4、复合肥料:前面说的化学肥料一般只含一种营养元素,属单元素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
①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料,含氮12%~18%,含P205 46%-56%,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最适合条施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7-10千克,撒施作基肥667平方米25~30千克。其中磷酸一铵呈酸性,磷酸二铵呈碱性,二者均易溶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有一定的吸湿性。
②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各约10%,淡褐色颗粒。氮钾均为水溶性,有一部分磷是水溶性的。主要用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25~30千克。
③磷酸二氢钾:含P2O5 24%、K2O 21%,白色易溶于水,一般用于黄瓜无土育苗及无土栽培生产。因价格较高,在大面积生产中多用于根外追肥。
(四十八)常见化肥的鉴别方法�
1、尿素
外观为颗粒或结晶,容易吸湿,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和氨水中。在炉子上放一块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有少许白烟,可以闻到氨气味。农用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46.0%。�
2、硫酸铵�
外观为白色或浅色结晶,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在火上加热时与尿素、硝酸铵、氯化氨相比熔化较缓慢。也可用氯化钡与硫酸铵在水溶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来鉴别。农用氨含量(以干基计)一级品21.0%,二级品20.8%。�
3、硝酸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黄,易溶于水,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而降低水的温度,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大量硝酸铵受热分解可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并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味。农用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34.4%—34.6%。�
4、氯化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黄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着增加,吸湿性强,易结块、水溶液呈酸性。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刺鼻气味,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迅速熔化并全部消失,在溶化过程中可见以未熔部分呈黄色。农用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25%。�
5、农业用碳酸氢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鉴别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摩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农用氮含量为17%。�
6、过磷酸钙�
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淡黄色等疏松粉状物,稍带酸味,是一种酸性化肥,对碱的作用敏感,容易失去肥效。一部分能溶解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一般情况下吸湿性较小,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有吸湿现象,结成硬块。特级品含有效五氧化二磷为20%,四级品A为13%,B为12%。�
7、钙镁磷肥�
外观为灰白色、灰绿色或灰黑色粉末,粉末极细,在阳光照射下,一般可见到粉碎的、类似玻璃体的物体存在,闪闪发光。不溶于水,不易流失,不吸湿、无毒性、无腐蚀性,在火上加热,看不出变化,熔点在135摄氏度左右。特级品有效五氧化二磷为20%,氧化钙40%,氧化镁12%。�
8、复混肥料�
外观为灰褐色或灰白色颗粒状。有的复混肥料中有粉碎不完全的尿素白色颗粒结晶,也有的复混肥料中有整粒的尿素结晶单独存在。稍有吸湿性,吸潮后复混肥料颗粒易粉碎。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复混肥料中的氮肥、钾肥及部分磷肥中的水溶性磷能溶于水。在火上加热时,可见有白烟产生,并可闻到氨的气味,不能全部熔化。�
9、氨水�
是氨气溶于水的水溶液,是无色透明或带微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臭味,有毒。水溶液呈弱碱性。农用氨水中氨含量一般为15%。
4. (高中)几种物质,一张图(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是什么物质的PPT
自己根据需要做一个吧,简单的PPT还是快的,
5. 怎样判断酸,碱,盐,并分别解释一下
酸碱盐的性质 (详解)
http://www.bmzx.com/tpages/wjg/syfx/html/sanjianyan.htm
酸的通性:有腐蚀性,溶液程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的通性:有腐蚀性,溶液程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Mg(OH)2(碱)=MgSO4(盐)+H2O(水)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CL(酸)+Na2CO3(盐)=H2CO3(新酸)+NaCl(新盐)
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 反应类型:置换
例:2HCl(酸)+Fe(活泼金属)=FeCl2(盐)+H2↑(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H2O(水)
碱的性质
碱+酸-(见酸的性质)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且有沉淀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K2CO3(盐)=CaCO3↓(新盐)+2KOH(新碱)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非基本反应类型
例:Ca(OH)2(碱)+CO2(非金属氧化物)=CaCO3(盐)+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
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Ba(OH)2(盐)=Cu(OH)2↓(新盐)+BaSO4↓(新盐)
这是一个双沉淀的反应,当然只有一个沉淀也是可以的
盐+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且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Fe(金属)=FeSO4(新盐)+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溶于水之后程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溶于水后溶液程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离子的鉴别
氯离子:银盐(除氯化银)
硫酸根离子:钡盐(除硫酸钡)
铵根离子:碱(任意)
氢离子:碳酸盐和澄清石灰水
氢氧根离子:铵盐
铁离子:2价铁离子是浅绿色,3价是黄色(指溶液)
铜离子:2价铜离子是蓝色(指溶液)
酸、碱、盐疑点十问
1. 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带有电荷的微粒,这句话对吗?
不对,因为氯化钠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但由于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氯化钠晶体中的和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只能在一定振幅范围内振动,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干燥的氯化钠不导电是因为其中的带电微粒(即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2. 氯化氢溶于水可电离产生,故氯化氢属于离子化合物,对吗?
不对,氯化氢是典型的共价化合物,它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在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以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由于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氢原子,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偏离氢原子。当氯化氢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使该共用电子对完全由氯原子享用,即相当于氯原子完全获得了一个电子,形成,氢原子完全失去唯一的电子,形成了。类似的例子如硫酸,它属于共价化合物,但溶于水后可电离产生。
3. 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显酸性,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酸性溶液是显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氢离子,但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氢离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外还有钠离子,所以也表现出酸性,可使石蕊变红色。但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是酸溶液。
4. 只要在反应中能生成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对吗?
不对,因为中和反应是特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它属于复分解反应,而反应中能生成盐和水,未必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就不是复分解反应,那更谈不上中和反应,即使是生成盐和水的复分解反应也未必是中和反应,如,虽然能生成盐和水,但由于反应物不是酸与碱,所以不是中和反应。
5.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此话对吗?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可以说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不能说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6. 怎样保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怎样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固体氢氧化钠吸湿性特强,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氢氧化钙虽不像氧氧化钠那样潮解,但也有吸湿性,同时也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必须密封保存。
不仅固态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需密封保存,而且它们的水溶液由于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必须密封保存。
久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往往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碳酸钙,要检验它们是否变质,只要加一些稀盐酸即可,如果有气体产生表示已变质,否则未变质。
7. 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即该晶体中微粒与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8. 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9. 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0. 鉴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除了加溶液、溶液外,为什么还要加稀硝酸?以钠盐为例说明。
在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溶液鉴别反应中,必须加入稀硝酸以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
文件下载
http://e.shang.com/upload/news_manage/attachs/20060330093117zhangwm.ppt
6. 什么是危险废物.ppt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4-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GB5085.5-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
GB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GB5085.7-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7. 初中物理课件———滑轮及液体压强
九 年 级 物 理 复 习 提 纲
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能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力的合成:
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 。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跟较 的那个力相同。
三、二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作用在 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四、质量、密度
(1)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 、 、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单位是 (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托盘的天平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 处。
2、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物体质量等于右盘内所有砝码的 加上 。(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则用减法)
(3)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 表示密度, 表示质量,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
(4)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 。
(5)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水银的密度是 ,它表示 。
1 m3 = dm3 (L)= cm3 (Ml)= mm3。
(6)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和 ,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 来测量。
密度的应用: (1) 利用公式 求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 求质量。(3)利用公式 求体积。
六、浮力
(1)流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 的托力,这个托力在物理学中就叫浮力。
(2)称量法求浮力的公式是: 。
(3)原因法求浮力的公式是: 。
七、阿基米德原理
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 。公式是 ,变形式有 和 。(该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2、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 和 有关,浸没的物体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
八、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物体的 浮 沉 情 况 决定于它受到的
和 的 大 小。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①当F浮<G物时,物体 ; ②当F浮>G物时,物体 ;③当F浮=G物时,物体 或 。
2、漂浮和悬浮的区别:(V排与V物的区别)
3、沉浮条件的应用:密度计(液体的密度与V排成 比)、盐水选种,潜水艇(通过改变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始终处于漂浮状态F浮=G物,从河里驶入海里时要上浮一些)、气球和飞艇(通过改变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二)实心物体的浮沉也可由它的 和液体的 的大小来判定。 ①当 时,物体上浮; ②当 时,物体下沉; ③当 时,物体悬浮。
(三)平衡法求浮力的公式是: 。
九、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受力面上的力叫 。压力的方向是 于受力面且指向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 和 共同决定的。
(注意:压力不是重力,对于水平放置的物体来说,压力等于重力。)
2、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用符号 表示。压强是描述 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是: ,压强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3、增大和减小压强:
由公式P=F / 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 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 可以减小 。
十、液体的压强 连通器
1、液体的压强是由于 而产生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使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与 有关。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液体质量的大小,体积的大小无关,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3、上端 ,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
4、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在 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原理:两边产生的压强相等是原因)。
十一、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简称 或 。(原因是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2、历史上着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第一个精确测出大气压的值,在这个实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是 、管外水银面受 大气压的作用,是 支持着管内的水银柱,这一定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大气压强 。通常把 Pa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 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可以用 测量。
3、大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 ;体积越大,压强 。
十二、流体的流速与压强
流体的流速越 的地方,压强就 。(会解释有关现象)
十三、简单机械(杠杆、滑轮和滑轮组)
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 转动的硬棒(可以是弯曲的)叫做杠杆,这个固定点叫 。使杆杠 的力叫动力, 的力叫阻力,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 。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可表示为 。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n倍,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 倍。
3、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省了 ,费了 。(2)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费了 ,省了 。(3)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动力 阻力;这种杠杆,既不 也不 。(天平和定滑轮就是一种 杆杠)
4、奇动偶定原理: 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若n为偶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 滑轮上。
5、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能改变 。
6、动 滑 轮 实 质 上 是 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 ,但不能改变 。
7、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改变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即F=(G物+G动)/n 。S=nh 。(水平放置时F=f/n ,S=nS/)
十四、功和能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 上通过一段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 ;二是 。功的计算公式: ,式中F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的国际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 ,这个结论叫做 。1、动能是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是 ,说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3、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是 ,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4、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它的计算公式是 ,说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5、机械能是 和 的总称。数学表达式是 。
6、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和 的总和,它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和 。
7、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 的多少。他的计算公式是 ,也可写成 或 。
十五、机械效率
1、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通常W有用=Gh),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动力做的功就叫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即W总=W有用+W额外(通常W总=FS)。
2、机械效率是 跟 的比值,用字母 表示。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还可写成
或 。它只与 和 有关。
十六、功率
1、单位时间里完成的 叫做功率,用 符号 表示,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计算功率的公式是: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