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示波器检测复位方法

示波器检测复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3 04:26:34

㈠ 示波器怎么用普通的那种

我当时使用的是SR-8型双踪示波器,如下图所示,面板设置部分我就不重复介绍了,直接演示使用方法
>02
示波器初次使用前或久藏复用时,有必要进行一次能否工作的简单检查和进行扫描电路稳定度、垂直放大电路直流平衡的调整。示波器在进行电压和时间的定量测试时,还必须进行垂直放大电路增益和水平扫描速度的校准。
>03
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
>04
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信号的大约峰-峰值(如果采用衰减探头,应除以衰减倍数;在耦合方式取DC档时,还要考虑叠加的直流电压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或Y轴衰减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电压值,则可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或Y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现所需要高度的波形。
>05
选择触发(或同步)信号来源与极性:通常将触发(或同步)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
>06
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被测信号周期(或频率)的大约值,将X轴扫描速度t/div(或扫描范围)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时间值,则可适当调节扫速t/div微调(或扫描微调)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测试所需周期数的波形。如果需要观察的是信号的边沿部分,则扫速t/div开关应置于最快扫速档。
>07
输入被测信号: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或由同轴电缆不衰减直接输入,但此时的输入阻抗降低、输入电容增大),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
>08
示波器的使用就以上步骤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

㈡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怎么调波形定稳定

对于常规测量,接好信号以后,按一下“autoset"键,示波器会自动设置,波形就可以稳定。如果这是并没有稳定显示,可以先调整触发电平,这样的话,大多数波形已经能够稳定显示了。如果还没有稳定的话,就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手段了,例如:”峰值检测“、”释抑“、”脉宽触发“”欠幅触发“等等,具体需要哪一种手段,需要根据波形来调整。

此外,更复杂的信号,需要增加示波器的功能模块,来增加调整的手段和能力,例如抖动、总线、USB测试、功率分析等。

㈢ 示波器操作和使用方法

示波器操作和使用方法

①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②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4)标尺亮度(Illuminance)-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③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

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值与波段开关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此旋钮,能够微调垂直偏转因数。

垂直偏转因数微调后,会造成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应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数缩小若干倍)。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按1、2、5方式把时基分为若干档。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代表光点在水平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例如在1μS/DIV档,光点在屏上移动一格代表时间值1μS。

“微调”旋钮用于时基校准和微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旋钮,则对时基微调。

TDS实验台上有10MHz、1MHz、500kHz、100kHz的时钟信号,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产生,准确度很高,可用来校准示波器的时基。示波器的标准信号源CAL,专门用于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和垂直偏转因数。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



(3)示波器检测复位方法扩展阅读

示波器的应用

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㈣ 示波器怎么用

示波器有两种用法:

1、直接测量法

所谓直接测量法,就是直接从屏幕上量出被测电压波形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定量测试电压时,一般把Y轴灵敏度开关的微调旋钮转至“校准”位置上,这样,就可以从“V/div”的指示值和被测信号占取的纵轴坐标值直接计算被测电压值。所以,直接测量法又称为标尺法。

2、比较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就是用一已知的标准电压波形与被测电压波形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电压值。

将被测电压Vx输入示波器的Y轴通道,调节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V/div”及其微调旋钮,使荧光屏显示出便于测量的高度Hx并做好记录,且“V/div”开关及微调旋钮位置保持不变。

去掉被测电压,把一个已知的可调标准电压Vs输入Y轴,调节标准电压的输出幅度,使它显示与被测电压相同的幅度。此时,标准电压的输出幅度等于被测电压的幅度。比较法测量电压可避免垂直系统引起和误差,因而提高了测量精度。

(4)示波器检测复位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仪器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仪器安全,仪器在安全范围内正常工作,保证测量波形准确、数据可靠,应注意:

1、通用示波器通过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光点直径最小以使波形清晰,减小测试误差;不要使光点停留在一点不动,否则电子束轰击一点宜在荧光屏上形成暗斑,损坏荧光屏。

2、测量系统- 例如示波器、信号源;打印机、计算机等设备等。被测电子设备- 例如仪器、电子部件、电路板、被测设备供电电源等设备接地线必须与公共地(大地)相连。

3、 TDS200/TDS1000/TDS2000 系列数字示波器配合探头使用时,只能测量(被测信号- 信号地就是大地,信号端输出幅度小于300V CAT II)信号的波形。绝对不能测量市电AC220V 或与市电AC220V 不能隔离的电子设备的浮地信号。(浮地是不能接大地的,否则造成仪器损坏,如测试电磁炉。)

4、通用示波器的外壳,信号输入端BNC 插座金属外圈,探头接地线,AC220V 电源插座接地线端都是相通的。

如仪器使用时不接大地线,直接用探头对浮地信号测量,则仪器相对大地会产生电位差;电压值等于探头接地线接触被测设备点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这将对仪器操作人员、示波器、被测电子设备带来严重安全危险。

㈤ 示波器测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方法是什么

1.共振干涉法测波长 ⑴ 接线与仪器的初步调节 1)按图6-1接好线路,打开电源开关预热15分钟,仪器自动工作在连续波方式。选择的介质为空气的初始状态。 2)根据测量要求初步调节好示波器(参照示波器的使用调节)。 ⑵ 谐振频率的调节(超声波频率f的确定) 将信号源输出的正弦波信号频率调节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以使换能器发射出较强的超声波。方法如下: 在两换能器s1和s2的发射面保持平行的前提下,调节s1和s2相距为1~2cm左右。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板面上“发射强度”旋钮,使信号源输出电压在10~15V之间。调节“信号频率”旋钮,使信号频率在25~45kHz之间。然后细调信号频率,同时观测示波器上显示的接收波的电压幅度变化。在信号源频率接近实验室提供的换能器谐振频率处(34.5~37.5kHz之间),电压幅度最大,同时声速测试仪信号源的信号指示灯亮,此时频率即为与压电换能器s1、s2相匹配的谐振频率,记录该频率FN(超声波频率),转动摇手鼓轮,改变s1和s2间的距离,适当选择位置,重新用上述方法调整频率,再次测定谐振频率FN,测量5次,取其平均值f为超声波的频率。 ⑶ 波长λ的测量 转动摇手鼓轮,由近及远地改变换能器s1到s2的间距,同时监测示波器的接收信号,记下第1,2,3,…,20个出现正弦波电压幅度最大的特定位置l1,l2,l3,…,l20。注意利用游标尺的刻度准确地确定这些l值。转动摇手鼓轮时注意连续向一个方向转动(为什么?)。注意测试过程中保持换能器s1和s2表面相互的平行。用逐差法计算出λ值。数据记录与计算用列表法进行。以下表格供参考。i li(cm) i+10 li+10(cm) (cm) 1 11 2 12 ┆ ┆ 10 20 2.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利用李萨如图形找出同相点求波长) ⑴ 在“共振干涉法测波长”中测定换能器谐振频率f的基础之上,将示波器的扫描时间开关(TIME/DIV)置于“x - y”位置。 ⑵ 转动距离调节鼓轮,观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为一特定角度的斜线(某一特定相位点)时,记录下此时s2的距离l1(l1值仍由游标尺的刻度读出)。向同一方向移动换能器s2接收面,使示波器上观察的波形又回到前述的特定角度斜线位置(同相点),记录下此时s2接收面的距离l2。依上方法,连续向同一方向转动距离调节手轮,对出现的每一同相点,分别记录下相应的位置l3,l4,…,l20,即20个同相点的位置。 用逐差法求出波长的平均值 ( cm)。 3.根据测定的超声波频率 和用上二种方法测定的波长 ,分别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的在该室温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m/s)。 4.时差法测量声速 将测试方法设置到脉冲方式。将s1和s2之间的距离调到一定距离(≥50mm)。再调节接收增益,使显示的时间差值读数稳定,此时仪器内置的定时器工作在最佳状态。然后记录此时的距离值和显示的时间值li-1、ti-1(时间由声速测试仪信号源时间显示窗口直接读出)。移动s2,同时调节接收增益使接收信号幅度始终保持一致。记录下这时的距离值和显示的时间值li、ti。则声速vi=(li-li-1)/(ti-ti-1)。测量5次计算出vi值,取其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5.测量液体介质中的声速 当使用液体为介质测试声速时,先在测试槽中注入液体,直至把换能器完全浸没,但不能超过液面线。然后将信号源面板上的介质选择键切换至“液体”,采用前述方法,即可进行测试,步骤相同。 但是,由于声波在液体中衰减较小,发射出的声波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多次反射叠加,在接收换能器表面已经是多个回波的叠加(混响),叠加后波形的驻波特征较为复杂,并不是可根据单纯两列波叠加来观察它的幅度变化,来求出波长。因此用通常的两束波的叠加的公式求波速,其精度已大为下降,会导致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增大。

㈥ 示波器如何自检校正

GSM手机的维修方法和技巧 建议看着图纸来分析

GSM手机属于一种通信类家用电器,故可以想象出它的维修方法在许多方面是与其它家用电器有着共同的特点,但由于手机软件的复杂性和采用SMT(表面安置工艺)的特殊性,又使得手机维修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手机维修中采用的方法有:

(1)电压法
这是在所有家用电器维修中采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维修人员应注意积累一些在不同状态下的关键电压数据,这些状态是:通话状态、单接收状态、单发射状态、守侯状态。关键点的电压数据有:电源管理IC的各路输出电压和控制电压、RFVCO工作电压、13MHzVCO工作电压、CPU工作电压、控制电压和复位电压、RFIC工作电压、BB(基带BaseBand)IC工作电压、LNA工作电压、I/Q路直流偏置电压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该法可排除开机不工作、一发射即保护关机等故障。

(2)电流法
该法也是在家用电器维修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手机几乎全部采用超小型SMD,在PCB上的元件安装密度相当大,故若要断开某处测量电流有一定的困难,一般采用测量电阻的端电压值再除以电阻值来间接测量电流。电流法可测量整机的工作、守候和关机电流。这对于维修来说很有帮助。一般正常的数据为:工作电流约400mA/3.6V,5级功率;守侯电流约10mA;关机电流约10μA。

(3)电阻法
该法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安全、可靠,尤其是对高元件密度的手机来讲更是如此。维修人员应掌握常用手机关键部位和IC的在路正、反向电阻值。采用该法可排除常见的开路、短路、虚焊、器件烧毁等故障。

(4)信号追踪法
要想排除一些较复杂的故障,需要采用此法。运用该法我们必须懂得手机的电路结构、方框图、信号处理过程、各处的信号特征(频率、幅度、相位、时序),能看懂电路图。采用该法时先通过测量和对比将故障点定位于某一单元(如:PA单元),然后再采用其它方法进一步将故障元件找出来。在此,笔者不叙述手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的技术资料。

(5)观察法
该法是通过维修者的感觉器官眼、耳、鼻的感觉来提高故障点在何处的判断速度。该法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
视觉:看手机外壳有无破损、机械损伤?前盖、后盖、电池之间的配合是否良好和合缝?LCD的颜色是否正常?接插件、接触簧片、PCB的表面有无明显的氧化和变色?
听觉:听手机内部有无异常的声音?异常声音是来自受话器还是其他部位?
嗅觉:手机在大功率电平工作时,有无闻到异常的焦味?焦味是来自电源部分还是PA部分?

(6)温度法
该法是在维修彩电开关电源、行、场输出扫描,Hi-Fi功放等高压、大电流的单元时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简单的方法。该法同样可用于手机的电源部分、PA、电子开关和一些与温度相关的软故障的维修中,因为当这些部分出问题时,它们的表面温升肯定是异常的。具体操作时可用下列方法:①手摸;②酒精棉球;③吹热风或自然风;④喷专用的致冷剂。器件表面异常的温升情况有助于判断故障。

(7)清洗法
由于手机的结构不能是全密闭的,而且又是在户外使用的产品,故内部的电路板容易受到外界水汽、酸性气体和灰尘的不良影响,再加上手机内部的接触点面积一般都很小,因此由于触点被氧化而造成的接触不良的现象是常见的。根据故障现象清洗的位置可在相应的部位进行,例如:SIM卡座、电池簧片、振铃簧片、送话器簧片、受话器簧片、振动电机簧片。对于旧型号的手机可重点清洗RF和BB之间的连结器簧片、按键板上的导电橡胶。清洗可用无水酒精或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

(8)补焊法
由于现在的手机电路全部采用超小型SMD,故与其它家用电器相比较,手机电路的焊点面积要小很多,因此能够承受的机械应力(如:按压按键时的应力)很小,极容易出现虚焊的故障,而且往往虚焊点难以用肉眼发现。该法就是根据故障的现象,通过工作原理的分析判断故障可能在哪一单元,然后在该单元采用“大面积”补焊并清洗。即对相关的、可疑的焊接点均补焊一遍。补焊的工具可用尖头防静电烙铁或热风枪。

(9)重新加载软件
该方法在其它所有家用电器维修中均不采用,但在手机维修中却经常采用。其原因是:手机的控制软件相当复杂,容易造成数据出错、部分程序或数据丢失的现象,因而造成一些较隐蔽的“软”故障,甚至无法开机,所以与其它家用电器不同,重新对手机加载软件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10)甩开法
当出现无法开机或一开机即保护关机的故障时,原因之一可能是电源管理IC块有问题,也可能是其相关的负载有短路性或漏电故障。这时可采用该方法排除故障,即逐一将电源IC的各路负载甩开,采用人工控制IC的poweron/off信号来查找故障点。

(11)假负载法
由于现在市场上手机电池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别,当故障现象是与电池相关时(如:工作时间或待机时间明显变短),可采用该法来判断故障点是在电池还是在电路部分。具体方法是:先将电池充足电,再用电池对一假负载供电,供电电流控制在300mA左右,时间为5分钟左右。若电池基本正常,则其端电压应不会下降。较严格的方法可测量电池的容量,但较费时。
(注意:根据电池的标称电压,假负载可用3V、4.5V、6V电珠或外接串联一功率电阻。连接到电池簧片的测量线只能采用机械压接而不能采用焊接,以免损坏电池或发生意外。)

(12)跨接法
该法是在家用电器维修中采用的一种应急的方法。其前提条件是不能对整机电气指标造成大的影响,不能危及设备安全(如:对开关电源进行跳线维修)。对于手机的维修来说,可用细的高强度漆包线(Φ0.1)跨接0Ω电阻或某一单元,用100pF的电容跨接RF或IFSAW滤波器等等。

(13)自检法
大多数GSM手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检和自我故障诊断功能,这对于快速地将故障定位到某一单元很有帮助。在采用该法时,要求手机能正常开机,而且维修者还必须知道怎样进入诊断模式。后一要求需要维修者手头有相关手机的详细维修资料。

3 维修技巧

3.1 维修工具
由于手机采用SMT而且其结构十分精密,故在维修中需要采用一些专用的工具和测试夹具。这些工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机械工具:用于安装和拆卸手机的专用梅花螺丝刀、尖头镊子。(2)焊接工具:尖头防静电烙铁、热风枪等等。(3)测试仪器和工具:手机综测仪、专用测试探针、测试电缆等。(4)清洁工具:小刷子、吹气球、超声波清洗机。(5)手机软件加载工具。良好的工具和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对于提高效率和保证维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维修工具大多数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其性能价格比比市售产品要高得多。如:笔者设计制作了尖头防静电烙铁、热风枪、带探针的高频测试电缆以及可同时测量关机、待机、工作电流的专用电流表等。这些工具具有廉价、实用、可靠的特点。

3.2 故障分析
在进行故障分析时,须掌握下列基本原则:(1)熟悉电路结构、信号处理过程、各IC和器件的作用;(2)互不相关的两部分电路单元在同一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概率是非常低的;(3)由外到内,由IC外的元件到IC,由硬件到软件,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析和排除故障。(4)先将故障点定位到单元(如频率合成器),然后再定位到某个元件。(5)电流大、电压高(手机中无高压部分)的部位是故障的高发部位,如:PA、MOS电子开关和电源IC。(6)由于手机内PCB焊盘的面积非常小,易受到机械和温度应力的影响,故虚焊出现的比率非常高。

3.3 凭器件的封装和位置知其作用
由于手机的型号比较多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维修者手头没有维修资料或资料不全,这时利用这种技巧可以解决一些故障问题。例如根据封装,我们可确定哪一个器件是13MHzVCO、哪一个是RFVCO、哪一个是PA,然后将检查的重点集中在相应器件和它的外围电路上。

3.4 “软”故障
“软”故障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冷”机故障、“热”机故障、“随机”故障、“突发”故障。根据故障具体表现形式,可选择采用下列方法来排除:(1)仔细再重新安装一次手机;(2)仔细清洗电路板;(3)把与故障相关的部位再仔细补焊一次;(4)重新写一次软件;(5)更换易受温度影响的器件,如:PA、频率合成器中用的薄膜电容。

3.5 熟悉技术术语、测试要求和方法

由于GSM手机是高科技产品,从维修的角度来讲,维修者必须掌握一些技术术语的定义、测试要求和方法。手机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指标有四项:
(1)接收部分(占一项):
就维修来说,接收部分的最主要的指标就是灵敏度:欧洲ETSIGSM11.10技术标准规定,对于GSM900频段来说参考灵敏度为:-102dBm/RBER。(在1800MHz频段,由于接收前端器件的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要比900MHz差一点,故灵敏度要求降低2dB。接收机的其它一些指标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叙述。)
为了保证整机的动态范围和完成越区切换(handover),接收部分必须要有AGC控制功能。一般整机的AGC可控范围为100dB(因为手机标准规定:输入信号要在-10~+110dBm的条件下进行测试)。LNA的AGC控制采用键控方式(通过采用控制LNA管的偏置来完成)。在维修时,在接收单元的输出端应能探测到IRXP、IRXN、QRXP、QRXN这四路模拟I/Q信号,其单端对地交流电压约500mVpp左右。在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内,若I/Q电压出现异常,例如:四路均没有电压、电压均偏低、有一路电压异常、四路之间的电压不平衡,均说明在接收通道内存在故障点。

(2)发射部分(占三项)
发射部分的信号源来自BB单元,在此处有四路信号:ITXP、ITXN、QTXP、QTXN,其单端对地交流电压约为500mVpp,带宽约300kHz,直流偏置电压约1.2V,各路之间的直流电压平衡度误差一般在20mV以内。发射部分最基本的指标是:
(1)频率误差<0.1ppm;
(2)相位误差的峰值≤20deg.(一般手机小于10deg.);相位误差的有效值(RMS)≤5deg.(一般手机小于3.5deg.);

(3)发射功率电平。
(注意:在进行以上测量时,需将手机的发射功率设为最大功率电平。)
手机的以上指标测试一般采用一台综测仪和一条专用RF测试电缆。在没有和手机相匹配的专用RF测试电缆的情况下,可自制一条采用偶合线圈的“万用”RF测试电缆,在通过对比测量之后可获得高的测量精度。

3.6 积累维修数据和记录
对于维修来说这一点很重要。维修数据包括:某机型、某电芯的关键IC和晶体管的直流电位、交流电平;在路正、反向电阻等等。维修记录包括:故障现象(特别是一些故障特征)、故障分析、故障排除、故障原因。

3.7 安装和拆卸
由于手机的外壳一般采用薄壁PC-ABS工程塑料,它的强度有限,再加上手机外壳的机械结构各不相同,有采用螺钉紧固、内卡扣、外卡扣的结构,所以对于手机的安装和拆卸,维修者一定要心细,事先看清楚,在弄明白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拆卸,否则极易损坏外壳。

4 几种典型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4.1 不能开机
我们先看一下正常开机需要经过那些处理过程:按下开机键→开机指令送到电源IC模块→电源IC的控制脚得到信号→电源IC工作→CPU;13MHz主时钟加电→CPU复位及完成初始化程序→CPU发出poweron信号到电源IC块→电源IC稳定输出各个单元所需的工作电压→手机开启成功然后进入入网搜索登记阶段。根据开机的处理过程,我们可以分析出下列相关部分需进行的检查和处理:
.由于手机的开机键使用较频繁,此按键是否接触不良?
.电源IC模块虚焊或烧坏?由于该IC的工作电流较大,故它出故障的概率比较高。
.电源IC有无开机信号送到CPU?
.电源IC的某一路负载有严重漏电或短路,造成开机电流很大,因而保护关机。常见的故障点是PA或PA的MOS开关管烧毁。
.CPU相应的管脚虚焊?这是常见的故障点。
.CPU正常工作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否满足:(a)3V的工作电压;(b)13MHz时钟;(c)复位电路。
.CPU有无输出poweron信号到电源IC?
.初始化软件有错误?重新写软件试试看。
(注意:在检查此类故障时,可采用人为的故障单元分离法,即采用人为跨接法(可用一段短的细漆包线)对电源IC的poweron脚加一电压,若此时电源IC每一种均能输出正常的电压,则故障点一般在CPU控制部分或软件,反之故障点在电源IC部分或其负载。在检查故障时,可以按信号处理过程的方向由前向后检查,也可由后向前检查,还可以从中间某一处开始进行检查,具体方法视具体的情况和手机机型而定。)

4.2 能开机和关机,但在基站信号强度足够的地理区域不能登记入网
该故障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它涉及到较多的单元。当接收、发射、频率合成器、BB处理、CPU、软件有问题时,都会造成此类故障。

检查与处理:
.天线的接触是否良好?处理方法:用无水酒精清洗,校正天线簧片。
.检查RF和IF频率合成器、RFVCO、IFVCO的工作电压?是否存在虚焊?
.检查接收前端的LNA(低噪声放大器)工作点?有无虚焊?
.检查RFSAW或IFSAW性能有无变差?有无虚焊?可用100P的电容跨接试试看。
.检查RFIC的工作电压?有无虚焊?
.检查I/Q正交MODEM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一般的正常值为:DC1.2V左右,单端AC500mVpp左右。
.检查BB处理单元工作电压?有无虚焊?
.检查发射VCO、PA、MOS开关管、APC控制电路是否有问题?有无虚焊?这是典型故障点。
.对于早期的机型,还需检查RF与BB之间的接插件有无虚焊?
.补焊CPU、重新写软件。

4.3 插入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le)卡后,手机仍然检测不到SIM卡
故障分析:
(1)由于手机内器件的接触点面积均很小而且接触压力不能太大,再加上有些手机SIM卡座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故容易出现这种故障。
(2)目前SIM卡既有5V卡,也有3V卡,这里就涉及到一个SIM卡电源的转换问题,还需要有一个由3V升压到5V的升压电路。
检查与处理:
(1)SIM卡的簧片是否接触良好?若有问题,可以清洗或小心校正SIM卡簧片;
(2)SIM卡的工作电压或升压电路是否正常?
(3)和SIM相关的检测控制电路有无问题?特别是有无虚焊?
(4)软件数据有错误或部分数据丢失,可重新再写一次软件试试看?

4.4 信号时好时坏,工作不稳定
故障分析:
在排除了电池故障和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故障原因可能是手机内部存在虚焊点(特别是对于受到碰撞、挤压、跌落的手机更是如此),也可能是软件存在问题。
检查与处理:
根据故障现象,可在相关的电路部位全面补焊一次并清洁(重点检查部位是天线、发射通道、接收通道、频率合成器),然后再仔细地安装手机,若手机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半个月(指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故障一次都没有出现),则说明故障已经排除,否则的话,故障点还存在。
这种故障在家用电器的维修中称之为“软故障”,它的排除有时十分“棘手”,这需要维修者丰富的经验、细致和全面的分析。

4.5 工作或待机时间明显变短
故障分析:
出现此故障的原因会有:
(1)电池未充足电、质量变差、容量减小;
(2)PA部分有问题,发射效率降低,导致耗电增加;
(3)机内存在漏电故障,特别是对于浸过水的手机更是如此。
通过测量手机的工作电流、待机电流、关机电流即可判断出问题是出在电池部分还是手机部分。

4.6 对方听不到声音或声音小

故障分析:
由于手机中的送话器(话筒)和PCB之间的连接几乎都采用非永久性的机械联接,接触簧片的面积比较小,再加上手机是在户外使用的移动产品,故容易产生送话器接触不良的故障。
检查与处理:
(1)送话器是否接触不良?处理方法:校正或清洗簧片。
(2)驻极体话筒静态直流偏置电压是否正常?(一般为1.5~2V)
(3)送话器质量问题。可用数字三用表的20kΩ电阻档在断电的情况下来测量。当近距离对着话筒讲话和不讲话时,正常的话筒其两端的阻值应有明显的变化。若变化量很小或没有,则说明话筒质量差或已损坏。另一种检查方法是:在通话的状态下,用示波器或三用表的AC档测量话筒两端的电压,若电压正常则说明问题出在后面的话音处理部分。
(4)BB处理IC中信源部分(如:可编程音频前置放大器、A/D变换器)是否有问题。典型故障是工作电压不对或相关的部分存在虚焊。
(5)发声孔被堵住?

4.7 受话器(耳机)中无声或声音小
检查与处理:
(1)菜单中对音量的设置是否正确?
(2)耳机是否有问题?正常的耳机其直流电阻约为30Ω,而且在用三用表测量时能听到“咯咯。”声(手机中的耳机一般采用动圈式,少数有采用压电式的)。
(3)耳机簧片与PCB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处理方法同上。
(4)耳机音频放大器是否工作不正常或相关的电路是否存在虚焊?
(5)发声孔被堵住?

4.8 无振铃或振铃声小
检查与处理:
(1)振铃器与PCB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处理方法同上。
(2)是否振铃器损坏(对于动圈式其正常的阻值约为30Ω)或相关的电路存在虚焊?
(3)驱动三极管烧坏?
(4)发声孔被堵住?

4.9 LCD显示异常
检查与处理:
(1)LCD与PCB之间联接器的接触是否良好?可清洗后再安装试试看。
(2)工作电压、时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虚焊?
(3)软件是否有问题?可再写一次软件试试看:
(4)是否LCD质量差?更换LCD。■

㈦ 如何用示波器检测逆变焊机故障维修

一.逆变焊机产生故障的原因
由于逆变焊机属于电子类产品,其复杂的结构和工艺,加上一些元器件的不稳定性都会使焊机发生故障。
常见的引发故障的起因大致有:
a. 运输振动
b. 工作电压超过使用范围
c. 过载
d. 不正当使用
e. 使用环境恶劣如高温潮湿等
f. 个别元器件品质不良等。
二.逆变焊机的常用维修方法
1. 电阻法。
就是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器件的电阻值。检查电路中是否短路,开路。如电阻是否有变值损坏的,电容失容,晶体管击穿损坏短路或开路等。这种方法最为简单,也最常用,适用于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初步故障判断。
2. 电压法。
就是在电路加电的状态下,测量电路各个工作点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这种方法需要对电路比较熟悉。但是其测量判断结果会比较准确。
3. 替换法。
就是将电路中的一些无法确定是否正常的元器件,用好的元器件将其替换,以此来判断和排除故障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可以大致确定故障部位的机器上,它一般作为电阻法的后续判断方法。
4. 波形判断法。
在有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借助示波器等仪器,观察各个工作点的工作波形,从波形上分析电路的故障部位。这个是最直观的故障分析方法,用于分析一些疑难杂症。
三.逆变焊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1.开机保护
造成这个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A. 场管损坏,为过流保护。
B. 二次整流管损坏,为过流保护。
C. 中板变压器损坏,为过流保护。
D. 温控开关损坏,为错误保护。
E. 控制板保护电路损坏,为错误保护。
当焊机保护电路不工作时,出现焊机出现过流时,会造成炸机。在维修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电路是否正常。
故障处理:
对于场管和二次整流管的损坏,一般用电阻法测量场管的电阻,是否有短路或场管和二次整流管电阻有异常。在判断中板变压器是否损坏是,一般是拔去变压器插头看焊机是否还出现保护故障,如果拔去中板变压器,就不出现保护故障,就可以大致确定是否是中板变压器损坏了,不过判断这个故障的前提是二次整流管没有损坏还有焊机输出没有短路。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判断温控开关的故障,只要拔掉控制板上的温控开关的连接线,如果故障消失,那就是温控开关引起的故障。保护电路的故障,排除其他故障的情况下,故障还是没有消失,保护灯还是亮着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确定是保护电路出现了故障。排除这个故障一般也是用电阻法,测量保护电路的元器件是否正常。以此来修复故障。
2. 无输出
原因分析:
A. 底板(电源板)供电问题,没有300伏直流输出。
B.辅助电源损坏。
C. 没有驱动脉冲。
D. 出现了故障保护。
E. 焊机内部连接线有脱落。
故障处理:
底板(电源板)故障一般是由一些器件损坏引起的,比如是主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热敏电阻等。检查方法一般用电阻法和替换法。辅助电源损坏,也可以用电阻法和替换法测量辅助电源中的元器件有没有损坏,有条件可以使用波形法观测辅助电源的工作波形,看看是否有存在隐藏故障。在排除了以上故障后就可以判断是否出现没有驱动脉冲的故障,其中涉及了是否出现了保护,在一些焊机中,还有枪开关电路,它的工作异常也会出现没有输出脉冲。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要借助于示波器,观测驱动脉冲的情况。在这个故障中我们也可以使用电压法,检查焊机各个部分的供电情况,以帮助排除故障。
3.无高频
这个故障针对于氩弧焊和切割机。
故障分析:A. 无输出引起的无高频。B. 高频电路损坏引起的无高频。C. 连接线脱落或松动引起的无高频。
故障处理:
对于无输出引起的无高频,修复无输出故障就可以输出高频。高频电路损坏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电阻法和替换法检测高频电路,查出损坏器件以修复故障。由连接线脱落引起的故障,则检查连接线,确保连接线连接正常就可以排除故障。
再补充几个简易分析解决技巧
1.故障现象:亮电压异常指示灯
引起原因1:由于开机动作过慢,开关接触不同步引起。
解决方法:可关机后重新再开机。
引起原因2:供电电压缺相或输入电压过高或过低(大于440V,或低于320V),超出焊机正常工作范围。
解决方法: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交流三相380V是否正常?
2.故障现象:风扇不转,同时亮电压异常指示灯
引起原因:供电电源缺相
解决方法: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交流三相380V是否正常?
3.故障现象:风扇不转,同时亮温度异常指示灯
引起原因:风扇损坏,引起IGBT模块发热。
解决方法:打开机箱,更换风扇。
4.故障现象:温度异常指示灯亮
引起原因:超过额定负载率使用,IGBT温度超出正常使用范围,自动报警。
解决方法:可空载开机,让风机自动散热,IGBT降温后即可恢复正常工作。
为避免IGBT升温过高,请按说明书标注的额定负载率使用。
5.故障现象:电流异常指示灯亮
引起原因一:如果是空载出现此现象,或焊接电流并不大却常常出现此现象。说明过流报警环节太灵敏。
解决方法:换电路板。
引起原因二:如果长时间工作于大电流状态,引起电流异常指示灯亮。请立即关机待机内温度下降后再开机,如重新开机后仍不能恢复正常,说明电焊机内IGBT或主变压器已经损坏。
6.故障现象:开机后电压表上空载电压指示值偏低(小于65V)
引起原因一:显示电压表指针有偏差。
解决方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两快速接头端之间电压值,在65V-75V之间。说明本机空载输出正常。换显示电压表头。
引起原因二:交流接触器不吸合。
解决方法:查出原因,代换相应元器件。
引起原因三:某一只IGBT开路。
解决方法:用万用表下流电压档测量(+),(—)两快速接头端之间电压值,在30V-45V。说明全桥方式的逆变电路中有一只IGBT管已经开路,查出损坏的模块,换新的模块。
7.故障现象:空载时显示电压值为0
引起原因一:电压表引线已断或显示表已坏。
解决方法:用万用表下流电压档测量(+),(—)两快速接头端之间电压值,在65V-75V之间。说明本机空载输出正常。关机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压表两根引线分别到(+),(—)两快速接头端是接通的,说明引线未断,则可能是电压表已坏,换表。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引起原因二:电路和板上元件损坏。
解决方法:查出损坏的电路板,换电路板。
引起原因三:IGBT已损坏。
解决方法:关机拆下IGBT管,判别IGBT管是否已经损坏。并换之。
8.故障现象;电流不稳或焊接效果不好
引起原因一:焊机内某些零部件接触不良。(例:IGBT引线端松动。电解电容两端平衡电阻脱落等。)
解决方法:打开机箱,查找故障点,重新连接好。
引起原因二:面板上“推力电流”“引弧电流”旋钮调节得不合适。
解决方法:一般焊接时请把“推力电流”“引弧电流”旋钮调节到最小位置。
引起原因三:如果WSM型脉冲氩弧焊机在手工电弧焊时电流不稳。
解决方法:请查一下前面板上,“直流”,“脉冲”开关,在手工电弧时应当指向“直流”。否则要发生振荡.
9.一般常见电焊机(根据不同电焊机不同操作方式)维修步骤:
一、IGBT爆,主板LM317对地2.7K电阻变大导致22V电压升高后IGBT爆管,更换IGBT和改1/16W电阻为1/8W,是设计缺陷,如此修理2台后使用5年未坏!
二、电流时有时无电流调节不起作用!检查换向无极电容380V0.56UF爆,更换正常,修理3台
三、电焊机无电流或很小输出其它正常,检查面板遥控和机控开关是否坏,修理4台
四、无输出检查电焊机主板上IR9630,IR630,4个MOS是否坏了2个更换,修理2台
五、过热风机坏!

㈧ 示波器按键怎样复位

按下面板上Storage键->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存储类型"子目录->选中"出厂设置"->再选中"调出". 就好了
您先参考。

㈨ 如何用示波器对开关电源进行检测

1.示波器和电源测量

整个开关设备的电压可能很高,而且是“浮动的”,也就是说,不接地。信号的脉冲宽度、周期、频率和占空比都会变化。必须如实捕获并分析波形,发现波形的异常。这对示波器的要求是苛刻的。

多种探头——同时需要单端探头、差分探头以及电流探头。仪器必须有较大的存储器,以提供长时间低频采集结果的记录空间。并且可能要求在一次采集中捕获幅度相差很大的不同信号。

2.开关电源基础

大多数现代系统中主流的直流电源体系结构是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它因为能够有效地应对变化负载而众所周知。典型开关电源的电能信号路径包括无源器件、有源器件和磁性元件。

开关电源尽可能少地使用损耗性元器件(如电阻和线性晶体管),而主要使用(理想情况下)无损耗的元器件:开关晶体管、电容和磁性元件。

开关电源设备还有一个控制部分,其中包括脉宽调制调节器脉频调制调节器以及反馈环路1等组成部分。控制部分可能有自己的电源。图1是简化的开关电源示意图,图中显示了电能转换部分,包括有源器件、无源器件以及磁性元件。

3.准备进行开关电源的测量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且设置这些工具,使它们能够准确、可重复地工作。当然示波器必须具备基本的带宽和采样速率,以适应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电源测量最少需要两个通道,一个用于电压,一个用于电流。有些设施同样重要,它们可以使电源测量更容易、更可靠。

测量一次采集中的100伏和100毫伏电压

要测量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平均功率损耗,示波器首先必须分别确定在断开和开通时开关器件上的电压。

为了准确地进行开关器件电源测量,必须先测量断开和开通电压。然而,典型的8位数字示波器的动态范围不足以在同一个采集周期中既准确采集开通期间的毫伏级信号,又准确采集断开期间出现的高电压。要捕获该信号,示波器的垂直范围应设为每分度100伏。

在此设置下,示波器可以接受高达1000V的电压,这样就可以采集700V的信号而不会使示波器过载。使用该设置的问题在于最大灵敏度(能解析的最小信号幅度)变成了1000/256,即约为4V。

有的示波器软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户可以把设备技术数据中的RDSON或VCEsat值输入图4所示的测量菜单中。如果被测电压位于示波器的灵敏度范围内,也可以使用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而不是使用手动输入的值。


4.消除电压探头和电流探头之间的时间偏差

要使用数字示波器进行电源测量,就必须测量MOSFET开关器件(如图2所示)漏极、源极间的电压和电流,或IGBT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该任务需要两个不同的探头:一支高压差分探头和一支电流探头。后者通常是非插入式霍尔效应型探头。

这两个延迟的差(称为时间偏差),会造成幅度测量以及与时间有关的测量不准确。一定要了解探头传输延迟对最大峰值功率和面积测量的影响。探头没有正确进行“时间偏差校正”时,开关损耗之类测量的准确性就会影响。

有的电源测量软件可以自动校正所选探头组合的时间偏差。软件控制示波器,并通过实时电流和电压信号调整电压通道和电流通道之间的延迟,以去除电压探头和电流探头之间传输延迟的差别。

还可以使用一种静态校正时间偏差的功能,但前提是特定的电压探头和电流探头有恒定、可重复的传输延迟。静态校正时间偏差的功能根据一张内置的传输时间表,自动为选定探调整选定电压和电流通道之间的延迟。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而方便的方法,可以将时间偏差降至最小。

5.消除探头零偏和噪声

差分探头和电流探头可能会有很小的偏置。应在测量前消除这一偏置,因为它会影响测量精度。某些探头采用内置的自动方法消除偏置,其它探头则要求手动消除偏置。

6.消除偏置

大多数差分电压探头都有内置的直流零偏修整控制,这使消除零偏成为一件相对简单的步骤: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

将示波器设置为测量电压波形的平均值;选择将在实际测量中使用的灵敏度(垂直)设置;

不加信号,将修整器调为零,并使平均电平为0V(或尽量接近0V)。相似地,在测量前必须调节电流探头。在消除零偏之后:将示波器灵敏度设置为实际测量中将要使用的值;

关闭没有信号的电流探头;将直流平衡调为零;把中间值调节到0A或尽可能接近0A;

注意,这些探头都是有源设备,即使在静态,也总会有一些低电平噪声。这种噪声可能影响那些同时依赖电压和电流波形数据的测量。有的示波器包含一项信号调节功能(图10),可以将固有探头噪声的影响降至最低。

7.记录长度在电源测量中的作用

示波器在一段时间内捕获事件的能力取决于所用的采样速率,以及存储采集到的信号样本的存储器的深度(记录长度)。存储器填充的速度和采样速率成正比。如果为了提供详细的高分辨率信号而将采样速率设得很高,存储器很快就会充满。

对很多开关电源电源测量来说,必须捕获工频信号的四分之一周期或半个周期(90或180度),有些甚至需要整个周期。这是为了积累足够的信号数据,以在计算中抵消工频电压波动的影响。

8.识别真正的Ton与Toff转换

为了精确地确定开关转换中的损耗,首先必须滤除开关信号中的振荡。开关电压信号中的振荡很容易被误认为开通或关断转换。这种大幅度振荡是开关电源在非持续电流模式(DCM)和持续电流模式(CCM)之间切换时电路中的寄生元件造成的。

图11以简化形式表示出了一个开关信号。这种振荡使示波器很难识别真正的开通或关断转换。一种解决方法是预先定义信号源进行边沿识别、参考电平和一个迟滞电平。信号复杂度和测量要求不同,将测得信号本身作为边沿电平的信号源。或者,也可以指定某些其它的整洁的信号。

(9)示波器检测复位方法扩展阅读

在某些开关电源设计(如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流器)中,振荡可能要严重得多。DCM模式大大增强了振荡,因为开关电容开始和滤波电感产生共振。仅仅设置参考电平和磁滞电平可能不足以识别真正的转换。

这种情况下,开关器件的栅极驱动信号可以确定真正的开通和关断转换,这样就只需要适当设置栅极驱动信号的参考电平和磁滞电平。

㈩ 示波器自检的步骤是怎样的

示波器自检的步骤:

第一步:卸下示波器的所有探头、转换器以及信号连接

阅读全文

与示波器检测复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