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区分化学试剂与生物试剂
没法区分 化学试剂包含生物试剂的概念。
给化学试剂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早期的化学试剂只是指化学分析中为测定物质的组分或组成而使用的纯粹化学药品.后来又被扩展为为实现化学反应而使用的化学药品,而现在的化学试剂所指的化学药品早已超出了这一范畴.有人认为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药品都可称为化学试剂,因此本人认为凡与实验有关的化学药品都可称为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chemical regent)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说是化学工作者的眼睛,在工厂、学校、医院和研究所的日常工作中,均离不开化学试剂.
对化学试剂,我们习惯上有许多混乱的称谓:
以含量为基础的称谓:标准物质、标准溶液、标准杂质溶液、标准对照品、标准样品、行标试剂、指示试剂、基准物质、基准试剂、化学基准、化学标准、仪器标准、分析试剂、一类试剂、二类试剂、超纯试剂、高纯试剂、当量试剂、医药标准、农药标准、光谱纯、色谱纯、电子纯、钢铁标样、生铁标样、煤标样、矿石标样等……
以用途为基础的称谓:化学试剂、通用试剂、分析试剂、诊断试剂、教学试剂、实验试剂、分离工具、缓冲溶液、指示试剂、生物染色素、感光材料、合成试剂、中间体、化工原料、水质分析、残留农药测试、分子生物学试剂……
以来源为基础的称谓:进口试剂、天然物提取、浸膏、干粉、提取物…… 以习惯为基础的称谓:化学药品、精细化学品、药品、冷偏试剂、特种试剂、一类试剂、二类试剂、三类试剂、小品种试剂……
以性质为基础的称谓:无机试剂、有机试剂、同位素及标记化合物、生化试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蛋白质与多肽、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单糖与多糖、酶和辅酶、抗生素、维生素、染料及色素、培养基、层析介质、电泳介质、生物缓冲剂……
化学试剂的门类基本上是按照用途或学科性划分的,国外八十年代增添了不少新门类.德国伊默克(E.Merck)公司分为20大类,88小类.美国贝克(J.T.Baker)公司则有75个大类,124个小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试剂的品种日益繁多,门类划分的趋势越来越细,而且达到品种系列化、配套化.
这里面包括了生物试剂的概念
‘贰’ 生物常用检测试剂有哪些
1、斐林试剂
作用:鉴定还原性糖:C6H12O6、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如用于鉴定组织液中有否还原性糖、糖尿病人尿成分分析、酶专一性探索等.
2、班氏尿糖定性试剂
使用方法同斐林试剂,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
3、双缩脲试剂
作用:鉴定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多肽.
4、苏丹Ⅲ
作用:鉴定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
作用:用于洋葱根尖的解离,即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能杀死细胞固定.
6、质量浓度为0.01g/mL的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作用: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7、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作用:观察成熟植物细胞质分离时用.经此处理细胞仍具活性.
8、质量浓度为0.1mg/ml的亚甲基蓝溶液
作用:(1)用于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观察;
(2)用于检测水中细菌情况,根据亚甲基蓝褪色情况,判断水质被细菌污染情况.
是活体染色剂.
9、丙酮
是有机溶剂,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用于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酒精替代,不过提取色素时将绿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10、层析液
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很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代用品:93号汽油、四氯化碳
11、SiO2、CaCO3
作用:加入少许SiO2是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少许CaCO3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12、碘液
作用:用来测定淀粉,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色的复合物.
13、二苯胺
作用: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14、NaOH
作用:用于吸收CO2(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或改变溶液的pH,
15、Ca(OH)2
作用:鉴定CO2(验证呼吸作用产生CO2).
16、NaHCO3
作用:提供CO2等.
‘叁’ 识别假药的方法有哪些
1、带有”根治“的药名多半是假药
药名暗示能根治某些疾病的多半是假药,正规药品名称一般不会含有这些内容。例如“抗癌胶囊”、“皮癣一扫光”、“抗风湿药酒”等。
2、文号不规范
目前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字母—八位数字”,字母包括H(化学药品)、Z(中药)、S(生物制品)、F(药用辅料)等。像“药卫监字000000号”、“药消准字000000号”这样的批准文号是不规范的。
3、说明书混乱
鉴别假药时需看清说明书。药盒上会有简要的说明书,表述疾病治疗范围时,中(成)药只能说“功能主治”,化学药品制剂为“适应症”,生物制品是“作用与用途”或“接种对象”。假药的说明书经常表述混乱,比如某中成药介绍它的“适应症”是“牛皮癣等皮肤病”。
4、没有有效期
如果从药盒上找不到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也是一个“马脚”。正规药厂批号规范,有效期标注准确。如药品生产批号为20080731,三年有效期,失效期2012年7月。
5、标记不明确
某药品在药盒正面的右上角标有黄色的“外用药品”。正规药品标注药品分类,如处方药、非处方药(OTC)、特殊药品(外用药品、精神 药品等),而且标注清晰、色彩规范。假药或者没有标注,或者标注文字图案线条模糊、色彩运用不规范。比如,按规定“外用药品”标注应为红色,有些假药却是褐色或黄色。
6、包装上有广告
药品包装上是不允许随意标注其他内容的。如广告性质的口号、标题;超出说明书内容以外的宣传资料等。如果遇到有宣传以上情形的,可以怀疑为假药。药品生产地址、联系电话等的一致性、真实性也是判定真假药的一个方面。
‘肆’ 如何识别生物农药真假
农药真假的识别方法
(1)看包装与标识
根据国家标准GB3796-1999《农药包装通则》、GB4838-2000《农药乳油包装》规定,农药的外包装箱应采用带防潮层的瓦楞纸板。外包装容器要有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商标、品名、农药登记证号、组装量、净含量、生产曰期或批量和保证期。在最下方还应有一条与底边平行的颜色标志条,标明农药的类别:除草剂——绿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农药包装容器中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液体农药制剂一般每箱净重不得超过15千克,固体农药制剂每袋净重不得超过25千克。
农药的保证期,一般为两年。
国外农药在我国销售,必须先在我国进行农药登记。进口农药标签上应有我国农药登记号和在我国登记的中文农药商品名,标签上除无标准代号和生产许可证号外,其它内容与国内农药标签要求一致。
农药内装材料要坚固、严密、不渗漏、不能影响农药质量。乳油等液体农药制剂一般用玻璃瓶、金属瓶或塑料瓶盛装,并加内塞外盖,部分采用了一次性防盗瓶盖,粉剂一般用纸袋、塑料袋或塑料瓶、铝塑压膜袋包装。
(2)农药登记号
根据有关规定看商品农药内包装上的农药登记号是滞符合规定要求。为了辩认农药登记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为了辩认农药登记号的真假,应查询最新的农药登记公告。要注意有的农药内包装上虽标有农药登记号,但是假的或过期的。有的临时登记号,已过期仍在继续使用。
(3)看标准代号
如果商品农药标识上采用的是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查阅有关资料,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果标识上采用的是企业标准,应向本”曜即Σ檠欠袷且驯赴傅钠笠当曜肌
(4)看外观及物理性能
1)乳油农药
一般是浅黄色或深棕色单相透明液体,首先观察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加水衡释后形成的乳浊液是不会稳定的。
对乳油的乳化性能可做简单试验,将乳油硬水溶液放在300C水中1小时,不分层、不沉淀、没油乳油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粉剂类农药
为了喷撒均匀,要求具有一定的细度,目前一般要求不小于95%通过74um筛(200目),不结块,流动性良好。
3)可湿性粉剂农药
要求用水衡释后能形成良好的悬浊液,如果悬浮性能不好,大颗粒很快沉下去,容易造成喷药时浓度不一致,必然会影响药效。
因此可湿性粉剂应具有一定的细度,一般要求不小于95%能过44um孔径筛(325目),能被水润湿,并均匀县浮在水中。
合格品不结块成团,易分散,润湿时间小于3分钟,悬浮率大于55%。
不合格品成团,结块,不易分散,湿润时间大于10分钟。
4)悬浮剂农药
悬浮剂是近几年发燕尾服起来的新农药剂型,是粘稠状、可流动的液体制剂,经存放允许分层,但经手摇动仍能恢复地质原状,不允许聚结成块。
不合格品外观分层,摇振后不易恢复,结块。
5)颗粒剂农药
颗粒剂有三种加工方法:即包衣法、捏合法、浸渍法。
包衣法多以一定细度的颗粒为载体,粘附药剂细粉。在外观检查时除应注意其颗粒大小是否符合规格标准(6-19um)外,还应注意有无药粉从颗粒脱落下来,脱落率≤5%。
捏合法是药剂与添料加水捏合均匀后,挤压成条、干燥、筛选其中一定粒度范围的颗粒。
浸渍法是先将填料制成一定粒度范围的颗粒,在混合器中加入液体药剂或其溶液,使药剂吸收到颗粒中。
后两方法制成的颗粒剂,应注意其颗粒的破粒率≤5%。
(6)容量及重量
农药标识上都标有容量(重量)。有的农药质量指标合格,但在容量上达不到标识规定要求。例如某厂生产的农药标识体积为250毫升,实测只有180毫繁荣昌盛,比规定体积少了28%。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250毫升单件包装产品的净含量与其标本的体积之差不得超过9毫升。
(7)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根据商品农药标识的有效成分品种和含量,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编《农药所相色谱分析手册》中各农药分析方法中所提供的色谱条件,进行常规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即每种农药选择一种专用色谱柱、专用内标手、农药标准品,按照测定步骤,进行准确的定量测定和计算。
也可以根据商品农药标识的有效成分品种含量,按各农药快速分析方法所提供的色谱条件,进行快速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析。选择通用柱1或2,首先进行定性分析,将商品农药液体样品0.2ul注入色谱仪中,把样品中有效成分出峰的保留时间与农药定性标样的保留时间相比较,相同的为真农药,不同的或未出峰的定性定量分析。
‘伍’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陆’ 如果怀疑实验使用的试剂可能含有被测物,应采用什么方法检验,如何进行
这类方法的变异较大、迁移或产生特定的化学物质等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 生物学测定系指采用生物学方法。这类方法的变异相对较小、辅酶、激酶,以反映被测物的生物学特性为目的的测定方法。以下为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主要用于酶、结合试验 是基于产品与某种物质的结合特性而设计的试验,如免疫结合试验。目前主要用于生物制品的鉴别。由于在结合试验中测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制品的活性(或效力)测定。这类方法的变异也相对较小,如动物保护力试验,一般用于疫苗的效力测定。由于动物实验的成本高。 (四)、动物试验 是指以整体动物为试验材料检测制品生物学活性(或效力)的试验方法、分化、死亡。对于某些治疗用的制品,由于其作用机理或本身化学性质的原因,难以建立体外测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动物试验方法测定,但由于这类方法的变异一般相对较大,且方法的变异一般较大,为更好控制产品质量,必要时需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定、周期长和变异大。与上述两类方法相比。与使用传代细胞相比、抑制剂等的活性测定。 (三)、细胞测定试验 是指产品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可测定的应答,如细胞增殖、聚集,根据具体情况,在产品的常规质控时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果比较准确。 (二),使用原代细胞的方法变异更大,所以一般仅用于成品检定、激活剂。 (一)、酶反应试验 是指在体外能促进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备酶的活性,通过底物的变化检测酶活性。鉴于一种测定方法仅能反映制品某一方面的特性。细胞测定试验一般能较好地反映制品的生物学活性,常用于各种生物制品的活性(效力)测定
‘柒’ 怎么 区分农药是碱性或酸性又怎么区分是生物,微生物,有机磷和化学制剂
大部分农药都是酸性到中性的,碱性很少。
凡是碱性农药加工最后一步一定加了碱,譬如波尔多液,原本硫酸铜是酸性的,最后加入了生石灰。
松脂合剂则干脆原料就是碱性的玩意(松香加上呈现碱性的碳酸钠)
【通常情况下,金属的氧化物,溶于水呈现碱性;强碱弱酸盐,对应的也是碱性的物质。譬如碳酸钠,对应的酸碳酸是弱酸,对应的碱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是碱性;而硫酸铜,对应的酸硫酸是强酸,对应的碱氢氧化铜是弱碱,所以是酸性】
生物农药有2大类,主要成分是病毒,细菌,寄生虫活体的,叫做活体农药或者微生物农药;而除虫菊酯,抗生素等,叫做代谢农药。二者都是生物农药
而主要成分是依靠化学合成的(通常来源于矿物,包含但不限于石油等),那就是化学农药或者制剂,与生物农药相对。
所有含磷并且为有机物的农药叫做有机磷。这个的话,你只要发现你的农药确实含磷,并且名字不叫磷酸,那基本就是有机磷了。
‘捌’ 如何筛选微生物药物
市面上有很多微生物制剂的菌种,多种多样,造成在选择上产生很大困惑,下边是选择菌种的方法:
1、微生物菌种选择
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不同动物种类对菌种的要求不同,同一菌株用于不同动物,产生的效果差异也较大。使用时一定要掌握菌种的特性和功效,选择不当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会破坏原有菌群,甚至引发疾病
2、微生物菌种应用时间
微生物制剂应用要从子畜开始使用,以保证有益菌优先定植。因为制剂进入体内后要有一段时间进行微生物菌群调整才能定植下来。
一般认为,乳酸菌类在各种动物的各阶段添加均较好,芽孢杆菌类在生长期添加较好,在幼龄期可以添加;曲霉菌类在幼龄期,水产动物全期不必添加;酵母菌类在生长期不必添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以改善水质为目的时,可将微生物制剂或光合细菌直接洒于水中。
3、微生物菌种添加方式
一般粉状饲料添加微生物制剂效果较好,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可造成10%~30%的芽孢杆菌,90%以上的肠球菌以及99%以上的酵母失活,而乳酸杆菌几乎全部被杀灭。因此,在颗粒饲料中要使用耐热,耐挤压的芽孢杆菌制剂。乳酸菌不耐高温,应采用冻干后包被或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制成的乳酸菌制剂。使用时最好采用饮水方式,以利于乳酸菌优先粘附于肠壁。
4、微生物菌种剂量与浓度
微生物制剂中必须含有相当数量的活菌才能达到效果。当进入动物肠道食糜中外源菌数大于1000万个每克时,都会对肠道内原有菌群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微生物制剂在产品中活菌数含量为10亿~20亿每克时效果最佳。
我国正式批准生产的微生物制剂中规定每克芽孢杆菌含量要多于5亿个。以酵母菌产品为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活菌数从每克几亿到200亿不等,在选择是要认真鉴别。
5、微生物菌种抗生素的影响
细菌类的微生物制剂对抗生素敏感,不宜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使用微生物制剂的前后二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最好先用抗菌药物清理肠道,为益生菌的定植和繁殖扫除障碍,然后再饲喂微生物制剂,可提高使用效果。酵母菌类属于真核生物,生物学活性与细菌完全不同,对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一些抗菌剂有天然抗性,可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6、微生物菌种保存条件和期限
微生物制剂均为活菌制剂,由于大多数菌种在饲料加工、运输中容易失活,应用中要注意保存期限。通常微生物制剂应密封保存于阴凉避光处,储存时间不宜过长,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左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活菌数量不断减少。厌氧菌类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死亡,有的产品对其进行了包被或真空包装处理,应在打开包装后规定的时间内用完。酵母类属于兼性厌氧菌,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芽孢杆菌类有效期比其他类型长,可达2年左右。
‘玖’ 求高中生物所有鉴别物质的试剂及其配比(追100)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配制: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溶液混合(注:不稳定,现配先用);条件及现象:沸水浴,砖红色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配制:双缩脲试剂A的成分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水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成分是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1 g/mL的水溶液。(使用时先加过量A液使溶液呈碱性环境,再加入B液,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现象:溶液变紫色
苏丹三、四:用于鉴定脂肪;现象:苏丹三将脂肪染成橘红色,苏丹四将脂肪染成红色。需用显微镜观察。
二苯胺:鉴定DNA 配制:A液:1.5克二苯胺溶于100ml冰醋酸(乙酸)中,再加1.5ml浓硫酸,用棕色瓶保存(光下分解)。如冰醋酸呈结晶状态,则需加温后待其熔化,再使用。
B液:体积分数为0.2%的乙醛溶液。
配制:将0.1mlB液加入10mlA液中。
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中变蓝。
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
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健那绿:将线粒体活体染成绿色
碘:遇淀粉呈蓝色
龙胆紫和醋酸洋红:将染色体(染色质)染成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