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教怎么化学检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
方法五: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此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种试剂,即Folin—酚试剂,以增加显色量,从而提高了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这两种显色反应产生深兰色的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
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兰色(钼兰和钨兰的混合物)。
‘贰’ 什么是真蛋白真蛋白的标准是什么
真蛋白质或称纯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为主体的高分子化合物。当鱼粉中掺入了含氮化合物或腐败原料时,以粗蛋白质指标不能反映其真实性,而检测其中真蛋白质就可以完全反映鱼粉的质量.
‘叁’ 怎样快速检测鱼粉真蛋白
检测真蛋白
粗蛋白质只反映鱼粉中所有含氮物质的含量,而不能反映其中真蛋白(即纯蛋白)的含量。所以通过测定真蛋白的含量,利用真蛋白与粗蛋白含量之比(即真蛋白的比率),可以判断鱼粉中是否掺入水溶性非蛋白含氮物质。
在鱼粉粗蛋白含量符合产品规定时,鱼粉真蛋白的比率应不小于80%,当测得鱼粉真蛋白比率小于80%,该鱼粉中掺有水溶性非蛋白物质。
鱼粉真蛋白的测定方法:称取0.5克左右的样品(精确至0.0002克)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
m蒸馏水煮沸,加入10%的硫酸铜溶液20ml,边加边搅拌,再加入2.5%的NaOH溶液20ml,静置1小时或静置过液,沉淀物以中速定性滤纸过滤,用70℃以上的热蒸馏水反复洗残渣,直至滤液无SO2-4(取5%氯化钡试液5滴滴于表面皿,加2mol/L盐酸1滴,滴入滤液,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无白色沉淀)。将滤纸与残渣包好,在65-75℃下,烘干,将烘干的试样连同滤纸一起放入烧瓶中消化
‘肆’ 饲料中真蛋白的检测方法
凯氏定氮法 网上没找到,就自己打了一份
饲料中纯蛋白质(真蛋白)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
饲料蛋白质经沸水提取并在碱性溶液中被硫酸铜沉淀。过滤和洗涤后,可将纯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分离,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沉淀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二、仪器设备
(1)烧杯:200ml
(2)定型滤纸
(3)其他设备与粗蛋白质测定法相同
三、试剂与配制
(1)100g.L-1硫酸铜溶液;分析纯硫酸铜(5水硫酸铜)10g溶于100ml水中
(2)25g.L-1氢氧化钠溶液:将2.5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3)10g.L-1氯化钡溶液:1g氯化钡溶于100ml水中
(4)2mol.L盐酸溶液
(5)其他试剂与粗蛋白质测定法相同
四、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1g左右(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50ml水中,加热至沸。
加入20ml硫酸铜溶液,20ml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放置1h以上。用定性滤纸过滤,然后用60~80摄氏度热水洗涤沉淀5或6次,用氯化钡溶液5滴和盐酸溶液1滴检查滤纸,直至不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为止。将沉淀和滤纸放在65摄氏度烘箱干燥2h,然后全部转移到凯氏烧瓶中,按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氮的测定。
‘伍’ 真蛋白是怎么定义的怎么测定
真蛋白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是相对与粗蛋白而言的1、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2、真蛋白指纯蛋白质。3、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4、测定方法:粗蛋白质的测定以测总含氮量为定。 真蛋白质的测定以测总蛋白质含量为定。
‘陆’ 请问什么是真蛋白
粗蛋白是包括了“非蛋白氮”的蛋白,真蛋白是从检测上去掉非蛋白氮的蛋白。氮任何检测方法如果被居心不良的人关注和利用,都能以假乱真。所以要结合自己对供应商的信用来判断原料的真假。否则只有检测氨基酸才更稳妥。
‘柒’ 用凯氏定氮法能检测出真蛋白质吗如果能其测定方法具体步骤
能测真蛋白.称取试样1g左右,精确到0.0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加入100g/L硫酸铜溶液20ml,25g/L氢氧化钠溶液20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放置1h以上,用倾斜过滤(定性滤纸),然后用60-80摄氏度的蒸馏水洗涤沉淀5-6次,用10g/L氯化钡溶液5滴和2mol/L盐酸溶液1滴检查滤液,至不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为止。将沉淀和滤纸放在65摄氏度的烘箱干燥2h,然后全部转移到凯氏烧瓶中,消化后进行定氮测定(接下来步骤同粗蛋白)。结果计算同粗蛋白。
‘捌’ 何谓粗蛋白,真蛋白有何区别
1、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
2、真蛋白指纯蛋白质。
3、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4、测定方法:粗蛋白质的测定以测总含氮量为定。
真蛋白质的测定以测总蛋白质含量为定。
‘玖’ 国家标准检测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就是检测N元素的含量,像三聚氰胺的问题,就是通过增加N的含量使“蛋白质”含量提高的。
国家标准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分解,导致氨和硫酸结合产生硫酸铵。 碱蒸馏采用无硫,硼酸吸收,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耗计算氮含量,再乘以转化系数,即蛋白质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处理
精确称量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收10-20ml液体样品(约30-40mg氮当量)。将其转移至干燥的100毫升或500毫升氮气固定瓶中,加入0.2克硫酸铜,6克硫酸钾和20毫升硫酸,轻轻摇动,在瓶口放置一个小漏斗,将瓶子倾斜石棉网上有45度角,有小孔。
加热小火后,内容物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加强火力,保持瓶内液体稍微沸腾,直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然后继续加热0.5小时。取出并冷却,小心加入20毫升水,冷却,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净氮气瓶,洗净液放入容量瓶中,然后用水冲洗至刻度,混匀备用。
取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作为试剂进行空白试验。然而,这种方法很危险,很难在实验室中证明。大多数实验室都有一个消化器,可以一次处理16个以上的样品和一个可以自行设定温度的呼吸机。它更安全,更可操作。
(9)真蛋白的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除了凯氏定氮法以外,标准的测量方法还有:
分光光度法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在pH4.8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2,6-二甲基-1,4-二氢化吡啶化合物。在波长400nm 下测定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燃烧法
样品在900~1200℃下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混合气体。 诸如碳,硫和盐的干扰气体被吸收管吸收,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 形成的氮气流由热导检测器(TCD)检测。
‘拾’ 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一、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基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与食品中氮含量的比例关系换算的。如乳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38,大豆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5.71,普通食品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25。因此是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含量后再根据换算系数得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1、凯氏定氮法:样品在高温浓硫酸的消化作用下,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待消化液冷却后,加入过量的碱,使无机铵转化为挥发性的氨,再将氨蒸出后,利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最后根据消耗的盐酸标液体积推算样品中的氮含量。
2、杜马斯定氮法:样品在高纯氧中充分燃烧的过程中,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或氮氧化物,再经过高温铜的还原,使所有的氮转化为N2,然后利用热导检测器检测N2的含量来推算样品中氮含量。因此杜马斯定氮法也称为杜马斯燃烧法或燃烧定氮法。
(10)真蛋白的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凯氏定氮法通过硫酸高温消化,只能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而对于硝态氮(如硝酸盐、亚硝酸盐)则不能转化。因此凯氏定氮法适用于不含硝态氮的食品、农产品、化妆品、医药等。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率先提出,由于设备要求简单,自提出后便成为蛋白质测定的经典方法,广泛运用于蛋白质检测中。
杜马斯燃烧法既能将有机氮转化为N2,又能将无机的硝态氮转化为N2。因此,杜马斯的应用更为广泛。杜马斯定氮法是由法国化学家杜马斯在1831年提出,虽然该法比凯氏定氮法早半个世纪提出,但由于当时设备条件难以满足杜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