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引起的心悸,有哪些好的解决方法?
心悸可能是因为贫血症状严重 需要在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找出贫血的原因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如果是单纯的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药物和饮食来改善。 请适当食用菠菜、木耳、动物内脏,或口服补铁口服液进行治疗。
② 严重缺铁性贫血会有哪些后果用什么方法能够挽回健康身体啊!
贫血早期常见的表现有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苍白、面色无华,睑结膜、口唇粘膜以及指甲甲床色淡。同时可有心悸、短气、心率加快、动则尤甚,饮食不振、恶心、腹胀等,严重时可以发生踝部浮肿、低热、蛋白尿、闭经和性欲减退等。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我国成年男性中14.6%患有贫血,成年女性中32.7%患有贫血。人体的各种机能正常运转必须有良好的血液质量,贫血是伴随各种疾病的一种症状。改善贫血,从调养开始,之元堂雪雁茶,纯天然草本,能从根本上解决贫血的问题,达到气血双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改善贫血带来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症状。让你气色红润、活力充沛!
如何调理贫血:
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红枣中含有大量的环磷酸腺苷,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使新细
胞迅速生成,死细胞很快被消除,并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甘蔗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南瓜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和磷。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葡萄含大量葡萄糖,对心肌有营养作用,由于钙、磷、铁的相对含量高,并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可补气血、暖肾,对贫血、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疗效,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有较好的滋补作用。
贫血的注意事项:
(1)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
(2)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3)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
(4)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③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疾病主要缺铁引起的,现在医院都是采用补血铁剂铁之缘片来治疗,铁之缘片可以有效补充铁微量元素和生血,铁的吸收转换率高,一般两个月左右贫血就会得到明显改善,你可以网上查一查
④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补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症状之一,想要缓解症状就要补血和补铁。食物列举如下:
1、牛肉
牛肉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每100克的牛肉中含有3.2毫克的铁质,同时还有20.1毫克的蛋白质。经常食用牛肉还能达到健脾胃的作用。
2、猪肝
每100克猪肝含铁25.0毫克,磷270毫克,蛋白质21.3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补铁补血食物之一,治疗贫血配菠菜最好。
3、黑木耳
每100克干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是非常好的天然补铁补血食物,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
4、葡萄干
葡萄干中的铁和钙含量十分丰富,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可补血气、暖肾,帮助改善贫血。
5、红枣
红枣富含钙和铁,对防治骨质疏松 、产后贫血有重要作用。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
⑤ 人体缺铁会有什么后遗症,要怎么补充他,
人体缺铁的危害
人体如果缺铁,受影响最大的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人就会出现贫血。因缺铁导致的贫血医学上称为“营养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铁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如果长期缺铁,缺铁性贫血离我们就不远了。
缺铁除了会导致贫血,还会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人体内有许多含铁酶,这是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缺铁时,人体内的含铁酶功能就会下降,使物质和能量代谢受到影响。
不仅如此,缺铁对人的行为和智力水平也会有不良影响。婴幼儿缺铁,会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差,反应迟钝,能动性差,恐惧,身体发育不良,易生病。大脑易于积聚铅等重金属,使重金属中毒几率增加。若孩子在1岁时贫血,当这些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时,即使不贫血,其智商相对同龄人要低9分,且难以完全修复。学龄儿童缺铁表现为认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不佳,不喜欢运动,行动缓慢,不爱与人交往,体格瘦小,易生病,重金属中毒几率增加。孕妇缺铁后的身体虚弱,易疲劳,食欲不佳,易头昏,面色苍白,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会受到影响,易早产,围生期死产几率增加。而成人缺铁,会出现记忆力差,易疲劳,劳动耐力和体力差,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易生病等情况。
日常食物能补铁吗
选择铁含量较高的食物将给人们带来较高的铁摄入量,这是增加铁摄入的前提。同类但不同品种的食物含铁量不同,比如蔬菜:同是叶菜,铁含量最高的是黑绿色的油菜(5.9毫克/100克),其次是荠菜(5.4毫克/100克)和苋菜(5.4毫克/100克),菠菜的铁含量在叶菜中只处于中游(2.9毫克/100克)。曾有报道,错误地报告了菠菜的铁含量,使得人们误以为菠菜的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叶菜,其实,从最新的食物成分测定结果和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来看,菠菜的铁含量并不如何出众。因此,“吃菠菜补铁”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膳食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卟啉铁)和植物性食物及奶中的无机铁。前者的吸收率为11~25,后者的吸收率只有1~5。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含量与动物的种类、屠宰方式和不同部位有关:新鲜的家畜和家禽肉、鲜鱼肉中铁的含量在1~3毫克/100克之间;动物的肝脏和血液中铁的含量较高,可以达到10~25毫克100克。鸡蛋黄中铁的含量大约是2毫克/100克。奶是动物性食物中的“另类”——铁的含量较低(只有0.3毫克/100克),并且不是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
仅仅从铁的含量上看,植物性食物的铁含量甚至高于新鲜的鱼、肉、蛋,但是,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存在形式是无机铁,并且常常与植物中的酸类结合生成植酸铁、草酸铁等,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粮食和蔬菜是主体食物,膳食铁的总量虽然可以达到20毫克/日以上,但铁吸收率只有3~5%,因此,实际上真正进入人体的铁就只有0.7~1.2毫克/日,这个数量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
要想满足健康人体铁营养的需要,一方面要尽量多选择铁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含有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全面的营养要求。
全民补铁的最佳选择——铁强化酱油
居民平时可以选择铁含量丰富并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血、内脏等,从而增加食物中有机铁的摄入量。但是,单纯的为了补铁而增加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动物性食品的比重,又会带来能量过高,蛋白质、脂类过量等问题,从而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大众常见的食物中添加人体所缺乏的铁,这就是铁强化食品。对人们来说,选择铁强化食品也是最简便、最安全的补铁方式。
研究人员在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的9个自然村,约14000人的铁缺乏防治效果证明,使用铁强化酱油对于纠正铁缺乏、降低贫血率以及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有明显效果。不需要特别的补铁步骤,只要将普通酱油换成铁强化酱油,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补铁。
补铁不会有副作用
正常饮食中可以摄入铁,再使用铁强化酱油,这会不会造成体内铁过量呢?事实上,铁过量的问题在正常人的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可能造成铁过量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时期超大剂量地服用药用补铁剂;另一种是长期在铁含量严重超际的环境中工作。根据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数据显示:每日摄入25~75毫克铁对于正常人体的健康是没有损害的。铁的无毒副反应水平为每日65毫克,可能导致死亡的铁剂量更高,为200—250毫克/千克。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健康的人仅仅通过饮食就能摄入65毫克的铁是几乎不可能的。
人们的酱油食用量差异不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含铁量有着十分严格的控制,每100毫升酱油中含铁175~210毫克。消费者从铁强化酱油中摄入的铁量是得到控制的,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铁强化酱油,即使长期大量食用,绝对不会过量,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最后,说一说铁锅补铁的作用。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来说,用铁锅烹调食物可能是有益的,因为用铁锅烹调食物时,可有微小铁屑的脱落和铁的溶出,这可以增加人体铁的摄入量。但是,使用铁锅时对铁的溶出量的控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方面,我们无法估计每日用铁锅烹调增加了多少膳食铁的摄入量;另一方面,铁锅中的铁吸收率较低,不易被人体吸收,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目的。因此,我们在选择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时,虽然可以考虑到铁锅的有益作用,但不应该把铁锅烹调当作惟一可依托的方法。
⑥ 缺铁的缺铁危害
1、贫血:影响劳动力。
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儿童铁缺乏时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健康水平降低。
3.影响运动能力发展:铁缺乏症患儿肌肉软弱、运动能力下降、易疲劳;原认为系由于缺铁致血红蛋白下降、贫血所致,研究发现影响运动功能的是铁缺乏。
4、缺铁影响免疫功能,铁缺乏症患儿感染易感性增加,主要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
5、影响其他微量元素功能:碘缺乏与铁缺乏同时存在时,甲状腺肿患儿补碘疗效欠佳,考虑与血红素依赖酶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下降有关[12];铁缺乏症患儿补充铁剂能增加血中已减少的维生素A含量。
6、铁缺乏增加了慢性铅中毒的危险性。
7、 影响智能发展:铁缺乏对智能的妨碍和潜在的远期智能危害非常显着,且常常是不可逆转的终生性损害。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IDA的儿童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低9个百分点,我国发现贫血儿童的运动和智能发展指数较正常儿童低得多,因此对学习以及成年后就业都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缺铁影响婴幼儿神经髓鞘的形成、神经递质的合成、影响神经细胞的能量产生、影响脑红蛋白的数量降低氧储备。
8、脑卒中:既往健康儿童发生脑卒中者患IDA的概率比正常儿童高10倍,一半以上的脑卒中患儿患有IDA而无其他基础疾病,提示IDA是其他方面均健康的儿童发生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什么食物含铁多?什么铁容易吸收?
A、含铁多的食物包括动物中的肝、瘦肉、鱼、血、蛋黄等;植物中的黑木耳、大豆、小米、绿叶菜等,及海产中的海带、紫菜等。
食物中的铁分血红素铁及非血红素铁两大类,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为非血红素铁的约5倍。如对正常成人的研究,对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平均吸收率约为25,非血红素铁约为5.血红素铁为动物体内所含,如肝、瘦肉、血、鱼中的铁;非血红素铁多为植物所含,如豆、绿叶菜、木耳中的铁;但蛋黄中的铁也属非血红素铁,因蛋黄中含磷多,所含铁也不易吸收。我国居民食入铁不少,但血红素铁很少,缺铁性贫血发病率相当高。
Q、什么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什么食物妨碍铁的吸收?
A、维生素C(VC)及含VC多的食物如鲜水果、鲜菜等可促进铁的吸收,因二价铁易吸收,食入者多为三价铁,VC可助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钙、鞣酸等可与铁结合成不被吸收的化合物,因而妨碍铁的吸收。故缺铁贫血病人治疗用铁剂常同时给VC,饭前后吃水果有利于餐中铁的吸收。钙剂与铁剂勿同服;茶中含鞣酸多,饮浓茶妨碍铁的吸收,曾见儿童有饮浓茶习惯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Q、孩子缺铁可生什么病?
A、孩子缺铁可致缺铁性贫血,3岁内的小儿最常见。多在3、4个月以后,胎储铁用完,母奶含铁少。小儿面色变苍白(以唇、眼睑、指甲最明显),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活动后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还可有肝、脾肿大,异食癖,小婴儿大哭时可有呼吸暂停(背过气);幼儿及学龄儿童可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上课做小动作等。还可致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轻症血红蛋白9—11克/百毫升,中度6—9克,重症6克以下。红细胞小,为小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为全世界单一营养素缺乏症中发病率最高者。除婴幼儿外,青春期少女及孕、产妇与乳母也多见。
Q、铁过量有什么害处?
A、铁入量过大可致铁中毒。急性铁中毒常因小儿误服糖衣铁片或铁剂糖浆过多,婴幼儿可因误服硫酸亚铁4—5片(每片0.3克)致严重中毒;较大小儿可因误服硫酸亚铁10一15片中毒致死;注射铁剂过量易致严重中毒。急性中毒10—60分钟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吐血、便血,甚至脱水、休克,肝脏损害而加重出血,可致死。若长期服用大量铁剂,铁可沉着在肝、肾、心、胰脏等脏器,导致各器官功能障碍。
铁中毒的危害性很大,因而正常小儿不应长期服用铁剂。缺铁性贫血的小儿,服用铁剂也不应超过3个月。
⑦ 缺铁有什么药吃什么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望采纳~
想必大家都知道“铁”是什么东西,但是谈到“铁”对人体有什么意义的时候,人云亦云。那到底“铁”在人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要知道“铁”在人体中是以2价离子的形式存在的,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且又是人体本身不能自行合成,只能从外界获取的矿物质。若血清铁蛋白降低,可导致血红蛋白生成障碍,而出现缺铁性贫血。早期贫血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中度贫血可出现认知能力低下,免疫和抗感染能力降低。对于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表现尤为明显;据最新的研究还发现有些妇女特别怕冷,其主要是因体内缺铁所致。对于断奶期婴儿和青少年铁缺乏可引起智力发育和心理活动的损害和行为改变。中老年人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急、心悸、睡眠多梦、容易疲劳等症状。
如何进行有效的补铁呢?在日常生活里,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是以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但铁能从食物中获取量相当的少,对于需要补铁或缺铁的孕妇、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从平衡的角度出发,要使铁能在人体中充分的吸收和发挥作用,必须均衡的补充其他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现在最安全最有效可长期食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营养补充剂”补给,它是一类以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营养素为主的保健食品,药店均有此类产品出售。在选择方面主要以符合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点的产品为主,常见的有:黄金矿维、补血口服液、血宝、阿胶补血膏等保健食品。对于严重缺铁而造成疾病的,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女性怎样补铁
贫血是当今全球分布最广泛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对广大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情有独钟”。女性贫血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中国营养学会在2002年公布的中国人科学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黄金搭档配方中指出,中国女性急需补充铁等元素。
对处于婚育期的女性,补充铁元素不容忽视。在新婚燕尔、尽享欢爱期间,有些女性常会感到疲乏无力或气喘,甚至有面色苍白等现象,这是体内铁元素消耗过多所致。孕妇需要摄取两代人的营养,容易缺铁。妊娠3个月以上患缺铁性贫血占66%。孕妇缺铁会引起头晕、乏力、疲劳等缺铁性贫血症状,对胎儿及出生婴儿的生长发育均有直接影响,会造成胎儿和婴儿贫血,导致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智力及引发早产。民间有“十个女性九怕冷,脚暖女性难寻觅”的说法,主要原因是女性缺铁贫血之故。所以女性需要补血补铁。
鸡心、鸡胗等动物内脏也是美味低脂的补铁食物.
黑木耳是最佳补铁食物
选择铁含量较高的食物将给人们带来较高的铁摄入量,这是增加铁摄入的前提。同类但不同品种的食物含铁量不同,比如蔬菜:同是叶菜,铁含量最高的是黑绿色的油菜(5.9毫克/100克),其次是荠菜(5.4毫克/100克)和苋菜(5.4毫克/100克);菠菜的铁含量在叶菜中只处于中游(2.9毫克/100克)。
膳食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卟啉铁)和植物性食物及乳制品中的无机铁。前者的吸收率约为11%~25%,后者的吸收率只有1%~5%。新鲜的家畜和家禽肉、鲜鱼肉中铁的含量在1~3毫克/100克之间;动物的肝脏和血液中铁的含量较高,可以达到10~25毫克/100克。鸡蛋黄中铁的含量大约是2毫克/100克。奶是动物性食物中的“另类”--铁的含量较低(只有0.3毫克/100克),并且不是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
仅仅从铁的含量上看,植物性食物的铁含量高于新鲜的鱼、肉、蛋,但是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存在形式是无机铁,并且常常与植物中的酸类结合生成植酸铁、草酸铁等,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粮食和蔬菜是主体食物,膳食铁的总量虽然可以达到20毫克/人·日以上,但是铁吸收率只有3%~5%,因此,实际上真正进入人体的铁就只有0.7~1.2毫克/人·日。
⑧ 我国居民缺铁和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居民早就普及了奶制食品了,除了太过贫穷的地区,怎么可能会缺铁和钙呢
⑨ 补铁药和什么一起吃吸收好
咖啡、茶阻碍补铁
“吸铁剂”维生素C
许多国人习惯饮茶,特别是饭后饮一杯茶,不少年轻人还喜欢喝咖啡,这些对补铁都毫无益处,因为茶和咖啡都会影响铁的吸收。据一项全国性的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城市居民的铁日摄入量是24.3毫克,农村是23.1毫克,而推荐摄入量是每日23.2毫克,这说明我国居民的铁摄入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推荐标准。那么,为什么还存在着如此严重的缺铁情况?谭桂军指出,这和饮食之间的相互搭配有一定的关系,搭配好了,才能促进补铁。维生素C可以使人体对铁的吸收加倍,因此饭后一小时左右吃些橘子、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C的水果,可以促进铁的吸收。特别是吃素的人,要多补充含维C的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随着卫生部出台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近日的实施,如何解决国人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人群铁缺乏成为全球三大微量营养元素缺乏之首,我国居民大约每两人就有一人缺铁,每四人就有一人患缺铁性贫血。为此,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应用“铁强化酱油”。虽然目前天津市还未推广“铁酱油”,但营养专家指出,许多人的缺铁常常被忽视,特别是民间有很多关于补铁的误区,还需尽快勘正。
菠菜非补铁佳品
应多吃肉和肝脏
其他相关资料:
为何国人容易缺铁?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谭桂军介绍,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有关。我国居民长期以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能从中获取到的铁实在太有限,比如大米中的铁仅有1%可被人体吸收,黑豆是3%。此外,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抑制铁吸收的物质,例如菠菜,人们普遍认为其是补铁非常有效的食物,但其实菠菜的铁含量并不出众,且由于其中的草酸抑制铁的吸收,可以说“菠菜补铁”效果不大。“动物性食品中的铁叫血红素铁,人体可吸收的比例较高,可达20%-25%,所以最好的补铁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像牛、羊肉这类红肉,还有动物血、鱼肉、肝脏等。”
“铁锅补铁”有可能
效果有限不推荐
传统中国膳食烹饪使用的炊具多是铁锅,有报道称,使用铁锅烹饪可以增加人体铁的摄入量。
对此谭桂军指出,这也许与微小铁屑的脱落和铁的溶出有关,“铁锅补铁”并非虚言,但效果也并不是很突出,所以并不推荐其作为补铁的主要措施。
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缺铁情况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状态,家庭食补不是最佳方式,还应及时就医。
是否补铁看检测
胖人未必不缺铁
在大家的印象中,贫血是缺铁的唯一表现,好像不贫血就不缺铁。谭桂军指出,其实很多人都存在着缺铁情况,像青春期少女、育龄妇女和60岁以上人群,铁缺乏情况都比较严重。缺铁不仅对于孩子和孕妇来说非常可怕,成人缺铁也非小事,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易疲劳、劳动耐力和体力差、食欲下降、易得病等。
一般来说,临床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时,说明已经到了铁缺乏很严重的阶段,如果血液检查显示不贫血,只能说明铁缺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样,很多人也认为胖人营养过剩,不可能缺铁,其实不然。胖仅代表热能、脂肪等摄入过量,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营养元素都充足。所以,是否缺乏铁还应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为准,不能单纯以体型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