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选段加点最简单的方法

选段加点最简单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7 13:27:35

A. 联系整本书选段中的加点词语体现出华子良怎样的品质

体现出人物高尚品质。
华子良不畏强权为国捐躯,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品质高尚。
在之前华子良也敌人几次拼命,为了同胞的人不顾个人安危重进敌人老巢炸毁敌人总部。

B. 桥梁远景图思考练习

18.桥梁远景图
自主积累
一、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词语的意义。
⑴远景:
⑵潜力:
⑶小巧玲珑:
⑷望洋兴叹: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B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三、作者在说明桥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并具体分析。
答。

四、说说将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答:

能力训练
五、阅读下面各段,回答后面问题。
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里有很多桥墩。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以跨过江了。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好得多。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
将来在很深的水里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而把桥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让它浮在水中。桥上无车时,它就浮得高些,桥上有车时,它就浮得低些。这些高低当然不能相差过多,以免行车困难。同时,还要把各孔桥梁,从桥的这一头到桥的那一头,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桥梁成为一体,车在上面走,不致颠簸不稳。
1.选段中加点的“一定”、“约”两个词能不能省去,为什么?
答:

2.第一段中运用了哪能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3.试归纳选文的中心与层意。
答:

C. 隆中对练习题: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加点字注音是不完全正确的是()
A.梁父吟“郝屏幕bǐng野生踢珏
B.屯新野TUN第一个主要隋毅,梁毅倾颓TUI
亮躬耕陇亩长的无数生乐毅乐
D.信大义沉北皇室的头盔,以勉miǎn汉周
2。解释下列加点的条款
管仲,乐毅()②许书①每一个自前原的第一主()
③拥有这个危机四伏的将军()(4)身体率益州公众对秦川()
⑤,欣然()(6)此人可能会看到()
3下面的句子是不能互换的字符()
A.自董卓到B的信在世界上的正义事业。
C.提供的痛苦D.西部和南部朱蓉富吴樾
以下4个字的用法和意义的()
A.然操作,然后Keshao强孰弱,飞卫天,抑制也??是人们追求。
B.人不敢真的很激动和高兴地欢迎将军们几乎壶浆?
C.益州保险塞,沃野千里天府地球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世界的变化,生活将是一个军队荆州往洛杉矶
基本能力标准的学习]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自号州际公路的县由无数的曹操比袁绍名微而众寡,然也能逐渐Keshao,弱者与强者,飞卫天抑制寻求此操作已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市民,皇帝和贵族,诚信不能与指挥官一起使用。权利江东日历III,国家风险及附有精英的人,这会为援助和也想不通,绵阳北李韩荆州,最好在中国南海,东吴会,西通巴,蜀,这对国家使用武力,和它的主人,不能让这个危机四伏的日资总一般齐有意乎?益州保险塞,沃野千里,天府土高祖因之成帝业。刘张淡淡的在中国北方尹过呋,张路,我不知道不停的衬衫。智能施寺是一个开明的统治者的将军。路德派,在整个世界的头盔,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跨京,彝,保罗岩石电阻西,朱蓉,南都皇室问夷为平地,外结好孙权,维修的政治理由改变的世界观,人生观荆州军,万罗,一般身体率益州表示,公众对秦川的主导地位,谁还敢壶浆的人真的很激动和高兴欢迎将军几乎可以入汉王朝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条款
①号州际公路与无数的枪()
②国家风险及所附的人()()
③飞卫天,也抑制人寻求()()
④中国殷国富存恤()我不知道
下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是不同的其他项目()
A.然操作,然后Keshao强孰弱,飞卫天,抑制也??是人们追求。
B.谁的人将不敢壶浆真的很激动和高兴欢迎将军乎?
C.益州保险塞,沃野千里天府地球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世界的变化,生活荆州军令状Wanluo。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皇帝和贵族
②如前所述,支配地位可汉星进行。
刘备在诸葛亮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原句来说明要查找的文本。
。在诸葛亮的对策,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措施。在谈论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①曹操:②孙权:
③刘飚,刘张:④朱蓉易:
【了解探究式学习使用]
四川阶段
杜甫(唐)
丞相祠堂哪里可以找到?锦官城外博森森。
应订购的草是绿的春天的好声音,每一个叶黄鹂空。
三顾频累了世界总量的,朝韩双方开放的经济老兵的心。
出师未捷身死之前,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题为“蜀相”,指首??相舒。他在文章中说:“我们学到初中。
“锦官城”,是指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了“锦官城也提到了。
不正确的理解这首诗为a()
A.诗的标题没有标题成都武侯祠“蜀总理,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赞美的人才和漏洞诸葛亮,同时后悔自己壮志未酬。
前层B.内容的诗写的圣殿,首先指出,它位于与设定要求的方式;经过的描述寺视线,但它不是一个客观的描述,从“空”寺可以看出,在荒凉的,在寒冷的气氛。后层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般的生活的诸葛亮,后者遗憾的感觉。这首诗与“长使英雄泪满襟包含无限的意义。
C.这首诗主要是古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其核心是“没有理由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个。
D.“顾频烦,占全球总额的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老将心句话看似刘备对比诸葛亮的才华和野心,其实从侧面,下面的句子是刘备一生战功最辉煌的总结。
参考答案
自我学习的基础知识。
1.C 2。 ①经常②器重的高度重视③大概④个人⑤⑥紧贴潮流真的是这样
3.D 4.A
基本能力标准的学习]
最佳地形效忠,但也繁荣富裕2.A 3。略
4。 “将军既帝室的头盔,路德派,在整个世界,整体的英雄,思贤又渴”
该5。 ①结合的指挥官②援助不能使用,而不是图③相反,④西和圈绒南抚夷为平地,越南。将荆州军一舟湾,罗克韦尔,一般体率,公众对秦川的生活
【了解探究式学习使用]
1。诸葛亮看几个2到黎明红湿处看花重锦官城3.D

D.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整个句子 还有赏析加点词语的那种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及诗歌赏析答题公式
以下三十种答题公式几乎涵盖初中语文考试当中所有主观题题型,同学们一定要在切实掌握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词语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2)公式:修辞本身得作用+ 联系上下文的情景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文学气息,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6.某段起什么作用:
(1)此段在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此段在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7.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描写方法分为: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的作用:
(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烘托一种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8.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
公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
9.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10.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
分析步骤: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1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2.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3.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14. 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15.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16.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17.仿写句子。
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18.对对联。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
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
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19.读图题。
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
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20.探究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
21.概括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着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22.名着阅读。
公式:①要能写出1一6册名着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着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着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23.编短信
公式:①用“沪”“川”一类的字简写地名。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24.诗文佳句赏析
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欣赏,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欣赏,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25.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26.文言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1、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2、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3、“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4、主语和谓语之间划。5、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27.前后照应。
公式: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28.巧设悬念。
公式: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29.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30.称谓变化
公式: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E. 比较选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说说它们的区别.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F. 期末模拟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鲁达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 )缝裂,乌珠bèng( )出,也似开了个彩bó( )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 )将出来。
2.选择题:(6分)
①在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2分)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 ;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 ;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 ;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②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B.阅读小说,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C.《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下列短语中与“露珠晶莹”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科学技术 B.坚持真理 C.会议结束 D.高兴起来
3.默写(12分)
①足蒸暑土气,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③ ,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⑤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 , ,裹着
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⑥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 , ”展示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
体现了它的济世情怀,而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以“ ,
。”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怀。
4.综合性学习(3分)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本报讯(见习记者 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 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5.名着阅读题,请从下面两道题任选一题作答(8分)
第一题: (1)《水浒传》写的是以 为首的 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 ,造反起义的故事。(3分)
(2)《水浒传》中许多英雄人物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请概述其中一位英雄被逼上梁山的经过。(5分)
第二题: (1)《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作家 ,鲁滨逊流落孤岛,并为荒岛取名为 ,他救了一个差点被食人族杀食的土着黑人,为他取名 。(3分)
(2)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真是令人不可思议,请选取鲁滨逊的一些具体经历,并谈谈你对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5分)


二、阅读(59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6~10题。(15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国恒亡 持之以恒 B.行拂乱其所为 春风拂面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家喻户晓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世瞩目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而”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而“用法一样,都是表示“并列”。
C.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 2分)
10.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3分)

(二)阅读《巴东三峡》(节选),回答11--16题(15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五六里。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颜色为瓦白色的墙,隐约地从树林中呈现出来。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苍冷。远远地朝北望去,可以隐约地望见八阵图的遗迹。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
11.上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地名。(2分)
秭归→巴东→( )→( )→白帝城
12.选文中描写的巫峡山水的特点是:“ ”瞿塘峡的特点是:“ ”。(2分)
13.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从上文任选一句,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5.文中描写瞿塘峡时引用了白帝城托孤等典故,有什么作用(3分)

16.散文家王充闾在《读三峡》中这样说“整个三峡,也并不都是怡情悦性的画境诗笺,它还是一部描绘奋斗人生,布满着坎坷与风浪的惊险之作。”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17—19题。(16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着,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着,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简答题。
(1)哪些因素决定物候现象的来临?请简要列出。(2分)

(2)选段开头“物侯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选文第②段划线语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的“若干天”为什么不能换成“一星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造成这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三)阅读《善于用人短变长》,完成20-24题。(13分)
①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②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视力正常的人,真可谓善于用人短变长。柯达巧用盲人这一举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到柯达公司效力。现在,柯达公司的产品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无阻。应该说,这与柯达公司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
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高峰必有深谷。世界上只能找到适合做某项工作的人才,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全才。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只是沧海一粟。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位哲人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⑤列宁说:“人们的缺点多半同人们的优点相互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一切事物的两极都是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优点可以变成缺点,一个人的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
⑥容人之长,用人之长不易;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更难,让好吹毛求疵的人去检查质量,让好争强好胜的人去冲锋陷阵,让好出头露面的人去搞公关……就有利于这些人扬长避短,使短处转化为长处。
⑦事业要发展,不仅要善于容人之长,用人之长,而且要善于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日本的川口寅三在《发明学》一书中提出了“善用缺点”的主张,并强调说:“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与能否巧用缺点有关。”
⑧人才如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艳香,容其有刺。
⑨善于用人短变长,善于用物无废物。
20. 本文开头的事例有两个方面的作用:(3分)
其一是__________,(2分)其二是 。(1分)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采用的论述结
构是 。(3分)
22.本文第③-第⑧段都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了分论点,其中第___ 段的分论点在文段中的位置与其它各段不同,分论点放在文段的 。(2分)
23.本文第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略评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3分)

24.如果将“善于用物无废物”作为论点,请从注重环保、废物利用的角度,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加以证明。(2分)

三、作文:(60分)
请以“我在 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章不少于600个字,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léng 迸 帛 zhàn

2.①A、D、C、B ② D ③ C

3.①背灼炎天光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3山重水复疑无路;4折戟沉沙铁未销
5 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三原外语学校举行(或“三原外语学校举行‘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或“绿色民网”倡导文明健康)(酌情给分)
5.第一题:(1)宋江 108 抗拒官府。第二题:(1)丹尼尔·笛福 绝望岛 星期五

(2)略(注《水浒传》概述经历要侧重“逼”《鲁滨逊漂流记》要侧重于鲁滨逊的具体经历)
二、阅读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C (2分) 7.B(2分)
8.①用这些来让他们内心警觉、使他们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们所没有的才干;(3分)
②忧患使人生 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3分)
9.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2分)
10.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3分)
(二)《巴东三峡》
11.巫峡→瞿塘峡(2分)
12.最奇险最美丽;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各1分)
13.例:1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表现巴东三峡的整齐、高峻。(2分)
2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山高峻和狭窄的特点。
3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江水的险恶和气势汹汹
14.B(2分)
15.突出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加三峡景物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吸引人,更耐人寻味。(3分)
16.选文第1段写三峡江面狭窄、曲折、多滩,那么江水显然也会湍急,汹涌,江上行船必然充满了危险,所以说:“它还是一部描绘奋斗人生,布满着坎坷与风浪的惊险之作”(3分大意对即可)

(三)《大自然的语言》
17、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逻辑顺序(3分,内容2分,顺序1分)

18、简答题。(1)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2分,每个0.5分)

(2)①引领下文(1分) ②运用设问,启发读者注意和思考,激发阅读兴趣。(2分)
(3)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写出其中两项即可)

作用:具体地说明了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或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4分)

⑷ “若干天”表估计的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一星期”绝对化,反而不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大意对即可)

19、造成这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高下的差异 。(2分)

(四) 《善于用人短变长》
20.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或:引出论题,2分);做为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或;事实论据,1分)
21.善于用人短变长(2分)逐层深入或层层深入(1分)
22.⑤ 结尾(各1分)
23.比喻论证(1分)把抽象道理形象化、浅显化(或:使论证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等,意思相同,表述不同的答案也给分,2分)
24.所举例子必须符合要求(2分)
三、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60分)

G. 《我的老师》选段 魏巍的

问题一: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问题二:不能换掉。“迷迷糊糊”是自己睡觉睡迷糊了,而“模模糊糊”是指话说得不清楚。
问题三:做梦找老师。
问题四:抒情:表达作者对蔡老师无尽的思念,记忆中的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问题五:梦里寻师

H. 初中语文现代文解题方法(着急中!!!!)

现代文阅读
1.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2.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3.提问方式:简要分析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写(用)得好,它生动形象地(贴切地)写出了……
4.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5.提问方式:本段(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何效果?
★答题模式:本段(句)运用了 (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使读者 (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身临其境、受到震撼、引起共鸣等等)
6.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7.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8.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9.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10.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11.提问方式:本文写了××(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模式:a.与文中……(内容)形成对比/为写……(内容)作陪衬,突出了……(效果)。 b.为下文写……(内容)作铺垫。
12.赏析主题思想
★答题模式:a.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是《……》的主题。
13.赏析艺术手法
★答题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了……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手法+表达效果)
14.提问方式: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中的事实论据。
★答题模式:人名+事件
15.提问方式:为文(段)中的论点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答题模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16.提问方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模式: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17.提问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好处)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举例论证(事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确凿、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运用科学的道理或引用名言、格言、警句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文章的论证更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4.比喻论证:以事喻理(把……比成……),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18.提问方式:请根据文意,用一句话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答题模式:被定义的概念+“是” +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
19.提问方式: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方法+效果+特征 (举例子:具体真切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 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说明……的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下定义:准确科学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20.提问方式: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模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21.提问方式:这几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或事理,调换后不合逻辑。
22.提问方式:加点词有何作用?或加点词强调什么?
★答题模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3.提问方式: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名着阅读
1.提问方式:选段突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选段突出了×××的……(性格,最好用四字短语),从他(她)……(情节),可以看出……(性格)。 (从性格的几个方面作分析)
2. 提问方式: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的一种艺术特色。
★答题模式:作品中……(艺术特色),如“……”(举原句),这里运用……(特色),写出了人物……(效果)。

I. 选段中加点的“扑”与"抓"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可从情景语态、生动形象方面着手。

  1. “扑”字主要表现了人物动作的突然性,突出人物活泼可爱的性格或急切的心情。

  2. “抓”字细腻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从动作中可引申到人物此时的心态,以及周边环境。

由于题目不全,其他可任意发挥,重点解释动词语义,再结合文章进行渲染。

J. 阅读课文《社戏》选段,回答问题。(9分)

【答案】
【小题1】“我”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月夜行船(2分)
【小题2】加点词语为动作描写,生动写出了小伙伴们开船的动作之熟练,以及能带“我”去赵庄看社戏的开心、兴奋,表现了小伙伴们的能干、热情。(3分)
(评分标准:划线处为采分点,第一点为1分,后面四点0.5分)
【小题3】这句话运用比喻,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赋予其“跑”的动作,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水波起伏的行船上所看到的连山在黑夜中跳跃奔跑着后退的状态(1分),表现了船速之快。与“而我却还以为船慢”相对比,突出了“我”当时的急切心情。(4分)
(评分标准:划线处为采分点,除所示一分处之外,其他各采分点一处0.5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这里能概括出“看社戏途中见闻”意思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全文

与选段加点最简单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奶奶教裁剪方法简单好用 浏览:446
老人机短信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2
化肥中氮的含量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74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浏览:534
有点打呼噜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404
如何赏析诗句方法公式 浏览:723
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浏览:129
手臂痛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83
days360函数的使用方法 浏览:631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11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1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80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4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6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3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3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2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7
怎么鉴定玉的真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2
椰子鞋带交叉方法视频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