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测量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管脚测定方法
①栅极G的测定:用万用表R×100 档,测任意两脚之间正反向电阻,若其中某次测得电阻为数百Ω),该两脚是D、S,第三脚为G。
②漏极D、源极S及类型判定:用万用表 R ×10kΩ档测 D、S问正反向电阻,正向电阻约为0.2 ×10kΩ,反向电阻(5一∞)X100kΩ。在测反向电阻时,红表笔不动,黑表笔脱离引脚后,与G碰一下,然后回去再接原引脚,出现两种情况:
a.若读数由原来较大值变为0(0×10kΩ),则红表笔所接为S,黑表笔为D。用黑表笔接触G有效,使MOS管D、S间正反向电阻值均为0Ω,还可证明该管为N沟道。
b.若读数仍为较大值,黑表笔不动,改用红表笔接触G,碰一下之后立即回到原脚,此时若读数为0Ω,则黑表笔接的是S极、红表笔为D极,用红表笔接触G极有效,该MOS管为P沟道。
场效应管好坏测量视频
场效应管测量好坏方法
(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
依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能够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详细办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由于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也能够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他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当呈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他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阐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能够断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阐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断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若不呈现上述状况,能够互换黑、红表笔按上述办法停止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
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能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详细办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丈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假如测得阻值大于正
⑵ IRF540N场效应管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IRF540N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2)场效应管对地阻值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结型场效应管(JFET)
1、结型场效应管的分类:结型场效应管有两种结构形式,它们是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结型场效应管也具有三个电极,它们是:栅极;漏极;源极。
电路符号中栅极的箭头
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
方向可理解为两个PN结的正向导电方向。
2、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为例),N沟道结构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符号,由于PN结中的载流子已经耗尽,故PN基本上是不导电的,形成了所谓耗尽区,当漏极电源电压ED一定时,如果栅极电压越负,PN结交界面所形成的耗尽区就越厚。
⑶ 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红表笔接3。。黑表笔接2,,结果阻值是500左右这是对的。是正常的。红黑表笔对调测量阻抗会很大。因为大部分场效应管的2脚和3脚并联了一个二极管。所以大部分的场效应管的2脚和3脚都有二极管特性。
你后来说怎么测阻抗都是1了,可能是因为你不小心触发了这个场效应管,管子导通了。所以阻抗是1.。
模拟表的黑表笔接1脚,红表笔接3脚就可以触发场效应管。使其导通。也就是2脚和3脚的阻抗会变的很小。
一般的场效应管1脚是G极,2脚是D极,3脚是S极。
常见的场效应管用数字表测量时红表笔接3脚,黑表笔接2脚,导通。红黑表笔对调测量为不导通。1脚和2和3脚无论怎么测量都不导通。那么这个管子9.9成是好的。
⑷ 场效应管,怎样测量好坏。
场效应管好坏判别方法:
1.结型场效管的判别
将万用表置于RXlk档,用黑表笔接触假定为栅极G管脚,然后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若阻值均比较小(约5'--10欧),再将红、黑表笔交换测量一次。如阻值均很大,属N沟道管,且黑表接触的管脚为栅极G,说明原先的假定是正确的。同样也可以判别出P沟道的结型场效应管。
2.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的判别
(1)栅极G的判定
用万用表Rxl00挡,测量功率场效应管任意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其中一次测量中两引脚电阻值为数百欧姆,这时两表笔所接的引脚是D极与S极,则另一引脚未接表笔为G极。
(2)漏极D、源极S及类型的判定
用万用表RxlokD,挡测量D极与S极之间正、反向电阻值,正向电阻值约为0.2x10kfl,反向电阻值在(5—∞)x10kfl。在测反向电阻时,红表笔所接引脚不变,黑表笔脱离所接引脚后,与G极触碰一下,然后黑表笔去接原引脚,此时会出现两种可能:
若万用表读数由原来较大阻值变为零,则此时红表笔所接为S极,黑表笔所接为D极。用黑表笔触发G极有效(使功率场效应管D极与S极之间正、反向电阻值均为012),则该场效应管为N沟道型。
若万用表读数仍为较大值,则黑表笔接回原引脚不变,改用红表笔去触碰G极,然后红表笔接回原引脚,此时万用表读数由原采阻值较大变为0,则此时黑表笔所接为S极,红表笔所接为D极。用红表笔触发G,极有效,该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
(3)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的好坏判别
用万用表Rxlkll挡去测量场效应管任意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如果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上电阻值较小(几乎为0xkll),则该场效应管损坏;如果仅出现一次电阻值较小(一般为数百欧姆),其余各次测量电阻值均为无穷大,还需作进一步判断。用万用表Rxlkfl挡测量D极与S极之间的正、反电阻值。对于N沟道管,红表笔接S极,黑表笔先触碰G极后,然后测量D极与S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为0fl,该管为好的,对于P沟道管,黑表笔接S极,红表笔先触碰G极后,然后测量D极与S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若测得正、反向电阻值均为01l,则该管是好的。否则表明已损坏。
⑸ 如何对主板进行 12v的对地阻值测量
CPU供电(核心供电)对地电阻正常为100-300欧。
知识延伸检测CPU供电:
主板CPU电路主要为CPU工作提供条件。它采用的是开关电源电路,主要由电源控制芯片、电感线圈、场效应管和电容等组成。CPU供电路故障会导致CPU不工作,电脑无法运行。它的故障主要是场效应管和电容及电源控制芯片损坏。
1) 检测时先检测12V供电插座对地阻值,正常为300-700欧。这个阻值正常说明,CPU供电路的上管正常,否则可能被击穿。
2) 接着测CPU供电电压,正常值为0.8-1.8V,这个电压不正常测CPU供电电路场效应管对地阻值,正常为100-300欧,这个电阻如果正常。
3)接着测CPU供电电路芯片输出电压,一般为3.3V,若不正常,接着测量这个芯片极信号,正常为5V,这个正常再测供电电压是否正常,一般为5或12V,若这两个正常,则芯片损坏。如果更换后供电电压是正常的,但CPU还是不工作,是I0坏,更换。
⑹ 场效应管的测量方法
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法对场效应管进行测量。
⑺ 场效应管的好坏如何测量
测试电子元件,前提是你要对该元件的工作原理、导电特点、参数特征、典型电路等常识比较熟悉。当然,最关键是经常实践。
以N沟道场效应管8N60为例:
1、万用表切换到欧姆表的“x10k”档,将G、S两极短接,黑表笔接D极、红表笔接S极,显示的电阻值应该为∞。
2、档位不变,将G极和D极短接,表笔接法不变,显示的电阻值应该非常小、接近零。
如果是这样,表面上看管子是好的。
P沟道场效应管,需要将红、黑表笔反过来接,其余步骤相同。
点击图片放大看:
由于场效应管栅源开启电压通常高于2V(少数型号除外),因此 x1、x10、x100等档位是不行的,因为内部电池是1.5V的,而 x10k档电池通常至少为9V。
⑻ 场效应管的测试方法
结型场管脚识别
场效应管的栅极相当于晶体管的基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对应于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将万用表置于R×1k档,用两表笔分别测量每两个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当某两个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相等,均为数KΩ时,则这两个管脚为漏极D和源极S(可互换),余下的一个管脚即为栅极G。对于有4个管脚的结型场效应管,另外一极是屏蔽极(使用中接地)。
判定栅极
用万用表黑表笔碰触管子的一个电极,红表笔分别碰触另外两个电极。若两次测出的阻值都很大,说明均是反向电阻,该管属于N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制造工艺决定了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是对称的,可以互换使用,并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所以不必加以区分。源极与漏极间的电阻约为几千欧。
注意不能用此法判定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因为这种管子的输入电阻极高,栅源间的极间电容又很小,测量时只要有少量的电荷,就可在极间电容上形成很高的电压,容易将管子损坏。
估测放大能力
将万用表拨到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相当于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这时表针指示出的是D-S极间电阻值。然后用手指捏栅极G,将人体的感应电压作为输入信号加到栅极上。由于管子的放大作用,UDS和ID都将发生变化,也相当于D-S极间电阻发生变化,可观察到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如果手捏栅极时表针摆动很小,说明管子的放大能力较弱;若表针不动,说明管子已经损坏。由于人体感应的50Hz交流电压较高,而不同的场效应管用电阻档测量时的工作点可能不同,因此用手捏栅极时表针可能向右摆动,也可能向左摆动。少数的管子RDS减小,使表针向右摆动,多数管子的RDS增大,表针向左摆动。无论表针的摆动方向如何,只要能有明显地摆动,就说明管子具有放大能力。
本方法也适用于测MOS管。为了保护MOS场效应管,必须用手握住螺钉旋具绝缘柄,用金属杆去碰栅极,以防止人体感应电荷直接加到栅极上,将管子损坏。
MOS管每次测量完毕,G-S结电容上会充有少量电荷,建立起电压UGS,再接着测时表针可能不动,此时将G-S极间短路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