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卫生检疫的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

卫生检疫的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6 07:10:02

Ⅰ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哪些

1、快速测试片技术法

快速测试片是指以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细菌总数检测纸片的研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主要优点是简便、实用、经济、操作性强。近年来以滤纸和美国某公司的 Petrifilm 为载体的测试片已开始被广泛应用。

2、生物电化学方法

生物电化学方法是指通过电极测定微生物产生或消耗的电荷,从而提供分析信号的方法。微生物在滋生代谢过程中,培养基的电化学性质如电流、电位、电阻和电导等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分析这些电化学参量的变化来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测定。

常见的有:阻抗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生物电化学方法具有测量快速、直观、操作简单、测量设备成本低和信号的可控性等特点。

3、微菌落技术

微菌落是指细菌生长繁殖早期在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只能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微小菌落。微菌落技术具有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其研究始于 20 世纪50年代,定量测定技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外已有报道将该法应用于水、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

4、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应用到微生物的检测中,主要是依据不同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异,利用上述色谱检测可直接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细胞中的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Ⅱ 食品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分析化学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检验技术已能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 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 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原子光谱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赖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检验结果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小等优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根据统计,在分析化学面临的任务中,将近50%的检验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检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测定,一直是一个被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的检验项目。因为汞容易在生物体中传递,可以被水体蓄积。汞进入人体内,特别是进入人脑后几乎不能够被排出,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完成。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制脂、有机磷等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 色谱法是分离混合物和鉴定化合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既能鉴定化合物又能准确测定含量,操作也相对方便。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结果准确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有机成分的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分子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可作为鉴定化合物、测定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

Ⅲ 口蹄疫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哪些

这个是在网上帮你找到的。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而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一样,其病毒属于哪一型,需经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另外,猪口蹄疫与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几乎无差别,也有赖于实验室检查予以鉴别。首先将病猪蹄部用清水洗净,用干净剪子剪取水疱皮,装人青霉素(或链霉素)空瓶,最好采取3-5头病猪的水疱皮,冷藏保管,一并迅速送到有关检验部门检查。

传统的方法是补体结合试验和乳鼠血清保护试验。以后又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近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据报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更灵敏可靠,阻断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用于进出口动物血清的检测。

Ⅳ 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生物学检查和理化检查。生物学检查又包括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它们分别确定传染病的病原和寄生虫病的病原;理化检查是确定由中毒或者代谢原因导致的疾病理化因素。以下简单介绍有关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内容。
(1)微生物学检查。
病料涂片镜检:对于一些具有特征性形态的病原体,比如曲霉菌、巴氏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取有显着病变的特定组织器官作的涂片和染色镜检作出初步诊断。
用病料直接制作触片或涂片镜检的方法较简单,但因为细菌太少,常难以观察到。有条件时应将病料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用培养物涂片镜检。这样不仅能观察到大量细菌,还可根据培养后细菌菌落大小、形态、颜色来鉴别细菌。
分离培养和鉴定:用人工培养的方法,如用鸡胚、组织培养及人工培养基培养等,将病原体从病料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对所分离的病原体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检查和动物接种以及血清学检查等作出准确的鉴定。
动物接种实验:将分离或可疑的病料接种于易感的实验动物,如雏鸡,小白鼠,豚鼠等,根据接种动物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特征来进行诊断。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是利用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疾病确诊。该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测未知的抗体或抗原,是传染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凝集反应、琼脂扩散反应、中和试验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
(2)寄生虫学检查。鸡体内的寄生虫,如球虫、滴虫、蛔虫和绦虫等大都寄生于消化道内,它们的虫卵、卵囊、虫体和幼虫一般都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所以采其粪便进行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浮卵、饱和盐水浮卵和水洗沉淀等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
(3)病理组织学检查。一些疾病的组织器官有特征性典型病变,比如马立克氏病、白血病、包涵体肝炎等均可选取这些病变组织器官,通过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确诊。
(4)理化检查。主要是毒理学检查,鸡的中毒性疾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病因的调查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根据家禽中毒的类型,如农药、饲料和药物等,选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实验室检验。

Ⅳ 动物检疫检验员常用诊断方法有哪些

动物检疫检验员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使用检验检疫仪器、工具解剖动物或通过感官、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鉴别、检查;(2)识别并、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3)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主要依据,也是相关专业领域从业资格准入的有效证件。“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作为全国涉林行业特有职业资格鉴定权威机构,面向全国开展“动物检疫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善心教育常年开设动物检疫检验员培训考试班,全国招生,申报事宜,敬请垂询。二、 报考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符合动物检疫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相应级别申报条件时均可报名参加,包括在职人员、在校生。三、 鉴定级别:动物检疫检验员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动物检疫检验员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动物检疫检验员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四、相关报考材料1、蓝底或者红底照片一寸和两寸各六张(每张照片后面写上名字和报考专业)2、身份证复印件三份正反面需在一张纸3、学历复印件三份(注:在校生可拿学生证复印件代替)4、填写《国家职业技能申报审批表》两份(正反两面打印出来手填)5、提供《职业工作年限证明》原件一份,需盖公章。(注:在校生可拿学生证复印件代替)6、签署《教育培训合同》一式两份本地学员请报名的时候现场上交外地学员可以按以下信息快递 五、 时间:每月循环开班,随到随学,常年接受报名。六、 培训内容:基础知识:动物解剖,病理检验,动物源性食品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兽医临床诊断知识,规定检疫的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技术;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培训形式:善心教育动物检疫检验员培训基地全日制培训班,培训、实习、考证一体化服务,免费推荐就业; 善心教育动物检疫检验员业余自学和函授学习班,方便在职人员和外地考生报名。七、 考核、发证: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者,由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国家林业局参与鉴定。

Ⅵ 我国检疫的检验方法分为哪三种

以下方法:
1、现场检疫:输入、输出应检物抵达口岸时,检疫人员登机、登轮、登车或到货物停放场所实施检疫。
2、实验室检疫:检疫人员按有关规定或要求对输入、输出的检疫物作动物疫病、植物病害的实验室检测。
3、隔离检疫:动物在入境后或出境前,必须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作隔离检疫(大、中动物45天,小动物30天);入境植物、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作隔离检疫的,应在指定的隔离圃隔离种植,经过至少一个生长周期的隔离检疫。

Ⅶ 实验室常用的传染病检测技术包括

除了ELISA,还有金标、PCR、发光化学法、免疫印迹法.各种培养,如胎牛血清等.还有各种培养基培养

Ⅷ 在传染病实验室常用医学试验技术有哪些(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验等)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
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对其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必要时可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Ⅸ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和医学检验有什么区别

一、培养方向不同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核心课程不同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核心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学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检验、寄生虫学及检验、空气理化检验学、水质理化检验学、食品理化检验学、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卫生检验检疫、微生物学及检验、病毒学及检验、细菌学及检验必修课程。

医学检验专业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基础检验等。

三、就业前景不同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毕业生一般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的检验科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农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海关、食品公司、药品公司、化妆品公司、自来水厂,环保局、质监局、医疗器械的销售、第三方检验检测测公司及部分监狱等就业。

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科学。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9)卫生检疫的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五年制医学检验可以报考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则为检验技师。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3、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各种常用医学检验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能。

6、与健康相关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阅读全文

与卫生检疫的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09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0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77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1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4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1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1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0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5
怎么鉴定玉的真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0
椰子鞋带交叉方法视频 浏览:528
画轴力图的简便方法 浏览:902
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学手段 浏览:345
妈妈尿毒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957
齿痕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浏览:759
高里程数计算方法 浏览:869
15x12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7
成武白酥鸡的食用方法 浏览:866
农村打灶方法视频 浏览:116
让皮肤快速变白的方法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