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红龙鱼怎么区分公母体
1、看胸鳍
雄红龙鱼的胸鳍呈现深红色,雌红龙鱼胸鳍与头部色泽较公鱼浅;
2、看长度
雄红龙鱼鱼体长于母红龙鱼;
3、看口腔
公红龙鱼的口腔比雌红龙鱼大。
雄红龙鱼
(1)16公分红龙鱼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红龙鱼习性:
龙鱼属于肉食性鱼,所以对水质的影响比较严重。在这样的前提下,鱼缸的过滤就变得尤为的重要了。需要做到干湿分离,尽量的让饵料的残渣和鱼便清理出来,从而减少水中的氨含量,保持水质。干湿分离的白棉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
红龙幼鱼时期鱼鳍呈淡淡的金绿色,鳞片边缘略带粉红色,嘴部则为浅红色。成鱼时,鱼体成金黄色,鳞片边缘略带有金红色的鳞框,嘴部及鳃盖均带有特别的深红色的斑纹,各鳍均呈深红色。各部位的鳍与鳞框的颜色可分为橘色、粉红色、深红色、血红色,全身闪闪发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龙鱼
‘贰’ 红龙鱼的辨识技巧
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借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借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借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叁’ 如何挑选红底红龙鱼
颜色鳞片等进行挑选。
在体型上,一般以圆钝炮弹型居多,会有这样的体型表现主要系因为生长环境的关系,血红龙的猎食行为以速度追食为主,所以需要较为流线的体型,它们的主食为小鱼及小虾等
在鳞片的表现上面,血红龙的主色系分为三次发色模式,主色会盖满整片鳞片,但它的发色一般以黄橘开始,小鱼整只黄黄的,很容易与黄金红龙混淆,差异仍在于鳞片的表现上,若仔细观察第一次开始发色的血红龙,我们可以发现他的鳞片上的黄色相当厚实,盖过整个底色,而黄金红龙则没有这样的表现,而且血红龙的发色是呈现整只发色的模式,所以一开始并不讨喜
‘肆’ 怎么样挑选血红龙鱼
首先是区分两种红龙
辣椒红龙:
1、成龙的体形较大,较大的各鳍,吻端比较尖翘呈汤匙头形,肩背部略为隆起,体高较高。
2、小龙头形较长,吻端尖翘,桃尾(菱形)。
3、发色比较慢,颜色比较偏亮红色。
血红龙:
1、成龙体形比较修长,头型较圆短。
2、小龙头型较圆短、扇尾。
3、发色比较快,颜色比较暗亮红色。
关于挑选:
1.鱼鳞色泽饱满,且不带暗斑;
2.由上方观看,鱼体脊柱决不歪斜、扭曲;
3.鱼眼不带白蒙,且可上下灵活转动;
4.鳃盖密合于身体,不外翻且呼吸平顺;
5.鱼嘴部能紧密闭合且齿部完整;
6.鱼须长短一致,且无断损及撞伤痕迹;
7.鱼尾鳍、胸鳍、腹鳍、臀鳍不带红斑、破损,且可轻松扩张、摆动;
8.腹部无严重凹陷现象。
‘伍’ 红龙鱼怎样分辨宽背
对于红龙来说,不同的鳞底其发色的 感觉是不一样的,这里有颜色对比和叠加 的作用,也有红龙品种和血统的因素。我 个人认为红龙的鳞底可以细分为金底、蓝 底、紫底、黑底、绿底和白底。其中金 底、蓝底都是比较常见的底色,而绿底和 白底就比较少见了。
金底是比较多见的底色,这种底色的红 龙基本不能想象其能够变红,能够发色到 橘红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至少笔者还没有 见过金底的鲜红龙鱼,不过由于其鳞底和 背鳞的金属亮度是红龙中最好的,有个很 好的名字叫黄金红龙。还有一种鳞底其金 属光泽不是很强烈,比较偏黄一点,这种 底色的龙有的会很红,我也把他归于此类 金底或者黄底。
蓝底也是比较常见的底色,个人认为蓝 底是鳞片本身基质的颜色,大部分这种底 色的龙鱼会是第一种发色的方式,就象我 们说的总会有橘黄的阶段,发色时间较 长,在自然光或者白光下总有橘红的感 觉。
紫底是非常漂亮的底色,应当是由于鳞 底带红与鳞片的蓝底交织形成的底色。这 种紫兰的光芒会随着灯光的角度和颜色的 变化而变化,这种底色是存在的,尤其是 其鳞底的紫斑会非常好看,其发色也会更 好的接近红色,但上来就是正红也是不可 想象的。
‘陆’ 如何鉴别红龙鱼
红龙鱼的身形与金龙鱼是相似的,但更为突出的是它鳃盖上的红色印块,镶嵌在红龙鱼较尖的头部,印块的发色时间、速度、深浅也一定程度反映出红龙的整体发色情况。
各鳍与鳞框也有橙、粉红、深红、血红不同的色彩,臀鳍有9-12支间距较小的梗骨,尾鳍则有5支梗骨,同样间距也较小,后三鳍是均匀的红色。通体呈红的红龙鱼也因鳞片上的色素细胞的叠加与反射作用,也会在光照下呈现异样的红色,红的诱人,红的通透,红的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雌雄分辨:
幼鱼阶段雌雄难以分辨。成熟雌鱼腹部微凸,而雄鱼则仍显苗条。 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
繁殖发育:
口孵方式,需大水体,每对亲鱼每次产卵40~150粒。雄鱼把鱼卵含在口中,一次可含卵30~80粒,直到孵化完成。当幼鱼孵化出后会聚集在雄鱼附近,夜晚雄鱼张口,把全部幼鱼含在口中,来完成这种口孵和保护幼鱼的工作。繁殖困难,现在印尼等地的专业鱼场对其已成功地进行商业性繁殖。
‘柒’ 红龙鱼有什么品种,怎么区分的
红龙鱼品种分为辣椒红龙鱼、血红龙、橙红龙,是有等级之分的,等级越高,自然价格也是越高的,红龙鱼品种当中当以辣椒红龙鱼为极品,因其不一般的红也因其较为难得,数量也是较少的。通过辣椒红龙鱼图片可以看出,辣椒红龙鱼的鳃盖和鳞框是极鲜红的,各鳍也都为鲜艳纯正的红色。幼鱼时头尖唇翘。红龙鱼品种当中的血红龙体色上没有辣椒红龙鱼那般的艳红,鳃印也无辣椒明显,它的红是很均匀的散布至全身,而橙红龙的红则又没有血红龙红。
根据红龙鱼的底色与鳞框,红龙鱼品种还有蓝底红龙鱼、绿底红龙鱼、红底红龙鱼、粗框红龙鱼、细框红龙。不管红龙鱼品种为何,对环境的要求也会相对高一些,是玩家们升级的好对象。
‘捌’ 红龙鱼年龄如何断定
1、把鱼的鳞片放在放大镜下观察,这样可以看到鱼鳞片上有一圈一圈的类似树木年轮的同心圆,这个是判断鱼类年龄的依据。
2、通过脊椎骨,比如比目鱼可以通过脊椎骨判断年龄,有的通过腮盖来判断年龄,有的则通过背鳍,比如鲨鱼可以通过背鳍判断年龄。
3、根据鱼的生长规律,可以数一下同心圆。同心圆数加一就是鱼的年龄,有三个同心圆,鱼的年龄就是三加一等于四,就是四年。这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鱼类年龄的判断。
(8)16公分红龙鱼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为了确保鱼缸里的鱼健康,良好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若果连续不换水,水里的有害物质增生,导致鱼病的连续发生,就算用药防治也会功亏一篑。喂鱼时就随便给鱼投了些鱼食不管吃的如何。导致大量残余饵料渗入池底污染水质。
2、所以要经常抽出时间给鱼换水,换去1/3就可以,待老水与新水相容一样的温度时在投放金龙鱼,喂养要适量让饵料全部被鱼吃完即可,不要多投,这样不利于水质的清洁。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安装增氧机。
3、鱼只数量切不可多,以一个1.5m长的鱼缸养1尾龙鱼为最佳。注意给水体增加溶解氧,不可将溶氧问题全部指望在水草上。因为水草产生的氧气量非常少,不足以保证龙鱼正常的生长。
‘玖’ 怎样鉴别龙鱼的好坏什么样的算精品呢
金质是金龙的最大看点,同时也是臻选的重要指标。
由于过背金级数的不同,金质也由此而大有区分。许多人建立在对金龙的通说认识之上,认为金质以浓厚为好。但是“浓厚”二字并不足以囊括高级数过背金质的全部意义,描述上也不太准确。必须对高血统的金质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够区分不同金质的等级和明确不同级数的预期。
金龙最基本的分类是两种,过背和红尾。红尾的金质大量的咨讯中将其称为“18K的钝金”,但有一点十分重要的特点似乎有遗漏:红尾的金质是具有超强的覆盖性的,且红尾的金质很多带有一些的古铜色,这与红尾整体色素较浓有关。过背的金质与红尾非常不同,这种不同不是浓度的问题,更多的是质地的区分。过背的金质最大的特点是“金”和“亮”,并且透度较高,与底色交融时更容易体现的层次和过渡。了解过背和红尾金质上这样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过背改良到今天,真正的纯种是非常稀有了(级数高也不一顶代表一定就纯种,更多说明的是种鱼和子代个体的表现,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和血系有关)。在改良的过程中,保留有过背血统的鱼不同程度的体现过背的特征,用来杂交的鱼不论是红尾还是其他,对子代的金质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将自身的特点或多或少留在子代的表现中。以往的许多过背实际上都是过背的血统只占四分之一的个体,通过改良和挑选,再加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盘的压养,使其在出售时达到较好的表现,不但鳞片的排数上的高,金质也呈现的较为浓厚。这些鱼很多在成长之后金质方面会出现问题,典型的就是失去光度,变黄,尤其吃框后漫漫加浓,造成金色和底色的遮盖,使色彩变花变脏。这些现象与褪底同步发生,加在一起基本上就是老化的典型表现,造成了太多关于这样的鱼的失望。并且,由于这是由于血统所决定的问题,所以也很难通过调整生长与发色的节奏等手法得到真正的改善,至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
较为纯种的过背在幼鱼时的金质是透亮的,这一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及鳞底。成鱼之后在正面的强光下质感也是和混血较多的过背大有区别。所以挑选小过背金质并非是越浓厚越好,而是看金质的光亮度和金色。明确这一点很有必要。
除了一些看版鱼在彩色印刷下辉煌的表现,大部分是不是都沉寂了呢,市面上很多号称:白金、水晶、彤艳、雪白、五彩、七彩、红金等等五光十色的名称下面到底掩藏什么个体呢?让我们看看市场上很多没人说的清的龙鱼的精彩表现:
一、过背方面,假白金的个体出现,小鱼14公分,六排满亮,号称白金,只要换了黑背景,马上面目全非,别说六排,五排都褪的一塌糊涂;还有现在广州市场上所谓的雪白过背、水晶过背,从头顶到六排到珠鳞全部亮满,一框亮度不高,二框白色没有亮度,整体发钝白,这样的个体放到黑缸中养一个月,再看看,快变红龙了。
二、红尾方面:鳞框没有亮度,上的到是满高,金质表现不理想,腮盖发色就是黄的,后三鳍颜色混浊,不清晰,开始有橘黄的发色;个人感觉,杂交红龙的可能性有,但比较多的是杂号半的情况,而且是那种已经改良过的号半,能够有一些发色的号半。
三、红龙方面,鲜红的后三鳍,清晰的鳞框,会发色到黄偏橘,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不管冠名是一点几号红龙,骨子里是号半;
四、青龙方面,越来越多的出现红色或者橘色的后三鳍,美名二号红龙,这还是好的,偏白的个体充白金过背的例子也是有的。
五、号半方面,越来越多的出现青龙的蹄印,半大时后三鳍黑色梗骨很多,鳞框也开始清晰,说青龙似乎不过分。
当然,列数这些龙鱼时候,不能忘记好的个体是存在的,耽误了龙鱼的改良进程无异于因噎废食。但这些不好的副产品如果能够明示,并标上一个合理的价格,无形中是那些因高价而望龙却步的人们一个福音。但如果只标上一个美名,就卖一个比过背还“过背”,比红尾还“红尾”的价格,无异于一种欺骗,其最终的归宿都是被抛弃的对象,当然同时被抛弃的还有饲者多年的心血,留下的是被愚弄后对龙鱼彻底失望的茫然。 。
‘拾’ 老板说是红龙鱼,18-20公分,看百度红龙鱼都是红尾的,这鱼怎么一点都没见红色尾,有哪位大神知道
幼龙鱼在十公分左右,不易正确辨别出它们的品种、级数与潜力发展。进口商与水族业者、水族业者与购买者之间,往往会有错买错卖的事情发生,而造成不愉快的买卖纠纷,例如:红龙(含血红一号、传统一号、一号半、二号)、过背金龙,黄尾金龙、红尾金龙、青龙等,进口商进口30尾的一号幼龙而在原产地便被批发商掺杂别种龙鱼2~3尾,进口商不察而批发给水族业时,如果不是很有经验的水族业购得,而将幼龙展售,便可能造成不愉快的买卖纠纷。
会产生这种纠纷,是因上述幼龙鱼的特征差距极微,不是经常接触幼龙鱼或是对幼龙鱼的特征有深入研究者,非常不易分辨,然一般人该依据什么论点来区分品种呢?
目前国内水族馆出售的幼龙鱼,如澳洲龙、非洲龙、黑带、银带、海象品种,因祇有一种,而且体型、颜色差异明显,购买者只要稍具龙鱼认知经验,一眼即可分辨出是何种幼龙鱼,此文不另做特征介绍。但在此提醒读者,选购时必须仔细观察幼鱼是否健康;健康状况可依幼龙鱼的游动是否顺畅、呼吸频率是否正常、鳞片是否平顺亮丽、各部位绪是否完整无损伤,来判定健康状况,做为选购的参考。
在去年年底,水族业者曾大量引进澳洲龙幼鱼,目前各水族馆均有出售,名为“神龙”、“珍珠龙”等,其价格由初期万元以上,跌到二至五仟元左右,甚至更低。因价格差距极大,读者选购时须多方参考,以免吃亏。
幼龙鱼的辨别以东南亚品系最困难,其体型、颜色相差不多,加上在原产地的鱼场,以次级品系龙鱼苗从卵囊退化开始,便精心培养,使其体色红艳,而称为特级品。一般鱼友在选购时,稍一不慎即容易吃亏上当。
虽然东南亚品系的幼龙鱼不易区分,但也绝非不可能,总有些脉络可循;首先须了解不同品种幼龙鱼的差异,与自已多方面的参考比较,才能有确实的认知经验。
东南亚品系幼龙鱼特征如下:
一、青龙:
主产地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
体型:较其它幼龙鱼短小。
鳍:胸鳍与腹鳍的鳍尖为金黄色,后三鳍(尾鲔、臀绪、背鲔)黑色梗骨较多,绪膜黑色斑纹亦较多,整体色泽为淡粉色偏黄,而且略带蓝绿色。
头部:较圆短,下颚灰白无色泽。
鳍:胸鳍与腹鳍的鳍尖为金黄色,后三鳍(尾鲔、臀绪、背鲔)黑色梗骨较多,绪膜黑色斑纹亦较多,整体色泽为淡粉色偏黄,而且略带蓝绿色。
鳞片:色泽不亮丽,为银白略带灰蓝色。
二、红尾金龙:
主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苏门答腊。
体型:较一号红龙鱼胖些,但不很明显,与一号红龙幼鱼实际比对即可看出头部:嘴型较青龙为尖,下颚银亮。
鳍:胸绪、腹绪略带粉红色鳍尖为金黄色,臀鳍为淡橘红色,梗骨有九~十二支带黑色。尾鳍较红,梗骨有六支带黑色。梗骨间距较小,与一号龙幼鱼相似。
鳞片:黄色略带粉红色,鳞框略带蓝绿色,体侧之亮鳞,可到达第三或第四排(从腹部算起)。
目前红尾金龙幼鱼分为三级,级数以各鳍的红色程度及鳞片亮度为依据。
第一级为特级红尾金龙:七片鳍都呈现红色色泽,尤以后三鳍至为明显,鳞片金亮。
第二级为A级红尾金龙:后三鳍为红色,腹鳍与胸鳍为粉红色带金黄色。
第三级为普通红尾金龙:后三鳍为淡橘红色,而且黑色梗骨及斑纹较明显。
三、黄尾金龙:
黄尾金龙的特征与红尾金龙相似,可以辨识的是后三鳍为淡黄色,鳞片色泽没有红尾金龙亮丽。
四、过背金龙:
主产地为马来西亚,苏门答腊。
体型:修长,与红尾金龙比较即可区分出来。
头部:嘴里较红尾金龙尖、下颚银亮。
鳍:后三鳍淡黄略带粉红色,胸鳍、腹鳍为淡粉色,主鳍骨为金黄色,而且较金亮,鳍端亦较尖长。尾鳍有五支黑色梗骨,臀鳍有七~九支黑色梗骨。
鳞片:鳍片呈淡金黄略带绿色,鳞框则略带粉红色与金黄色,体侧的亮鳞可达到第四排,甚至达到第五排。
五、一号红龙:
主产地为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苏门答腊。
体型:修长,与红尾金龙比较即可分辨。
头部:头型较红尾金龙长,嘴亦较红尾金龙尖长,颚尖与胡须略带橘红色,下巴银亮。
鳍:后三鳍呈明显均匀的红色,胸鳍、腹鳍为黄色略带金色,尾端则显现淡红色泽。臀鳍约有九~十二支黑色梗骨,尾鳍有五支黑色梗骨,梗骨间距较小。
鳞片:为金银色略带浅绿色,鳞框为粉红色。体侧鳞片整体亮丽。
六、二号红龙:
体型:较一号红龙圆胖。
头部:头型较一号红龙圆短,嘴型较一号红龙圆钝。
鳍:后三鳍为淡橘红色,而且偏黄。胸鳍与腹鳍为淡粉红色,主鳍骨为金黄色。
鳞片:颜色不及一号红龙亮丽。
目前在水族馆有展售一号半红龙及特级一号半红龙(有些水族馆称为一.二五红龙),这种红龙为当地鱼场自幼培养出来的新品种,国内水族馆皆将其冠以相当醒目迷人的名字,读者选购龙鱼时应多加注意。一号半与超级一号半幼龙鱼的特征与二号幼龙鱼的特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