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同环境下的手卫生监测合格标准
手卫生管理制度
1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
、重点部门如
ICU
、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感染科、手术室、产房、急诊室、消毒供应
室、
口腔科、内镜室、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
、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禁止将洗手液直接
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须
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5
、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
、每季度应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
时,
及时进行监测。
7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
、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指征。
9
、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
毒双手代替洗手。
10
、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消毒指征。
11
、
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
治疗、
护理或处理传
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附:不同环境下的手合格标准为:
Ⅰ类和Ⅱ类区
域
≤5cfu/cm2
;
Ⅲ类区域
≤10cfu/cm2
;
Ⅳ类区域
≤15cfu/cm2
;
且未检出致病微生物。
❷ 手卫生效果的检测要求
手卫生旨在清洁双手,防止病菌通过手进行交叉感染。手卫生重点是在洗手,在5个重要时刻和7步标准洗手法下进行手部清洁,以达到手部清洁。
❸ 手卫生的合格标准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²;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²。
洗手方法与要求: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检测手卫生的清洁度方法扩展阅读
手卫生产品主要包括皂液与含醇手消毒剂。选择皂液时应考虑对皮肤刺激小、去污能力强、易冲洗、具有抗菌功能(该功能主要是针对皂液免细菌污染)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对含醇手消毒剂应考虑杀菌效果好、手感佳、有护肤功能且价格低廉的产品。
对酒精过敏的医护人员建议使用异丙醇手消毒剂。上述产品应采用密封容器盛装,一次性使用,不得反复盛装。若需反复盛装,应对容器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❹ 手卫生包括什么洗手的指征是什么
最全的手卫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WHO在2005年10月10日正式颁布了“手卫生指南(高级草案)”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4月1日颁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加强手卫生管理。2、什么是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是什么?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是什么?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常居菌是什么?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暂居菌是什么?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什么是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8、什么是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9、什么是免冲洗手消毒剂?
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10、手卫生设施是什么?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11、手卫生合格标准?
(1)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
12.手卫生的五大指征指的是什么?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13、手部病原菌的检出率是指什么?
是从医护人员洗手后检测的手部细菌培养中分离致病菌的概率,反映医护人员群体的洗手效果。
14、哪些科室需配置非手触式水龙头?(说出六个即可)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15、洗手使用的皂液或肥皂有何要求?
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16、WHO推荐的干手方法为?
用洁净纸巾擦手。
17、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哪些要求?
(1)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3)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18、手术室内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和要求?
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19、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什么?
(1)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20、什么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21、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22、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六步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2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4、外科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25、手卫生的管理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争取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6、污染手引起交叉传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多研究显示污染手可以引起交叉传播。影响微生物交叉传播发生率的因素为:
微生物的种类、传染源、宿主的表面、接种体的潮湿度和大小尺寸。
27、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❺ 手卫生“五个重要时刻”(二前三后)指的是什么
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分别为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又称为“二前三后”:
1、时刻一,接触患者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进入患者区域时,靠近患者时或者在触碰患者之前的这三个时间内实施。
2、时刻二,进行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侵入性医疗设备的之前实施。
3、时刻三,体液暴露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接触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后,接触其他任何表面之前实施,如实施有创操作、移除保护设备等。
4、时刻四,接触患者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接触患者完整皮肤、患者周围环境的表面后实施,包括日常接触、生活护理、非侵入性治疗或检查之后。
5、时刻五,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在最后一次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实施,包括日常清洁活动、不直接接触患者的护理活动。
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通过感控工作间能协助院感人员更好的督导手卫生工作。
其中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为达到普通洗手卫生的最清洁度,洗手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秒钟。
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常居菌的过程。
❻ 手卫生正确率如何计算
手卫生依从重率计算公式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等于,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
手卫生依从率=医务人员实际进行手卫生次数/符合手卫生指征的要求次数*100%。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100%。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0%,手卫生正确率≥75%;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1.1、手卫生依从性较上月尚可,正确率相对下降,护理危重患者手卫生频次高,工作繁忙,手卫生重视不够。 1.2、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够完善:内二医生办公室没有洗手池,其他洗手区未及时补充干手设施。 1.3、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手卫生原因分析要从实际调查结果来进行分析。可以从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依从性率,手卫生正确率来进行分析。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而我国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医务人员在院内活动观察的手卫生依从性较低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2、对医院职工开展全员性培训, 使所有医务
❼ 如何监测手卫生的依从性
监测手卫生的依从性是用于评价医务人员依从性基线、评价干 预措施的效果及向医务人员反馈的关键措施。监测还有助于调查感染暴发原因,有助于评估手卫生行为的重要作用及确定不同的依从率使感染下降的程度。
可用直接或间接方法评价手卫生的依从性。直接方法包括观察、患者评价、自我报告;间接方法包括监测物品如肥皂或手揉搓剂的消耗量,以及电子监测洗手池的使用率等。直接方法对于确定依从性是必需的。依据手卫生指征,直接方法应统计具有不同洗手要求的医务人员完成手卫生过程的数量。进行手卫生行为的反馈对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