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机加工零件有哪些检验标准
1、基本原则:此验收方法仅接受指定尺寸的验收工作。 对于具有匹配要求的工件,尺寸检查需要符合泰勒原理,并且孔或轴的工作尺寸不允许超过实际尺寸。
2、最小变形原理: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尽量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变形规划最小化。
3、最短尺寸链原理:为了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应尽可能短。
4、闭合原理:当进行测量时,如果满足闭合条件,则间隔偏差之和为零,这就是所谓的闭合原理。基本同意原则:车辆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和过程基准一致。
原始资料:
(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2)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设备的规格、性能和现有的状态、工人的技术水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的能力等有关资料。
(6)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手册和有关标准。
(7)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资料等。
㈡ 如何编制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检测报告
每个客户的要求不同,每种零件要检测部位不同。
我单位是这样的,编制一个总表,表内有多个序号和多项检测明细,如长度、直径1、直径2、螺纹1、螺纹2、内孔1、内孔2。还有就是检测的工具项、产品合格与否等,把检测出来的数据直接填入表内就可以了,检测的工具项直接在后面打钩。这样既方便又直观,格式统一。再加上厂名栏、零件名称图号栏、检验员栏、填报日期等就更完美了。
㈢ 冲压加工的工件质量检查方法有哪些
五金冲压就是利用冲床及模具将不锈钢、铁、铝、铜等材质的板材、薄壁管、薄型材及异性材使其变形或断裂,达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工艺。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下面简单介绍下冲压加工的工件质量检查方法:
一、对冲压工件的质量检查
冲压工件的质量判定一般包括外观质量、成型质量、返修质量。保障不影响冲压工件的装配、使用等关键功能前提下,使用一定的检测工具来实现判定:
1、表面质量。一般冲压工件的表面质量判定方法分为目测和触摸检查。目测:无裂纹、缩颈、坑包、变形、材料缺陷、起皱、叠料及其他明显材料缺陷。触摸:无明显毛刺、压痕、划伤、圆角不顺等。
2、返修质量。返修质量检验的标准参照合格品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和尺寸检验,特别注意返修点的质量检验。除了外观质量,还有成型质量,成型尺寸要满足设计图上的公差要求或通过检具检验用。
二、冲压工件表面出现问题的因素
冲压工件表面出现裂纹、坑包、变形、划痕等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件材质、工艺精度、人员操作等均可能导致工件质量问题:
1、冲压工件外观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表面不平,这大多是由于原料或者模具外观附着灰尘或铁屑引起的,使产品外观品质低的同时也使生产率下降。
2、冲压工作中的作业者操作不当,制件在收支料时移位到模具大约传送带拐角处发生碰撞、传送带高度调整不同理、自动设备调整不同理。工位器具的装载和存入被压变形重叠堆放,工位器具搬运时产生碰撞等一些问题都会产生冲压工件的变形和不平。
3、机械手速度设置不合理导致其进入模具内部时发生碰撞等现象从而产生最终制件不良。拉延筋灼伤时产生铁粉,卷料截断后截断面留有毛刺。
4、冲压油的性能无法满足工艺要求,油膜强度不够会在冲压瞬间破裂导致工件出现裂纹、破损等问题。
三、如何处理冲压工件废料
除非废料废料不得不人工进行处理,否则最好采用自动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要加设防护罩,还有不能让废料在操作的时候在操作人员附近流出或是飞散。
2、我们可以在冲压模具上设个切刀加以切断废料,在由传送带输送到打包机处压块,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下在进行冲压机的时候隔一段距离切断一次。
3、废料的最好不要喧尖角或是毛刺,以免伤害到人,并且在切废料的时候大小要适当,以免在操作人员附近藻下,伤害到操作人员。
4、废料若不能靠自重下落,一旦在刃口处挂住,则应使用抛掷、顶出等助落装置,使其强迫落下。
以上就是冲压五金件出现质量问题后的解决方法,合理安排工艺能有效提高工件精度和生产效率。
㈣ 在选择加工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轮廓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误差以及跳动的评定方法、常用测量方法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还阐述功能量规的设计原理和用它检验方向误差、位置误差的内容,并列举4个示例说明功能量规的设计计算。
㈤ 对车削加工过程对零件尺寸的检测方法
这种动态检测和监测现在有,但应用并不广泛,一般只用在高级数控加工中心和最先进的现代自动生产线上,具体结构不清楚,大概原理采用激光,电容或电感,霍尔元件等机构.但检测精度似乎一般较难与机床加工精度匹配,难于达到理想程度.供参考.
㈥ 零件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金属零件,指以金属材料来制造的各种规格与形状的金属块、金属棒、金属管等的合称。
检测内容有:
1、常检项目:疲劳试验 、抗剪切疲劳试验 、模拟安装轴力衰减 、防松性能 、组合预紧 、高温蠕变、尺寸、脱碳层、冲击测试、显微组织分析、保证载荷、镀层厚度、楔负载试验、再回火测试、头部坚固性、表面缺陷、扭入性测试、氢脆测试、扩孔试验、盐雾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剪切试验、扭转试验、无损检测、韧性试验、失效分析、硬度测试等
2、外观尺寸:螺纹通止规、粗糙度、各类长度尺寸等
3、短时力学:硬度、再回火试验、(常温、高温)拉伸试验、静载锚固、保证载荷、各类有效力矩、锁紧性能、扭矩系数,紧固轴力、摩擦系数、抗滑移系数、拧入性试验,垫圈弹、韧性、氢脆试验、压扁、扩口、扩孔试验、弯曲、(单面、双面)剪切试验等
4、长时力学:应力松弛、高温蠕变、应力持久试验、横向振动、疲劳试验等
㈦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测量的方法称为什么测量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叫做在线检测
㈧ 测量方法有哪些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水准测量原理
从验潮站的高程零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设立于验潮站附近由国家设计里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作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点。我国水准原点设立在山东青岛市。从国家水准原点出发,用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布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等水准点。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三、四等水准网遍布全国各地,以上总称为国家水准点。在国家水准点的基础的上,为每项工程建设而进行工程水准测量或为地形图测绘而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同城为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在欲测定高差的两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根据读数计算高差。
㈨ 加工精度都有哪些测量方法
加工精度根据不同的加工精度内容以及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方法: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显然,直接测量比较直观,间接测量比较繁琐。一般当被测尺寸或用直接测量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就不得不采用间接测量。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需先用量块调整好仪器的零位,然后进行测量,测得值是被侧轴的直径相当于量块尺寸的差值,这就是相对测量。一般说来相对测量的精度比较高些,但测量比较麻烦。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综合测量一般效率比较高,对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更为可靠,常用于完工零件的检验。单项测量能分别确定每一参数的误差,一般用于工艺分析、工序检验及被指定参数的测量。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动态测量方法能反映出零件接近使用状态下的情况,是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㈩ 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如一个零件怎么检测,合格不格等等,
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有对产品的缺陷率(坏品率)进行统计和分析,但常是每个产品的负责人单独进行自己产品的统计分析,或是每天记录到电子表格里,相应的负责人只是监控每天的产品的合格率,以下要介绍的是一些可以进一步对产品的缺陷进行监控和分析的方法:
1、首先企业要对产品的缺陷进行整理和处理,进行必要的编码工作,统一各部门对缺陷的描述,以方便在企业内部的交流,缺陷的编码工作要在各相关的部门先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建立一套规则进行缺陷的编码,此项工作一般是由质量部门(QA)负责统筹;
2、 由生产负责部门对各产品进行每天的数据搜集和统计工作,目前大部分企业是做在电子表格中,但也有些公司只是用纸张来记录,此方法不推荐使用,因为数据的使用价值不大,无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更复杂的分析,最好是有系统平台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
3、常用数据分析的方法:
a、每天监控缺陷率的变化,如注意总缺陷率是否上升或是下降;
b、注意前三项缺陷率的变化,当公司正在做质量改善活动时,就很有必要每天监控缺陷率的变化情况;
c、分析缺陷率下降或是上升的原因,一般从5M1E方面去查找原因,一般来说,来料和机器的变化导致缺陷率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大,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d、每周要做汇总的报表,此时要比较的是每周的缺陷率变化的情况,因为是一周的数据汇总,所以数据相对来说,能够比较客观和准确地反应当前的合格率或是缺陷率变化的情况;
e、要对每一关键工序都进行缺陷率的统计,最后可以算出某一产品的一次通过率,即产品的直通率;
f、每月最好也要对产品进行月报表的统计工作,此数据可以用来评估优率改善活动的效果;
g、不同产品之间的分析和比较,如同一系列产品之间缺陷率的比较,如果产品的设计及工序大部分是相同,在缺陷率方面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如果差距比较大,此时就需要对工序等进行具体的分析,调查原因;
h、对同一工序,如果是有许多的产品,此时也应该分析不同产品之间的缺陷率的差距,找出其中的原因;
4、对于缺陷控制比较严格而且缺陷细分化程度比较高的场合,如何进行缺陷的分析?
要对缺陷进行严格的分类控制,首先生产在控制时,就要先对缺陷进行分层统计,如分不同的机器,不同的关键物料批次,不同的人员班次,甚至于不同的工装夹具造成的缺陷都要分类统计,这样做的优点是查找问题时比较容易,但是在收集数据时比较费时,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系统来统计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否则工作量会比价大,但是数据分析的效果也较好;
例如:早晚班数据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合格率分别为93.56%和93.93%,差距比较小,此种情况是正常受控状态,缺陷方面,A1都是排在第一位,但对于早班的情况A2排在第二位,此时需要进行分析,看有无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因为A2在晚班时,其缺陷率比价低;
工序 晚班 1# F001 A 2700 2526 93.56 A1 54 A3 29 A4 27
早班 1# F001 A 3000 2818 93.93 A1 75 A2 25 A3 21
5、如何对重要的控制参数进行日常的监控及进行相关的分析?
在任何产品生产的生产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对产品的质量有非常大影响的工序,我们称之为关键工序或是重要工序,对此类工序,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重点控制,一般常用的工具是用控制图进行控制,或是对此工序的产品合格率进行监控,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一是分析其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数据的离散程度,对不同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时,比较SIGMA是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工序能力受客户给定规格的影响,如果规格经常会变化,此时比较CPK就得不到正确的信息,但是如果是比较数据的离散程度,则不受规格的影响,能够比较好地反应工序是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