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马铃薯X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①千日红:接种后6d出现四周紫红中央枯黄的局部枯斑。
②心叶烟:按种后7d,接种叶出现不规则灰白失绿花叶,以后转为系统性花叶。
③曼陀罗:接种叶出现褪绿斑,系统侵染为不规则黄绿花叶。
④苋色藜:接种叶出现局部褪绿和坏死斑点,无系统症状。
枯斑寄主:千日红、德伯纳烟、甜椒、苋色藜。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70℃(中国分离物),70~75℃(台湾分离物),66~70℃(日本分离物),68~74℃(俄罗斯分离物)。
②稀释终点:10-6~10-7(中国分离物),10-5~10-6(台湾分离物),10-5~10-6(日本分离物),10-4~10-5(俄罗斯分离物)。
③体外存活期:127d(中国分离物),1周以上(8℃,台湾分离物),1年(室温,日本分离物),数周至1年(俄罗斯分离物)。
血清学检测:近年来,我国陆续报道了用ELISA、DAS-ELISA、DOT-ELISA和DTBA检测马铃薯X病毒(张国柱,1991;孟清等,1993;刘卫平,1997;白艳菊等2000;朱国春等,2000),并已有效地应用于筛选大量样品。
PVX与白三叶草花叶病毒,绣球环斑病毒,仙人掌X病毒等病毒有远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检测:高昌勇等(2004)应用RT-PCR检马铃薯X病毒,根据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专化引物,扩增产物0.27kb;袁青等(2005)报道用二重RT-PCR快速检测法,能从马铃薯块茎、茎秆、叶柄和叶中,同时检PVX等4种病毒,因采用简单RNA浸取法和优化二重RT-PCR技术,按设计562bp(马铃薯X病毒)等4种专化引物检测,使检样更简单和快速。
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存在病株叶肉的细胞质内,内含体主要在细胞核附近,为含有病毒粒子的不定型的X体,其中有的类似核蛋白体的粒子、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X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和带毒种子远距离传播,并可经蚱蜢、螽斯和马铃薯癌肿菌传毒,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严重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9分,为重危有害生物。虽国内已普遍发生,但鉴于其农业生产的潜在危害性,应列为国内防治重点。
地理分布:世界性,中国国内普遍发生。
检疫国家: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欧盟、斯洛伐克、新西兰、匈牙利、印度、巴西、智利、丹麦、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希腊、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冰岛、摩洛哥等。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和马铃薯种子。
检疫措施:马铃薯X病毒虽未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贰’ 薯仔里含有什么,检验方法是
薯仔发芽:增毒50倍
薯仔发芽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素(又称茄碱)的毒素。质量好的薯仔每100克中只含龙葵素10毫克,而变青、发芽、腐烂的薯仔中龙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吃极少量龙葵素对人体不一定有明显的害处,但是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约吃半两已变青、发芽的薯仔)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症状较轻者,经过1~2小时会通过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如果吃进300~400毫克或更多的龙葵素,则症状会很重,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反复呕吐而致失水,以及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极少数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所以对于症状较重的病人要尽早送医院治疗。
必须重视预防薯仔龙葵素中毒的发生。
*不吃未成熟的青皮薯仔。
*对于薯仔上已稍有发芽、发青的部位及腐烂部分应彻底清除。如果薯仔发青的面积较大,发芽的部位很多,应把这个薯仔扔掉。
*去皮后的薯仔切成小块,在冷水中浸半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溶解在水中。
*利用龙葵素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在烧薯仔时加入适量米醋,利用醋的酸性作用来分解龙葵素,可起解毒作用。
*烹饪薯仔要烧酥、烧透,利用长时间的高温,起到部分分解龙葵素的作用。
如果吃薯仔时口中有点发麻的感觉,则表明该薯仔中还含有较多的龙葵素,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
有报道,孕妇若吃进太多的龙葵素,可能会使胎儿出现畸形,所以孕妇应特别小心。
‘叁’ 判断马铃薯中是否有糖类的实验要说出器材,方法和步
工具:
碘酒、小刀
实验过程:
切下一小片马铃薯,滴上几滴碘酒
实验现象:
马铃薯块变蓝
实验结论:
马铃薯含有糖类
谢谢采纳💖
‘肆’ 马铃薯A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①烟草品种Samsun:明脉和散发性斑驳,随毒株和栽培条件而异。
②烟草品种White Burley:明脉和沿脉变深绿色,随毒株和栽培条件而异。
③假酸浆:接种后9~10d,产生坏死斑,从轻微明脉和斑驳至严重坏死,皱缩和矮化,随毒株而异。
④醋栗番茄:系统坏死,植株通常死亡。
⑤Solanum demissum*S.tuberosumcv.Aquila杂交种(即A6杂交种):接种后先产生许多局部病斑1~1.5周后上部叶星状坏死,2~2.5周后,轻花叶。
⑥S.demissum “SdA”:许多局部病斑(图2)。
枯斑寄主:Solanum demissum*S.tuberosumcv.Aquila(A6),S.demissum“SdA”。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44~52℃(日本分离物),45~50℃(台湾分离物)。
②稀释终点:10-1(日本分离物),1/10~1/50(俄罗斯分离物)(Bode,1958;Klinkowski,Kegler,1962)。10-1~10-2(台湾分离物)。
③体外存活期:12~18h(18℃)(日本分离物),18~24h(俄罗斯分离物),1~2d(8℃)(台湾分离物)。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免疫原性较强。通常,抗血清效价可达1/512,最高效价为1/4096,采用玻片沉淀试验,沉淀为絮状(鞭毛型),易检测到烟草病株汁液中的病毒,但不能检测马铃薯病株汁液中的病毒。未报道过琼胶扩散法检测;朱国春等(2000)用DTBA法检测马铃薯新鲜病组织(不能检冷冻样)的PVA,比常规ELISA法更准确,简单,成本低,无需特殊仪器。
与马铃薯Y病毒(普通分离物和烟草脉坏死分离物)、天仙子花叶病毒及烟草蚀纹病毒有血清学关系,虽然由于异源交叉试验结果不同,难以估计这4种病毒间的血清学关系的程度(Bartels,1964;Fribourg&de Zoeten,1970)。从血清学关系、粒子形态及其特性都表明马铃薯A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群。
Bawden and Sheffied(1944)认为:马铃薯A病毒同马铃薯X病毒或马铃薯Y病毒无亲缘关系,而Harrison(1971)证明马铃薯A病毒同马铃薯Y病毒有血清关系,马铃薯A病毒台湾分离物同马铃薯Y病毒的花叶型和马铃薯Y病毒坏死型无关系。
分子生物学检测:二重RT-PCR,快速检测PVA等四种马铃薯病毒,简单高效。本法是采用RNA简易浸提法和优化二重RT-PCR技术,设计四种病毒的专化引物,PVA的引物255bp,扩增产物加含溴酚蓝的缓冲液,于2%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成像,可从薯块、茎秆、叶柄和叶中检测病毒(袁青等,2005)。
电镜观察:马铃薯病株中未发现细胞内含体。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A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远距离传播,和蚜虫非持久性传毒,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相当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8分,为中危有害生物。除台湾外,国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生,已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地理分布: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
检疫国家地区:中国、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欧盟、斯洛伐克、匈牙利、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冰岛、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
检疫措施: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伍’ 薯仔中主要含有什么检验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薯仔中主要含有淀粉。检验的方法是把稀碘液滴到待测薯仔切片上,会发现切片变成蓝色。
薯仔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薯仔富含各种维生素,含量甚至与蔬菜相当。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前者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后者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5)马铃薯固形物检测操作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薯仔+柿子:吃了薯仔,人的胃里会产生大量盐酸,如果再吃柿子,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产生沉淀,既难消化,又不易排出。
薯仔+西红柿:薯仔会在人体的胃肠中产生大量的盐酸;西红柿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中会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
薯仔+香蕉:薯仔是餐桌上经常出现的食物,香蕉又是经常吃的水果,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一起使用产生副作用。
‘陆’ 简述加工马铃薯、甘薯的质量要求和品质要求检测是什么
马铃薯和红薯质量要求和品质要求检测根据用途不一样是有很大分别的。
比如食用的,外观光滑无斑,大小合适,无破损,然后就是关于口感方面的要求了;而加工淀粉用的,则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淀粉含量的高低。同样对种薯的要求也是各不一样;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现在就相关的行业标准,如GB/T 31784-2015 马铃薯商品薯分级与检验规程,你可以在网上进行检索相关的标准。
‘柒’ 马铃薯T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①苋色藜:接种叶片表现无症或产生褪绿斑,接种8~10d后,出现畸形和顶枯,系统叶坏死。
②昆诺藜:叶片无症或产生褪绿斑,强光照时出现花叶,而弱光照导致顶枯。
③曼陀罗:系统轻型褪绿。
④德伯纳烟:叶斑驳及系统坏死。
⑤菜豆品种Pinto,Prinoe:常用于区分PVT和其他线形马铃薯病毒,接种后遮阴,叶片出现严重坏死环斑,然后是系统性坏死,最后康复。
枯斑寄主:菜豆。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65℃。
②稀释终点:10-5。
③体外存活期:2~4d。
血清学检测:具中等免疫原性,其抗血清难以制备,这是由于PVT的提纯产量低所致。但是通过多次纯化,并将病毒贮于液氮中可以弥补这一缺陷。ELISA也是有效的检测方法(Schroeder&Weidermann,1990)。与苹果茎沟病毒血清学关系较近,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马铃薯M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病毒均无血清学关系。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T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和曼陀罗、假酸浆等种子远距离传播,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相当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7分,为中危有害生物。国内尚未发生,应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地理分布:秘鲁和玻利维亚发现,但它可能广泛分布于安第斯地区。
检疫国家地区:阿根廷、保加利亚、俄罗斯、荷兰、罗马尼亚、美国、南斯拉夫、挪威、欧盟、欧洲和地中海植保组织、斯洛伐克、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智利、丹麦、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希腊、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冰岛、摩洛哥等。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和曼陀罗、假酸浆种子。
检疫措施: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捌’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番茄:最常用的品种Sheyenne,Rutgers,Allerfrubeste-Freiland(Fernow等,1969),它们的不足之处是费时(4~6周)、费工,但灵敏。近来,杂交种Solanum*berthaultii被用作试验寄主(Singh,1984)。
枯斑寄主:天蓬子Scopolia sinensis曾用作局斑寄主(Mozhaeva等,1989),但存在的间题是感病性不稳定。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75~80℃。
②稀释终点:10-2~10-3。
血清学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快捷而简便的检测方法(OEPP/EPPO,1964),尤其是双向电泳应用广泛。即在常规电泳后变性条件下进行反方向电泳(Schumacher等,1986)。这种方法能从单个马铃薯种子中检出PSTVd(Singh等,1988b),还可用于从弱株系中分离到较强的株系(Singh&Boucher,1967)。Schroeder&Weidemann,(1989)将这种电泳法加以简化改良,使之更适于日常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核酸探针是另一种检测方法,包括同位素标记DNA(Salazar等,1963;Bemardy等,1987),生物素标记DNA(McInnes等,1969)和RNA(Roy等,1989;Candresse等,1990)探针。很多学者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Singh&Crowly,1985;Harris&James,1967;Huttirga等,1987;Singh&Boucher,1988;Schubert等,1969),认为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探针技术有可能取代原先的电泳法,成为较为实用的方法。我国报道用NASH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快,灵敏(检出0.33pg),可从远地取样(李学湛等,2001)。RT-PCR更灵敏,能检出0.15pg,比R-PAGE灵敏54倍(何小源等,1992;吴志明等,2003)。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和种子远距离传播,多种昆虫传毒,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严重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国内普遍发生,我国已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地理分布:中国、印度、日本、土耳其以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美国和南美洲广泛分布,但是在阿根廷和巴西是否分布尚未确定,在澳大利亚1982年在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南澳发现(Navaratnam,1984),后根除。在欧洲曾在波兰、土耳其、前苏联和苏格兰英联邦马铃薯收藏中心发现,现已根除。
检疫国家地区:中国、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保加利亚、冰岛、波兰、荷兰、克罗地亚、摩洛哥、南斯拉夫、南锥体区域植保委员会、挪威、欧盟、欧洲和地中海植保组织、瑞士、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突尼斯、乌拉圭、匈牙利、印度尼西亚、约旦、智利、英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澳大利亚、冰岛等。PSTVd也是EPPO和NAPPO的检疫性病害。因此我国出口时应予以注意。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
检疫措施:EPPO建议禁止从疫区进口种用马铃薯(OFPP/EPPO1990)。马铃薯整个生产过程要求没有PSTVd侵染(如果出口国家发现这种类病毒),或者经生长期观察未发现PSTVd(如果出口国家未发现这种类病毒)。对马铃薯块茎进行防发芽处理,可以减少这种商品的受害风险。
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玖’ 马铃薯U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①昆诺藜:接种叶褪绿或坏死斑,系统褪绿斑驳,幼叶畸形,随后系统坏死。
②墙生藜:局部枯斑,系统坏死。
③苋色藜:接种叶褪绿及坏死斑,系统斑驳及叶畸形,后期恢复。
④烟草:系统褪绿环纹,及线状斑。
⑤甜菜:接种叶红环,系统红脉带,红色环纹斑和斑块。
⑥黄瓜:接种叶褪绿斑块,系统明脉,褪绿斑及花叶,以后恢复。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60~65℃。
②稀释终点:10-3~10-4。
③体外存活期:7~8d。
血清学检测:与烟草环斑病毒、滇芎A病毒、南芥菜花叶病毒、意大利菊芋潜隐病毒、菊芋脉带病毒、Eucharis mottle virus、葡萄铬黄花叶病毒、葡萄扇叶病毒、木槿潜隐环斑病毒、樱桃李潜环斑病毒、Olive ringspot virus、悬钩子环斑病毒、草莓潜环斑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番茄黑环病毒、番茄环斑病毒等均无血清学关系。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U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及烟草等的种子远距离传播,和经线虫传毒,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相当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8分,为中危有害生物。国内尚未发生,应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地理分布:秘鲁。
检疫国家地区: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智利、丹麦、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希腊、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冰岛、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及烟草、苋色藜、昆诺藜的种子。
检疫措施: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拾’ 总固形物的检测方法
1 试剂
1.1 市售海砂或石英砂:规格在200~250μm,砂粒必须相继用6mol/L浓盐酸和蒸馏水冲
洗,干燥。如系自行加工处理的砂粒,应用6mol/L盐酸煮沸,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过筛。
1.2 盐酸溶液:6mol/L。
2 仪器和设备
2.1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
2.2 干燥器。
2.3 鼓风干燥箱:室温-200℃。
2.4 平底皿:皿深25mm,直径70mm,带有合适的皿盖,要求在试验条件下不易腐蚀。
2.5 电热恒温水浴器:室温-100℃。
2.6 平头玻璃棒:棒长不小于皿的直径。
3 样品
4 试样的制备
将采取的样品置于室温下的称量瓶中,充分搅拌混匀,但用力不能过大,以免溅出。
盖好盖子。如果样品很稠厚,可用水浴器加温至30~40℃,以促进混合,然后将样品冷至
室温。
5 分析步骤
6.1 海砂干燥
称取25g制备好的海砂,放入平底皿中,平头玻璃棒搁在皿盖上。将装有海砂的皿、
皿盖和玻璃棒放入温度控制在102±2℃的干燥箱内,约烘2.5h后取出,移入干燥器内,冷
却至室温,然后称重直至恒重。
6.2 试料称取
使皿内的海砂均匀移向四周,使皿中留出空余部位。将(5.1)制备的试样5~10g放入
空余部位,盖上皿盖,连同玻璃棒一起称重,精至0.0001g。
6.3 测定
6.3.1 用玻璃棒把试料与皿内砂粒混匀, 棒的搅拌一端放在混合物内,另一端靠在皿边。
6.3.2 将(6.3.1)的皿连同皿盖、玻璃棒一起放入102±2℃的干燥箱内,约2.5h。
6.3.3 盖好皿盖,从干燥箱内取出, 迅速放入干燥器内。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称重。
6.3.4 重复加热 1h,冷却至室温并称重至恒重。
7 结果计算
7.1 计算公式
m2-m0
X= ────×100
m1-m0
式中,X——样品中总固形物的含量,%;
m0——装有海砂的平底皿、皿盖和玻璃棒的总质量,g;
m1——装有海砂和试样的平底皿、皿盖和玻璃棒的总质量,g;
m2——烘过并恒重后的平底皿、海砂、残留物及皿盖和玻璃棒的总质量,g。
7.2 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所得结果应保持至一位小数。
8 允许差
组织均匀的样品平行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2%,组织不均匀的样品不得超
过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