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医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中医取双手的合谷穴用十五厘米的毫针快速进入五至七分深度,留针十五到三十分钟,留针时期悄悄撵转毫针三到四次,以加强针感,每日一次,连用五到八次。同法,足多汗者取足部三阴交穴进行针刺,进针深度约为一寸左右。
取明矾三十克,干姜五到七片,将以上两味中药用适量水煎熬半个小时以后,取汁去渣,趁温把手足浸入药液中,在浸泡的过程中可在药液中不断掺加温开水,以坚持药液的温度,每晚睡前浸泡一次,每次浸泡二十分钟,接连使用四到八次。
⑵ 中医是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中医治疗多汗方法包括:1、热盛引起的多汗,比如:心肝火旺,则以降火为主;若伴有口干、头汗,大便干燥等,使用清热泻火药为主。2、气虚引起的多汗,多是因为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汗出,多以补气为主,常用的补气药有:太子参、党参、山药、黄芪。3、阴虚内热导致的多汗,可滋阴降火止汗。最常用的药物为知柏地黄丸。中医治疗多汗需要辨证,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⑶ 中医是如何诊断多汗的
多汗症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全身性的多汗症比较少见,即使是全身性的疾病所致的多汗症,也主要发生在某些部位,最新全身性的多汗症主要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广泛性多
⑷ 中医是怎么辨治多汗症的
要看汗是什么样的,清汗表虚,黏汗内热,黄汗内热加表证
⑸ 中医如何看多汗
中医一般认为多汗是由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所以从中医理论治疗多汗首先要调理脾胃,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薏米、山药、红枣等健脾的食物,平时也要加强身体锻炼。
⑹ 出汗多中医怎么看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夜睡出汗为盗汗,属阳不入阴。日间静息自汗,属阴不束阳。久汗则亡阳,大汗也亡阳。开合枢以门为例,病况因人而异。
⑺ 中医对出汗多怎么看
晚上盗汗是阴虚 平时自汗是气虚 个人体质不同 楼主应该属易出汗的 不要紧张
你睡觉的时候会盗汗吗?如果会就是湿气重,如果没有一般都问题不大
⑼ 中医辩证如何看出汗
桐君阁南岸上新街药房那里有个很出名的老中医,桐君阁的总店上新街,在南坪坐车304上新街下
⑽ 多汗症中医是如何辩证的
多汗症的病理,中医认为大都是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或邪正相争、湿热薰蒸所致。治疗当分虚实,辨其寒热。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的原则施治。多汗症中医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2、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3、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主方:防己黄芪汤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4、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
加减:发热甚,加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5、湿热蕴蒸证
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三仁汤
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6、阳脱证
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治法:回阳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汤
加减:口渴舌燥,加麦冬、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