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那三种
1. 灭菌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2. 生物检测方法
3. 进行B-D实验
㈡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有没有最新版
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蛋白胨。
2.2葡萄糖。
2.3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指示菌
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化学指示剂
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技术要求
photo-1
6检测方法
6.1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13cm×6cm)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两只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6.1.3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6.2化学指标
在物品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可作为物品是否经过灭菌的处理标志。在物品包内中心部位用化学指示剂,可作为物品是否灭菌的参考标志。
7结果判定及评价
7.1同次检测中,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内,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全部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不合格。
7.2化学指示剂的颜色变为与灭菌合格标准色相同时,或熔化时作为灭菌合格的参考标准。
第二篇紫外线表面消毒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8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物体表面消毒用紫外线的波长、强度及评价其消毒效果的物理学指标和生物学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
9指示菌
9.1大肠杆菌(8099或ATCC 25922)。
9.2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
10物理学指标
10.1在电压220V时,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在室温为20~25℃的使用情况下,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垂直1m处)应≥70μW/cm2。
10.2在电压220V时,高强度紫外线灯,在室温为20~25C的使用情况下,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垂直1m处)应≥200μW/cm2。
10.3照射剂量按式(1)计算:
剂量(μW·s/cm2)=强度(μW/cm2)×时间(s)………………………(1)
11检测方法
11.1物理学检测方法
11.1.1灯管的紫外线强度(μW/cm2)用中心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标定有效期内),在灯管垂直位置1m处测定。
11.1.2在实际应用中消毒表面的照射强度应以灯管与消毒对象的实际距离测定。
11.1.3表面消毒接受的照射剂量,应达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对大肠杆菌,照射剂量应达到20000μW·s/cm2,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应达到100000μW·s/cm2。
11.2生物学检测方法
11.2.1采用载体定量消毒试验。载体制备按本标准附录C进行。
11.2.2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8个染菌玻片平放于灭菌器皿中,水平放于适当距离照射,于4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出2个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个盛有5mL洗脱液(1%吐温80,1%蛋白胨生理盐水)试管中,振打80次。
11.2.3经适当稀释后,取0.5mL洗脱液,作平板倾注,每个染菌玻片接种两个,放37℃培养48h作活菌计数。
11.2.4阳性对照,除不作照射处理外,取2个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个盛有5mL洗脱液中振打80次,余按4.2.3进行。
11.2.5计算杀灭率
12判定标准
12.1对指示菌杀灭率≥99.9%判为消毒合格。
12.2达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
第三篇液体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13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具体规定了消毒剂消毒效果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其评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消毒剂对各种物体的消毒效果评价。
14理化指标
将消毒剂置20±2℃水浴中,测定在使用浓度下杀灭指示微生物达到消毒或灭菌所需的最短时间(min)。
15指示微生物
15.1细菌
15.1.1细菌繁殖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或ATCC 25922)。
15.1.2细菌芽胞: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 9732)。
15.2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
15.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纯化抗原(1.0mg/mL)。
16检测方法
16.1中和试验(见附录 A)。
16.2消毒剂定性消毒试验(见附录 B)。
16.3消毒剂定量消毒试验(见附录 C)。
16.4消毒剂杀菌能量试验(见附录 D)。
16.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原性破坏试验(见附录 E)。
17消毒效果评价标准
17.1对细菌和真菌的杀灭率≥99.9%,对HBsAg,将检测方法灵敏度104倍或5×104倍(载体试验)的HBsAg抗原性破坏,可判为消毒合格。
17.2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全部杀灭,可判为灭菌合格。
17.3在实际应用中消毒效果评价以有机物保护试验的最低浓度和最短时间为该消毒剂达到实用消毒所需的浓度和时间。
㈢ 内镜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有哪些
4.1消毒内镜采样
4.1.1采样方法:
4.1.1.1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4.1.1.2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
4.1.2 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漩涡器充分振荡,取0.5ml,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4.1.3 计算:两平皿平均菌落数×20
4.2灭菌内镜及附件
4.2.1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脑室镜等。
4.2.2 内镜附件: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
4.2.3采样地点:生物安全柜、手术室、无菌室等。
4.2.4采样方法:用无菌棉拭子涂抹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4.3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漩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中国兰血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病菌生长。
4.4增菌:SCDLP(金葡、铜绿假单胞)、 葡萄糖肉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SF(亚硒酸盐增菌液)、GN(志贺氏增菌液)、乳糖胆盐发酵管。
4.5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5. 结果判定
5.1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5.2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5.3 内镜结构复杂,关节多、孔道细长 (2--6英尺,直径 几毫米),
5.4.使用时, 易沾挂血液、黏液、组织、排泄物等。
5.5.胃镜在应用后,可有105-1010cfu/mL的生物负载。
5.6.支气管镜在清洗前, 平均负载为6.4×104cfu/mL。
㈣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采用什么方法
对普通家庭的室内空气来说,在没有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无需采取消毒措施,最好是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确需消毒,可采取紫外线照射(照射时须无人在场)、消毒剂(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熏蒸或喷雾的办法。需要说明的是,食醋只...
㈤ 如何判定消毒效果的答案
如何判定消毒效果?请问您是想了解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还是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里面有详细的关于不同类型的消毒产品对不同的消毒的对象的消毒效果的鉴定,或者您可以到消毒产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㈥ 如何检测消毒灭菌效果
没接触过食品行业,是灭菌效果还是消毒效果这里是两个个概念,比较了解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监测
㈦ 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国家标准多久一次
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第一类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有效期为四年,第二类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长期有效。消毒产品的检验应当在具备相应条件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进行。资质如下:
㈧ 消毒测试方法
目前检测多仍采用一些条件致病菌为间接指标。肠道传染病以大肠杆菌为指标,呼吸道传染病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指标。肝炎病毒近年表面抗原,DNA聚合酶以及电镜观察,甲肝病毒分离等为指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消毒前后均未检出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则可以消毒后自然菌总数率低的百分率评价,消毒后自然菌总数下降80%以上为效果良好,降低70%为较好。减少60%以上为一般,减少60%以下为不合格。
具体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㈨ 怎样用简单方法检查灭菌效果
初次生产者对自己的灭菌效果心中没数,可采取简单方法进行检测:取灭菌锅上、下和中间部位的菌袋各3袋,不接菌置25~28℃的室内培养2天后观察杂菌发生情况。若非系菌袋破损而发生杂菌,且普遍而严重,则系灭菌不彻底,亦可判断为锅内某一部位存在灭菌死角。若上火100℃后保持了15~18小时仍发生此现象,则绝非灭菌时间不足,而应分析查找其他原因。不应盲目再延长灭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