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乙肝的检查依据是什么
乙肝检查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病毒存在三对抗原抗体系统,
1.即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和表面抗体(抗-HBs)、
2.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3.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
因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血清中不能表达,检测困难,故只能检测二对半而不能检测三对,所以称为二对半。当五项全部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属于健康者,如出现抗-HBs阳性,或抗-HBs和抗-HBc阳性,上述情况可能是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后治愈而出现的保护性抗体。
乙肝病毒"大三阳"(指HBsAg、HBeAg、抗-HBc阳性)、乙肝病毒"小三阳"(指HBsAg、抗-HBe、抗-HBc阳性)或乙肝病毒1.5阳(指HBsAg、抗-HBc阳性)。这三种情况临床多见,并不能表示肝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1、5阳"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性弱。但如果HBV-DNA呈阳性,则有可能存在病毒变异,仍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有上述几种情况,肝功能正常,即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中就可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标志。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 核心抗体、E抗原同时阳性,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同时阳性,我们称之为“小三阳”。
不管“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它只代表病毒复制的程度,而不反映病情的轻重。“大三阳”,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 复制活跃,这类患者体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尿液都可能带有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就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碗筷等餐具可单独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患者应到专科医院就诊采用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症降酶保肝措施。对于密切接触的家庭成 员也应查肝功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如果“二对半”五项全阴,应马上注射乙肝疫苗,可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加以预防。“小三阳”则表 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小。如果肝功正常,本身又没有什么症状,我们 称之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此期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相对稳定阶段,应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如果是阴性,也可以为是乙型 肝炎病毒
复制相对静止阶段,此期传染性不大,对周围人群影响较小,也没有必要与病人分餐隔离。传染性的强弱是指血液的传染性,一般的工作、学 习以及肝炎上的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播的。这些人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 肝功情况,如果肝功正常,则不需要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肝功和“二对半”,因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气、劳累等诱因易引发肝病发作。保护肝脏严格禁酒。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勿过劳,精神愉快,肝炎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 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 。
小三阳、肝功正常不用治疗,不要信乱七八糟的广告,就去正规大医院。什么是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或称“乙肝五项”。其临床意义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在3~6个月以后才出现表面抗体。检查出抗-HBs阳性,疾病即已逐渐恢复。血液里表面抗体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婴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产生表面抗体,而持续携带表面抗原,有时经过若干年后出现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转阴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阳性结果,就表示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了。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体IgM相同。
4.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转变成抗-HBe(+ ),叫做血清转换。抗-HBe(+)时,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5.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c。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第一个出现的抗体,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之一。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又可分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抗HBc.IgM)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抗HBc.IgG)两种,前者随ALT升高而不断增长。大约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1-2个月时,随者ALT升高而不断增长。大约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1-2个月时,随之产生的便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有人认为,抗HBc.IgM是乙型肝炎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这种抗体持续阳性提示疾病迁延,而抗HBc.IgG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明以往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和IgG平行检测,有助于对急性乙型肝炎与隐匿型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发作之间的鉴别。约有20%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查不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可阳性,而且与病情变化相一致,病情恢复,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阴转。当病情重新活动时,ALT重新出现异常时,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亦重新出现阳性,滴度上升。所以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是用来评价乙型肝炎病情的较好指标。单项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意义:
1.此时正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病情趋于好转,HbsAg已被清除,为阴性,但抗-HBs尚未产生,两对半检查只能见抗-HBc出现。
2.某些慢性乙肝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其HbsAg水平低,一般血清学检查不出,但此时病毒是存在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抗-HBc阳性患者的血液和器官均具有传染性,患者仍旧需要继续服药治疗。
6.乙肝DNA(HBV-DNA):肝病的基本检测内容有DNA检查、两对半检查、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从而了解病毒情况和肝脏病变情况。其中,DNA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DNA也就是脱氧核糖核酸,通过DNA检查,可以得知病人体内肝炎病毒的数量,确定患者体内的肝炎病毒是否复制及复制速度的快慢,知道是否有传染性及传染性的强弱,确定患者肝功能异常是否由肝炎病毒引起,从而可以根据DNA结果针对性用药,并判断治疗方法是否有效。
⑵ 乙肝抗原抗体检测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 取出包被好的板,加入待测血清,再加入酶标记抗体,置湿合37℃30-45min
② 取出以洗涤剂洗涤3次,每次3-5min
③ 加入显色液,置于37℃保温箱15-30min
⑶ 请分析一下血清学乙肝五项化验
您好!
从你提供的资料上看,你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是2、4、5呈阳性,就此,略谈几点我的粗浅建议:
1、乙肝五项检验第二项阳性,表明你没有患乙肝,而且有乙肝抗体,你的抗体滴度22.6IU/ml,你的乙肝抗体的滴度>10,你不用再担心于乙肝相关的问题;
2、第四项、第五项阳性,表明在遥远的过去,你曾经感染过乙肝,由于你免疫力很强,自身将乙肝病毒清除,你的身体是健康的,你是有乙肝抗体的;
3、如果你的抗体滴度>10,假设某种因由你接触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正处于乙肝发病期的大三阳、小三阳患者,也不必惊慌失措,没有关系你的抗体完全可以防护。
以上仅供参考,祝你快乐安康!
⑷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传统的方法,以及应用免疫学标记技术发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等特异、灵敏的微量血清学方法。
1.中和试验(NT)是指病毒在活体内或细胞培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它既可用来检查患病后或人工免疫后机体血清中抗体的增长情况,也可用来鉴定病毒或研究其抗原结构。中和抗体特异性高、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流行病学调查也常用此指征。
2.血凝抑制试验许多病毒能凝集鸡、豚鼠、人等的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这种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所抑制,称血凝抑制试验。其原理是相应抗体与病毒结合后,阻抑了病毒表面的血凝素与红细胞的结合。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参见第八节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介绍。
4.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用于检测HIV抗体,是HIV感染的确认试验。应用WB也可检测病毒抗原,但一般不常用。
5.检测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等标本或病毒培养物中病毒基因或核酸片段的技术有多种:①病毒核酸扩增试验即聚合酶链反应(PCR);②核酸杂交技术,包括点杂交、原位杂交、DNA-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及RNA-DNA印迹杂交(Northernblot)等;③基因芯片技术(genechip);④病毒基因测序等。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对病毒及其感染的检测和研究中。
⑸ 乙肝病毒DNA和血清学检测是否成正相关
1、现在使用较多的是PCR荧光测定法,因为准确性更高些,小于1000就是阴性,安全的,HBSAG肯定是阳性的,但病毒低复制水平,传染性很低也是确定的。
2、HBVDNA是否阳性与表面抗原HBSAG是否阳性并无关系,例如小三阳(1、4、5阳性)的HBVDNA有阳性也有阴性,有的小三阳甚至DNA数量很高,所以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指标,没有必然性的关系。
⑹ 乙肝的检查方法有很多,检查乙肝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呢
乙型肝炎的检查方法包括:1、肝功能;2、甲胎蛋白;3、血常规;4、肝脏超声,必须要检查的项目;5、凝血时间:肝脏合成的重要指标;6、CT或磁共振成像,发现b超异常时,建议患者进行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7、乙肝病毒定量: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8、肝纤维化指数检测:确定是否应使用抗纤维化药物;9、其他:胸片、心电图、非常规检查、特殊需要。乙肝检测手段非常多,要根据病人的疾病程度进行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的措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应进行母婴阻断,其分娩的新生儿需及时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对于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人群也需及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⑺ 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的介绍
一般检查乙肝的检验项目,有5项,也称乙型肝炎五项指标(HBV-M),或说“两对半”,被称为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
⑻ 乙肝血清学检查有哪些
您好!
常见的检查乙肝的检验项目,有5项,也称乙型肝炎五项指标(HBV-M),或说“两对半”。
“两对半”的检查结果,用加减号(即+、-)表示。(+),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这5项检查,分别是:
——表面抗原(简称:HBsAg);
——表面抗体(简称:抗HBs);
——e抗原(简称:HBeAg);
——e抗体(简称:抗Be);
——核心抗体(简称:抗HBc)。
⑼ HBV-DNA检测方法有哪些
斑点杂交法是传统的老方法,检测成本低,但是检测的灵敏度不高,而且准确度也不高,只能定性检测乙肝病毒DNA,不能定量;PCR法是基因检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占四川人口的十分之一,政府为了改变现状,下决心大力宣传普及乙肝知识,卓有成效,以前的许多乙肝盲现在也知道HBV-DNA了,但是还有许多人可能了解不够全面,今天肝病专家就开展一次知识普及课堂,专门说明,希望广大朋友能对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目前我们常用的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斑点杂交法,还有一种是PCR法。我们下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推荐阅读:乙肝病毒DNA的正常值是多少一、斑点杂交法此方法是传统的老方法,检测成本低,但是检测的灵敏度不高,而且准确度也不高,只能定性检测乙肝病毒DNA,不能定量。也就是说只能检测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DNA是阴性还是阳性,而不能检测出机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推荐阅读:什么是乙肝病毒定量检查二、PCR法PCR法是基因检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一种酶促反应。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待测基因扩增到上百万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基因诊断的准确度,保证此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分为三步,第一是对待测的基因进行PCR,然后电泳此结果,接下来就是对此结果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