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考备考浅析如何在考场上发挥最佳状态
很多自考生说自己辛辛苦苦备考好几个月,结果还不如别人临时抱佛脚来的分数高,那么重庆2022自考考场上怎么做才能发挥好成绩?
近几年自考试卷风格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压轴大题、灵活性能力题、高难度综合题集中于最后几道大题,而是把难题灵活题的考点均匀分散,穿插在卷面的各个部分,试卷的前半部分也穿插一些小分值但难度较大的烫手小题。
考生如果一开始就被这些烫手小题缠住,一是耗费过多的时间,造成答卷时间分配不均衡,大大减少后面大分值试题的答题时间,二是大脑思维在小题解答上卡壳后,过早消耗脑力,产生负担过重的心理焦虑,也不利于在后面答卷中激发出自己最佳的应考水平。
所以建议考生在考试一开始,就要采取跳跃式应考策略:如果对自己熟悉的小题能正确解答,就一一解出。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小分值灵活的题目,经过一番认真思索后仍找不出解题思路的,就可以跳过去不做,继续解答下面的题目。
跳跃式答题方略的指导思想是:量体裁衣,看分值投入时间,分值小就少花时间,分值大就多投入时间。假如一道只有2分的选择题耗时与一道10分的大题耗时一样多,那肯定不是最优的答题时间分配。
因此,考试动笔一开始就遇到“烫手”的小分值难题,不要硬碰,要机灵的放一下,让它靠一边“凉一凉”,等解答完大题后,再去强攻。
这种答卷策略的好处是:一开始就用较少的时间,较低的脑力,解答了大多数简单题目,积累了较多的卷面得分。不仅如此,心态也会随着做题,变得更加轻松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答题方略适合于那些基础过硬,成绩稳定,细心冷静的考生。它要求考生从答卷开始就认真细致地解题,尽可能做到每答一题就对一题,按卷面顺序逐题往下做,如同工厂的流水线生产程序。
一般解答完最后一道压轴题后,留给检查卷面的时间并不多。这种答卷方略的好处是大脑思维状态平和,应考心态平稳,答题顺序与节奏稳健,不会出现卷面得分忽高忽低的失常现象,考场得分率与平时的模拟考试基本一致。
有这样一句围棋格言:“不会弃子的棋手永远成不了超一流棋手。”同样,在考场上不善于弃题的考生称不上是一名成熟的应考高手。
考生在次数频繁的考试中,总会碰到一些绞尽脑汁,理不清思路的特殊题型。面对这些高难度试题,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处理:第一种方式是使用跳跃式答题策略,到最后集中精力全力“啃硬头”,第二种方式是彻底放弃之。
弃一得九式的答卷方略与象棋的丢卒保帅有异曲同工之妙:坚决丢弃分值不大的特殊难解题目,全力保住绝大部分熟悉题型的得分。这正如老子辩证哲学中所说的“将欲得之,必先弃之”。
假设丢弃的题型分值累计不超过1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充一得九的答题得分效益公式是:150分钟答卷时间=135分卷面分值,即放弃15分左右难度极大的实在无法做出的题目,集中宝贵的150分钟考试答卷时间去确保其余135分分值的稳操胜券。
对于实力一般的普通考生来讲,如果长时间一味被难题困住,盲目硬钻高难度的15分,而自始至终理不清眉目,最终不但这15分争取不到,就连卷面其余的135分也要白白丢失许多,甚至错过最后检查卷面的时间。
三层筛式答卷方略按试题的易、中、难一层一层过滤解答: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先解答自己很熟悉的容易题型,再筛找出有一定灵活性、半综合性、经多方面分析思考后就能理清眉目的中等难度题目,认真解答,最后再集中时间全力攻克剩下的压轴大题。
在自考考场上,考生能有效使用各种答卷策略和技巧,可优化答卷时间分配,增强考试信心,进入超常发挥的最佳应考状态,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出自己平时厚积的知识,使应考思维、应考能力及考试潜能有超水平的发挥,这是取得理想自考成绩的最后一个决定性关口。
❷ 初中数学压轴题怎么做 我有时间却不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不要慌,我也刚刚从中考过来,算是对中考比较了解,而其中最忌讳的就是紧张。心态放好,状态好了就不会有问题。
之后是你能力的问题。
如果你是属于学校中有推荐的或名额分配的,属于较好的学生却做不来,那么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般是因为突然一下子脑子卡住才会这样,那么还是要放宽心,欲速则不达。
如果的是属于那种成绩不差也不好,考高中有危险,或想再好一点的同学的话,那我建议你做三件事:
1)平时你们老师会让你们做模拟卷吧,每长模拟卷最后一道大题目吧。在老师上课分析之后,千万不要就这样扔掉了,而回家之后准备一本本子,将这些题目抄下来重新做一遍,靠着自己上课听着老师所讲的思路去做。这样做不仅巩固了一遍难题,还会让你对这种类型的题目熟悉。【我去年的这个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2)自己在课外买一本中考压轴题来做,见多识广,不管怎么样,努力地去做,不要急于看答案,一定要绞尽脑汁之后再自己批改,看懂每一个步骤。不懂的就去问老师啊!!!分数是你自己的!
3)由于最后一题基本上是几何与函数的结合,所以强烈建议看书!不要忘了中考分数难度比是8:1:1,120的都会是基础的东西,不能把书扔掉!一定要抽时间。
还要学会归纳,现在是3月份,应该的话是每个礼拜都会有测验的吧,如果1周1道题,自己双休日可以做4~5题【根据能力来说,可增减】,那么1周5大题这样速度,在4月的这个时候便会近20题,那么要学会把做好的看一遍【不用很长】,了解再碰到类似的应该怎么添线、怎么求面积或角。函数的变量尽可能多的表示未知量,往y上靠。
那么到6月初的时候会近50题的量,基本上可以使你的知识范围面拓宽很多,稳步上升。
ps:原本我在初三头的时候也像lz这样,但是再我没有分到保送名额的时候我猛然发现必须有所行动,自己努力地去拼,分数就是这样一点点抓住的,所以中考数学的149【我知道这分不好……】
最后一点,说起来怎么都是容易的,但我希望lz能够持之以恒,这很重要。希望lz成功,考上如意的高中!
❸ 初三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是什么
强化五大类压轴题专题训练,提高素质塑造.
(1)基础: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最值、圆的三大定理;
(2)模型:对称模型、相似模型、面积模型等;
(3)技巧:复杂问题简单化、运动问题静止化、一般问题特殊化;
(4)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利用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4、综合多个知识点,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换的思想,初中数学中的转换大体包括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而作为中考压轴题,更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换,一道中考压轴题一般是融代数、几何、三角于一体的综合试题,转换的思路更要得到充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