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全草糊的鉴别方法

全草糊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03 14:53:18

① 冬虫夏草的鉴别方法什么

虫草,即冬虫夏草,鉴别方法通常如下:
真品:呈条形,由虫体和菌座两部分相连组成,全长约9-12厘米,虫体似蚕干,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呈深黄色、中黄棕色,外观粗糙,环纹明显,有环节20-30个,腹部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较明显,质脆易断,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黄。菌座自虫头长出,弯曲棒状,上部略大,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断面空虚,粉白色。味甘稍苦,略有腥味。
假品:多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干燥根茎(又称地蚕),形状似纺锤,表面淡黄色至灰黄色,环节明显比真品少,只有2-11个,腹部无足,形似幼虫,无子座,质地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状,尝之黏口无草菇香味,味微甜。此外还有用淀粉、面粉、玉米粉,加少许胶质,调以色素,压制成的假虫草,有的在虫体内插入金属丝的劣质虫草等,不宜购买。

② 葶苈子的栽培方法

葶苈子出自《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凡使葶苈子勿用赤须子,真相似,只是味微甘苦,葶苈子入顶苦。《名医别录》:葶苈,生藁城平泽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陶弘景:葶苈,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则公荠,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蜀本草》:葶苈,苗似荠,春末生,高二、三尺,花黄,角生子黄细,五月熟,采之暴干。《本草图经》:葶苈,今京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胜。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有似荠,根白,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立夏后采实暴干。《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许慎、郑康成注皆云,靡草,荠、葶苈之属是也,至夏则枯死,故此时采之、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角粗且短。又有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奇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前件二种也。《纲目》:按《尔雅》云,亭历也。郭璞注云,实叶皆似荠,一名狗荠。然则狗荠即是葶苈矣。盖葶苈有甜、苦二种,狗荠味微甘,即甜葶苈也。或云,甜葶苈是菥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植物名实图考》:葶苈,今江西犹谓之狗荠。李时珍谓有甜、苦二种,此似因《炮炙论》赤须子味甘而云然也。又:《滇本草》葶苈一名麦蓝菜,生麦地。余采得视之,正如荠,高几二尺,叶大如花杈。腌为蔬,脆而不甘,与荠味殊别。其花实亦似荠,盖即甜葶苈也。《尔雅》葶苈,郭注:实叶皆似芥。此草正如初生白芥菜。其狗荠一种,南方至多,花黄,叶深绿,不堪入馔;《图经》极详晰,殆苦葶苈耳。陈藏器谓大荠即葶苈。然《尔雅》本分三种,以余考之,荠实盖即荠菜,叶长圆,味美,作‘羹皆佳。菥,大荠,即今花叶荠,一名水荠,叶细碎,味淡。犍为舍人云:荠有小,故言大。此种科叶易肥大。《唐本草》注,验其味,甘而不辛。《蜀本草》,似荠菜而种细,俗呼老荠,皆此物也。葶苈亦名而又有苦、甘二种。陶隐居云荠类甚多,《野菜谱》亦列数种,正恐并葶苈一类耳。
药名:葶苈子
汉语拼音:ting li zi。
英文名:Seed of Pepperweed,Seed of Peppergrass,Seed of Flixweed Tansymustard,Pepperweed Seed Tansymustard See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Lepidium apetalum Willd.
2.Lepidium virginicum L.
3.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Sisymbrium sophia L.]
功效分类:止咳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十字花科。
别名:丁历、大适、大室。
性味:辛;苦;寒。
归经: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
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调敷。利水消肿宜生用;治痰饮喘咳宜炒用;肺虚痰阴喘咳 宜蜜炙用。
葶苈子又名大适、丁历,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种子。每年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筛净杂质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辛苦,入肺、膀胱经,具有下气行水的功效,用于治疗肺壅喘急、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本草经百种录》)”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芝麻菜干燥的种子冒充葶苈子,使用时注意鉴别。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琴叶葶苈和播娘蒿的种子。
采收储藏:翌年4月底5月上旬采收,果实呈黄绿色时及时收割,以免过熟种子脱落。晒干,除去茎、叶杂质,放入麻袋或其他包装物,贮放干燥处,防潮、粘结和发霉。
炮制方法:葶苈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放凉。《雷公炮炙论》:凡使葶苈,以糯米相合,微微焙,待米熟,去米,单捣用。
生药材鉴定
1、北葶苈子 种子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并可见2条纵列的浅槽,其中一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下处,但不明显。无臭,味微苦辛,粘性较强。
2.南葶苈子 长圆形略扁,长0.8-1.2mm,宽约0.5mm;表面黄棕色,一端钝圆,另一端微凹或较平截,中央凹入,种脐位于凹下处,种子表面具有细密的网纹及2条纵列的浅槽。气微,味微辛,略带粘性。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
1.北葶苈子表皮为1列粘液细胞,其外壁向外特化成粘液层,厚度可达216μm,内壁有纤维素沉积形成径向延伸的纤维素柱,长24-34μm,先端钝圆、偏斜或平截,周围可见粘液质纹理。栅状细胞1列,略呈方形,宽26-34μm,侧壁和内壁增厚,强木化。色素层细胞颓废状,其下方有1列扁平的内胚乳细胞,内含糊粉粒。子叶占大部分,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壁稍厚,内含糊粉粒。
2.南葶苈子 粘液细胞外壁的粘液层较薄,厚约100μm,内壁纤维素柱长8-28μm。余同北葶苈子。
理化鉴别
1.取该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其厚度可超过种子宽度的1/2以上;其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其膨胀度不低于3。
2.取粉末约1g,置硬质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通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1-2滴使溶解,加上述滤液1-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药物应用鉴别
该品分为苦、甜二种,甜葶苈味淡甘而性缓;苦葶苈味苦而性峻,处方用苦葶苈。
鉴别记录
1、《神农本草经》:“亭历味辛寒。主症癃积聚、结气……破坚。生平泽及田野。”
2、梁·《名医别录》:“葶苈生藁城平泽及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
3、陶弘景曰:“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荠也。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
4、宋·苏颂曰:“今汴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佳。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似芥。根白色,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许慎、郑玄注:皆靡草荠,葶苈之属是也。一说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粗且短。又有一种狗芥草,叶近枝下作歧,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此二种也。”
5、明·李时珍曰:“按《尔雅》云:革,葶苈也。郭璞注云: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芥。然则狗芥即是葶苈矣。盖葶苈有甜苦二种。狗芥味微甘,即甜葶苈也。或云甜葶是菥蓂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
6、清·《本草从新》:“葶苈子有甜苦二种。甜者力稍缓……子如黍米微长,色黄。”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播娘蒿、北美独行菜及独行莱的干燥种子之醇提取物,均表观强心作用,对在位蛙心可使之停止于收缩期,在位兔、猫心,猫心肺装置,猫心电图等研究,均使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心传导阻滞,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三种葶苈子均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引起心甙样的特异作用,从播娘蒿中提得两种心甙,一种为七里香甙,另一种可能为伊夫单甙(Evomonoside),其含量很低(一批含0.2%,另一批含0.03%),北美独行菜的含量更低。独行菜与桂竹糖芥等均属十字花科,作用可能相近似。其生物活性,如以每公斤体重折合生药计算(鸽法),播娘蒿醇提取物2.125g/kg±0.116,北美独行菜4.36g/kg±0.14,前者作用较强。七里香甙0.12mg/kg(猫法)或0.249±0.01mg/kg(鸽法),猫鸽之比为1∶2,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播娘蒿对猫灌胃吸收收率最高为21.87%(给药后6小时),24小时对鸽的蓄积率42.3%,七里香甙24小时对鸽的蓄积率;30.7±5.6%(24小时,鸽法),故推论为速效心甙。播娘蒿种子和独行菜种子的醇提物用在体心脏(蛙、兔、猫)、猫心电图描记发心肺制备禁区本试验均呈强心甙样的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传导速度,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强心甙中毒症状;鸽静脉注射量小致死量播娘蒿种子为2.125g/kg,独行菜种子为4.36g/kg。
2、利尿作用:葶苈子有利尿作用。
临床运用
1.治肺壅咳嗽脓血,喘嗽不得睡卧:甜葶苈125克(隔纸炒令紫)。为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世医得效方》葶苈散)
2.治嗽:葶苈子50克(纸衬熬令黑),知母50克,贝母50克。三物同捣筛,以枣肉25克,别销沙糖75克,同入药中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律,甚者不过三丸。(《箧中方》含膏丸)
3.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外台秘要方》)
4.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5克,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5.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6.治卒大腹水病:葶苈50克,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瘥。(《补缺肘后方》)
7.治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甜葶苈75克(炒,研末),汉防己(末)100克。以绿头鸭血及头,合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轻者五丸,日三、四服,五日止。小便利为验。(《外台秘要方》)
8.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只三丸,小便清,数丸,腹当依旧。(《三因方》葶苈大丸)
9.治男女大小头面手足肿:苦葶苈炒研,枣肉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煎麻子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小便多,则消肿也。忌咸酸生冷。(《外科精义》)
10.治膜满口舌干燥, 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50克。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25克。(《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
11.治头风疼痛:葶苈子为未,以酒淋汁沐头,三、四度。(《肘后方》)
12.治瘰疬结核:葶苈子二合,豉半斤(汤浸令软)。上药,都捣熟,捻作饼子如钱厚,安在疬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五日一度,灸七壮。(《圣惠方》葶苈饼子法)
13.治小儿白秃:葶苈捣末, 以汤洗讫涂上。(《子母秘录》)
14.治月经不通: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千金方》)
15.治疳虫蚀齿: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腊月猪脂和成,以绵裹槐枝蘸点。(《金匮要略》) 1、《本草衍义》:葶苈用子,子之味有甜苦两等,其形则一也。《经》既言味辛苦,则甜者不复更入药也。大概治体皆以行水走泄为用,故曰久服令人虚,盖取苦泄之义,其理甚明。《药性论》所说尽矣,但不当言味酸。
2.李杲:葶苈大降气,与辛酸同用以导肿气。本草十剂云: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此二味皆大苦寒,一泄血闭,一泄气闭。盖葶苈之苦寒,气味俱厚,不减大黄,又性过于诸药,以泄阳分肺中之闭,亦能泄大便,为体轻象阳故也。
3.《汤液本草》:葶苈,苦、甜二味,主治同。仲景用苦,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苦者。大抵苦则下泄,甜则少缓,量病虚实用之,不可不审,本草虽云治同,甜、苦之味,安得不异。
4.《纲目》: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又如葫芦甘苦二味,良毒亦异。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虽泄肺而不伤胃;苦者下汇之性急,既汇肺而易伤胃,故以大枣辅之。然肺中水气满急者,非此不能除,但水去则止,不可过剂尔。既不久服,何致伤人《淮南子》云:大戟去水,葶苈愈胀,用之不节,乃反成病。亦在用之有节。
5.《本草经疏》:葶苈,为手太阴经正药,故仲景泻肺汤用之,亦入手阳明、足太阳经。肺届金,主皮毛,膀胱属水,藏津液,肺气壅塞则膀胱与焉,譬之上窍闭则下窍不通,下窍不通,则水湿泛溢为喘满、为肿胀、为积聚,种种之病生矣。辛能散,苦能泄,大寒沉阴能下行逐水,故能疗《本经》所主诸病。
6.《本草经百种录》:葶苈滑润而香,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凡积聚寒热从水气来者,此药主之。大黄之泻从中焦始,葶苈之泻从上焦始,故《伤寒论》中承气汤用大黄,而陷胸汤用葶苈也。
7.《本草正义》:葶苈子苦降辛散,而性寒凉,故能破滞开结,定逆止喘,利水消肿。《本经》主治,皆以破泄为义。惟寒泄之品,能通利邪气之有余,不能补益正气之不足,苟非实热郁窒,自当知所顾忌。《别录》久服令人虚,本是至理。然肺家痰火壅塞,及寒饮弥漫,喘急气促,或为肿胀等证,亦必赖此披坚执锐之才,以成捣穴犁庭之绩。自徐氏之才,论十剂之泄以去闭,偶以大黄、葶苈二物并举,而东垣遂谓葶苈气味俱厚,不减犬黄,景岳从而和之,石顽且谓苦寒不减硝黄,丹溪亦有葶苈性急,病涉虚看,杀人甚捷之说,遂令俗人不辨是否,畏如蛇蝎,即寻常肺气喘满、痰饮窒塞之证,亦几有不敢轻试之意,其亦知实在性质,不过开泄二字,且体质本轻;故能上行入肺,而味又甚淡,何至猛烈乃尔。
8.《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9.《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10.《药性论》: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11.《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12.《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13.《纲目》:通月经。
用药禁忌
1.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
2.《别录》:久服令人虚。
3.《本草经疏》:不利于脾胃虚弱及真阴不足之人。凡肿满由于脾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溢;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虚无气以化者,法所咸忌。
4.《本草便读》:寒饮、阴水等证及虚弱者,不可用也。
十五味丸
【处方】葶苈子6合(熬),细辛250克,五味子250克,干姜200克,当归200克,桂心150克,人参150克,丁香150克,大黄150克,商陆根150克,橘皮200克,桑白皮300克,皂荚肉100克(炙),大腹槟榔20枚,麻黄100克(去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咳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无复穷限,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
【用法用量】初服10丸,稍加至15丸,煮桑白皮饮下,1日2次。若利则减,秘则加,以大便通滑为度,时时得鸭溏亦佳。
【注意】忌生葱、生菜。[1]

如何辨别虫草真假

如何辨别真假虫草

名贵的滋补药材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的子座及其宿主虫草蝙蝠蛾(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尸体的复合物,又称虫草。它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地。现代药理证实,冬虫夏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支气管、抗肿瘤等作用。由于冬虫夏草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所以有药中“黄金”之称。市售中往往有不法之商掺杂使假,让人真假难辨。

冬虫夏草由“虫体”及“草部”(头部长出的子实体)相连而成(见图1)。“虫体”部分形如蚕,质脆,易折断,长3—5厘米。粗0.3—0.8厘米。头部呈黄褐色,折断面略平坦,白色略黄。“虫体”上从头至尾有20—30条明显的粗糙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虫体”全身共8对足,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其中以中部的4对足最明显。“草部”呈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一般长4—8厘米,粗约0.3厘米,表面有细小纵向的皱纹,顶部稍膨大,质地柔韧,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有微腥气,味淡。

质量上乘的冬虫夏草应完整。“虫体”肥大、丰满。外表色泽黄亮。内部呈白色,“草部”较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伪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以防购买时上当受骗。

凉山虫草(图3.另一种麦角菌科真菌)。“虫体”较长。有3—6厘米,表面棕褐色,“虫足”不明显。“草部”细长,有10—30厘米,直径较细,呈黄棕色至黄褐色。少数“草部”顶端有分支。

霍克斯虫草(图4,另一种麦角菌科真菌)。又称亚香棒虫草。虫体表面灰黄色,足明显可见。“草部”呈淡灰色至灰黑色,少数上部分叉,膨大部分可见多数小黑色,质脆易折断,气微香,味淡。

白僵蚕(图5.蚕的虫体经干燥而成)。“虫体”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呈灰黄色,覆有白色粉霜状物(气生菌丝和分子孢子),头部较圆。8对足呈突起状。没有“草部”。气微腥,味微咸。

压模“虫草”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粉等经加工模压而成,“虫体”光滑。呈黄白色,环纹特别明显,质重(图6)。折断面呈淡白色,滴加少量碘试验会显蓝色。久嚼粘牙,久煮会松散。草体部分往往用红薯的干燥叶柄伪装而成,中空而不易折断。

④ 如何鉴别蜂蜜真假

我把常见的一些鉴定方法归纳了一下,把不借助仪器的“鉴定方法”拎出来,分析一下:

1、看颜色:真蜂蜜颜色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评:极品洋槐蜜呈水白色,越是清亮质量越高。蜂蜜的颜色由浅入深,分为白色、黄色、黄褐色、棕红色等几大类。深色蜜中,如枣花蜜、野菊花蜜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如荞麦蜜、桉树蜜、板栗蜜呈深琥珀色。假蜜是浅黄色或深黄色,但浅黄色和深黄色的蜜未必都是假蜜。

2、看形状: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若蜂蜜极稀,容易流动,则可能是掺了水的。
评:拿一瓶麦芽糖来试一下,可见“柔性长丝”,且“不断流”,那麦芽糖算是蜂蜜吗?而至于“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就不能作为假蜜的鉴定依据:一是这个技术“难题”早被造假者攻克;二是有些蜂场未成熟蜜,极稀,却应算作是蜂蜜,而不是假蜜,不过是质量次一些而已。而掺水的说法,更是误导,掺水做吗,让它更像假蜜?造假者有这么傻吗?

3、看标签:有一些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而纯正的蜂蜜产品不允许加入这些物质。
评:更不靠谱了。你想造假者如果直接标明“假蜂蜜”岂不更好鉴别?那造假者有这么傻吗?造假者根本不标明这些成分,而标明这些成分的,标签上会写“蜂蜜膏”、“蜂蜜露”之类的。蜂蜜膏、蜂蜜露不等于蜂蜜,更不能把它们当假蜂蜜当头一棍,只能怪消费者不明白:掺入任何物质的蜂蜜都不能再叫蜂蜜,但可以叫蜂蜜膏、蜂蜜露。人家掺入其他物质了,人家没叫“蜂蜜”,你凭啥说人家是造假蜂蜜呢?

4、闻气味:真蜂蜜气味纯正、自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而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评:荞麦蜜,有浓烈的刺激(臭)气味;椿树蜜,有椿花臭气味(类似于坏红薯)。这些可都是真蜂蜜。有人说我这样举例是抬杠,但多数人的鼻子却不能像猎犬那样灵敏,能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正常香味,什么是异样香味。浓缩蜜,基本上淡然无味,多数还有一些并不清香的怪味,那能把它们当假蜜吗?中国的蜂蜜市场,浓缩蜜占到90%以上呀!

5、尝口感: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评:浓缩蜜的口感也并不好,很多根本品不出来花香味,也没有悠长的后味。而对涩,也要具体分析,涩口可能假,而不涩喉的也可能假——蜂蜜含有生物碱,要涩喉才正常。至于结晶,也不是所有蜂蜜都结晶如砂糖。举个极端的例子,云南野坝子蜜,结晶粒粗,质地坚硬,有“云南硬蜜”之称,难道也被视为假蜜吗?

6、渗水法:将蜂蜜滴在卫生纸上,若纸上的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
评:未成熟蜜比较容易渗开,但不是假蜜;麦芽糖渗不开,却不是蜜。天然成熟蜜,不易渗水,优质蜜;浓缩蜜,不易渗水,劣质蜜;麦芽糖,不易渗水,不是蜂蜜;未成熟蜜,易渗水,真蜜(当然也是劣质蜜)。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7、铁丝法: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果冒出来的是黑色的烟,则是掺了白糖;如果冒出来的是汽,且说明是真蜜。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掺有杂质;如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评:这种方法,后半句还可以试一下,但前半句就不靠谱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不管是汽是烟,会有多大的量?你能分辨得出来吗?当然,大片的烟和大团的汽是能分出来的,但一丝微弱的烟或气,你怎么能够清晰分辨?

8、结晶: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真蜂蜜的结晶较为松软,用筷子很容易插入,而假蜂蜜则用筷子不容易插下去。蜂蜜的结晶,用手捻即化,含之即化;假蜂蜜的结晶块,手捻时磨手,有沙砾感,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
评:有些蜂蜜结晶较粗,如乌桕蜜、芝麻蜜、桉树蜜;有些蜂蜜结晶较硬,如狼牙刺蜜、野坝子蜜、棉花蜜。我同样是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蜜来作例,属于抬杠,但多少人能清晰地分出来“手捻即化”和“手捻磨手,有沙砾感”的不同。至于“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也就描写得太夸张了。

其实假蜜的情况异常复杂,有全是糖浆的全假,有糖浆蜂蜜各半的半假,也少量糖浆的“微假”……而造假,也不仅仅是糖浆一种,仅依靠这些不借助仪器的手工鉴定,能辨别出来才真是见鬼呢!很多借助高端仪器都难以鉴定,你怎么可能用这种“一看二闻三尝”就辨出真假呢?所以,这种鉴定真假的方法,各位消费者看了一笑而过,当真了,难免不会被误导。

⑤ 真假粉条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纯粉条烧后起泡成白色烟灰,而混合粉条火烧后则不起泡而成黑颜色。真粉条会迅速燃烧,有明显的火焰。火焰被吹灭后,燃烧部分全都有白色的膨胀疙瘩,而且都有黑色的末端。烧后的杂质也很少。加了明巩或食用胶的粉条火苗很小,因为明巩和食用胶都不易燃烧,而且烧后杂质很多。

(5)全草糊的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真假粉条的日常鉴别:

1、看颜色。薯类粉条中肆渣辩,马铃薯粉色泽较白,透明;红薯粉条质量好的是白色透明,略微发黄,另外因为用的红薯原料种类不同,还有褐色,灰色的红薯粉条。假的粉条颜色较浅,通体透明,没有小疙瘩。小疙瘩是杂质草渣造成的,红薯粉面在外晾晒时刮风造成的杂质进入粉面。

2、用手折一下。好的粉条粗细均匀(宽粉条厚薄均匀),无并条,无碎条,手感柔韧,有弹性,无杂质。纯薯粉条中有不规则的气泡排列。纯红薯淀粉制成的粉条,晒干以后很脆,用手轻轻一抓就断,而且晒干后不易返潮。假红薯粉条在太阳下暴晒一星期也不会一折就断,因为里面放了一种食用胶特有韧性。

3、闻其气味。将粉条用热水浸泡一会再嗅其气味,纯红薯粉条的气味和滋梁腊味均正常,无任何异味,水不变色。假红薯粉条或者质量差的粉条常带有霉味、酸味及其它不正常滋味,浸泡过的水也会变颜色。

4、用水煮一下。纯红薯粉条煮后晶莹剔透,有劲道,不易煮烂,不会糊汤,口感爽滑,质量差的则没有这样的特性。正常的优质粉条,并不是越耐煮质量越好,正常情况下同一品种的粉条耐煮性只与淀粉的粗细、厚度等直接相关。

参考裂缺资料来源:人民网-常吃劣质粉条小心变笨 鉴别粉条好坏有5个妙招

⑥ 怎么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有几种方法

1. 纸张 真钞用纸系专用的造币纸,手感薄,整张币纸在紫外线下无荧光反应。币纸中不规则分布着黄蓝色荧光纤维,日光下肉眼可见,在紫外线下纤维有荧光反射。 假钞用纸是普通胶版纸或普通书写纸,手感较厚,表面平滑,在紫外光下币纸呈现白色荧光,且无黄蓝色荧光纤维。但有时真币也会在紫外光下呈现白色荧光,这是因为纸币被含荧光剂的物质(最普遍的就是日用的洗衣粉)污染了。 2. 印刷 真钞的正背面图案均为雕刻凹版印刷、人物的头发根根丝缕清晰可辩,线条光洁凸立。仔细摸索,能够感觉到人像上每根头发的纹路。 假钞系平印印刷、四色套印,所以图案着墨不匀、纹理不清晰。特别肖像的头发是由网点油墨堆积成片,因此发丝无法辨认。假钞纸纹同样是由网点组成,如借助8倍左右放大镜观察,根根直线或曲线变成一个个小点形成的线,杂乱错落无序。 3. 磁性安全线 真钞安全线具有磁性,可用机器辅助识别,肉眼可见安全线内有缩微文字(限于100、50、20元),文字清晰,间隔有序,线条宽窄一致。 假钞安全线很难做到有磁性,虽也有文字并不齐整,线有宽窄。由于是手工埋设,纸张皱褶不平,加上塑料质的安全线与纸张伸缩率不同,埋设地又不伏贴,致使安全线两端长出一段,呈银白色的点状线头,由此可以看出蛛丝马迹。 4. 水印 真钞水印是造纸过程中趁纸浆未完全吃水、干燥之前经模具挤压形成,压力轻重大小形成图像的明暗层次,且层次过渡自然,富有神韵,图像清晰,立体感强。 假钞水印由手工制作,质量低劣。目前所知的制作方法有揭开纸张的夹层,在其中涂上一层糊状物,再将两层纸一并合压,趁湿把纸垫在刻有图象的凹版上,经压而成。手工操作,动作笨拙,致使具有水印一端的假钞纸张发皱不平。 5. 正背互补对印 真钞的正背互补对印图案是印钞专用设备正背面一次印刷完成。正背面的互补对印图案,在透视条件下完全吻合,准确无误。 假钞分作正背面两次平印印刷,对印图案往往不能吻合,如果加上纸张的伸缩原因,对印偏离更大,如对印图案上下错位,图案间距宽窄不一或叠压等。 6. 无色荧光油墨 真钞左上角紫外光下显现出一矩形框“100/50/20/10/5”字样,发出强亮的桔黄色荧光。 假钞在紫外光下,同样在上述真钞部位有荧光反映,但颜色浓度、荧光强度均相差甚远,黯淡无色。如发现荧光有异,可与真币进行对比。 7. 光变油墨 新钞正面左下角在号码下面有一“100/50/20/10”字样,是用光变油墨印制的(新版5元无此设计),正常视角观察为草绿色,直观或平视都呈现兰黑色。视角改变过程中色彩渐变。 假钞制作时,由于无法得到这种特别的光变油墨,只得用草绿色油墨印刷“100/50/20/10”字样,不会变色。 8. 隐形数字 新钞右上角在“100/50/20/10/5”字样下端团花装饰内有“100/50/20/10/5”字样隐形数字,从右端横向平视钞票时清晰可见,字样系由规律性线条组成,用雕刻凹印印刷,直视或平视时产生不同视角效应。 假钞因是平印印刷,线条由网点组成,全然破坏了设计者构想的视角效应,凭此一点也完全可以判断钞票的真伪。平视,没有“100/50/20/10/5”隐形字样的钞票一定是假钞无疑。 9. 号码 真钞的号码是计量数字。绝对没有重号,而且字型工整、标准,墨量、颜色、压力均匀一致,质量好。真钞号码是由凸印印刷,号码部位的背面有压痕。 假钞号码的特点是:号码数字多相同;字型不标准;颜色深浅不一致;由于是平印印刷,背面无压力痕迹。 10. 磁性油墨 真钞正面左下角采用双色横号码(两位冠字、8位号码)具有磁性,可用机器辅助鉴别(新版5元无此设计)。 假钞双色横号码无磁性,但往往制作假钞时会在该部位涂上磁粉,以欺骗机器,所以有磁性并不代表一定为真币,但无磁性一定为假币。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10个防伪方法,系基于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因此并不适用于第四套人民币
采纳哦

阅读全文

与全草糊的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图解 浏览:957
工程成本利率计算方法公式 浏览:290
上斜杠铃卧推方法视频 浏览:331
狗链使用方法 浏览:935
生物制剂治疗鱼鳞病的方法 浏览:995
吊阴功锻炼方法 浏览:655
山林兰花的种植方法 浏览:412
小腿下垂的锻炼方法 浏览:419
omate智能手表使用方法 浏览:928
经磁颅治疗抽动症的方法 浏览:91
层层密室第十关的解决方法 浏览:668
9种方法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浏览:333
减肥锻炼方法运动 浏览:635
升降带计算方法 浏览:21
发酵床菌种使用方法 浏览:605
哈尼罕植物养发粉使用方法 浏览:891
最科学的简单鉴别粮食酒的方法 浏览:356
简单军事训练方法 浏览:25
水晶灯平板怎么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405
血管性耳鸣12年了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