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辨别饱和的蒸馏水和食盐水
第一种方法:
1、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
2、分别滴加硝酸银,观察现象。
结论: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食盐水;若无现象,则是蒸馏水。
第二种方法:
1、取适量样品于蒸发皿中。
2、蒸发结晶。
结论:若有白色晶体,则是食盐水;若没有白色晶体,则是蒸馏水。
第三种方法:
1、取适量样品于电解池中。
2、在阳极放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结论:若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则是食盐水;若无现象,则是蒸馏水。
(1)鉴别naoh和nacl的方法扩展阅读
食盐水的用途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
实际制作:电解饱和食盐水 (-) (+) 阴极(Fe) 阳极(C)NaCl === Na+ + Cl-H2O=== H+ + OH-阳极:Cl- 、OH-阴极:Na+、H+放电能力:Cl->OH-;H+>Na+阳极:2Cl- -2e === Cl2(氧化反应)阴极:2H+ + 2e == H2(还原反应)
现象:两极均产生气体,阳极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两极滴加酚酞,发现阴极区酚酞变红。 解释 阴极:由于氢气的产生而破坏了阴极区水的电离平衡,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滴加酚酞显红色。
总反应方程式: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阴极区)(阴极)(阳极)
设备:立式隔膜电解槽 阳极:金属钛或石墨 阴极:铁丝网(附在一层石棉绒)阳极室 阴极室隔膜作用:氢氯混合易爆炸、氯气与碱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氯化钠的分离:加热蒸发,析出氯化钠晶体(重结晶)流程:溶盐、精制、电解、提纯。
2. 初中化学怎么区分酸碱盐
定义书上都有,我就不复述一遍了,简单的方法可以从化学式中看出来
一般酸的左边都只有一个元素H,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如HCl,那么左边是H,右边是非金属原子Cl,又如H2SO4,HNO3,H3PO4等等
碱的话左边是一个金属原子,右边是原子团OH,比如NaOH,Mg(OH)2,Fe(OH)3
盐的话左边是一个金属原子,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其实可以看为酸的右边和碱的左边所组成),比如NaCl,Na2SO4,Na3PO4..注意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是盐,有的盐中间还会有H或OH的,比如CaHCO3,Cu2(OH)2CO3,它们都是盐
3. 有哪些鉴别物质的方法
鉴别是对已知物的种类进行辨认,其目的在于把几种物质区别开来。一般说来,不需要将鉴别物质逐一进行检验,这和鉴定不同。鉴定是用实验方法,鉴定物质的组成,然后确定物质是什么,或该物质中含有哪些成分。现谈谈鉴别物质的20种方法。 1.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使用BaCl2溶液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2.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2CO3和NaCl,如何鉴别。 使用盐酸鉴别。反应离子方程式: CO32-+2H+=CO2↑+H2O 3.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2溶液和MgCl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Zn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4.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溶液和AlCl3溶液。 解:根据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和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NaOH溶液,胶头滴管内是Al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CaCO3和CaCl2固体。 6.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NH4NO3固体和KCl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KCl。 7.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若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8.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9.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Na2SO4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Fe(OH)3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FeCl3溶液。 10.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1:怎样区别H2和Cl2。 例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和NaBr,请予鉴别。 用AgNO3溶液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白色)↓ Ag++Br-=AgBr(浅黄色)↓ 11.加热法 利用物质热稳定性不同,进行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如何鉴别失落标签的二种固体物质是明矾和硫酸铝。 解:将二种固体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的,是明矾,无此现象的是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Al(SO2)2·12H2OKAl(SO4)2+12H2O 12.焰色法 根据离子或单质的焰色反应,加以鉴别。 例:如何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 13.燃烧法 利用物质燃烧颜色不同或其它现象,予以鉴别。 例:如何区分两种无色气体:H2和C2H2。 解: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有较多浓烟的是C2H2,无烟的是H2。(也可根据H2和C2H2燃烧时焰色不同进行鉴别)。 14.熔、沸点法 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而区别的方法。 例:水和二硫化碳的鉴别。 解:将两种液体取少量,倒在表面皿上,过一会,有一液体立即挥发,是CS2;反之,不挥发的是H2O。 15.闻气味法 根据物质气味不同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鉴别H2S和H2。 16.指示剂法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用指示剂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下列三种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和Na2CO3溶液。 17.氧化法 利用氧化剂,使被测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再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KCl和KBr溶液。 用通入Cl2的方法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 18.还原法 利用还原剂,使被鉴别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再根据现象予以鉴别。 例:怎样鉴别FeCl2和CuCl2溶液。 解:在盛有FeCl2和CuCl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通过往试样溶液中分别放入铁片的方法鉴别。 19.磁体法 根据物质的磁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例:怎样鉴别黑色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20.碳化法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区别其它物质。 例:怎样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