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用书里的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有句话叫知识就是力量,可是很多人却是学了看了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书上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而有些人之所以能够靠读书改变命运,就是因为能够用书里的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生活问题。
第三,要给自己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
不管你现在处在什么阶段,不管是学会一个东西还是养成一个习惯,都是有个过程的,很少有一学就会的事情,也很少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并且相信自己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一定能够熟练运用。
以上只是自己在运用过程中一点感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⑵ 解决问题的3种方法
面对问题有三种解决方式,一种是不去管它,一种是找别人要答案,还有一种是自己给自己答案。
不去管它,似乎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消失,可它并非真的消失,而是转变为其他更为棘手的问题一直存在下去。
找别人要答案,这听起来简单,实际却很难,教科书上的问题,老师能给你一个准确答案,但世间百态,人人各有心思,谁能帮你认真考虑?能帮你认真考虑的人又能否说到你心里?这还不够,谁又能保证那些答案就是正确的呢?
自己给自己答案,时间久了你慢慢地会发现,自己思考、自己解决、自己承担,学会不依赖任何关系,独自面对一切问题,才是人生最好的答案。
今天开始阅读《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这本书,刚刚看了书序就喜欢上了,作者刘同在序中,写出了所有人对解决问题的三种共同困惑和结果。
阅读了书中第一章中的部分内容,果然引人入胜,爱不释手,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书写了“一个人的人生感悟”,并形象地把人生比做电视连续剧,在别人的故事中自己永远是“番外”(注:番外就是对正文做的补充,通常不录入正文,是作者主动在题材中加入的部分。)你会发现连续剧收视率并不高,播到半路会被叫停,或演到一半通知领盒饭,角色任务只是为前面剧情做推进,你在别人的故事中配角、龙套都有,就是没有主角。
作者是一名北漂,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城市-北京,他把见到大都市时忐忑与兴奋的心情描述得非常真切,并发誓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把自己当种子埋下去的想法,到后来发现“北京更像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圆盘,而自己是上面的一颗珠子,稍不留意就会被甩出去”紧迫感, 这种比喻写出了多少努力奋斗的北漂人的真实感受。
城市之大,人流之多,交流之少,这些都是大都市的通病,如何改变,如何奋斗,如何成长是北漂一族面临的困惑,书中写道“我拼尽一切获取你的信任,发现那不叫安全感,任何时候,年纪不是别人瞧不起你的理由,幼稚才是,梦想不需要分享,只能自己埋头去做”。如此励志的话语,为大家打开思路,指出方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