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荧光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如何找出未知物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1.总荧光的测定:发射波长设为0,扫描激发光谱A(假设激发波长扫描范围为200~450nm)
2.荧光发射光谱:从图A找出吸收最强(或次强)对应的波长作为激发波长(假设为260nm),扫描发射光谱B(假设发射波长扫描范围为280~550nm)
3.荧光激发光谱:从图B找出吸收最强(或次强)对应的波长作为发射波长(假设为320nm),扫描激发光谱C
4.图B和C很易找到最大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
B.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分析方法
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后受到激发,受激原子或分子以辐射去活化,再发射波长与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当激发光源停止辐照试样之后,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这种再发射的光称为荧光;若激发光源停止辐照试样之后,再发射过程还延续一段时间,这种再发射的光称为磷光。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这些优点使得它在冶金、地质、石油、农业、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内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C. 急求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方法
一、操作步骤:
Ar气→电脑→主机→双泵→水封→As灯/Hg灯→调光→设置参数→点火→做标准曲线→测样→清洗管路→熄火→关主机→关电脑→关Ar气。
二、注意事项:
1.在开启仪器前,一定要注意先开启载气。
2.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水封是否合适。可用注射器或滴管添加蒸馏水。
3.一定注意各泵管无泄露,定期向泵管和压块间滴加硅油。
4.实验时注意在气液分离器中不要有积液,以防液体进入原子化器。
5.在测试结束后,一定在空白溶液杯和还原剂容器内加入蒸馏水,运行仪器清洗管路。关闭载气,并打开压块,放松泵管。
6.从自动进样器上取下样品盘,清洗样品管及样品盘,防止样品盘被腐蚀。
7.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在主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不得带电插拔灯。
8.当气温低及湿度大时,Hg灯不易起辉时,可在开机状态下,用绸布反复摩擦灯外壳表面,使其起辉或用随机配备的点火器,对灯的前半部放电,使其起辉。
9.调节光路时要使灯的光斑照射在原子化器的石英炉芯的中心的正上方;要使灯的光斑与光电倍增管的透镜的中心点在一个水平面上。
10.氩气:0.2~0.3
之间。
关机之前先熄火,换灯之前先熄火,退出程序时先熄火。
D. 荧光分析仪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是:
1、X荧光光谱仪样品制备
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样品,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水溶液。无论什么样品,样品制备的情况对测定误差影响很大。
2、X荧光光谱仪定性分析
不同元素的荧光x射线具有各自的特定波长或能量,因此根据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可以确定元素的组成。如果是波长色散型光谱仪,对于一定晶面间距的晶体,由检测器转动的2e角可以求出x射线的波长入,从而确定元素成份。对于能量色散型光谱仪,可以由通道来判别能量,从而确定是何种元素及成份。
3、X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根据是元素的荧光X射线强度Ii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Ci成正比:Ii=Is×Ci式中Is为Ci=100%时,该元素的荧光X射线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