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
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检测原理: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混合显色底物分别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所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淡黄色平板上大肠菌群产生橙红色的菌落,大肠杆菌产生蓝绿色的菌落。
资料出自环凯官网。
Ⅱ 大肠杆菌的生长周期是多少
一般大肠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这就意味着,它的生活周期才20分钟。
培养周期得看的目的,种子一般过夜培养,发酵过程应该以菌种消亡时刻为终点,或者以产量最高时刻为放罐时刻。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人体或动物胃肠道感染,主要是由特定的菌毛抗原、致病性毒素等感染引起的,除胃肠道感染以外,还会引起尿道感染、关节炎、脑膜炎以及败血型感染等。
(2)大肠氨基杆菌的复苏和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大肠杆菌生物学特征
1、理化特性
大肠杆菌是短杆菌,两端呈钝圆形,革兰阴性。有时因环境不同,个别菌体出现近似球杆状或长丝状 ;大肠杆菌多是单一或两个存在,但不会排列呈长链形状;
大多数的大肠杆菌菌株具有荚膜或微荚膜结构,但是不能形成芽孢;多数大肠杆菌菌株生长有菌毛,其中一些菌毛是针对宿主及其他的一些组织或细胞具有黏附作用的宿主特异性菌毛。
2、生化特性
大肠杆菌的生化代谢非常活跃。大肠杆菌可以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个别菌株不产气,大肠杆菌还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多种有机酸盐。大肠杆菌在常用的生化特性检测项目中,甲基红试验呈阳性,
吲哚产生和乳糖发酵是阳性(个别菌株表现阴性),维-培试验是阴性,尿素酶和柠檬酸盐利用呈阴性(极个别菌株表现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表现阳性,氧化酶表现阴性,氧化-发酵试验表现为F型。
Ⅲ 【求助】测血氨应该有什么抗凝剂
垦�奔觳饪捎τ酶苫�Хǎ�槿�3ml静脉血,肝素抗凝血盖子盖严后立即送检。参考范围<53 μmol/L血氨的正确送检方法是: 可抽血常规管,抽血量与抗凝剂与血常规同,但一定要记得在标本上加入石蜡油封闭.血常规就可以了,,,好象有个公司专门生产一种黑色盖子的真空管,用于血氨,,不过我们就是跟血常规完全相同的采集方法和容器.我们科用的是肝素,3毫升,密闭(我们本来就用的是真空抽血管),外加冰块运送.使用V-250干化学检测,不过质量控制一直不太理想,结果总感觉不好,不知道各位用什么方法检测的,怎么进行质量控制.《实用检验医学试验技巧》主编 王金良血氨测定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及未消化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的氨及血液中的尿素渗入肠道,经大肠杆菌分解作用生成的氨经肠道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家兔血中氨含量如果达到50mg/L,即中毒死亡。肝脏是唯一能解除氨毒性的器官,大部分氨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一部分氨在肝脏中转变为谷氨酸,肾脏泌氨中和肾小管腔中H+,形成胺盐随尿排出体外。肝脏将氨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在肝硬化及暴发性肝衰竭等严重肝损害时,如果80%以上肝组织破坏,氨就不能被解除,氨在中枢神经系统积聚,引起肝性脑病。 1.原理 血浆氨的酶法测定基于下列反应:GLDHα-酮戊二酸+NH4++NAD(P)H———谷氨酸+NAD(P)+ +H2O 在过量α-酮戊二酸、NAD(P)H和足量谷氨酸脱氢酶(GLDH)条件下,酶促反应的NAD(P)H转变成NAD(P)+ 使光度的下降率与反应体系中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2.参考范围 18-72umol/L 3.试验技巧(1)血浆氨测定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本收集是否合要求。用EDTA-2Na抗凝,静脉采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后立即置冰水中,尽快分离血浆,加塞置2-4度保存,在2-3h内分析;-20度可稳定24h。显着溶血者不能用,因为红细胞中氨的浓度为血浆的2.8倍。 (2)血浆中LDH,AST等也可利用NAD(P)H而产生内源性的消耗,直接影响血浆氨测定结果。起动剂α-酮戊二酸加入前37度加温10min为NAD(P)H内源性消耗反应时间。 (3)如测定值超出线性范围,可用去氨水稀释血浆后重新测定。 我们科也是一样,但质控一般没问题用肝素,一般问题不大的。我实习的医院也是用的肝素抗凝管。大家讨论的并不是很统一哦~ 我想请教一下是否需要动脉血?大家知道不!干化学法有没有便宜点的试纸条!给个厂家!谢谢!我们医院用的是血常规的EDTA抗凝的管子,抽血送检时跟化验室联系,然后放冰水里送检,低温及时检测我们科就是用肝素抗凝密闭冷藏送检,质量控制没什么问题!一般是用肝素抗凝管,密闭冷藏送检,但送检时间也有规定,一般半小时以内要检测完,不能结果会偏高,使大部分结果都异常。我们科由于送检不及时导致大部分结果都偏高,医生开始还开单比较多,后来都不太相信我们做出来的结果了。送检及时很关键,检验科没有办法控制。
Ⅳ 大肠杆菌耐酸机制
在最新的研究发现中,科学家揭示了大肠杆菌如何通过一种独特的机制抵御酸性环境。关键的步骤涉及L-谷氨酰胺(L-Gln)的酶促反应,这个过程由酶YbaS催化,将L-Gln转化为L-谷氨酸(L-Glu),同时释放出氨。这种氨的产生能够中和细胞内的酸性,从而维持适宜的pH环境,使大肠杆菌能在胃酸浓度极高的环境下存活。
在已知的三种耐酸性调节系统(ARs)中,AR1的功能尚未完全明了。相比之下,AR2和AR3的分子机制已被深入研究。AR2包含GadC,这是一种氨基酸反向转运蛋白,负责将细胞外的L-谷氨酸与细胞内的γ-氨基丁酸进行交换,而GadA和GadB则将L-谷氨酸转化为GABA。AR3则由AdiC和AdiA两个组件组成,它们通过相似机制排出细胞质中的质子,增加细胞内的pH值,以利于细菌在酸性环境中生存。
了解细菌的耐酸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感染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那些依赖食物传播的致病菌而言。它们必须在胃酸的严酷环境中生存,因此研究这些机制对于开发新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这些机制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其详细的工作原理和可能的干预点。
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