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沙子的筛分怎么算,公式是
按不同粒径计算筛余率,以此作为依据绘制继配曲线.相关细节请查阅相关专业施工手册或设计规范(具体要求和细节算法在建筑和道路上可能会有一些小区别).
另外,施工中的继配往往是经验值,虽然设计图纸一般都给继配曲线(我给人出图纸也配一张,后面细说),但是施工现场不可能拿了一套标准筛在哪研究,全是靠经验,满足和易性流动性等就施工了.
设计上,由于现在的设计工作,无论是建筑还是道路,都已经形成了按套路出牌的习惯,就是同一类型的东西,除了施工图不一样以外,其他配套图纸根据选用材料直接从成品图中搭配,所以设计院现在除非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研究课题以外也很少用到继配计算.都是用现成的.
你如果只想做理论研究,那么翻番施工手册或者规范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补充:
给你补充一下具体计算内容:筛孔分析法是用一套孔径为4.75 2.36 1.18 0.60 0.30 0.15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一次过筛,然后称得预留在各个筛上上的砂的质量(分级筛余量),并计算各个筛上的分级筛余百分率(用各个筛上的质量除以砂的总质量)及累计筛余百分率(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百分率加在一起)例如孔径4.75分计筛余量是m1g,分级筛余率a1,累计筛余率A1=a1;孔径2.36的筛上的分级筛余量是m2g,分级筛余率a2,累计筛余A2=a1+a2依次类推,0.15孔径上的筛余量就应该为m6,筛余率a6,累计筛余A6=a1+a2+a3+a4+a5+a6.
那么细读模数就是M=[A2+A3+A4+A5+A6]-5A1/100-A1
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分计百分率a和累计百分率其实是个百分数,计算的时候直接带入百分号前面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例如a1=30%,那么直接取百30计算 .另外就是细度模数在3.18至3.7之间为粗砂,3.0到2.3之间为中砂,2.2到1.6之间为细砂.砂的细度模数并不能反应砂的给配优劣评定砂的质量的时候还要参考砂的给配区规定表.
‘贰’ 沙子含泥量怎么试验
砂的含泥量试验有标准法和虹吸管法两种方法,下面分别详述:
一、标准法
1、取样
(1)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测定含泥量时,最少取样数量为4.4kg。
(3)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 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2、将上述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称取试样500 g,精确至0.1 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 mm,充分拌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沉屑、淤泥和黏土与砂粒分离。
把浑浊水缓缓地倒入1.18mm及75μ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μm筛上面)上,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4、再向水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容器内的水清澈为止。
5、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
(注:该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建筑用砂而提出的。一般认为,建筑用砂中的细颗粒物是泥,在该标方法中,把小于75μm的颗粒定义为泥,因此该方法对相对较粗的建筑用砂是合适的。但由于在AAC工厂中经常用细砂,有时非常细,因此,采用该测试方法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二、虹吸管法
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特细砂中的含泥量。
2. 取样
(1)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测定含泥量时,最少取样数量为4.4kg。
(3)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 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3.将上述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称取试样500 g,精确至0.1 g,置于洗容器中,并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 mm,浸泡2h,浸泡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搅拌一次,确保尘屑、淤泥和黏土与砂分离。
5. 用搅拌棒均匀搅拌1 min(单方向旋转),以适当宽度和高度的闸板闸水,使水停止旋转。经20~25s后取出闸板,然后,从上到下用虹吸管悉心地将混浊液吸出,虹吸管吸口的最低位置应距砂面不小于30mm。
6. 再倒入清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吸出的水与清水的颜色基本一致为止。
7. 最后将容器中的清水吸出,把洗净的试样倒入浅盘并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砂质量。
(2)建设沙子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规定:
粒径小于0.075mm的黏土、淤泥、石屑等粉状物统称为泥。
块状的黏土、淤泥统称为泥块或黏土块 (对于细集料指粒径大于1.20mm,经水洗手捏后成为小于0.60mm的颗粒;对于粗集料指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手捏后成为小于2.36mm的颗粒)。
泥常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因而会大大降低砂与水泥石间的界面黏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同时泥的比表面积大,含量多时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或增加拌合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并使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泥块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与泥基本相同,但危害更大。
按《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天然砂Ⅰ类砂含泥量小于1.0%,不得有泥块;Ⅱ类砂含泥量小于3.0%,泥块含量小于1.0%;Ⅲ类砂含泥量小于5.0%,泥块含量小于2.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还规定,C60与C60以上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2.0%、0.5%;
C55~C30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3.0%、1.0%;
对C25及C25以下的混凝土,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5.0%、2.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与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3.0%、1.0%。
网络——含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