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循环训练法的类型和特点
循环训练法的类型和特点如下:
一、循环训练法的类型
1、均匀循环训练法
在这种训练方法中,不同的技能或任务被平均地分配在训练周期内。每个训练周期都包含相同次数或时间的不同练习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练习多种技能或任务的情况,可以保证各项技能的平衡发展。
循环训练法的优势:
1、加强记忆和掌握
循环训练法通过多次的重复训练,可以加强学习者对知识或技能的记忆和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学习者可以将知识逐渐转化为长时记忆,并且不断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提高学习的持久性。
2、提高技能应用和自信心
循环训练法注重实践和反馈,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不断重复实践和反馈,学习者能够逐渐熟悉并掌握技能,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种实践与反馈的循环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3、培养深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循环训练法倡导学习者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和反思,从而培养学习者的深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不断反复训练和反馈,学习者能够发现并纠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小学课堂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组织形式,就是指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运用一定的协调机制等来组织而形成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模式。例如有:
(一)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指通过教师编制一整套的、系统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发现,直至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课堂学习两位数乘法(例题:17×32)是,教师就可以通过下列一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①17×32表示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②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17×30?③再算什么?两个结果怎样相加?④怎样用竖式相加?为什么这样对?找到什么规律?
(二)回旋式的组织形式
指通过教师编制的一个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与发现的系统,来组织学生的学习。并且这个系统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循环式的回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情景①”和“情景②”之间构成一个不断比较、探索、思考和修正的回路,而“情景②”与“情景③”又构成了一个不断比较、探索、思考和修正的回路。如此往复不断地通过尝试、比较、修正,来逼近问题目标。
例如,在课堂学习“按比例分配”时,可以呈现这样一个回路系统:
情景①:A出二元,B出三元,C出五元,购20本书,每人几本?
学生探索和尝试解决:20除以(2+3+5),再求每人所得;
学生获得假设:总数除以份数;
情景②:A每天存10元,存3天;B每天存8元,存6天;C每天存7元,存9天。连息带本共得X元,怎样分配?
学生将次情景与情景①比较,找出共同规律,发现所谓每份数就是每一份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学生探索和尝试解决:X除以(10×3+8×6+7×9)
……
(三)多向式的组织形式
指教师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用来指向同一个问题目标,以此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情境的探索和尝试解决,从而在获得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
例如,在课堂学习“行程问题”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几个不同的问题情境:①一个相向而行的问题;②一个共同工作的问题;③一个单人的行程问题(如一个人每天走8小时,第一天每小时行35KM,后估计时间不够,第二天每小时行45KM,求距离);④一个
商业
问题(如商店化8000元进了45箱皮鞋和运动鞋,皮鞋单价平均145元,运动鞋单价平均70元,全部售完后,毛利是多少?)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不同问题的表征,积极去寻求共同特征,从而构建这类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
C. 解决困难的五步是什么
1、发现问题
你可能会奇怪:我当然是有问题才要去解决,为什么还需要"发现问题",岂不是多此一举?实际上,这恰恰是五步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准确界定问题。
打个比方,病人去医院看病,本来是新冠肺炎却被医生误诊为普通感冒。虽然初始的症状相似,但误诊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设定目标
在知道了自己的问题类型后,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而有了目标,就好像看到了大海上的灯塔,始终指引着我们朝那个方向前进。
3、列举方案
确定了想要实现的目标后,下一步就应该列举方案。大家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追求某一个目标,并非只有一条路径,只要能最后到达终点,都是好办法。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4、评价方案
之所以在"头脑风暴"阶段不去评判想法,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迸发更多的点子。而评判方案的可行性,就留在"评价方案"这一步。
在评估想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区别"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首先就要排除掉不符合"硬性条件"的方案。
5、实施计划
最后一步,就是将挑选的方案付诸行动。马云曾说,一流的想法,三流的执行力,三流的想法,一流的执行力,我宁愿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
可见执行力的重要之处。再好的想法,如果只是一味地"做梦",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