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蛋白酶体亚基检测方法

蛋白酶体亚基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07 13:40:23

㈠ 蛋白酶体的进化

大肠杆菌中的HslV(蓝色)和HslU复合物(红色)。这一由热休克蛋白组成的复合物被认为类似于现在蛋白酶体的祖先。
20S蛋白酶体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必不可少。一些原核生物,包括许多古菌和细菌中的放线菌也含有20S蛋白酶体的同源体,即大多数细菌都含有的热休克基因hslV和hslU,这两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以形成双层环状多聚体和ATP酶。 一些研究者认为HslV蛋白很可能类似于20S蛋白酶体的祖先。 一般来说,HslV蛋白对于细菌不是必要的,且并非所有的细菌都含有这一蛋白,而原生生物同时含有20S蛋白酶体和HslV蛋白系统。
序列分析显示,催化性的β亚基在进化过程中分化得比结构性的α亚基要早。表达20S蛋白酶体的细菌中,其β亚基与古菌以及真核生物的β亚基具有高度的序列相似性,而α亚基的序列相似程度则低得多。细菌中存在20S蛋白酶体可能是基因水平转移的结果,而真核生物中各亚基的分化则应是多次基因重复的结果。

㈡ 蛋白酶体的降解过程

需要被蛋白酶体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连接上泛素作为标记,即蛋白质上的一个赖氨酸与泛素之间形成共价连接。这一过程是一个三酶级联反应,即需要有由三个酶催化的一系列反应的发生,整个过程被称为泛素化信号通路。在第一步反应中,泛素活化酶(又被称为E1)水解ATP并将一个泛素分子腺苷酸化。接着,泛素被转移到E1的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并伴随着第二个泛素分子的腺苷酸化。 被腺苷酸化的泛素分子接着被转移到第二个酶,泛素交联酶(E2)的半胱氨酸残基上。最后,高度保守的泛素连接酶(E3)家族中的一员(根据底物蛋白质的不同而不同)识别特定的需要被泛素化的靶蛋白,并催化泛素分子从E2上转移到靶蛋白上。靶蛋白在被蛋白酶体识别之前,必须被标记上至少四个泛素单体分子(以多泛素链的形式)。 因此,是E3使得这一系统具有了底物特异性。 E1、E2和E3蛋白的数量依赖于生物体和细胞类型,人体中就存在大量不同的E3蛋白,这说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以作用于数量巨大的靶蛋白。
多泛素化后的蛋白质是如何被蛋白酶体所识别的,还没有完全弄清。泛素受体蛋白的N末端具有一个类泛素结构域,以及一至多个泛素结合结构域。类泛素结构域可以被19S调节颗粒所识别,而泛素结合结构域可以通过形成三螺旋束来结合泛素。这些受体蛋白可能能够结合多泛素化的蛋白质并将其携带到蛋白酶体,而关于这种结合的特异性和调控机制还不清楚。 但最近有研究者发现,调节颗粒上的亚基Rpn13可以发挥泛素受体的功能。
泛素蛋白自身由76个残基所组成,以“泛素”为名是因为它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并且存在于所有已知的真核生物体中。真核生物中编码泛素的基因以串联重复(tandem repeat)的方式排列,这可能是因为大量转录的需要,为细胞生产足够多的泛素。有人提出泛素是目前发现的进化速度最慢的蛋白质。 泛素化信号通路。其中,“Ub”表示泛素。
泛素化后的蛋白质(以下称为底物蛋白)被19S调节颗粒所识别,这一过程是一个ATP依赖的结合过程。 然后,底物蛋白必须进入20S核心颗粒的内部孔道,以便与位于其中的水解活性位点接触。由于20S颗粒的孔道相对狭窄,而且两端由α环中亚基的N末端控制开关,所以底物蛋白在进入核心颗粒之前必须至少部分去折叠。将去折叠的蛋白质传递进入核心颗粒的过程被称为“移位”(translocation),而移位必须发生在去泛素化之后。 但目前对于底物蛋白的去泛素化和去折叠机制还不了解。 在整个降解反应过程中,那一步是限速步取决于底物蛋白的类别;对于一些蛋白质,去折叠过程是限速步,而对于另一些蛋白质,可能是去泛素化为限速因子。 至于哪些底物蛋白在移位之前必须去折叠,还未有结论,而牢固的三级结构和一些特殊的非局部相互作用,如二硫键,能够抑制降解。
由α亚基所形成的“门”可以阻止长于四个残基的多肽进入20S颗粒的内部。在识别步骤开始前结合上的ATP分子在移位发生前被水解,而对于水解产生的能量是用于蛋白质去折叠 还是“门”的打开 还有争议。26S蛋白酶体在存在无法水解的ATP类似物(即无法获得水解产生的能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降解去折叠的蛋白质,但却无法降解折叠的蛋白质;这一结果说明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至少部分被用于蛋白质去折叠。 在19S帽子处于ATP结合状态时,去折叠的底物蛋白可以由促进扩散作用,传递通过开启的“门”。
球蛋白去折叠的机制是基本类似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研究者发现含有较长的甘氨酸或丙氨酸序列可以抑制去折叠,从而降低蛋白酶体的降解效率;其结果是生成含有部分去折叠蛋白质的混合物,这可能是由于ATP水解和去折叠步骤之间的脱节所导致的。 自然界中的一些蛋白质也有这样的甘氨酸-丙氨酸重复序列存在,如蚕丝中的丝心蛋白(fibroin);值得一提的是,特定的人类疱疹病毒基因的表达产物也含有这样的序列,通过抑制蛋白酶体的作用,阻止了抗原呈递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上,从而有助于病毒的繁殖。
20S核心颗粒的一个剖面图,显示了活性位点的位置。其中,α亚基用绿色的球来表示,β亚基的蛋白骨架显示为飘带,并且不同的多肽链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小的粉色球表示每个亚基的活性位点中苏氨酸残基的位置。淡蓝色的化学结构为结合在活性位点上的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蛋白质的降解由20S核心颗粒中的β亚基进行,其机制被认为是苏氨酸依赖的亲核攻击。这一机制可能需要有一个结合的水分子参与活性的苏氨酸上羟基的去质子化。降解发生在核心颗粒中间的两个β环内的孔道里,一般不生成部分降解的产物,而是将底物蛋白完全降解为长度一定的肽段;肽段的长度一般为7-9个残基,但根据生物体和底物蛋白的不同,长度范围可以从4-25个残基不等。决定分解产物中肽段长度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 虽然具有催化活性的三个β亚基具有共同的降解机制,但它们对于底物的特异性却略有不同,分别为类胰凝乳蛋白酶型、类胰蛋白酶型和肽谷氨酰基肽水解型。这种对于底物特异性的差异是来自于靠近活性位点的局部残基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不同。每一个具有催化活性的β亚基也都含有一个降解所必需的保守的赖氨酸。
虽然蛋白酶体通常生成非常短的降解片断,但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降解产物自身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分子。特定的转录因子,包括哺乳动物的NF-κB复合物中的一个组分,合成后是以无活性的前体分子存在,在经过泛素化和蛋白酶降解后,才转变为活性分子。这种降解需要蛋白酶体剪切蛋白质的中间部分,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的从蛋白质的一端开始的剪切。有人提出,需要被剪切的中间部分为一个长的loop,位于蛋白表面,从而可以作为蛋白酶体的底物进入其内部孔道,而蛋白质的其他部分依然在孔道外,并不会被降解。 在酵母蛋白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种选择性降解被称为“受调控的泛素-蛋白酶体依赖的剪切”(regulated ubiquitin/proteasome dependent processing)。 虽然大多数的蛋白酶体的底物必须在降解之前被泛素化,但仍然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尤其是在蛋白酶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后处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例子是蛋白酶体通过将p105蛋白剪切为p50蛋白来激活NF-κB。 一些由于存在无结构区域(参见intrinsically unstructured proteins)而被推测具有不稳定性的蛋白质也可以通过非泛素依赖的途径被降解。鸟氨酸脱羧酶是最着名的非泛素依赖途径中蛋白酶体的底物。 对于关键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如p53蛋白的非泛素依赖的降解机制已经有报道,虽然p53蛋白也可以通过泛素依赖的途径被降解。 此外,在一定的细胞应激条件下,结构不正常、错误折叠或者过度氧化的蛋白质也都会进入非泛素依赖的和非19S颗粒依赖的降解途径。

㈢ 普通蛋白酶体和免疫蛋白酶体的异同

普通蛋白酶体和免疫蛋白酶体的异同
蛋白酶体直接参与了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运作,并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肽类抗原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型I蛋白传递到抗原呈递细胞表面。这些肽段是来自被蛋白酶体降解的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虽然一般的蛋白酶体就可以参与这一进程,但实际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复合物,其可以生成合适大小和成分的降解片断以供MHC结合。这种复合物的组成蛋白的表达是由γ干扰素所诱导;当免疫反应发生时,这些蛋白质,包括11S调节颗粒(主要作用为调节MHC的结合肽段的产生)和特殊的β亚基(β1i、β2i、β5i,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的表达就会增加。这种由特殊的β亚基参与形成的复合物就被称为“免疫蛋白酶体”。 另一种有所变化的β5亚基,β5t,在胸腺中表达,能够形成胸腺独有的“胸腺蛋白酶体”(thymoproteasome),参与T细胞的发育调控。
MHC类型I蛋白的配基结合强度取决于配基C末端的组成,因为肽段配基是通过氢键和与MHC表面的B pocket近接触来结合的。许多MHC类型I蛋白趋向于结合疏水性残基,而免疫蛋白酶体复合物就可以更多地生成具有疏水性C末端的肽段。

㈣ 蛋白酶体的主要作用

蛋白酶体的功能涉及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凋亡、应激反应、DNA修复、基因转录、抗原提呈、信号转导、癌症、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等。

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体现者,而蛋白酶体直接影响某些蛋白质的更新,其中包括错误折叠蛋白和许多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如p53、cyclin 等,显然这些蛋白质数量的调节会直接影响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4)蛋白酶体亚基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蛋白酶结构体是在真核生物和古菌中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结构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蛋白酶结构体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这一作用是通过水解肽键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能够发挥这一作用的酶被称为蛋白酶。

经过蛋白酶结构体的降解,蛋白质被切割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这一标记反应是被泛素连接酶所催化。一旦一个蛋白质被标记上一个泛素分子,就会引发其它连接酶加上更多的泛素分子。

㈤ 蛋白酶体是什么

中文名称:蛋白酶体英文名称:proteosome;proteasome定义1:存在于胞质溶胶中一类结构和功能保守的蛋白酶解复合物。为由28个亚单位所组成的圆筒状结构,其中间的两个β亚单位由MHC中低分子量多肽基因LMP2和LMP7编码,内源性抗原穿越该圆筒状结构而被降解为肽段。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细胞(三级学科)定义2:编号:EC 3.4.25.1。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降解细胞质溶酶体外蛋白质的体系,由10~20个不同亚基组成,可显示多种肽酶活性。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定义3: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降解细胞质溶酶体外蛋白质的体系。由10~20个不同亚基组成,可显示多种肽酶活性。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㈥ 蛋白酶体抑制剂 mg132

MG-132是一种有效,可逆,能渗透细胞的 20S蛋白酶体 抑制剂。
它抑制蛋白酶体胰凝乳蛋白酶样肽酶活性的 IC50值为 24.2 nM。MG-132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C6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24小时时的IC 50值为18.5μM)。

MG-132通过下调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和XIAP,促凋亡蛋白Bax和半胱天冬酶-3的上调以及切割的C端85kDa PARP的产生来诱导细胞凋亡
MG-132还会使活性氧增加5倍以上

㈦ 蛋白酶是什么

蛋白酶体(proteasomes) 是在真核生物和古菌中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蛋白酶体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这一作用是通过打断肽键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能够发挥这一作用的酶被称为蛋白酶。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经过蛋白酶体的降解,蛋白质被切割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即连接上)。这一标记反应是被泛素连接酶所催化。一旦一个蛋白质被标记上一个泛素分子,就会引发其它连接酶加上更多的泛素分子;这就形成了可以与蛋白酶体结合的“多泛素链”,从而将蛋白酶体带到这一标记的蛋白质上,开始其降解过程。

从结构上看,蛋白酶体是一个桶状的复合物,包括一个由四个堆积在一起的环所组成的“核心”(右图中蓝色部分),核心中空,形成一个空腔。其中,每一个环由七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中间的两个环各由七个β亚基组成,并含有六个蛋白酶的活性位点。这些位点位于环的内表面,所以蛋白质必须进入到蛋白酶体的“空腔”中才能够被降解。外部的两个环各含有七个α亚基,可以发挥“门”的作用,是蛋白质进入“空腔”中的必由之路。这些α亚基,或者说“门”,是由结合在它们上的“帽”状结构(即调节颗粒,右图中红色部分)进行控制;调节颗粒可以识别连接在蛋白质上的多泛素链标签,并启动降解过程。包括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的整个系统被称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对于许多细胞进程,包括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等,都是必不可少的。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主题就是蛋白质酶解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和泛素在酶解途径的作用,而三位获奖者为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

㈧ 蛋白酶体的结构组成

蛋白酶体20S核心颗粒的简化结构图。构成外部两个环的α亚基用绿色来表示,构成中间两个环的β亚基用蓝色来表示。
从上往下看核心颗粒的简化结构。可以看出环结构存在七次轴对称。
蛋白酶体的组分通常根据它们的斯维德伯格沉降系数(以“S”来标记)来命名。最普遍的蛋白酶体的形式是26S蛋白酶体,其分子量约为2000kDa,包含有一个20S核心颗粒和两个19S调节颗粒。核心颗粒为中空结构,将剪切蛋白质的活性位点围在“洞”中;将核心颗粒的两端敞开,目的蛋白质就可以进入“洞”中。核心颗粒的每一端都连接着一个19S调节颗粒,每个调节颗粒都含有多个ATP酶活性位点和泛素结合位点;调节颗粒可以识别多泛素化的蛋白质,并将它们传送到核心颗粒中。除了19S调节颗粒外,还存在另一种调节颗粒,即11S颗粒;11S调节颗粒可以以类似于19S颗粒的方式与核心颗粒结合;11S颗粒可能在降解外源肽(如病毒感染后产生的肽段)上发挥作用。 此外,PA200(酵母中为Blm10)蛋白也可以单独作为激活蛋白来调控20S颗粒的开启。 不同的生物体中,20S核心颗粒中亚基的数量和差异性都有所不同;就亚基数量而言,多细胞生物比单细胞生物要多,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多。所有的20S颗粒都由四个堆积的七元环所组成,这些环结构则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构成:α亚基为结构性蛋白,而β亚基则发挥主要的催化作用。外部的两个环,每个环都含有七个α亚基,一方面作为调节颗粒的结合部,另一方面发挥“门”的作用,阻止蛋白质不受调控地进入核心颗粒的内部。内部的两个环,每个环都含有七个β亚基,且包含蛋白酶活性位点,用于蛋白质水解反应。蛋白酶体的大小在不同物种之间相当保守,其长和宽分别为约150Å和115 Å。其内部孔道宽为近53 Å,而入口处则只有13 Å的宽度,这就提示蛋白质要进入其中,需要先被至少部分去折叠。
在古菌(如Thermoplasma acidophilum)中,所有的α亚基和所有的β亚基是等同的;而真核生物的蛋白酶体(如酵母)中,每个亚基都不相同,即α和β亚基都含有七种不同的亚基。在哺乳动物中,β1、β2和β5亚基具有催化作用;虽然它们有着共同的催化机制,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分别为类胰凝乳蛋白酶型、类胰蛋白酶型和肽谷氨酰基肽水解(peptidyl-glutamyl peptide-hydrolyzing)。 在暴露于前炎症信号(如细胞因子,特别是γ干扰素)时,细胞应激反应会促使造血细胞表达另一些形式的β亚基,即β1i、β2i和β5i。由这些替代亚基所组装成的蛋白酶体又被称为“免疫蛋白酶体”(immunoproteasome),相对于正常形式的蛋白酶体,其底物特异性发生了变化。 真核生物中的19S颗粒是由19个蛋白质组成的,并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由10个蛋白质组成的可以与20S核心颗粒上的α环直接结合的基底,和一个由9个蛋白质组成的结合多泛素链的盖子。其中,10个基底蛋白质中的6个具有ATP酶活性。19S和20S颗粒的结合需要ATP先结合到19S颗粒上的ATP结合位点。 ATP的水解对于蛋白酶体降解一个连接泛素的紧密折叠的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而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主要是用于蛋白质的去折叠、核心颗粒的孔道开放 还是两者皆有,则还不清楚。截止到2006年,26S蛋白酶体的结构还没有获得解析。
19S颗粒的每个组分都有它们自己的调控作用。Gankyrin,一个近期鉴定出的癌蛋白,是19S颗粒的组分之一,可以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紧密结合,并且通过与泛素连接酶MDM2的结合,在识别泛素化的p53蛋白中发挥作用。Gankyrin具有抗凋亡作用,其被发现在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如肝癌细胞)中过表达。 11S和19S调节颗粒都是多亚基的复合物,而实际上真核生物中还存在着以单个蛋白结合20S颗粒的调节蛋白──PA200或Blm10(酵母中)。PA200的分子量高达200kDa,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可以直接结合并激活20S颗粒。 PA200可能参与了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㈨ 蛋白酶体的形态组成

蛋白酶体是在真核生物和古菌中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 蛋白酶体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这一作用是通过水解肽键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能够发挥这一作用的酶被称为蛋白酶。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经过蛋白酶体的降解,蛋白质被切割为约7-8个氨基酸长的肽段;这些肽段可以被进一步降解为单个氨基酸分子,然后被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 需要被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一个称为泛素的小型蛋白质所标记(即连接上)。这一标记反应是被泛素连接酶所催化。一旦一个蛋白质被标记上一个泛素分子,就会引发其它连接酶加上更多的泛素分子;这就形成了可以与蛋白酶体结合的“多泛素链”,从而将蛋白酶体带到这一标记的蛋白质上,开始其降解过程。
从结构上看,蛋白酶体是一个桶状的复合物, 包括一个由四个堆积在一起的环所组成的“核心”(右图中蓝色部分),核心中空,形成一个空腔。其中,每一个环由七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中间的两个环各由七个β亚基组成,并含有六个蛋白酶的活性位点。这些位点位于环的内表面,所以蛋白质必须进入到蛋白酶体的“空腔”中才能够被降解。外部的两个环各含有七个α亚基,可以发挥“门”的作用,是蛋白质进入“空腔”中的必由之路。这些α亚基,或者说“门”,是由结合在它们上的“帽”状结构(即调节颗粒,右图中红色部分)进空腔”中的必由之路。这些α亚基,或者说“门”,是由结合在它们上的“帽”状结构(即调节颗粒,右图中红色部分)进行控制;调节颗粒可以识行控制;调节颗粒可以识别连接在蛋白质上的多泛素链标签,并启动降解过程。包括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的整个系统被称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对于许多细胞进程,包括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等,都是必不可少的。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主题就是蛋白质酶解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和泛素在酶解途径的作用,而三位获奖者为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

㈩ 求:蛋白酶体和蛋白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谢谢!

蛋白酶体是所有真核生物中负责清除细胞内垃圾的除溶酶体以外的水解体系,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所以又称为泛素降解途径。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它的作用主要是识别要被降解的蛋白质,然后将这种蛋白质送入蛋白酶体的圆桶中进行降解。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复合体催化机构,有不同的亚基组成的一个特定生物结构——圆桶状,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识别同一种信号——泛素化,水解机制也是类似的。而蛋白酶泛指一切具有催化蛋白质水解功能的酶,具有不同的识别机制和水解机制。可以说,蛋白酶体是蛋白酶的一种

阅读全文

与蛋白酶体亚基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比杜邦分析好的方法 浏览:933
运动中正常人的心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285
电脑优化硬盘的方法 浏览:91
常见的门安装方法有 浏览:90
打铁棍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10
如何学好初三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336
供给润滑油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37
葱爆蛋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221
油性擦色宝使用方法 浏览:227
分析复调方法 浏览:910
fluent计算方法 浏览:364
椭圆暖气片安装方法 浏览:145
如何自己惩罚自己的方法 浏览:487
新客户开发率测量方法 浏览:17
经常失眠快速入睡的方法 浏览:459
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三种计算方法 浏览:898
海藻的种植方法图片 浏览:353
手机二手资料的方法 浏览:603
有两根棍子倒库最简单又准的方法 浏览:728
硬水转换成软水的简单方法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