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导语:安全生产历来是社会关注、人民关心、国家重视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企业为确保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许多管理目标,加大安全投入、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严峻的安全局面。
一、安全管理概念
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组织实施安全管理的规划、决策、指导、检查等内容。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在安全状态下运营的根本保证,同时安全管理也能够有效的预防一些突发性的安全事故,保护劳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劳动者的安全为目的,进行与安全工作相关的方针、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地利用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保证。
二、企业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事故频发
2013年11月22日上午10点30分,山东青岛经济开发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9人失踪,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江苏省昆山市一家汽车配件厂发生铝粉尘爆炸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1、企业领导安全意识不强
从历次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大都是因为安全管理意识不强造成的。许多企业的员工甚至领导都存在着对安全生产重视不足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甚至完全没有安全生产的概念,存在着侥幸心理。许多企业缺乏安全管理机制、非法经营,即使有事先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方针、政策,也都是做做样子,很难真正落地实施。很多情况下,都是只做了表面功夫,没有深入的挖掘,也没有真正的起到加强安全生产的作用。
2、企业内部缺乏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当前有许多企业都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专门负责企业进行经营生产活动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既是有,也都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检查、监管,大都是在做表面文章。部分企业甚至安排一些不懂的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兼职管理,这样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形同虚设,起不到真正的安全管理作用。
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当前大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投入并不足,以导致了企业安全性不高,给一些突发性事件埋下了隐患。例如在一些危险区域缺乏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施,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为落后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现场的粉尘、噪音、通风都不符合标准要求,再或者劳动者并没有按照安全生产要求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等等。
4、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真正的执行或者落实到位。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切记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甚至人的'生命作为代价。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把安全落实在第一位。同时在领导层要特别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应当以高层领导为核心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统筹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事宜。
(二)加强安全宣传力度
现代企业应当大力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板报、报纸、新闻、APP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尤其是要对安全防护、消防等重要内容进行宣传普及。另外还应当多宣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力度。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对于企业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员要进行特殊培训,并且要进行持证上岗,只有通过了相关认证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三)积极排查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企业应当积极的排查安全隐患,对于一些重点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排查和处理。针对排查当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事故隐患的消除,并且要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安全隐患排查清楚之后要聘请外部专家对安全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以便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高度。
(四)重视消防能力建设,提高事故应急处置水平
所有企业都应当从根本上重视对消防能力的建设,尤其是要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火灾的能力、人员逃生的能力、宣传教育的能力等等。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提高,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并应当在企业层面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处置方案,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五)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
企业内部应当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只有安全管理进行了标准化操作,才能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水平,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夯实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
2. 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而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我国企业的发展瓶颈与管理控制薄弱有着紧密联系。
(一)创始人与员工问题
创始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的创始人在创立公司之初会经历很多困难,而这些困难的克服需要通过其个人努力和个人胆识,创始人将公司逐步发展成规模型企业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才能使企业的发展由弱到强,同时创始人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经营发展理念,自己的经营风格,这些能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但创始人的经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也会显露出缺点,创始人有其个人局限性,例如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对科技对信息的要求量加大,但这些仅凭创始人是完不成的,需要加大对人才的聘用力度,但创始人缺乏战略意识,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整体需求来面对这个问题,对企业的发展缺少正确合理的规划,使得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1];同时创始人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也会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不能舍弃以前的经验,认为自己的经验才是正确的,不能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及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策略的制定,沉溺在传统的独断专行的管理风格中,排斥创新。
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如若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不明确,对企业的生产操作规范不了解,对企业没有主人翁的意识,不能本着对企业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工作,那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对本企业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明确也将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要正确认识了解企业的奖励机制及反馈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多进行工作方面的反馈,多进行工作操作的实际操作,多发现改进方法,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组织问题
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认识不清,对企业管理系统的认识不能上升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有的企业领导能认识到企业管理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不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只是通过简单的学习认识到了控制系统理论,没有制定企业的长远的战略目标,也没有将战略目标贯穿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忽视了政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政策只是政策,不能对企业的发展有任何有利作用;企业对日常的控制政策理解不健全,对于业务上的流程控制不清晰,将所有的流程控制一视同仁,没有突出关键的部门关键的岗位,将所有岗位同等重视,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机制,员工在工作中也不能体会到企业的激励机制,因此缺乏工作热情,长久也不能对企业有何实质性的建议,对企业的发展不利,也对员工的个人发展不利;第三是员工没有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也不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具体的.可以参照的目标,没有可以借鉴的标准,使得企业的组织管理陷入僵局,员工对企业无主人翁的定位,自然对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很大的贡献,只是简单的从事一份劳动而已;同时企业在进行项目工程的审批时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只重视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忽略事前的控制,对审批前得准备工作不到位,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包括时间上及人力物力上,对企业的发展不利[2]。企业对项目进行及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缺乏成本上的控制,对日常工作及项目工程的监督力度不够,造成工程的再回修及工作的再重复,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也是企业组织管理问题的表现;组织问题的另外一个体现是组织沟通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比较传统,还是运用以前直接反映情况问题的沟通机制,没有给员工提供多途径的沟通方法,使得上级领导对员工的真实诉求了解不清,不能结合员工的需要来制定企业的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在实践中脱离了企业的主体员工的需要。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管理的理念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管理,从事组织管理的领导是组织管理的直接从事人,因此企业的组织管理问题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一)战略控制层面
企业的战略控制层面是抽象的理念,且战略系统的建立及运用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过程,但一旦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久的收益,且收益丰厚。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控制政策时,要注意形成明确的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战略目标的形成目标一定要清楚,要具有可行性,要让员工明白企业的战略目标并鼓励他们为之而努力,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时要集思广益,听取多方建议达成共识,从而实现战略执行的协同效果。
战略控制分三个层面,一是要建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能更好地凝聚企业的多方力量,能实现从上到下的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避免管理层和员工在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可以实现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双方良好沟通、团结协作,更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价值观的建立有很多途径,可以通过对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宣传,让员工知道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的发展有所了解;鼓励员工多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多进行书籍的阅读,企业也可以给员工创造学习的条件,在资金及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企业的图书馆;同时企业要注重员工的各方面条件,比如学历、平时的兴趣爱好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结合员工的实际给他们安排相应的工作环境,实现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创造良好收益;二是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绩效标准,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企业建立明确的标准,对员工的创新思维的开发及创新精神的实现都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企业建立明确标准也可解决传统的领导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有明确的标准,员工才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更明确的认识,在标准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同时在标准的引导下也有利于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三是企业的激励及反馈机制的实现,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企业本身的战略目标,不断进行战略目标的再审工作,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投入最大的工作热情,企业在遇到风险时,比如金融危机,要同心协力,做好各方面像风险控制方面的工作,同时要稳定员工的情绪,不能在危机来临时进行大规模的裁员,让员工在危机到来时有工作中的危机意识,不利于平时的工作也不利于企业将来工作的展开。
(二)流程与任务控制层面
流程与任务的控制是一个具体的企业的控制过程,其实施的成本控制计量较清晰,其效益的实现也较直接。企业流程与任务的控制层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要细化目标,实现标准流程。目标是一个企业进行长久发展不可忽视的工具,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只有将目标细化,根据各个部门及岗位的不同将目标细化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管理者,才能有效地实现目标的完成,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自身凭借本身优势完成企业确定的适合自己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发展。二是要立足企业的整体,突出企业的优势所在。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品牌,有自身的优势资源所在,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要结合这些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目标的制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切忌顾此失彼,要明确各个环节、把握关键性原则,突出优势项目、优势品牌。在目标的具体实施时,要对部门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每个企业都要做好企业自身的发展安排,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夯实基础才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同时要协同员工做好面对危机面对挑战的准备,建立一个有效的良性的管理控制的途径。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完善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的实现是整个企业做好发展的必要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