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监测血糖的方法
一、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既往2~3个月平均血糖的指标,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糖尿病治疗初期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一次。对大多数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控制目标为<7%。对于糖尿病病程很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着的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等情况的患者可适当放宽控制目标。检测无需空腹,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二、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可以反映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对短期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疗效的评价,该指标可能比糖化血红蛋白更有参考价值。
三、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需要使用通过特殊仪器来实施持续、动态地血糖检测,一般每3~5分钟自动记录血糖数据,可连续记录72小时,绘制出血糖变化曲线,更直观地了解血糖的动态变化。在评估血糖波动和发现低血糖方面,该方法具有独特优势。
首选推荐使用该方法的人群:
1型糖尿病;
需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3次以上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波动大的糖尿病患者。
四、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包括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它能够反映实时的血糖水平,能够了解如饮食、运动、情绪以及药物等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发现低血糖。
监测时间点:
一般一天中有8个时间点可以选择,即三餐的餐前餐后、睡前及夜间监测。注意的是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h没有进食所测的血糖,早餐前测的多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监测一般选在餐后两个小时。
监测频率: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来决定监测频率。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的患者应每天监测4~8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血糖),直到血糖控制稳定。当病情稳定,饮食、活动规律、血糖达标后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3~5次。
使用血糖仪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血糖仪,新买的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及更换电池后需要对一起进行校正;
血糖测试用品存放在干燥清洁处,试纸应在保质期内使用,更换血糖纸时要注意对准型号;
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使用:采血时切勿挤压采血部位获得血样,否则会干扰检测结果。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也可以反映降糖治疗的疗效并作为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周做好自我的血糖监测,每季度做好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必要时行动态血糖监测,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B. 糖尿病人平时应做哪些检查
检查项目:
1,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平常的监测指标。
2,糖化血糖蛋白(HbAlc<6,5%作为控制目标),因为HbAlc值能够反映2-3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患者至少每3个月到医院查一次。如果达标,可以半年查一次。
3,患者病史5年或以上者,每年应查一次眼底。检查有无糖尿病性足及周围神经性病变。
4,专家讲,糖尿病和冠心病是等危症,是说二者患急性心肌猝死的危险性等同。所以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一定要达标,不要使血糖波动太大,预防血管性病变是根本目的。
C. 快速测试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测血糖的方法有几种,可以抽静脉血,可以抽末梢血也就是指尖血春冲,用血糖仪来测量,可以用动态血糖来监测,还有一种瞬感血糖仪。抽静脉血比较麻烦,必须去到医院才行;用血糖仪就比较方便,如果家里条件好,可以选择用动态血糖来测。瞬感血糖仪是通过电机插在皮肤上,通过感应来测血糖,但是数据可能会有偏差
测血糖可以到医院抽血检查,也可以自己在家采指血检测。第一次查血糖及糖尿病的诊断都需要到医院抽静脉血检查。确诊糖尿病后可以在姿历家自测血糖,监测血糖水平。不同时间测定的血糖水平不一样,测血糖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根据检测血糖的不同目的确定测血糖的时间。自测血糖的方法包括①检查和消毒手指,待干;②开机,检查血糖仪的代码是否与使用的试纸代码相同;③将采血针头装入刺指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刺破手指取适量血;④将血糖试纸插入试纸孔,待血糖仪指示可以取血后,用血糖试纸测试区吸取血滴;⑤观察试纸测试区充分浸润血滴后拿开等待结果,按压穿刺点;⑥读取血糖值;⑦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⑧取下用过的试纸,关闭血糖仪,用过的针头放入锐器盒中。在家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只要依照正确的操作说明,血糖监测实施起来十分容易。在试纸条上滴一滴血就能看出血糖水平是否正常。若不正迹森搜常,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多做运动或服用药物。
D. 测量血糖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血糖的正确测量方法:1.用温水或中性肥皂洗净双手,反复揉搓准备采血的手指,直至血运丰富。用75%的酒精消毒指腹,待干。2.打开血糖仪开关,用吸血的血糖仪,就取一条试纸插入机内;用滴血的血糖仪,就取一条试纸拿在手上(手指不可触及试纸测试区)。3.取出试纸后随手将盖筒盖紧,用采血笔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指腹。无名指指腹两侧取血最好,因其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4.如果是吸血的血糖仪,就将血吸到试纸专用区域后等待结果;如果是滴血的血糖仪,就将一滴饱满的血滴或抹到试纸测试区域,将试纸插入机内等待结果。不要追加滴血,否则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E. 糖尿病怎么检查
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断检查主要为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体检时可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并不代表该患者一定没有糖尿病。要确诊是否为糖尿病,不能只看空腹血糖值测量结果,还需检查即刻血糖或OGTT2小时血糖。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其餐后2小时血糖异常。
在糖尿病确诊以后,可通过指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尿糖等检测,进行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评估。如家用血糖仪,可以快速检测指尖血糖,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
糖尿病的检查包括诊断糖尿病的基本检查和相关并发症的排查。最基本的是血糖测定,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高度怀疑糖尿病的初诊患者需要行糖耐量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胰岛素释放试验或C肽释放试验;糖尿病自身抗体、血压、血脂,肾功能等基本检查。另外针对不同的并发症可以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和手段。
F. 血糖检测方法有哪些
1,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常规糖尿病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通过生化分析仪血液在生化分析仪中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于家用血糖监测试纸血糖,两种方法均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反应得到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这个检查是最重要的一个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试验,是确定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负荷葡萄糖,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测量血胰岛素,C肽,胰腺B细胞了解最大容量葡萄糖分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3,动态血糖监测
可以反映个体血糖波动,特别是可以帮助找到昼夜隐藏的血糖异常,发现自己血糖波动和法律变化,提前至少提前5年发现血糖异常;检查更贵,一般需要医院1-3天。
4,尿糖
尿糖试纸或尿常规尿糖项目可以帮助了解血糖的情况,尿糖通常建议血糖> 10mmol / L;但是受到饮食的影响,前半个小时要排空膀胱。
5,糖化血清蛋白
可以反映血糖总体控制水平近2〜3周,可以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贫血患者可以选择检查;但其测试结果由细胞内白蛋白水平的水平,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不推荐。
6,动态血糖监测
可以反映个体血糖波动,特别是可以帮助找到昼夜隐藏的血糖异常,发现自己血糖波动和法律变化,提前至少提前5年发现血糖异常;检查更贵,一般需要医院1-3天。
G. 正确测血糖的方法是
你好,你的问题是测血糖的正确方法。测血糖的包括有静脉抽血化验,指尖血糖测试。如果是确诊有无糖尿病的话,是需要静脉抽血化验的。
指尖血检测是自己在家进行监测的,通过血糖一来进行测定的,那么这个空腹血糖如果达到7.0餐后,血糖达到11.1,那么考虑是有糖尿病的
H. 如何检测自身是否患有糖尿病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需要到医院检查,如果血糖异常程度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1)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加上随机血糖监测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或加上(2)空腹血糖监测大于等于7.0毫摩尔/升;或加上(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检测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4)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以明确诊断。
虽然不能评自我感觉判断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但是在糖尿病初期,很多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时候不能够大意,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看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症状。
还有一些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会出现乏力、头晕、嗜睡、脚像踩在棉花上的异常感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也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血糖,看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很多人知道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波动,但其在我国不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可用于糖尿病诊断。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范围在4%~6%之间,当一个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此时需要检测血糖,以明确诊断。
对于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如果是经常去看医生的人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去医院看病,很多时候都会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在这两项检查中,都会有“葡萄糖”含量。如果在血常规的检查报告单上“葡萄糖”指标超过了正常指标6.1较多,尿常规的“葡萄糖“也同时出现了+号,大夫一定会提醒你注意糖尿病的问题。大夫提醒了以后,可别当成耳旁风,患者就要去专门的“内分泌”科室去进一步检查来予以确诊。
但是,有很多人,一般并不怎么去医院,不能够及时得到大夫的警告。这些人血液和尿液指标超过了正常值,自己还不知道。一般如果超过的不多,很可能会毫无觉察。
在这种情况下,血液和尿液指标就会越来越超标,直至产生了症状。
首先你会发觉近期小便次数频繁,几乎是一小时一去。感觉总是口渴,老是想喝水。这时候,你就要想到:“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了”。
当然,如果你的周围有人有血糖仪,可以借用一下,让他帮助你测一下血糖,立马你就知道有没有糖尿病了。
如果检测血糖严重超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看内分泌科医生,然后在医师的指导下予以治疗。
我是小眼睛医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该大于或者等于7.0mmol/L,餐后血糖应该大于等于11.1mmol/L。
对于没有症状的人,仅仅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重复测试一次,礽达到以上的患者。
对于没有典型症状的患者,仅仅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的血糖大于11.1mmol/L者,都认为是糖尿病。
如果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mmol/L之间,是糖耐量减低。
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都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同时空腹血糖小于5.6mmol/L,都可以排除糖尿病。
小眼睛医生认为你需要完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试验、或者是C肽释放、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上,对于使用胰岛素释放的患者,血清中的胰岛素往往不能完全放映波动,需要测定C肽,能够反应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状体。
为什么需要测糖化血红蛋白呢。
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在17-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应1-2周之间的平均水平,不受血糖的干扰,所以可以作为你近期血糖水平的一个灵敏指标。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评论告诉我。
当然是医学检测出来的噻!不过细细想来,我在陪读女儿的四年里,从来没有得过皮肤瘙痒的我,隔一段时间就会患一次病,主要是小腹、下身以及大腿处瘙痒,怎么擦药都不见好,我老是以为我湿热重,总是自作聪明地去药房买一些“湿毒清胶囊”或者“皮肤病血毒丸”等药来吃!如今回想起来,那就是血糖高的一种表现。对了,我还频频发作低血糖,其实也是血糖不稳定造成的。女儿高考结束后 ,我一体检,妈呀!血糖高达6.9 所以奉劝中年朋友们,一定要养成经常体检的习惯,最起码三个月或者半年体检一次。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不仅患病人数众多,且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糖尿病起病较隐匿,不易察觉,因此大部分患者发现糖尿病时已有较长的病程,可能已对靶器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那么,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判断有无糖尿病,可根据相关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可通过血糖监测明确自己的判断。血糖显着升高后,尿中葡萄糖浓度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会产生“多尿”的症状;“多尿”导致人体丢失大量水分,饮水需求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多饮”;由于人体的血糖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外周组织器官处于相对“缺糖”状态,故会出现食欲增加,导致“多食”;即使食欲增加,但依然存在葡萄糖的利用障碍,导致脂肪、蛋白质等组织分解增多,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下降”。因此,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又称为“三多一少”,若出现了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糖尿病,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
虽然“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并非所有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且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常无症状,因此,血糖监测是筛查糖尿病的有效手段。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若空腹血糖达到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11.1mmoll/L,应考虑糖尿病,建议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通常会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如呕吐、腹痛、脱水、嗜睡、昏迷、呼气有烂苹果味等,此时需高度警惕,有可能是1型糖尿病,这类患者由于绝对缺乏胰岛素,故需要早期给予胰岛素控制病情,避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 健康 知识!
如果说起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答得上来,就是“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下降,但这些症状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来用,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这种情况了出现时,实际上糖尿病已经发生了好长时间,早已错过了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时机。
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细胞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使血糖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种疾病。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的早期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即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甚至高于正常水平,但细胞上与胰岛素结合的胰岛素受体功能防碍,致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而引起血糖升高,称为胰岛素抵抗。
这种状态下,胰岛细胞会反射性的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需要,而胰岛素降了具有促进血糖利用的作用下,还具有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的功能,过多合成的脂肪便会贮存有皮下,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这也就是为什么胖人更容易得糖尿病的原因。
随着胰岛素抵抗的持续存在,由于胰岛细胞长时间在超负荷工作,正常功能便会受到损伤进行发生防碍,胰岛素的分泌理大为减少,不仅血糖不断升高,脂肪合成也逐渐减少,原本贮存的脂肪不断消耗,体重便开始下降,逐渐出现消瘦。
所以,要想了解自己血糖是否异常,是否发生了糖尿病,最可靠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检测血糖,根据血糖的高低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医学上对异常血糖和糖尿病制定如下标准,平常可以随时检测血糖后对照这个标准来做自我分析判断:
要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医院通常会根据受测人员的症状以及血糖测试的数值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1、确诊测试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三种:
(1)随机血糖测试
这种方法对于有严重糖尿病症状(食多、饮多、尿多、消瘦)的受测人员比较适合,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测试方法。
结果分析: 随机选择时间进行血糖检测,如果测量结果 11.1mmol/l(200mg/dl),则可确诊为糖尿病。
对于没有明显糖尿病症状的受测人员来说,在血糖测试结果 11.1mmol/l(200mg/dl)时,择日再随机进行两次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均 11.1mmol/l(200mg/dl),即可确定为糖尿病。
(2)空腹血糖测试
测试前最少8小时受测人员没有吃饭(可以喝水),一般在早上进行测试。
结果分析: 如果受测人员空腹测试的血糖值 7mmol/L(126mg/dl),且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则可确定为糖尿病。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被测者,如果血糖测试结果 7mmol/L(126mg/dl)时,再进行随机血糖测试(一般选择餐后2小时),若结果 11.1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
(3)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
这种方法主要是测试人体调节葡萄糖的能力,常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总共需要2~3个小时。受测人员会被要求服用75克的葡萄糖溶液(约300毫升),并收集其在之后30分钟至3小时以内的血糖数值,通常以服用后2小时的血糖值作为判断依据。
结果分析: 如果测得2小时的结果 11.1mmol/l(200mg/dl),即可判断为糖尿病。对于孕妇来说,测试结果若 8.5mmol/L(153mg/dl),即可判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2、辅助测试方法:除了上述测试可以直接确诊糖尿病之外,还有两个常见的辅助诊断方法。
(1)糖化血红蛋白(A1C)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馈的是受测人员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国内目前仅将其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参考项目,一般测试结果 6.5%,则考虑为糖尿病,但仍需上述三种血糖检测方法来确诊。
(2)尿糖检测
这种方法只能初步检测血糖的高低。如果尿糖检测呈阳性,则说明人体血糖水平较高,超出正常水平。但仍需进行血糖检测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您可以关注下“问上医”定期发布的内容和专栏,其中就有与糖尿病相关的内容。
概述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及/或作用缺陷(相对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代谢障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为典型症状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其与 社会 心理、情绪相关密切,所以糖尿病属于慢性心身疾病之一。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症群,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诊断都是靠化验,主要是在 健康 体检或者是其他疾病检查中偶然诊断出糖尿病,还有不少患者是首先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然后才追溯病根诊断出糖尿病。不论是有无症状或并发症,糖尿病的关键诊断首段就是根据家族史、患病史、临床表现、血糖等生化检查而定,并应对糖尿病类型、代谢紊乱程度以及对存在的并发症和伴随症及其病情程度作出估计,还须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而且要参照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确诊。
糖尿病不能根治根治糖尿病这是每个病人及其家属的梦想,也是医学工作者的追求,但目前的医学水平,尚达不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中药或西药可以根治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终身的。
糖尿病的自我诊断:糖尿病的早期一般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患者可根据这些表现对自我进行诊断,以便及时就医。 1、不管吃多少,总觉得饿,有些人过去不喜欢吃得甜食,现在也变得喜欢吃了。
2、时常口渴,饮水量比平时明显增多。
3、小便次数增多,一天排尿量多达3-5千毫升。
4、齿槽溢脓。
5、视力无原因的下降,视物模糊。
6、身上发痒或皮肤反复感染。
7、出现肌肉痉挛,腿肚子抽筋。
8、身体倦懒无力,耐力减退。
9、体重下降,普得消瘦。
10、男子出现阳痿。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三种以上者,即应该引起注意,可能为糖尿病发病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确诊,以免耽误治疗。
糖尿病的常规诊断:糖尿病诊断的唯一标准是血糖。
血糖即血液内的葡萄糖,是肌体的能源之一。正常成人的血糖水平是:空腹血糖(FBS):3.6-6.1mmol/L(69-109mg/dl),餐后2小时血糖(20PBS):3.6-7.7mmol/L(65-139mg/dl)。 在测血糖时应该注意,空腹血糖,时间应在12小时内;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
1、有糖尿病症状为:空腹血糖 7.8mmol/L(140mg/dl) ,或者在平时任何时间血糖 11.1mmol/L(200mg/dl)即可诊断为患上糖尿病。
2、有糖尿病症状而血糖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应该再作糖耐量试验。成人空腹口服葡萄糖75g后2小时测血糖,如果血糖 11.1mmol/L(200mg/d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
I. 糖尿病病情应该怎样监测
(1)监测自我症状的变化
要做到认识糖尿病的症状,并正确解释症状变化的意义。例如: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病人,“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好转,说明糖尿病得到控制,这种药物治疗有效,反之“三多一少”症无改善或加重,说明糖尿病未得到控制,这种口服降糖药无效或服用的剂量不够。症状的监测包括:口渴的程度与饮水量、尿量及排尿次数的变化;体力情况:异常饥饿感;低血糖状态;视力变化、神经症状及皮肤瘙痒:发热、各种感染、疼痛、浮肿等。
(2)记录饮食量,定时定量进餐
记录工作和运动量,适度运动。糖尿病的饮食疗法是其他疗法的基础,记录的内容应包括蛋白、脂肪、糖类等,轻症病人一般每天记录一次,中重症病人每餐记录一次,可预防饮食过量或节食过度。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我感觉监测运动量,做好记录,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既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又可避免过度疲劳。
(3)监测有关的化验结果
特别是血糖的监测,并了解其意义,以便及时把握病情的变化。糖尿病的血糖监测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测定,首先应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定期去医院查血糖,一般来说,病情稳定,可1~2个月去医院检查调整治疗一次,若血糖波动较大,或时有低血糖发生,应每周去医院检查调整用药,若病情严重,或有应激情况或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到医院治疗。同时应学习使用携式血糖测定仪测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或用血糖试纸进行血糖半定量测定,使用尿糖试纸测尿糖,以尿糖估计血糖。
血糖监测: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用微型血糖测定仪立即测出血糖值,目前有多种血糖测定仪,采血针用自动弹簧装置,方便可靠,病人几乎无痛感。血糖的自我监测应根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来确定间隔时间,—般而言,对于病情控制差、不稳定或在改变治疗方案时,每天监测三餐前及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凌晨3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或根据病情及治疗随时监测血糖:当病情控制良好时可每周监测血糖1~2次,甚至每月1~2次。有低血糖症状时应随时测定血糖。
尿糖检测:尿糖代表—定时间内从尿中排出的糖量。在肾糖阈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尿糖监测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血糖越高尿糖越多,特别是在不能测定血糖时,监测尿糖一般可以代替血糖测定。目前多用尿糖试纸检测尿糖定性,但应注明采集标本的时间。一般是进行三餐前及睡前的尿糖测定,在三餐前30~40分钟先将尿排空,饭前留取标本,用尿糖试纸检测。
尿酮体测定:采用尿酮体试纸测定,将试纸浸于尿液后马上取出,按规定时间与标准色板对比,确定酮体的阳性度。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持续重度尿糖或持续高血糖时应注意检测尿酮体。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一般在医院进行检测,但目前已有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测定仪及配套试纸,用微量指血即可在6分钟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4)自我监测服药情况
记录药名、剂量、增减情况、服法、服药时间及药物的治疗效果、副作用、不良反应等,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并养成遵医嘱、定时服药的习惯。
(5)自我监测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患者感到乏力、虚弱、口渴、尿量先少后多再减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腹痛,严重时出现呼吸加深加快,且有酮味,甚至休克或昏迷,此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一开始表现为发热、面部潮红、皮肤干燥无弹性,眼球凹陷,口干、尿频、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至昏睡,若不及时救治很快进入昏迷状态。
低血糖症:一般发生在空腹或注射胰岛素后3~4小时,轻者以饥饿、虚弱、头晕、汗出,心悸为主:重者嗜睡乃至昏迷,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老年患者为多,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周围神经病变以肢端无力、麻木不适或灼热刺痛为表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以胃肠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与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胃排空延长、饱胀感、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尿潴留、残余尿增多、性功能降低,心率和血压波动、特别是体位改变时更明显。若糖尿病病人出现以上症状,特别是中老年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早期常有心率增快的倾向,有时可达130次/分。且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减退,无痛性心肌梗塞发生率较高,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表现为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有时仅表现为疲乏,极易发生漏诊,应提高警惕。
糖尿病性肾病:本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尿蛋白的改变,临床糖尿病性肾病及终末糖尿病性肾病几乎是不可逆的,因而应在早期定期测定尿蛋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糖尿病性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可见偏瘫、失语、偏盲、痴呆等,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