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D-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D-D二聚体是机体凝血过程可能会产生的一种二聚体复合物。正常机体中一般不产生或产生量极少。
为维护正常生理状态,在外伤或血管受损的情况下,血栓的形成可防止血液从损伤的血管中流失。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r链能把二个含D片断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二聚体。
D-二聚体水平的上升,代表血块在血管循环系统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增高: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也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正常值参考范围 <0.2mg/L。
D-二聚体_网络
Ⅱ 血浆D-二聚体测试
1 D-二聚体的形成 当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由于r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r链相连的2个D片段,即D-二聚体。 2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原性。D-二聚体抗原分析方法很多: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渗滤法和胶乳凝集法。以上三种方法均有不同的特点,免疫ELISA测定法精确、定量,有很高的敏感性,能较好的起到血栓性疾病的筛查作用,但由于操作要求严格且费时,不能满足急诊要求。胶乳凝集法快速简单,但只是半定量,敏感性低,不能完全起到筛查作用,而免疫渗滤法具有前二者的优点,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3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活动性纤溶较好的指标,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疾病、肺栓塞、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急性心梗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D-二聚体检测还可用于溶栓药物的治疗监测指标。 3.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二聚体测定是诊断DIC的特异性试验之一,通过对DIC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FDP和D-二聚体测定,其中仅D-二聚体能反映凝血酶原和纤溶酶的活性;若D-二聚体的含量>0.5mg/L,对DIC高危患者具有极高的预报价值。 3.2 深静脉血栓形成(DIV)的筛查 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凭临床症状不能完全确诊,必须依赖静脉造影术,但静脉造影属有创伤性检查。因此,有效的筛查试验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实践证明D-二聚体检测是DIV筛查的有效手段。静脉造影确诊为DIV的病人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所以临床上怀疑为DIV时如果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正常,可完全排除DIV的诊断,从而避免了做静脉造影检查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危险。 3.3 脑血管疾病 我们对80例脑血管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作统计处理,其结果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