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板结了怎么解决
1、植株根系呼吸受阻
土壤板结或长期水淹的情况下,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多以主动运输方式,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吸收。
2、植株根系不能正常发育
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重要指标,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处于这种状态的植株根系会因缺氧而导致活力下降。
3、造成植株缺素症
植物缺素症状的表现,不一定是土壤中缺少这种元素,而是因为土壤板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的。
四、土壤板结的解决途径
1、深耕、旋耕相结合
科学适度深耕应为35公分左右,有利于保护土壤耕作层结构不被破坏和作物根系生长。
2、改善粘滞土壤
采用参沙客土和增施有机肥的办法,彻底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3、有效促进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秸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分解、软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4、适当使用土壤改良剂
使用土壤改良调理剂,改良剂中的硅、钙、铁等二价阳离子与土壤中的有机无机胶体能快速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同时调节土壤的固相、液相、气相比例。
5、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化验依据,采用有机与无机肥结合,增施有机肥,减少纯化学肥料施用量,合理施用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料嘉美红利、赢利来、内钾德等,这样土壤不仅不会板结土壤,而且会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在增加肥力的同时增加透水透气性,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能避免板结的发生。
(1)农田土壤板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造成土壤板结的因素
1、耕作方式
在农业耕作过程中,很多人选择旋耕作业,这样的耕作能够达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省时省工的好处,因而普及较高,但是旋耕的深度往往太浅,农田土壤质地太粘,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公分,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下雨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2、化肥的过量使用
(1)在肥料使用上人们往往忽视了化学肥料的危害作用。过多、过频的使用化学肥料,导致秸秆还田量减少,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土壤养分失衡,特别是钾肥与铵态氮类肥的使用,一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2)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
1)氮肥过量施入: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2)磷肥过量施: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即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3)钾肥过量施入:钾肥中的钾离子置换性特别强,能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多价阳离子置换出来,而一价的钾离子不具有键桥作用,土壤团粒结构的键桥被破坏了,也就破坏了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3、塑料产品的使用
在设施棚室中,由于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干净,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土壤板结。
4、机械镇压、翻耕
由于机械耕作过深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
5、不合理灌溉
由于人们不合理抗旱,采用大水漫灌,再加上气候干燥等因素,使得大部分水分短时间内被蒸发,造成土壤表层板结,也可能造成洪涝的水沉现象,导致土壤团粒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土壤板结。
6、土壤有害物质的积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及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7、暴雨水土流失
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㈡ 土壤板结应该怎么改善土壤板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
(1)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
①土壤质地太黏,耕作层较浅。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厘米,使得土壤中的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浇水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②有机肥严重不足,稭秆还田量较少。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④适度深耕。深耕的深度应为30厘米左右,有利于保护土壤耕作层结构不被破坏和根系生长。
⑤深耕与镟耕相结合。深耕不必每年进行,结合镟耕,隔3-5年深耕1次,充分解决镟耕深度不足、耕层变浅的问题。
⑥推广施用生物肥料。进一步改良土壤,减少板结。以上就是辣椒土壤板结的原因和改良措施,希望对大家以后种植辣椒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