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解决问题方法
一.上课
1.上课走神,在无情趣课上走神较多。(调查得:在下午科学课讲解作业及练习时常出现)导致效率严重降低。
解决方法:要重视45分钟的听课时间,这段时间很重要,直接会影响到作业(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下面是如何克服)在早上,前一天晚,或者中午要补充好能量体力(即食物)去保证上课活力。要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尽量克服(深呼吸,清醒一下,看到书本,快速扫读一遍)。或者向老师提出站起来以免睡觉(这一点虽很少人使用,但是十分可观有效,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很多人也可能走神,你站起来代表 你的勇敢和好学!
2.效率低下,不得不提的是,准备一本本子,记录上课所详讲和略讲的题目及内容的标号,下课向老师同学请教,请你放心,只要你问,101%会解决。上课未认真听的(走神忽略的)部分,可即时提出,或下课再问。补充睡眠和体力是使以上内容高效的前提条件。
3.被老师训斥,这点最接近实际。不局限于上课
详讲:
聪明人懂得实际情况:你,作为学生,无法与他(她)对抗。与其倔强不如听话来的更实际,IF(如果)你顶嘴,他(她)将会继续训斥你,搞不好教导处一日游。(本人言论,仅供参考,若有雷同,不胜荣幸)
最好的办法:让你答什么就说,不要沉默,这里沉默不是金,低下头,表示认识到错误,虚心接受(假一点对你有好处),不要背后做不好的事(如,言论你的老师)一如既往表示尊敬,但是如果你无法忍受他(她)的方式,向家长提出(语气温和)注意,当天不要。多学习一点别人的处事方法,不要成为奇葩。
二.课间
1. 除了某些,基本上都赶着写作业。呵呵,初三党。建议初一二也看一下,预防针很重要。(据观察,每班有大约93%的同学课间写作业,5%的玩乐,2%吃东西及其他)。
到了这里,有些同学可能不想看了,但是,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一定会学到很多。
解决方法:其实大家都一样,没关系,但是,上完45分(一般学校都是这样的)后人是很疲劳的,如果没有眼保健操的话,请闭上眼睛休息30秒-1分钟,然后4-5分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5-4分钟开始学习,并准备老师要求的下节课需要的内容(书本,资料),并快速进入上课状态,高效写功课。(按照10分钟制课间休息时间)(经过实验得出,这种方法可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2.追逐打闹(娱乐)
如果你就是这样:不,这很好,活泼的人大家喜欢,但是上课了,务必停止并准备好,不让老师…发脾气 分分钟.如果真的被老师训斥(参考以上解决方法),第一,如果你觉得你自控较差,可无需理睬,实际上不重要,但是自己要掂掂分量,中考,没有课间打闹。第二,如果有自控,可不必改正,这样可以活跃身心,只要不用打扰其他人就可.
如果你不是(可能是被打扰者):不用理睬,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然,你就会被认为是没有自控能力的人。
3.作业问题,往往在这时候写作业效率会是正常水平的90%,由于周围干扰存在,作业往往可能质量不高,详见作业模块。
三.中午
1.用餐:一般情况下,中午到食堂就餐,最佳的就餐时间是──12:30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并未使用这一时间段。但是最佳的就餐时长为20分钟,通过查阅资料,表明中午在校不要购买或选择高热量食品,这对健康不利,水果要在餐前30分前和餐后30分后食用(有权威显示)。
资料:《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
学生集体用餐分类
学生集体用餐包括学生普通餐、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课间餐。
学生普通餐: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适合学生需要量的膳食。
学生营养餐:以保证学生生长发育为目的,根据营养要求而配制的膳食。
学生课间餐:为补充学生课间需要而制作的食品。(可忽略)
其实在标准学校里,大家都在抱怨菜的种类以及口感,以下是建议:(如果没有这种情况,请忽略)虽然这很常见,但是到现在,只有贵族类学校才提供自助餐式食堂,但是放心,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很清楚,没有人是不会厌倦的。但是,学校提供的绝对是“学生普通餐”,符合卫生,吃不死你。如果你发现学校的饭菜使你出现了不正常症状(血液病毒性感染,腹泻)那么如果确定是因为学校饭菜导致的,可直接上报当地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教育局 报告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㈡ 初中生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把初一当初三过的都笑到了最后。但可惜的是,至少80%的孩子都等到初三才知道着急。
2.六年级到初一的差距超大,大到从听课、到内容、到作业、到态度、到思维方式都要进行转变。小学阶段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表现,可能导致初中全盘皆输,就比如做计算不喜欢用演草纸这么一件小事儿,多少孩子因为这个在中考丢了小10分,人生轨迹就这么改变了。
3.不得不承认,现在中考考察更多的是细心,而不是难题的能力。要调整学习方向,平时练习的思路也要转变。
4.初一的所有课程都不难,初一的各种统考也都不难,数学随随便便就可以拿个90多分,但你要知道,坏习惯改不了,学习方式不转变,初二一定出问题。
5.如果你孩子并不是特别牛,并且你现在的想法是“万一我孩子不行初三补课”。那还是建议,各位家长把钱花到初一吧。
㈢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解题训练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那么有哪些解题思路可以帮助初中数学提高得分呢?
一、如何获得数学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的获得,一般要经历三个步骤:1.从理解题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数式特点,图形结构特征等;2.从记忆储存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如有关公式,定理,基本模式等;3.将上述两组信息进行有效重组,使之成为一个合乎逻辑的和谐结构。
数学的表达,有3种方式:1.文字语言,即用汉字表达的内容;2.图形语言,如几何的图形,函数的图象;3.符号语言,即用数学符号表达的内容,比如AB∥CD。
在初中学段中,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掌握好思想和方法,对数学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其中整体与分类、类比与联想、转化与化归和数形结合等不仅仅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同时对您今后的生活也必将起重要的作用。
先来看转化思想: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也就是转化和变化。
在生活中,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不论它有多复杂,我们都会把它简单化,熟悉化以后再去解决。
体现在数学上也就是要把难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
如方程的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方程的基础,那么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通过加减消元和代入消元这样的手段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转化(加减和代入)是手段,消元是目的;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在这里,转化(分解因式)是手段,降次是目的。
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
同样,三元一次方程组可以通过加减和代入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在几何学习中,三角形是基础,可能通过连对角线等作辅助线的方法把多边形转化为多个三角形进行问题的解决。
所以,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解决问题,转化是关键。
二、初中数学学生必备的解题理念
1.如果把解题比做打仗,那么解题者的“兵器”就是数学基础知识,“兵力”就是数学基本方法,而调动数学基础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解题思想则正是“兵法”。
2.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决问题。
因此,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答。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3.问题反映了现有水平与客观需要的矛盾,对学生来说,就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
问题就是矛盾。
对于学生而言,问题有三个特征:
(1)接受性:学生愿意解决并且具有解决它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2)障碍性:学生不能直接看出它的解法和答案,而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
(3)探究性:学生不能按照现成的的套路去解,需要进行探索,寻找新的处理方法。
4.练习型的问题具有教学性,它的结论为数学家或教师所已知,其之成为问题仅相对于教学或学生而言,包括一个待计算的答案、一个待证明的结论、一个待作出的图形、一个待判断的命题、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5.“问题解决”有不同的解释,比较典型的观点可归纳为4种:
(1)问题解决是心理活动。
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办法的一种活动。
(2)问题解决是一个探究过程。
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
这就是说,问题解决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3)问题解决是一个学习目的。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
因而,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就成为学习数学的根本原因。
此时,问题解决就独立于特殊的问题,独立于一般过程或方法,也独立于数学的具体内容。
(4)问题解决是一种生存能力。
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其目的之一是,在这个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都是不确定的世界里,学习生存的本领。
6.解题研究存在一些误区,首先一个表现是,用现成的例子说明现成的观点,或用现成的观点解释现成的例子。
其次一个表现是,长期徘徊在一招一式的归类上,缺少观点上的提高或实质性的突破。
第三个表现是,多研究“怎样解”,较少问“为什么这样解”。
在这些误区里,“解题而不立法、作答而不立论”。
7.人的思维依赖于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数学知识正是数学解题思维活动的出发点与凭借。
丰富的知识并加以优化的结构能为题意的本质理解与思路的迅速寻找创造成功的条件。
解题研究的一代宗师波利亚说过:“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
8.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体系。
对于中学数学解题来说,应如数学家珍说出教材的概念系统、定理系统、符号系统。
还应掌握中学数学竞赛涉及的基础理论。
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准确掌握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
熟悉基本规则和常用的方法,不断积累数学技巧。
9.数学的本质活动是思维。
思维的对象是概念,思维的方式是逻辑。
当这种思维与新事物接触时,将出现“相容”和“不容”的两种可能。
出现“相容”时,产生新结果,且被原概念吸收,并发展成新概念;当出现“不容”时,则产生了所谓的问题。
这时,思维出现迂回,甚至暂时退回原地,将原概念扩大或将原逻辑变式,直到新思维与事物相容为止。
至此,也产生新的结果,也被原思维吸收。
这就是一个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10.解题能力,表现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与整体把握。
其主要成分是3种基本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核心是能否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其基本要求包括:
(1)掌握解题的科学程序;
(2)掌握数学中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如观察、试验、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
(3)掌握解题的基本策略,能“因题制宜”地选择对口的解题思路,使用有效的解题方法、调动精明的解题技巧;
(4)具有敏锐的直觉。
应该明白,我们的数学解题活动是在纵横交错的数学关系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一种可能性过渡到另一种可能性时,并非对每一个数学细节都洞察无遗,并非总能借助于“三段论”的桥梁,而是在短时间内朦胧地插上幻想的翅膀,直接飞翔到最近的可能性上,从而达到对某种数学对象的本质领悟:
11.解题具有实践性与探索性的特征,“就像游泳,滑雪或弹钢琴一样,只能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到它……你想学会游泳,你就必须下水,你想成为解题的能手,你就必须去解题”,“寻找题解,不能教会,而只能靠自己学会”。
12.所谓解题经验,就是某些数学知识、某些解题方法与某些条件的有序组合。
成功是一种有效的有序组合,失败是一种无效的无序组合(它从反面向我们提供有效的有序组合)。
成功经验所获得的有序组合,就好像建筑上的预制构件(或称为思维组块),遇到合适的场合,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它搬上去。
13.认为解题纯粹是一种智能活动显然是错误的;决心与情绪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育学生解题是一种意志教育。
当学生求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主要念头的萌动,学会了当主要念头出现后如何全力以赴,直扑问题的核心或主干;当一旦突破关卡,如何去占领问题的至高点,并冷静地府视全局,从而得到问题的完善解决。
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解题训练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14.教师的例题教学要暴露自己思维的真实过程,老师备课时,遇上的曲折和错误不能随草纸扔到废纸堆。
如果教师掩瞒了解题中的曲折,自己在讲台装神弄巧,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把自己打扮成超人,将给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
这样的教师越高明,学生越自卑。
三、浅议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
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向学生做了如下具体解释,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