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川乌和附子的鉴别方法

川乌和附子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26 19:06:03

‘壹’ 附子(乌头)有哪些特征

(罗登庸、黄正芳、李代永)

附子的原植物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别名鹅儿花、铁花,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乌头经栽培后,其子根(侧生块根)称为附子。主产四川江油,其次为陕西汉中。全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以根入药。根中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塔拉乌头胺、去甲塔拉乌头胺、14-0-乙酰塔拉乌头胺、去甲猪毛菜闷滚碱、准噶尔乌头碱、棍掌碱、dl-去甲衡州乌药碱、卡拉可林碱、夫希林碱、森布辛碱甲、乙、丙、川乌碱甲、乙等。药理实验对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而有强心作用。乌头碱对小鼠有镇痛作用和局麻作用,及对动物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炎、退肿的作用。味辛,性大热,有毒。具回阳救逆,温中止痛,散寒燥湿功能。用于治疗虚脱、汗出、四肢厥冷、胃腹冷痛、呕吐、泄泻、风寒湿痹、肾虚水肿等症。

一、形态特征

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倒卵形,通常二个连生,栽培种的侧根通常肥大,周围有瘤状突起或无,下部有细小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上部被反曲短茸毛,近等距离生叶。叶互生,近卵圆形,薄革质或纸质,三全裂达基部,两侧裂片又分二裂,中央全裂片,广菱形,楔形,急尖,有时短渐尖,先端再分三浅裂,各裂片边缘具有粗齿或缺刻。上面被短伏毛,下面通常只沿叶脉被短茸毛。顶生总状花序,花蓝紫色,雄蕊多数,心皮3—5。蓇葖果,长圆形。种子黄棕色,三角形,种皮海绵状(图14—98)。

图14—98 乌头形态图

1.花枝 2.附子(子根)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

乌头于12月中旬,当10cm地温达10℃以上时栽种,7天后发出新根。

次年2月,10cm地温在9℃以上时,地下茎节上长出放射状排列的5—7片基生叶。3月初抽茎,抽茎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蚂燃余尤其是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气温13—13.8℃)生长最快。茎每天增加高度0.6—O.ncm,叶片数也迅速增加,每4天可生出一片新叶,可说是地上部分旺盛生长时期。3月上旬以后,乌头的地下茎节上平行地长出了扁平的白色根茎,不久即向下伸长而形成块根。特别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部分的生长超过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种根较大而肥料又充足的情况下,粗壮的地下茎可以在同一节上生长2个块根,使亩产乌头可达10万个以上。

在9月中、下旬气温在18.4—20.6℃时,顶生总状花序开始出现小的绿色花蕾,花蕾逐渐变大。10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7.5℃左右,花蕾由绿变紫时开花,当主花序结果时,第一侧枝才开花,以后由上至下地开放下部侧枝。在一个花序内,花自下或自中部先开。一个花序的花3—7天开完。花开放后的第二天,花丝伸长,3小时后,花药成熟破裂,此时柱头已先熟。一朵花的花药在5—7天全部破裂。花药破裂的顺序是由内向外。在主花序开始花药破裂后第5天的9—17小时内,较易获得粘性的花粉,是人工授粉的适宜时机。在11月下旬(气温11℃左右),蓇葖果成熟开裂,散出大量的具有薄膜状的三角状的种子,可随风飞扬散落。

附子栽培于500—1000m地区,在冬至前20天,即12月上旬栽种的,先发根后出苗,有利于增产,在冬至后20天栽种的,则先出苗后发根,产量较低。2月出苗,3月上旬抽茎,3月中旬开始长出侧生块根(附子)。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气温由20℃逐渐上升至25℃左右,是附子膨大增长时期,7月下旬气温较高达26℃左右,是采收附子产量最高的时期。全生长期211—220天。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气候

四川乌头主要分布在江油、安县、北川、绵竹、青川、旺苍、平武、南江等县。水平分布在北纬31°21′—32°33′,东经104°13′—160°13′。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垂直分布于海拔500—2150m的丘陵、平坝与高山。年降段兆雨量为1202.4—1419.0mm,年日照时数为903.1—1499.7小时,年平均气温为5.9—16.3℃,2100m高山的平均气温为5.9℃,绝对最低气温为-8.7℃以下。附子栽培于四川涪江流域的江油,海拔500—677m,年日照时数903—1343.8小时,年降雨量1202—1419mm,年平均气温15.7—16.3℃,绝对最高气温34.5—36.5℃,绝对最低气温-4.5—1.1℃。

2.土壤

乌头野生于富含腐殖质的棕色森林土,半野生于紫色土,黑棕色油沙土,黄泥土,白砂土及石窖土等。附子栽培于冲积平原,灌溉便利的砂壤土或紫色土。以紫色土的产量较高。

3.阴湿条件

野生乌头多生长在阴湿的疏林下、谷地、河边或半萌的茅草丛中,灌木林中,岩边及林边,或半野生于玉米地中。栽培的乌头与高秆作物玉米间作。附子喜温和,在夏季高温达36℃左右,也需玉米间作荫蔽。同时需要灌溉,但怕高温积水。

4.适应性强

乌头对温度、土壤及阴湿条件要求不严,分布广,适应了各种生态环境后的变种也较多,并且能用种子及块根繁殖,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故易引种栽培,但对高温环境适应力差,而引起退化,白绢病发生严重。

三、栽培技术

(一)乌头品种

四川附子农家栽培品种以叶片形状分为南瓜叶、丝瓜叶、大花叶、小花叶、艾叶等类型。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经多年试验研究,从数百种混合群体中,以叶片形状为基础,再以叶片质地、分裂程质、色泽、厚薄、末回裂片形状、茎秆颜色、块根形状特征为标准,已分离选出23个品系和品种。现将产量较高、受群众欢迎者介绍于后。

1.川药1号(南瓜叶型)

叶大,近圆形,与南瓜的叶子相似,块根较大,圆锥形,加工率高,耐肥、晚熟、高产,但抗病力较差,在综合防治白绢病的条件下,产量较稳定,亩产平均达750kg以上,其单株乌头产量平均7.5个,平均亩产9万余个。为产区推广品种。

2.川药6号(丝瓜叶型)

茎粗壮,节较密,茎生叶大,深绿色,薄革质,三全裂,全裂片的间隙大,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块根纺锤形。附子平均亩产达456kg。乌头单株产量平均6.3个,亩产平均8万余个。较抗病,产量较稳定。

3.川药5号(小花叶型)

叶厚坚纸质,叶面黄绿色,无光泽,叶三深裂,基部截形或楔形,末回裂片再深裂,披针状椭圆形,块根圆球形,附子平均亩产368kg,乌头单株产量平均3.2个,平均亩产4万余个。

(二)乌头栽培繁殖

1.整地及施底肥

选玉米、小麦轮作六年以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犁深33cm,三犁三耙,务使土块细碎、松软。地整平后。按1—1.3m划作畦。底肥每亩施火灰或土杂堆肥1500—2500kg,过磷酸钙50kg,菜饼50kg,碎细混合撒畦面,翻入土内,以备栽种。

2.块根分级根据块根大小分为三级,一级每100个块根重2kg,二级每100个块根重0.75—1.75kg,三级每100个块根重0.25—0.5kg,将一级和三级块根作乌头种根,二级块根则作附子种根。

3.栽种

在12月上、中旬栽种。一级块根每畦3行,株行距17×l7cm,亩栽块根12750个,三级块根,每畦4行,株行距13×13cm,亩栽块根40000个。开窝、放种,芽苞向下,淋人畜粪每亩2000kg,提沟土盖种,沟宽17cm,沟深15cm。同时每隔10窝密栽1株,以备补苗用。栽完后清沟金畦。

4.田间管理

(1)补苗

苗出齐后,及时拔除病株,取健苗带土补栽、压实,浇清水以利成活。

(2)摘尖、掰芽

苗高50cm,有叶12—13片时摘尖,抑制上长,防止倒伏,当腋芽长出5cm时,及时掰去顶部1—2台芽,余芽留下,让其开花结果。

(3)追肥、垒畦

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出苗后除去畦面杂草,每亩用猪粪水1000kg,尿素10kg,兑水2000kg淋灌。第二次在5月上旬,每亩用人畜粪1000kg,尿素5kg,兑水2000kg淋灌,并行第一次垒畦。第三次在8月上旬,每亩用人畜粪水1000kg,尿素10kg,兑水1000kg淋灌,行第二次垒畦,尽力多垒几个茎节。

(4)间作

4月上旬在畦的阳面,按50cm窝距点播玉米,每窝2—3株,以蔽烈日照射,降低田间温度。

5.收获与运输

乌头开花结果后,于12月上、中旬采挖,去泥和过长须根,分级堆放。在堆放或运输途中的夜里,均应在室内的地面上摊晾,以免发热霉烂,影响出苗。一般亩产块根4万—5万个,最高可产10万个以上。

(三)乌头栽培

1.整地

附子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水稻或玉米轮作4—5年以上的砂壤土或紫色土。8月前先犁地炕田,犁深20cm,清理好排水沟。从12月上旬起反复犁、耙、镇压多次,做到土壤碎细疏松,土面平坦。栽前要牵绳“踩畦”,踩成畦沟宽24cm,畦宽1m。踩完后把已细碎的与油饼和磷肥混合的堆肥、圈肥等,撒在畦上锄到土里,充分混匀,以利栽种。

2.栽种

12月上、中旬为栽种适期。在弄平的畦面中间,用木制印耙子开窝,开成三行错窝,行窝距各约16cm,然后把已分级的乌头播到窝里,位置放正,每窝一个,使绊(即乌头由母株摘下的痕迹)都向畦心,芽嘴向上稍仰,并稍露畦面,随即用手指刨土稳固乌头,每隔10窝,在窝外多栽1—2个以备补苗。栽后当天就要开沟,将畦沟泥土提到畦面覆盖乌头,厚约6cm,沟深18—21cm,宽约24cm,畦沟力求平整通畅,进水面稍高,出水面稍低,防止积水。

3.田间管理

(1)垒畦、清沟及补苗

在2月上旬,用竹耙把畦面的大土块及盖土过厚处,耙到沟里,用锄压细后,再提到畦面,使沟底平坦不积水。2月中旬幼苗全出土,如发现病株(立即拔去烧毁)及缺窝,用预备苗带土补栽2—3次。

(2)修根

通常修根2次,一次在4月初,二次在5月初。由于密度加大,修根创伤引起基腐病的发生,经试验以修一次为宜。时间在4月中旬。修时用附铲子把植株附近的土刨开,现出侧生根(附子)和母根,把较小的而多余的块根轻刨掉。每窝留对生的块根各一个。第一株修后把下株的泥土盖在第一株上,再修下一株依次修完。修时应削去茎基上新生的小块根及削去留的块根上的疔疤和部分须根,勿伤叶片及主根。

(3)追肥

一般追肥三次,第一次以催苗为主,每亩人畜肥1500kg兑水1500kg,尿素27kg,第二次在4月初,施鲜苕子(苜蓿)2000kg(切细),菜饼肥50kg,人畜粪水3000kg,第三次在5月上旬,气温渐高,块根逐渐膨大,亩用牛圈肥8000kg碾细加菜饼肥(发酵)75kg混合穴施。再用人畜粪水6000kg淋窝,施时在畦边每隔两株开窝,位置与第一次追肥的窝错开,把肥施窝内,再淋水肥,完后盖窝,把沟内泥土提到畦面,使成弓背形。

(4)摘尖和掰芽

4月上旬摘尖,一般密叶苗留叶8—9片,稀叶苗留叶7—8片,顶端腋芽长出后待4—5叶时将腋芽摘尖,余下腋芽全掰掉,扳时注意勿伤叶片。

(5)灌溉排水

生长期中,必须保持适当湿润,干旱时要注意灌水,淹至沟深的三分之一,大雨后又要注意排水。

(6)间作

冬季可在畦边间种蔬菜,春季在畦的向阳面,每隔5—6窝间种玉米,阴面可栽芋头。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白绢病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附子(乌头)感病后,块根开始腐烂,茎上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块根大部分腐烂时,叶片萎蔫,最后植株死亡。在土面和根部,可见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和老熟似褐色菜籽状菌核。防治方法:(1)选用水稻轮作4—5年或玉米、小麦轮作5—6年以上的土地。(2)选无焦疤、软腐及白色菌丝的块根,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3小时。(3)5月上旬至8月底每5天检查一次,发现病株后立即将病株和病土用锄头挖出集中到田边一角深埋,撒石灰消毒病穴。同时病株周围的邻株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窝,每窝用药液0.5kg。(4)用哈茨木霉拌细土100倍于附子二次修根或乌头一次垒畦时撒在根周。

2.霜霉病

(Perouospor aaconiti Yu)

俗称“灰苗”和“白尖”,主要表现叶子边缘反卷,叶色灰白,叶背产生淡紫色的霉层(病原物),蔓延枯死,地下块根小,附子产量低。可在苗期彻底拔除病苗,再用乙磷铝500倍或1∶1∶150波尔多液喷叶面和叶背。

3.叶斑病

(Septoria aconiti Bacc)

俗称“麻叶”,发生在4—9月,叶上显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有时还有扩散形的病斑,具轮纹。忌连作。发病期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5a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治一次。

4.萎蔫病

(Fn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病株茎上出现长形黑色条纹,叶脉呈黑色油浸状云纹,叶柄上有黑褐色条纹,横切块根可见到黑褐色的一圈,叶片逐渐变黄或红紫色,枯焦死亡。6月下旬死亡较重。可彻底去掉带病块根,栽种时块根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3小时。

5.白粉病

(Erysiphe ranunculi Grev)

发生在6—9月,首先下部叶片感病,产生白粉,后向上蔓延使上都茎、叶产生白粉,叶片反卷,焦枯死亡。可用25%粉锈宁2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剂,200倍液喷雾。

6.茎腐病(干腐病)

〔Fusarium equiseti(Corda)Sacc.〕

发生在5月,由于修根将根茎处创伤,病原菌侵入而引起植株枯萎死亡,下部附子腐烂。修根时注意勿伤茎根处;修后施肥时,水粪中加入0.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淋灌。

7.花叶病

叶片在5月表现黄绿相间的斑纹,影响附子的产量。注意防治蚜虫;淘汰病株及培育抗病品种。

8.黑绒鳃金龟(Maladeraorientalis Motschulsky)和棕色金龟子(Holotrichia titanisReitter)

幼虫为害乌头,咬成洞孔。整地时每亩用锌硫磷1kg,兑水500kg喷土面,然后耕翻,苗期发现植株萎蔫时,可刨开土壤杀死蛴螬。

9.乌头翠雀蚜

〔Delphiniobium aconiti(Ven der Goot)〕

(Endothenia noplista Meyrick)

发生在5—10月,以8月天旱时较重,可用25%乐果1000倍液喷射。

10.黑小卷蛾

发生在4—10月,在乌头收获时,可集中烧毁茎秆杀死越冬幼虫;4月中旬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射植株顶心;发现勾头时从萎蔫下部的一节摘去,集中烧毁。

11.叶蝉

(Euacanthus sp.)

4—5月大量发生,为害乌头,防治同蚜虫。

12.银纹夜蛾

(Plusiaagnata Staudinger)

在4—5月发生,把叶片咬成洞孔,幼龄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附子在7月下旬收获产量较高。用二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下附子,去掉须根,即是泥附子,需要马上加工。同时把母根砍下,晒干即是川乌。

泥附子的主要加工有以下三种:

(1)白附片

义名白片、雄片。用中等大的泥附子,洗净后,每50kg用胆水25kg,加清水12.5kg,浸泡7天后捞出,放到锅里煮约一小时,过心后拂起,放清水中浸泡一天,剥去表皮后,再放清水中浸泡约10小时捞起,纵切为2—3mm的薄片,又放到清水里泡约10小时捞起,然后摊放晒席上,晒到卷角时,收起密闭用硫磺熏后再哂或炕到全干即成。

(2)黑顺片

又名黑片、附片。用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泡胆(同前)5天后捞出,放到锅里煮,头一锅用最初泡过附子的胆水100kg,兑清水25kg,煮约50分钟捞起,放到清水里泡一夜,不经剥皮,纵切成4—5mm厚的薄片,再放入清水里泡3天,每天换清水一次,捞出后每50kg用红糖0.25kg,装到缸里浸染成黄黑色时取出,蒸约12小时,晒干或炕到全干即成。

(3)盐附子

又名超雄,用较大的泥附子,洗净后,每50kg用胆水20kg,水30kg,盐15kg,混合浸泡3天以上,然后选晴天捞起,放入竹筐,把水吊干,再倒入原缸里浸泡,每天一次连作三次。捞起放竹箦上曝晒4—5小时,忌雨淋,又倒缸里浸泡,每次再加胆水5kg,连作三次,又捞起晒一天,到附子表面呈现小盐粒时,趁附子尚热,倒入饱和盐水缸,使其吸收盐分。当附子表面密积食盐粒时捞出,然后把盐水烧开,倒在附子上面,盐水结晶后即成。

‘贰’ 生川乌的鉴别

(1) 本品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类长方形、方形或长椭圆形,胞腔较大;内皮层不甚明显。韧皮部散有筛管群;内侧偶见纤维束。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侧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形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粉末灰黄色。淀粉粒单粒球形、长圆形或肾形,直径3~22μm;复粒由2~15分粒组成。石细胞近无色或淡黄绿色,呈类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或一边斜尖,直径49~117μm,长113~280μm,壁厚4~13μm,壁厚者层纹明显,纹孔较稀疏。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状增厚突入细胞腔。导管淡黄色,主为具缘纹孔,直径29~70μm,末端平截或短尖,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有的导管分子粗短拐曲或纵横连接。
(2) 取本品粉末约5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3ml,浸渍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6ml,蒸干,残渣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10滴与0.1%麝香草酚酞甲醇溶液2滴,滴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4滴,置水浴中加热1分钟,用冷水冷却。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与氯仿1ml,振摇,下层液显紫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与氨试液0.5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适量,用水稀释后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3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阅读全文

与川乌和附子的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低噪音轴流风机和扇叶计算方法 浏览:107
快速进入系统的方法 浏览:686
鼻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58
猪粪便最佳处理方法 浏览:72
电脑卡键方法 浏览:150
羊角姜种植方法 浏览:435
创作幼儿童话掌握哪些方法 浏览:881
长羽绒服如何加宽方法 浏览:891
定向生服务期计算方法 浏览:848
同侧下肢平衡训练方法 浏览:175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图 浏览:212
苹果系统的权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77
饵料笼的使用方法 浏览:310
炖鸽子汤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938
鱼塘加固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16
手掌融化最简单方法 浏览:752
侧位停车皮卡的最佳方法视频 浏览:85
学习宝马编程模块解决方法 浏览:747
电脑版微信群的聊天背景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50
切割机皮带安装方法图解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