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防雾袋检测方法

防雾袋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26 05:40:47

⑴ 电气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容如下:

1、明确检测对象。电气系统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只有明确了检测对象,才能避免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的盲目性,不至于把不属于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范围的对象纳入检测工作。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即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包括变配电设施、各用电设备及电气控制装置。电气线路包括供配电线路、接地装置及线路保护装置与措施(例如穿管措施);

2、划定检测项目。在检测对象的基础上划定不同检测对象 的检测项目。从实际出发,电气安全事故并不仅仅包括消防安全这一项,其检测项目应该有所属限定性而不应是一个包罗万象、无特定性的普适规范。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检测项目应该只是和消防安全有关的项目。如电气过热、积热不散、放电、绝缘或接地故障及保护措施缺失,都应该是检测项目的重要内容;

3、明确检测方法、程序及工具,这是规范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各检测机构都按照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程序及工具开展工作,才能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科学可靠。

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直观检查和器具检查。检测工具应包括各种电工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热或放电可能的专用设备;

4、明确被检测对象的规范化技术要求、检测结果的比对判定方法。被检测对象的规范化技术要求即电气安装的规范要求,将检测结果与其比较,得出符合与否的结论,从而最终判定系统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进行判定时,应对不符合项进行划分,一般划分为一般缺陷和危急缺陷,检测结果根据缺陷数量判定为合格、基本合格及不合格。

(1)防雾袋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的工作范围:

1、新建建筑;

2、建筑电气线路或设施改造、变更的已使用建筑;

3、达到检测周期的已使用建筑;各种电气线路和设施都有一定的寿命,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制定一个检测周期,到期即要求进行检测,从而有效保障电气消防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确立公安消防机构对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进行执法监督的法定地位。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是消防工作的一项内容,其工作的开展理应得到消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明确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主管部门,是对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实施依法管理和监督,将其纳入法制轨道的前提。

⑵ 工程塑料检测的检测项目和标准是什么呢

检测项目:
硬度、密度、雾度、黄度、白度、门尼粘度、硫化曲线、表观密度、压缩强度、
灰分、挥发份、尺寸变化率、水蒸气透系数、耐久性、脆性、韧性、凝结时间试验、
安定性试验、强度试验、堆积密度、阻燃试验、空隙率试验、抗压强度试验、
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稠度试验、耐热试验等。
配方分析、成分鉴定、含量分析、成分对比、成分化验
检测标准:
GB/T 17657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T 17658 阻燃木材燃烧性能试验 火传播试验方法
GB/T 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T 14402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 燃烧热值的测定
GB/T 1440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
GB/T 16172 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
GB/T 16173 建筑材料燃烧或热解发烟量的测定方法(双室法)
GB/T 16259 建筑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GB/T 17146 建筑材料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GB/T 17370 含湿建筑材料稳态传热率的测定
GB/T 17669.2 建筑石膏 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GB/T 17669.3 建筑石膏 力学性能的测定
GB/T 17669.4 建筑石膏 净浆物理性能的测定
GB/T 17669.5 建筑石膏 粉料物理性能的测定
GB/T 18244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 19686 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
GB/T 19979.1 土木合成材料 防渗性能 第1部分: 耐静水压的测定
GB/T 12959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GB/T 12960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13590 钢渣硅酸盐水泥
GB 13693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 14569.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
GB/T 15231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⑶ 塑料 产品检验执行什么标准

塑料产品检验的执行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塑料原料类的产品标准 如GB/T 5761-2006《悬浮法通用聚氯乙烯树脂》,GB/T 12670-2008《聚丙烯(PP)树脂》,GB/T 12672-2009《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等。

二、塑料通材类的产品标准 如GB/T 20207.1-200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GB/T 3830-2008《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等等。

三、塑料日用器件类的产品标准 如GB 24429-2009 《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4984-2010《日用塑料袋》,GB/T 11793-2008《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试验方法》。

(3)防雾袋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检测项目:

1、力学性能检测: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摩擦系数、蠕变性能、撕裂强度、剪切性能、冲击性能、压缩性能、疲劳强度、断裂韧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电性能、耐磨性能、低温性能、回弹性能、撕裂性能。

2、物理性能检测:表观密度、透光、率雾度、黄色指数、白度、溶胀比、含水量、酸值、熔融指数、黏度、模具收缩率、外观色泽、比重、结晶点、闪点、折光率、热稳定性环氧值、热分解温度、运动粘度、凝固点、酸值、灰分、水分、加热减量、皂化值、酯含量。

3、燃烧性能检测:垂直燃烧点燃温度氧指数水平燃烧炽热棒。

4、热性能检测:热变形温度、热分解温度、维卡软化点、高低温冲击、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热稳定性、尺寸热稳定性、负荷热变形温度、马丁耐热、总体积收缩量、线性收缩率、维卡软化点。

⑷ 职业卫生检测中空气样品的采集有哪几种

本文讲述了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中样品的采集和采样规范,主要内容有工作场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采样方法,作业场所 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场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采样方法。
重要性: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气体或蒸气状态存在,有的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态(气溶胶状态)分散于空气中。空气中毒物的存在状态决定着采用何种采样方法,使用正确的采用方法才能得到高的采样效率。
一、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在常温常压下,物质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态存在。
各种毒物由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以及职业活动条件的不同,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以气体或蒸气状态存在,有的以液体或固体颗粒状态(气溶胶状态)分散于空气中。
(一)气体和蒸气状态 1.特点:
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的毒物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能迅速扩散,其扩散情况与它们的比重和扩散系数有关,比重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飘浮,比重大者(如汞蒸气),就向下沉降;扩散系数大的,能迅速分散于空气中;气温及气流也影响毒物分子的扩散。
以气态或蒸汽态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基本上不受重力的影响,分子状态的毒物能随气流以相等速度流动。在采样时,能随空气进入收集器,不受采样流量大小的影响;在收集器内,能迅速扩散入收集剂中被采集(吸收或吸附)。
2.气体和蒸气状态的毒物采样方法:
直接采样法(容器采样法)
注射器
采气袋
有泵型采样法
液体吸收法(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
固体吸附剂管法
扩散吸收法
无泵型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容器采样法)
注射器
采气袋
大部分已经被淘汰
有泵型采样法----液体吸收法
吸收管 吸收液用量 采样流量 适用范围
ml L / min
大型气泡吸收管 5~10 0.5~2.0 气态和蒸汽态
小型气泡吸收管 2 0.1~1.0 气态和蒸汽态
多孔玻板吸收管 5~10 0.1~1.0 气态和蒸汽态
雾态气溶胶
冲击式吸收管 5~10 0.5~2.0 气态和蒸汽态
3.0 气溶胶态
有泵型采样法----固体吸附剂管法
固体吸附剂管 适用范围 优缺点
活性炭管 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水的影响小
硅胶管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较小、水的影响较大
分子筛管 非极性气体、蒸汽 吸附容量较大、水的影响较小
高分子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容量大、 水的影响小
多孔微球管
无泵性采样法
在采集空气中毒物时,不需要抽气动力和采样流量装置,而是利用毒物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作用,完成采样的,这种采样器叫做无泵型采样器。
(二)气溶胶状态 1.特点:
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根据气溶胶形成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可分成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固态凝聚性气溶胶(烟)、液态分散性气溶胶和液态凝聚性气溶胶(雾)四种类型。
雾---液态的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胶统称为雾。
烟---属于固态凝聚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也称为烟。常见的有铅烟、铜烟等。烟的粒径通常比雾小,在1微米以下。
尘---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如铅尘等。尘的粒径范围较大,从1微米到数十微米。
2.特点:
由于气溶胶颗粒有重力的影响,特别是比重大、粒径大的颗粒,在采样时,需要一定的采样流量,才能克服重力的影响,有效地采入收集器内。
2.采样方法:
有滤料采样法
冲击式吸收管法
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 (GB/T 17061-1997)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采集作业场所空气样品所使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规格和技术性能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制造和性能测试.
2 术语
空气收集器(Air collector)
指用于采集作业场所空气中气态、蒸汽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仪器,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滤料采样夹、固体吸附剂管和无泵型收集器等。
空气采样器(Air sampler)
指与空气收集器配套,能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泵和流量控制装置等组成,有的还装备稳流装置和计时定时装置。
空气检测器
指能直接检测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仪器。
3 空气收集器 3-1.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空气收集器的采样效率应大于90%。
空气收集器的机械构造和形状要合理,质量要轻,体积要小,携带和操作要简便安全。
制作空气收集器的材料应为惰性材料,不含有和不产生影响采样或检测的物质,不吸附或吸收待测物质。
空气收集器应能在温度-10℃~45℃,相对湿度小于95%的作业环境中正常工作。
3-2 注射器
规格: 100ml或50ml医用气密型玻璃注射器。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
将注射器垂直架起时,芯子应能自由下落;当抽空气至满刻度,封闭进气口并朝下垂直放置24h后,芯子自由下落不得超过原体积的20%。
3-3 采气袋
规格:
容积可以有50、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ml等。
性能要求:
制作采气袋的材料应不透气。
进出气口打开时应畅通,关闭时应严密不漏气。
有方便的、能反复使用的取气装置。
3-4 气泡吸收管
规格:
分大型气泡吸收管和小型气泡吸收管两种,尺寸见图1;
制造用的材料应是优质的无色或棕色玻璃。
性能要求:
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内管出气口的内径为1.0±0.1mm,管尖距外管底不大于5mm,固定小突应牢固。
气密性检查:
分别在大型气泡吸收管和小型气泡吸收管中装入5ml和2ml水,将内管进气口封闭,连接外管出气口至抽气瓶,当两抽气瓶的水面相差1 m,吸收管内不再冒气泡时开始,10min内抽气瓶中水面应无变化。
3--5 多孔玻板吸收管
规格:
用无色或棕色的优质玻璃制造。
性能要求:
多孔玻板的孔径和厚度应均匀,当管内装5ml水,以0.5L/min的流量抽气时,产生的气泡应均匀,不应有特大的气泡,气泡上升高度为40~50mm,阻力为4~5kPa。
3-6冲击式吸收管
规格:
用无色或棕色的优质玻璃制造。
性能要求:
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
内管应垂直于外管管底,出气口的内径为1.0±0.1mm,管尖距外管底5.0±0.5mm;
固定小突应牢固。
气密性检查: 同气泡吸收管。
3-7 活性炭管
规格:
用优质的玻璃制造,内外径应均匀;
两端应熔封,并附有塑料套帽。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前段装100mg活性炭
后段装50mg活性炭。
热解吸型活性炭管:
内装100mg活性炭。
性能要求
使用的活性炭应有足够的吸附容量,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活性炭的两端和前后两段之间用清洁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进气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个弹簧钢丝固定。装好的活性炭不应有松动;所用的玻璃棉等固定材料不能含有影响检测的物质,不应发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在200ml/min流量下,活性炭管的通气阻力应小于4kPa。
活性炭管的空白值应低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检出限。
塑料套帽应能紧紧的封死管两端,不易脱落,不能产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3-8 硅胶管
规格:
用优质玻璃制造;
内外径应均匀;
两端应熔封,并附有塑料套帽。
溶剂解吸型硅胶管 管长80mm。
A型: 前段装200mg硅胶
后段装100mg硅胶。
B型: 前段装500mg硅胶
后段装250mg硅胶。
热解吸型硅胶管
A型: 内装200mg硅胶;
B型: 内装500mg硅胶。
性能要求:
使用的硅胶应有足够的吸附容量,能满足检测的需要。
硅胶管的两端和前后两段之间用清洁的玻璃棉或聚氨脂泡沫塑料加以固定和分隔,在进气口端的固定材料前再用一个弹簧钢丝固定。
装好的硅胶不应有松动;
所用的玻璃棉等固定材料不应含有影响检测的物质,不应发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在200ml/min流量下,硅胶管的通气阻力应小于4kPa。
硅胶管的空白值应低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检出限。
塑料套帽应能紧紧的封死管两端,不易脱落,不能产生影响检测的作用。
3-11 铝合金采样夹
规格:
用硬质铝合金制造;密封圈的内直径为35mm,使用的滤料直径为40mm。
已经废止
3-12 小型塑料采样夹
规格:
用优质透明塑料制造,使用的滤料和滤料垫的直径为20mm。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装上滤料,连接空气采样器,以2L/min流量抽气,封闭进气口后,流量计应无流量指示。
3-13 粉尘采样夹
规格:
用塑料制造,使用的滤料和滤料垫的直径为40mm。
性能要求(检查方法):
装上滤料,连接粉尘采样器,以20L/min流量抽气,封闭进气口后,流量计应无流量指示。
4无泵型采样器
原理
利用毒物分子扩散和渗透原理设计制作的空气收集器;分为扩散型和渗透型两种。
特点
体积小,质量轻 ,采样流量低,可满足长时间样品采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1-2007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
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正确运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值,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监测,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主要为防止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健康损害。
PC-TWA的应用:
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估、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尤应着重进行TWA的检测、评价。
个体检测是测定TWA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
定点检测也是测定TWA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h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定点检测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适用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防止劳动者接触波动的高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和其它有害效应。
PC-STEL的应用
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
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
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
1) 刺激作用;
2) 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3) 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4) 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
即使当日的TWA符合要求时,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PC-STEL。
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对制定有PC-STEL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应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的时段按采样规范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
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超限倍数的应用:
许多有PC-TWA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这些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即使其8h TWA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PC-STEL。
最大超限倍数
<1 3
1~ 2.5
10~ 2.0
≥100 1.5
最高容许浓度 (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对急性毒性、刺激作用和危害性较大的有
毒物质制订此标准。
保护劳动者免于急性毒性和刺激作用。
MAC的应用:
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air sampling
for hazardous substances monitoring in the workpla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159-2004
特点:
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
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
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
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空气样品
采集的质量控制
职业卫生检测的主要特点:
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现场调查
危害因素(评价、日常、监督、事故)
工人情况 (工种、工时、岗位、工作区域、个体防护情况)
生产情况(日生产量、有害化合物使用量、防护设施情况)
确定采样对象(工种、人数)
采样时间(结合生产情况)
预采样 (短时间的定点、个体)
二、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仪器(吸附管的解析效率实验)
称重(恒重、天平)
流量校正(吸附管、流量低)
三、现场采样------采样记录单
生产情况
防护设施情况(设备、个体)
采样对象工人工作写实
样品采集(开启前流量调试、读数)
空白对照样品
采样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采样流量 (开始流量、结束流量)
采样仪器编号
样品编号
采样人
采样日期
陪同人
注意事项:
穿透容量
硅胶管
铅烟和铅尘
吸收管采样
采样方法的灵活运用
粉尘样品的采集
样品的运输
粉尘样品
滤膜样品
吸收管
吸附管
空白对照
样品交接
样品形状描述
检测结果对送检样品负责
TWA样品采集
工人个体采样样品:
工人工作少于8h 少于40h工作周
工人工作大于8h 少于40h工作周
工人工作大于8h 大于40h工作周
工人非流动工作-----分时段采样的样品
工人流动工作------分地点采样的样品
STEL和 MAC样品采集
工人工作的岗位
工人工作停留的地点
操作时间
接触时间少于15min
接触时间大于15min 版权信息:本文来自职业卫生网:http://www.zywsw.com/

⑸ 清洁织物检查执行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按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进行分类收集。收集时减少抖动。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箱)宜为黄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脏污织物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布袋或包装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专用塑料包装袋盛装;其包装袋和包装箱(桶)有文字或颜色标识。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包装袋应扎带封口,包装箱(桶)应加盖密闭。用于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专用布袋和包装箱(桶)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医用织物周转库房或病区暂存场所内使用的专用存放容器应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如遇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专用塑料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3、洗涤消毒
脏污织物: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进行洗涤、消毒。按照洗涤设备操作说明书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洗涤、消毒。新生儿、婴儿使用后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成人使用后的医用织物混洗。手术室专用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独洗涤。布巾、地巾宜进行单独清洗、消毒。选择热洗涤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处理.
感染性织物:遵循先洗涤后消毒的原则,或选择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方式。不宜手工洗涤。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处理,被朊毒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不应重复使用,应作焚烧处理。被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或其他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有明确规定的感染性织物,不宜重复使用。被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或其他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有明确规定的,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作消毒处理再进行洗涤。消毒方法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分别有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的专用运输工具,不应交叉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应根据污染情况定期清洗消毒;运输工具运送感染性织物后应一用一清洗.储存
医用织物的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清洁织物分别存放于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间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的专用盛装容器、柜架内,有明显标识;清洁织物存放架或柜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时间不应超过48 h;清洁织物的存放时间可为14 d(最长不超过30 d)。使用后医用织物每次移交后,应对其接收区/间环境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物表、空气消毒。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环境受到污染时应进行清洁、消毒。

阅读全文

与防雾袋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经常失眠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74
dna扩增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39
游离铅的检测方法 浏览:751
低噪音轴流风机和扇叶计算方法 浏览:107
快速进入系统的方法 浏览:686
鼻囊肿治疗方法 浏览:58
猪粪便最佳处理方法 浏览:72
电脑卡键方法 浏览:150
羊角姜种植方法 浏览:435
创作幼儿童话掌握哪些方法 浏览:881
长羽绒服如何加宽方法 浏览:891
定向生服务期计算方法 浏览:848
同侧下肢平衡训练方法 浏览:175
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图 浏览:212
苹果系统的权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77
饵料笼的使用方法 浏览:310
炖鸽子汤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938
鱼塘加固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16
手掌融化最简单方法 浏览:752
侧位停车皮卡的最佳方法视频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