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过年分餐制
孟尝君被“误会”
分餐制古已有之。早在氏族部落时期,采用的就是分餐制。不过,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时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为保证平均分配,只能实行分餐制。
后来,食物日渐充足,就不用追求平均分配,开始讲“礼”了。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定等级、明贵贱,衣食住行、行为举止,都有严格而明确的标准。食礼,也就是吃饭的规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礼体现在食物分配上,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能吃几个菜,都是固定的。《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天子食九鼎,王食七鼎,诸侯食五鼎,大夫食三鼎。”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齐国的贵族孟尝君就反其道而行之,赢得了礼贤下士的名声。据《史记》记载,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他都是一视同仁,宾主之间并无贵贱之分。
有一天晚上,孟尝君请一个门客吃饭,有人不小心挡住了烛光,门客误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以为孟尝君是个伪君子。结果,孟尝君把自己的饭菜端到这个门客面前,门客一看,还真和自己吃的一模一样。他羞愧难当,于是自刎。孟尝君的好名声也就越传越远。
“举案齐眉”难不难?
从孟尝君的例子也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吃饭,还是分餐制,不然那个门客不可能看不到孟尝君吃的什么饭。但是说起来,那时的分餐制,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很多人在古装剧里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古人进食时席地跪坐,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个小桌子和若干精致的盏碟,显得讲究而繁复。
这大体是没错的,只需要注意一点,那个小桌子不能太重,不然举不起来。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隐士梁鸿受业于太学,还乡娶妻孟光,夫妻二人后来转徙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
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那时候的“案”,类似于如今的餐盘,女人也能轻易举起。
周朝开始分餐制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必须通过协作劳动获得食物,把食物平均分为若干等份进行分配再进食。这种先把食物分成每人一小份再吃的方式,就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力逐渐提高,食物也日渐充足。
商代之后,人们实行分餐制,这不仅是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而定的,同时也是当时礼制思想的体现,即“定等级,明贵贱”。
周代可以被视为中国分餐制的正式开端,西周时已经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并用“礼”的形式加以强化。
秦汉时期,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仍然存在,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
汉代“独尊儒术”使儒家观念深入人心,有身份、有地位人均以儒家礼仪规范作为行为准则,再加上东汉时期品评人物风气的盛行,使人们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但也是不同文化间充分融合的契机,以往单向的文化交流局面有所改善,草原游牧文化在中原产生深刻影响。社会文化变革的表现之一就是用餐方式的转变,在饮食习惯上既有分餐,也有合餐。合餐现象主要是在北朝开始出现,此时社会逐渐受到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影响,同时高桌大椅的出现才促使百姓同桌而食。
“合餐分食”用公筷
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坐已经成为标准姿势。在唐代中晚期,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但是分餐制与合食现象并行存在,并形成了介于一种“分餐制”与“合餐制”之间的用餐方式“会食制”,即在主人请客人吃饭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除了像饼或汤、粥等食物是采用合食的方式,其他的饭菜都由厨师或仆人按人数分配好。后期合食逐渐占据主流。
从五代开始各民族再一次大融合。加上在这之前“高坐会食”已经成为主流,因此到宋朝,中国人真正适应了坐高椅子、聚餐吃饭的习惯。因此,宋代是合餐的就餐方式定型巩固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合餐方式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合餐的就餐方式已经完全定型。
围桌合餐是现代中国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合餐可能带来一些疾病传播。对于分餐,有人双手赞成,也有人认为“没必要”“矫情”“麻烦”。
事实上,“分”与“合”并非单选题,并不绝对矛盾,只是需要转变观念。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既要保留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又要保护好个人的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倡导“合餐分食”,也就是大家在一起用餐,用公筷把食物再取到自己的餐盘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