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缸体和缸盖的检测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1、气缸盖裂纹检查
在气缸盖的表面涂色进行缺陷检查。对于铝制缸盖,将一种特殊的染色剂喷在零件上,然后再喷上化学显影剂。显影剂使裂纹中的染色剂变红,将裂纹显现出来。
2、气缸盖不平度检测
运用的工具有:精密直尺和塞规。对气缸盖的表面不平度进行检查时,检查的位置在左图所示的六个方向上进行。并取六个方向上测量得到的最大值为气缸盖表面不平度。同时要测量缸盖与歧管接触面的变形量。
3、气缸盖高度检测
对于气缸盖检测的结果,包括表明不平度、气缸盖高度、歧管接触面变形度,若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发动机维修手册的规定标准,则对气缸盖进行研磨或者更换。若气缸盖出现裂纹,则应更换气缸盖。
汽车缸体排列方式
1、直列式发动机
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发动机的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是水平的。单列式气缸体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但发动机长度和高度较大。一般六缸以下发动机多采用单列式。例如捷达轿车、富康轿车、红旗轿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均采用这种直列式气缸体。
2、V型发动机
气缸排成两列,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γ<180°,称为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与直列发动机相比,缩短了机体长度和高度,增加了气缸体的刚度,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但加大了发动机的宽度,且形状较复杂,加工困难,一般用于8缸以上的发动机,6缸发动机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气缸体。
2. 金属材料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哪些
金属材料主要检测项目如下:
1、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拉伸试验、高低温拉伸试验、 压缩试验、剪切试验、扭转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洛氏硬度试验 、布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压扁试验 ;
2、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分析金属材里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碳, 硅, 锰, 磷, 硫, 镍, 铬, 钼, 铜, 钒, 钛, 钨, 铅, 铌, 汞, 锡, 镉, 锑, 铝, 镁, 铁, 锌, 氮, 氢, 氧 );
3、金相测试:主要包括(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晶粒度、断口检验、镀层厚度、硬化层深度、脱碳层、灰口铸铁金相、球墨铸铁金相、金相切片分析;
4、镀层测试:常用方法为,镀层测厚-库仑法、镀层测厚-金相法、镀层测厚-涡流法、镀层测厚-射线荧光法、镀层成分分析和表面污点分析;
5、腐蚀测试:包括中性盐雾试验 、酸性盐雾试验、铜离子加速盐雾、二氧化硫腐蚀试验、硫化氢腐蚀试验、混和气体腐蚀实验、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
6、无损探伤: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
7、尺寸测试:包括尺寸测量、对称性、垂直度、平整度、圆跳动、同轴度、平行度、圆度、粗糙度;
8、焊接工艺评定:包括拉伸测试、弯曲测试 (面弯背弯侧弯)、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表面目测、宏观组织检测、焊缝硬度测试、冲击测试。
9、失效分析包括:失效分析的程序和步骤、对失效事件进行调查、确定肇事件或者首先失效件、仔细收集失效件残骸并妥善保管、收集失效件背景资料、确定失效分析方案并制定实施细节、检查、测试与分析。
3. 金属检测标准都包括哪些
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8.2—2015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
GB/T 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0.1—2009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 231.1—2009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32—1999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3—2000金属材料 顶锻试验方法
GB/T 235—2013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8—2013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9.1—2012金属材料 线材 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
GB/T 239.2—2012金属材料 线材 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
GB/T 241—2007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GB/T 242—2007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
GB/T 244—2008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5—2008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
GB/T 246—2007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
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T 2038—1991金属材料延性断裂韧度JIC试验方法
GB/T 2039—2012金属材料 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GB/T 2107—1980金属高温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 2358—1994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
GB/T 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3075—2008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力控制方法
GB/T 3250—2007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及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
GB/T 3251—2006铝及铝合金管材压缩试验方法
GB/T 3252—1982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
GB/T 3771—1983铜合金硬度和强度换算值
GB/T 4156—2007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GB/T 4158—1984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
GB/T 4160—2004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
GB/T 4161—2007金属材料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
GB/T 4337—2008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旋转弯曲方法
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40.2—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4340.3—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 4341.1—2014金属材料 肖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5027—2007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GB/T 5028—200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
GB/T 5482—2007金属材料动态撕裂试验方法
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GB/T 6400—2007金属材料 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
GB/T 7314—2005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GB/T 7732—2008金属材料 表面裂纹拉伸试样断裂韧度试验方法
GB/T 7733—1987金属旋转弯曲腐蚀疲劳试验方法
GB/T 10120—2013金属材料 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 10128—2007金属材料 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GB/T 10622—1989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YB-T 5345-2006 金属材料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GB/T 10623—2008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 12347—2008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 12443—2007金属材料 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
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 磨损试验方法 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
GB/T 12444.1—1990金属 磨损试验方法MM型磨损试验
GB/T 12778—2008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GB/T 13239—2006金属材料 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3329—2006金属材料 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4452—1993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
GB/T 15824—2008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试验方法
GB/T 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 17104—1997金属管 管环拉伸试验方法
GB/T 17394.1—2014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 17394.2—2012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3—2012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 17394.4—2014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4部分 硬度值换算表
GB/T 17600.1—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GB/T 17600.2—1998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2部分 奥氏体钢
GB/T 26077—2010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二、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GB/T 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X系列 钢铁及合金 X含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698.X系列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X量的测定
GB/T 5121.X系列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X部分:X含量的测定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 取样方法
GBT 6987.X系列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GB/T 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11170—2008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1261—2006钢铁 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测定方法
GB/T 13748.X系列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X部分 X含量测定 ……
三、金属材料物理冶金试验方法
GB/T 224—2008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Jominy 试验)
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7—1991工具钢淬透性 试验方法
GB/T 1954—200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 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814—1979钢材断口检验法
GB/T 2971—1982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断口检验方法
GB/T 3246.1—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 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3246.2—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2部分 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3488—1983硬质合金 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GB/T 3489—1983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4236—1984钢的硫印检验方法
GB/T 4296—2004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4297—2004变形镁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35—2013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
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GB/T 4462—1984高速工具钢大块碳化物评级图
GB/T 5058—1985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GB/T 5168—2008α-β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 5617—200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8359—1987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1987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 X射线衍射仪法
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 9451—2005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 10851—1989铸造铝合金针孔
GB/T 10852—1989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GB/T 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302—1991钢中石墨碳显微评定方法
GB/T 13305—2008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20—2007钢质模锻件 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GB/T 13825—2008金属覆盖层 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单位面积称量法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4979—1994钢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定法
GB/T 15711—1995钢材塔形发纹酸浸检验方法
GB/T 30823—2014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试验方法
GB/T 14999.1—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
GB/T 14999.2—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
GB/T 14999.3—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
GB/T 14999.4—2012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
YB/T 4002—2013连铸钢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四、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法
GB/T 1786—2008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2970—2004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3310—1999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GB/T 5097—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 观察条件
GB/T 5126—2001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5248—200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 5616—2014无损检测 应用导则
GB/T 577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 6519—2013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7233.1—2009超声波检验 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
GB/T 7233.2—2010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
GB/T 7734—2004复合钢板超声波检验
GB/T 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 7736—2008钢的低倍缺陷超声波检验法
GB/T 8361—2001冷拉圆钢表面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8651—2002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8652—1988变形高强度钢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 9443—2007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 9445—201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10121—2008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 11259—2015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控制方法
GB/T 11260—2008圆钢涡流探伤方法
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方法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1346—1989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
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
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 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
GB/T 12604.3—2005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
GB/T 12604.5—2008无损检测 术语 磁粉检测
GB/T 12604.6—2008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GB/T 12604.7—2014无损检测 术语 泄漏检测
GB/T 12604.8—1995无损检测 术语 中子检测
GB/T 12604.9—2008无损检测 术语 红外检测
GB/T 12604.10—2011无损检测 术语 磁记忆检测
GB/T 12604.11—2015无损检测 术语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GB/T 12605—2007无损检测 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
GB/T 12966—2008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
GB/T 12969.1—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12969.2—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
GB/T 14480.1—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1部分:仪器性能和检验
GB/T 14480.2—2015无损检测仪器涡流检测设备第2部分:探头性能和检验
GB/T 14480.3—2008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设备第3部分系统性能和检验
GB/T 15822.1—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 15822.2—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2部分 检测介质
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 设备
GB/T 18694—2002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GB/T 18851.1—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第1部分 总则
GB/T 18851.2—2008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GB/T 18851.3—2008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3部分:参考试块
GB/T 18851.4—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4部分 设备
GB/T 18851.5—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5部分 验证方法
GB/T 19799.1—2005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1号校准试块
GB/T 19799.2—2005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2号校准试块
GB/T 23911—2009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试块
五、金属材料腐蚀试验方法
GB/T 1838—2008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10123—200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基本术语和定义
GB/T 13303—19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GBT 15970.X系列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可以在中服云方案库搜索更多金属检测报告、规范!
4. 金属材料表面氧化膜厚度怎么测最精确
金相法:
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横断面,以测量金属覆盖层、氧化膜层的局部厚度的方法。一般厚度检测需要大于1um,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厚度越大,误差越小。
库仑法:
适合测量单层和多层金属覆盖层厚度阳极溶解库仑法,包括测量多层体系,如Cu/Ni/Cr以及合金覆盖层和合金化扩散层的厚度。不仅可以测量平面试样的覆盖层厚度,还可以测量圆柱形和线材的覆盖层厚度,尤其适合测量多层镍镀层的金属及其电位差。测量镀层的种类为Au、Ag、Zn、Cu、Ni、dNi、Cr。
X-ray 方法:
适用于测定电镀及电子线路板等行业需要分析的金属覆盖层厚度。 包括:金(Au),银(Ag),锡(Sn),铜(Cu),镍(Ni),铬(Cr)等金属元素厚度。
本测量方法可同时测量三层覆盖层体系,或同时测量三层组分的厚度和成分。
测试原理
金相法:
利用金相显微镜原理,对镀层厚度进行放大,以便准确的观测及测量。
镀层厚度测试库仑法:
利用适当的电解液阳极溶解精确限定面积的覆盖层,电解池电压的急剧变化表明覆盖层实质上完全溶解,经过所耗的电量计算出覆盖层的厚度。因阳极溶解的方法不同,被测量覆盖层的厚度所耗的电量也不同。用恒定电流密度溶解时,可由试验开始到试验终止的时间计算;用非恒定电流密度溶解时,由累积所耗电量计算,累积所耗电量由电量计累计显示。
镀层厚度测试X-ray 方法:
X射线光谱方法测定覆盖层厚度是基于一束强烈而狭窄的多色X射线与基体和覆盖层的相互作用。此相互作用产生离散波长和能量的二次辐射,这些二次辐射具有构成覆盖层和基体元素特征。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若密度已知,则为覆盖层线性厚度)和二次辐射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首先由已知单位面积质量的覆盖层校正标准块校正确定。若覆盖层材料的密度已知,同时又给出实际的密度,则这样的标准块就能给出覆盖层线性厚度。
镀层厚度测试金相法:
利用金相显微镜原理,对镀层厚度进行放大,以便准确的观测及测量。
镀层厚度测试库仑法:
利用适当的电解液阳极溶解精确限定面积的覆盖层,电解池电压的急剧变化表明覆盖层实质上完全溶解,经过所耗的电量计算出覆盖层的厚度。因阳极溶解的方法不同,被测量覆盖层的厚度所耗的电量也不同。用恒定电流密度溶解时,可由试验开始到试验终止的时间计算;用非恒定电流密度溶解时,由累积所耗电量计算,累积所耗电量由电量计累计显示。
镀层厚度测试X-ray 方法:
X射线光谱方法测定覆盖层厚度是基于一束强烈而狭窄的多色X射线与基体和覆盖层的相互作用。此相互作用产生离散波长和能量的二次辐射,这些二次辐射具有构成覆盖层和基体元素特征。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若密度已知,则为覆盖层线性厚度)和二次辐射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首先由已知单位面积质量的覆盖层校正标准块校正确定。若覆盖层材料的密度已知,同时又给出实际的密度,则这样的标准块就能给出覆盖层线性厚度。
5. 目前金属表面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主流金属制品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方法。
一、漏磁检测
漏磁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产品的无损检测。其检测原理是,利用磁源对被测材料局部磁化,如材料表面存在裂纹或坑点等缺陷,则局部区域的磁导率降低、磁阻增加,磁化场将部分从此区域外泄,从而形成可检验的漏磁信号。在材料内部的磁力线遇到由缺陷产生的铁磁体间断时,磁力线将会发生聚焦或畸变,这一畸变扩散到材料本身之外,即形成可检测的磁场信号。采用磁敏元件检测漏磁场便可得到有关缺陷信息。因此,漏磁检测以磁敏电子装置与磁化设备组成检测传感器,将漏磁场转变为电信号提供给二次仪表。
漏磁检测技术的整个过程为:激磁-缺陷产生漏磁场-传感器获取信号-信号处理-分析判断。在磁性无损检测中,磁化时实现检测的第一步,它决定着被测量对象(如裂纹)能不能产出足够的可测量和可分辨的磁场信号,同时也影响着检测信号的性能,故要求增强被测磁化缺陷的漏磁信号。被测构件的磁化由磁化器来实现,主要包括磁场源和磁回路等部分。因此,针对被测构件特点和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磁源和设计磁回路是磁化器优化的关键。
漏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的物理基础使带有缺陷的铁磁件在磁场中被磁化后,在缺陷处会产生漏磁场,通过检测漏磁场来辩识有无缺陷。因此,研究缺陷漏磁场的特点,确定缺陷的特征,就成为漏磁检测理论和技术的关键。要测量漏磁场,测量装置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是能测空间点磁场,还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和频带;测量装置须具有二维及三维的精确步进或调整能力,以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同时,应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去除噪声,确定实际的漏磁场量。Foerster,Athertion 已成功应用霍尔器件检测缺陷,霍尔器件可在z—Y二维空间步进的最小间隔分别为2μm和0.1μm。
漏磁检测不仅能检测表面缺陷,且能检测内部微小缺陷;可检测到5X10mm。的微小缺陷;造价较低廉。其缺点是,只能用于金属材料的检测,无法识别缺陷种类。目前,漏磁检测在低温金属材料缺陷检测方面已进入实用阶段。如日本川崎公司千叶厂于1993年开发出在线非金属夹杂物检测装置;日本NKK公司福冈厂于同年研制出一种超高灵敏度的磁敏传感器,用于检测钢板表面缺陷。
二、红外线检测与技术
红外线检测是通过高频感应线圈使连铸板坯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在高频感应的集肤效应作用下,其穿透深度小于1 mm,且在表面缺陷区域的感应电流会导致单位长度的表面上消耗更多电能,引起连铸板坯局部表面的温度上升。该升温取决于缺陷的平均深度、线圈工作频率、特定输入电能,以及被检钢坯电性能、热性能、感应线圈宽度和钢运动速度等因素。当其它各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时,就可通过检测局部温升值来计算缺陷深度,而局部温升值可通过红外线检测技术加以检定。利用该技术,挪威Elkem公司于1990年研制出Ther—mOMatic连铸钢坯自动检测系统,日本茨城大学工学部的冈本芳三等在检测板坯试件表面裂纹和微小针孔的实验研究中也利用此法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三、超声波探伤技术
超声波检测是利用声脉在缺陷处发生特性变化的原理来检测。接触法是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经一层薄的起传递超声波能量作用的耦合剂直接接触。为避免空气层产生强烈反射,在探测时须将接触层间的空气排除干净,使声波入射工件,操作方便,但其对被测工件的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液浸法是将探头与工件全部浸入于液体或探头与工件之间,局部以充液体进行探伤的方法。脉冲反射法是当脉冲超声波入射至被测工件后,声波在工件内的反射状况就会显示在荧光屏上,根据反射波的时间及形状来判断工件内部缺陷及材料性质的方法。目前,超声波探伤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金属管道内部的缺陷检测。
四、光学检测法
机器视觉是以图像处理理论为核心,属于人工智能范畴的一个领域,它是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处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种无损检测技术中。基于机器视觉的连铸板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定的光源照在待测金属表面上,利用高速CCD摄像机获得连铸板坯表面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提取图像特征向量,通过分类器对表面缺陷进行检测与分类。20世纪70年代中期,El本Jil崎公司就开始研制镀锡板在线机器视觉检测装置 。1988年,美国Sick光电子公司也成功地研制出平行激光扫描检测装置,用以在线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在线检测与分类器设计的研究工作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1990年,华中理工大学采用激光扫描方法测量冷轧钢板宽度和检测孔洞缺陷,并开发了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1995年又研制出冷轧连铸板坯表面轧洞、重皮和边裂等缺陷检测和最小带宽测量的实验系统。1996年,宝钢与原航天部二院联合研制出冷轧连铸板坯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系统,并进行了大量的在线试验研究。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也研制出较为实用化的在线检测系统。
从检测技术的观点来看,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面临困境:①要求检测到的缺陷的几何尺寸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小于0.1 mm;② 检测对象可能处于运动状态,导致采集的图像抖动较大;③现场环境较恶劣,往往受烟尘、油污、温度高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缺陷图像信噪比下降;④表面缺陷的多样性(如冷轧连铸板坯表面可达100多种),不同缺陷之间的光学特性、电磁特性不同;有的缺陷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因此,基于机器视觉的连铸板坯表面缺陷分类器要求具有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自学习功能等特点。
6. 焊接检测六种方法有哪些
焊接质量检测方法有:
一 、外观检验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是否有缺陷,如咬边、烧穿、未焊透及裂纹等,并检查焊缝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二 、密封性检验
容器或压力容器如锅炉、管道等要进行焊缝的密封性试验。密封性试验有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煤油试验几种。
1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用来检查焊缝的密封性,是焊接容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密封性检验方法。
2气压试验 气压试验比水压试验更灵敏迅速,多用于检查低压容器及管道的密封性。将压缩空气通入容器内,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如果肥皂泡显现,即为缺陷所在。
3煤油试验 在焊缝的一面涂抹白色涂料,待干燥后再在另一面涂煤油,若焊缝中有细微裂纹或穿透性气孔等缺陷,煤油会渗透过去,在涂料一面呈现明显油斑,显现出缺陷位置。
三 、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1 渗透检验 渗透检验是利用带有荧光染料或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常用的有荧光探伤和着色探伤。
将擦洗干净的焊件表面喷涂渗透性良好的红色着色剂,待渗透到焊缝表面的缺陷内,将焊件表面擦净。再涂上一层白色显示液,待干燥后,渗入到焊件缺陷中的着色剂由于毛细作用被白色显示剂所吸附,在表面呈现出缺陷的红色痕迹。渗透检验可用于任何表面光洁的材料。
2 磁粉检验 磁粉检验是将焊件在强磁场中磁化,使磁力线通过焊缝,遇到焊缝表面或接近表面处的缺陷时,产生漏磁而吸引撒在焊缝表面的磁性氧化铁粉。
根据铁粉被吸附的痕迹就能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磁粉检验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3 射线检验 射线检验有X射线和Y射线检验两种。当射线透过被检验的焊缝时,如有缺陷,则通过缺陷处的射线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在焊缝背面的底片上感光较强,底片冲洗后,会在缺陷部位显示出黑色斑点或条纹。
X射线照射时间短、速度快,但设备复杂、费用大,穿透能力较Y射线小,被检测焊件厚度应小于30mm。而Y射线检验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穿透能力强,能照投300mm的钢板。透照时不需要电源,野外作业方便。但检测小于50mm以下焊缝时,灵敏度不高。
4 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验是利用超声波能在金属内部传播,并在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原理来检验焊缝内部缺陷的。
当超声波通过探头从焊件表面进入内部,遇到缺陷和焊件底面时,发生反射,由探头接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脉冲波形。根据波形即可判断是否有缺陷和缺陷位置。但不能判断缺陷的类型和大小。由于探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