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三大污染解决方法

三大污染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18 05:21:33

⑴ 环境污染的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防止方法
1. 对于工厂的污水、废气、废烟、废渣等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后排放
2.外出尽量不用私家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节约纸张
4.多种植花草树木、不乱砍滥伐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⑵ 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包括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及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达到45微克/立方米左右。为此,我省将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突出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大污染源治理,从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全面加强面源污染管控,强化重点时段攻坚,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等方面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水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是:国考5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弯高胡面比例达到53.4%;劣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到17.2%。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92%以上,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极差比例控制在6%以内。汾河流域各城市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其余设区城念禅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任务包括8个方面49项。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今年需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增加,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完成2个农用地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法律依据: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埋拦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⑶ 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哪些

一、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哪些
1、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蓝天、碧水和净土。各地要扎实开展好土地污染治理行动,严厉打衡碰击非法掩埋固体废弃物,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对已污染的土地积极开展修复行动,打造成为干净、卫生、宜居城市。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迅枯监督。
二、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有哪些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遵循以下原则:
1、技术和经济相结合。制定综合防治方案,除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外,还必须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2、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在“防”的方面,着重加强环境规划和管理;在“治”的方面,着重考虑各种治理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
3、人工治理和自然净化相结合。为了节省环境治理费用,应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
4、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生产部门应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强资源管理,防止资源浪费,并通过改革工艺、综合利用,咐昌谈实行企业内部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处理量。

⑷ 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首先是使用低杂质的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或更新设备,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少污染的生产技术,发展绿色产品,减少单位产出的废弃物排出量。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对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业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等调整措施。研制和使用能耗低或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


2、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1)加强工业生产管理,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轨道。节能降耗,减少物料流失,回收利用可燃气体、余热、余压,工业三废要回收再生、交叉利用,建立闭合生产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排放;


(2)改进燃煤技术,提高燃烧效率,低硫优质煤优先供给民用,积极开发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构成逐步实现燃气化和电气化,扩大联片或集中供热。


3、废弃物处理


对暂无综合利用价值的工业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如采用废气净化和除尘技术来控制烟尘、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就能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污水等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医院污水可能含多种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废物,必须经专门的消毒处理方可排放。


(4)三大污染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⑸ 说出三种从根源解决噪声污染的不同方法

1、加强城市规划,从源头防控噪声。

治理城市噪声污染要有前瞻意识,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作用,通过严格规划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落实噪声防护的规划区域(距离),合理设置交通干线、工业园区等的噪声防护隔离区域(距离),并提出相应的减震降噪设施的规划设计。

2、加强沟通协作,打造畅通高效的多部门共同治理联动机制。

落实各部门责任,统一协调政府职能,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部门的噪声管理职责与处罚权限,形成明确分工、齐抓共管的局面。对于跨部门的复杂、新型噪声类型,应加强部门间协作。噪声监测要注意成果收集、整理,绘制噪声污染分布图,对投诉集中的区域开展噪声源解析,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整治工作,还居民宁静的生活环境。

3、建设公众参与噪声污染治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公众监督机制,有效解决噪声污染取证难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民既要防噪声,也不主动制造噪声。同时,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创新降噪技术,降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强度,扶持降噪产业发展。

(5)三大污染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存在的主流噪声问题

1、工业噪声

针对工业噪声问题,使用较多的防治措施为错峰开展噪声较大的行为活动,尽量降低居民休息时间的负面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错峰”防治措施仅可暂时解决生活噪音污染问题。城市环境仍然存在较大强度的噪音污染,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2、交通噪声

对当地居民具有较大影响的交通噪声是地铁交通、地面交通、航空交通噪声等。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成为了主要产生噪声的交通工具。

⑹ 治理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在防止污染方面措施如下:
一、大气污染在政策法规层面的建议:
(1)修订《大气法》:建议在立法目标、行为规范、法律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丰富大气法内容,加强其可操作性;
(2)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健全颗粒物监控体系
(3)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4)完善大气污染控制的经济政策
(5)尽快颁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大气污染在技术层面的防治措施:
(1)完善城市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2)加强颗粒物污染物(SO2、NOx、挥发性有机物等)监控系统建设:由于二次颗粒物是由气态前体物在大气环境中被氧化而产生的,对二次组分的控制措施也要从两方面展开。首先是控制二次颗粒物组分的气态前体物,其次是控制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的关键物种的排放;
(3)控制燃煤源点源和面源
(4)减缓机动车尾气排放
(5)控制扬尘和区域生物质来源
(6)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颗粒物排放
二、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1)转变观念
加强水污染知识的宣传 ,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是人类共有的,有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权力,也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责任和义务。使人人都有水危机感,节约用水的责任感,保护水污染的责任感,同时打破传统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观念。各地区、各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入、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使预防、治理水污染深入人心。
(2)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执法力度,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发现违法排污一定要严加处罚。应切实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严格控制和加快淘汰或改造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在行业中提倡向先进水平看齐,做到不折不扣地完成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标,使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工业生产值增长的同时,污染物的排放不仅不能增长而要不断降低。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量,不仅可以获得环境效益,还可以因为降低成本而获得经济效益。应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及利用的水平,提高处理及利用设施的运行率。要认识到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都是流失的资源,并尽量采用有效技术回收利用,在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上使其无害化。
(3)加强生活污水的防治
对于生活污水防治,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废水处理厂的建设,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废水厂的正常运行。因地制宜地选用高效、低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废水处理技术,合理地规划排水系统,特别注意采用可以回收利用能源、资源的处理技术和天然生态系统。应大力发展处理后废水的再利用。再生的废水可回用作工业冷却水、农业灌溉水、市政杂用水等。废水的再利用,既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的防范。其次,要加强农药、化肥等产品生产流通的管理,确保农药、化肥品种与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避免违禁和不合格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重视对流通市场的管理,杜绝农药、化肥在运输、储存、供销等环节上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三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第四,大力研究开发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无公害和无污染的农药、化肥。第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5],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树立大环境生态观念,加大农、林、牧、渔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
三、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监督和管理,依法预防:各部门应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健康意识,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止、控制和治理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如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用灌溉水质标准、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等;
(2)加强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监测,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报和评价系统: 在研究土壤背景值、通过调查摸清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质量监测、评价标准和预报系统;
(3)发展清洁生产,消除污染源:在工业方面应认真研究和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控制“三废”的排放。在生活污染方面加强分类回收和净化处理。在农业生产中,加强污灌管理,严格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做到因土因植施肥,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措施,发展生物高效农药;(4)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土壤污染是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媒介的二次污染为主,植树造林一方面可净化空气,降低大气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土壤的自净能力。
对于被污染的土壤或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生物修复: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蚯蚓就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环境动物, 被人们誉为“生态学的大力士”;污染严重的土壤还可改种非实用的吸收能力强的植物等来修复土壤;
(2)施用化学物质,降低重金属的可溶性,减少植物的吸收;
(3)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增强自净能力;
(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使有些重金属转化为难溶太沉淀物,控制起迁移和转化;
(5)改变轮作制度,引起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消除有些污染物的毒害;
(6)换土和翻土,此法只适宜轻度污染的土壤和小面积的改良;
(7)实施针对性措施,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 h 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对于有机污染的防治主要通过增施有机肥、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 和Eh 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

⑺ 环境污染应该如何治理

处理方法如下:
1.工厂的污水、废气、废烟、废渣和其他有毒气体应当过滤排放
2.外出尽量不要使用私家车,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3.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来节省纸张
4.多种花草树木,不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的分类如下:
环境污染按受环境因素影响分为: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和热污染。
按属性:
显性污染,隐性污染。
通过人类活动:
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和农业环境污染。
根据环境污染的性质和来源:
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和能源污染。
土地污染:垃圾清理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数千万吨的垃圾中,有很多是无法焚烧或腐化的,比如塑料、橡胶、玻璃等等。
海洋污染:主要是油轮、油井泄漏的原油、农田使用的农药化肥、工厂排放的污水、矿山排放的酸液;它们污染了大多数海洋湖泊。因此,不仅海洋生物受到伤害,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食用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气污染:指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或超过有害水平,导致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发展遭到破坏,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直接最严重的。它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和发电厂释放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由于每天暴露在这些肮脏的空气中,人们会感染呼吸道或视觉疾病。
水污染:是指由于某种物质的干预,使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污染特征发生变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恶化。
噪声污染是指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现象。
辐射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在物质、人体、场所和环境介质的表面或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射线。

⑻ 三大污染防治行动包括哪些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三类目标,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领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思路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三”。第一个“三”是围绕三类目标,其中,第一类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改困的目标,主要包括大气方面的优良天数比例、PM2.5下降比例等,水方面的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等;第二类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目标,主要包括大气方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方面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第三类是环境风险管控目标,主要包括农用地风险管控目标和城市建设用地风险管控目标。
第二个“三”,突出大气、水和土壤三大领域。其中,大气方面,将抓紧制定发布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水方面,要深入推进当前正在实施的2015年4月灶岁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土壤方面,全面实隐歼睁施2016年5月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第三个“三”,强化三个基础。其中,第一是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二是加快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力度;第三是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通过改革释放出更多动能和红利,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

⑼ 对于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1、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污水水体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有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没备和生物流化床等。

2、电解法

在电解质溶液中通以直流电流,产生正负离子的迁移,正离子移向阴极,负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正离子在阴极被还原并沉积在阴极板上。这是电解的基本过程。因此,电解是一种借助电流作用而实现化学反应的过程,也是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3、吸附法

吸附法由于具有多样性、高效、易于处理,可重复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低成本而最受重视。活性炭是现在用得最广泛的吸附剂,主要用来吸附有机物,也可以用来吸附重金属,但价格比较昂贵。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吸附剂,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吸附重金属阳离子和有害阴离子。

4、化学沉淀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通过改变污染物的性质降低其危害性或有使污染物的分离除去。包括向各类废水中投加各类絮凝剂,使之与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析出沉淀,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化学沉淀法。

5、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⑽ 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三大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目前的解决方法
酸雨的成因
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 其一为自然物质,其二为人为物质。前者如: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都会使雨水之pH值降至5.0左右;后者则为工业化后,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 氯化氢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及有机酸及悬浮固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使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
酸雨的解决方法
由于酸雨为二次污染物且具有跨区污染的特性,以致影响层面相当广,故局部空气污染的改善,空气品质标准的达成,对于酸雨的防制助益不大,必须削减SO2、NOx的总量方能遏止酸雨的危害。
短期政策—
目前已积极进行下列各项策略,以大幅降低空气中SO2、NOX之排放量。
1. 推动低硫油政策,降低燃料油之含硫量以减少因燃烧排放之硫氧化物,自82年7月起已将燃料油品含硫量降至1.0%,预计85年7月于都会区含硫量降至0.5%, 88年更要降至0.05%以下。
2. 订定严格管制标准,以迫使污染源采行排烟脱硫及排烟脱硝之设备。
3. 引进最佳可行控制技术,肆仿丛以减少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之排放
4. 改善工业锅炉之燃烧技术及设备,以减少氮、硫氧化物之排放。
5. 改善汽、机车引擎及防污设备,并加严排放标准,以减少氮裂樱氧化物之排放。
6. 与汽机车业者研商开发低污染之新车及替代燃料,如液化石油气车、电动机车。

温室效应的成因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大氏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学术界一直被公认的学说认为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来自美国Goddar d空间研究所的詹姆斯·汉森博士提出新观点,认为温室气体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 粉尘等物质。
碳粒粉尘是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时碳利用率太低 而造成的,它不仅浪费资源,更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众多的碳粒聚集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的堆积,而云的堆积便是温室效应的开始,因为40%至90%的地面热量来自由云层所产生的大气 逆辐射,云层越厚,热量越是不能向外扩散,地球也就越裹越热了。
汉森博士对于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变化都做了整理记录,发现在1950至1970年间,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长了近两倍,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二氧化碳含量则有所减少。用目前流行的理论很难解释仍在恶化的全球变暖的现象。
汉森博士认为,除了碳粒粉尘以外,还有一些气体物质能导致温室效应,如对流层中的臭氧 (正常的臭氧应集中在平流层中)、甲烷,还有巨毒无比的氯氟烃。但这些污染源的治理就相对困难些了。可喜的是,近几十年来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如若 甲烷和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能逐年下降趋势,那么再过5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将近乎零。
碳粒粉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东西,随着内燃机品质的不断提高,甚或不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 具的问世,不能烧尽而剩余的碳粒是可以减少的。汉森博士的学说能够成立,则给地球带来了降温的新希望,但愿地球早日退烧。
但全球知名科学家的见解还不仅仅是这三点。
现今最受人青睐的是瑞士两位气候专家对温室效应成因作出新的解释,认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是大气层中增多的水蒸气。它是于2001年发表的。瑞典中部大学的KG·拉松和斯韦克·爱德华松说,根据他们提出的一种计算未来气温的新模式,地球确实像其他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正在进入一个逐渐变暖的时期,但这主要是因为地球轴心在向太阳倾斜,而使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今后的一万年里有所缩短。他们说,随着气温的升高,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逐渐增多。因此,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更主要的是增多的水蒸气,而并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还有,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指出,他们在大气层中发现一种学名为"五氟化硫三氟化碳"(化学分子式为SF5CF3)的稀有气体。虽然这种气体目前的浓度仍相当低,但是它稳定热的能力远超过其他任何已知的温室气体,而且正在快速积累,长此以往,将会使"温室效应"形势更趋恶化。

臭氧层空洞的成因
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一亿分之一,但在离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层,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UV-B)。由于臭氧层有效地挡住了来自太阳紫外线的侵袭,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展。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兇,氟利昂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空洞的解决方法
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
在现代经济中,氟利昂等物质应用非常广泛,要全面淘汰,必须首先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也应努力回收,尽可能重新利用。目前,世界上一些氟利昂的主要生产厂家参与开发研究了替代氟利昂的含氟替代物(含氢氯氟烃HCFC和含氢氟烷烃HCF等)及其合成方法,有可能用作发泡剂、制冷剂和清洗溶剂等,但这类替代物也损害臭氧层或产生温室效应。同时,也在开发研究非氟利昂类型的替代物质和方法,如水清洗技术、氨制冷技术等。
为了推动氟利昂替代物质和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类是传统的环境管制措施,如禁用、限制、配额和技术标准,井对违反规定实施严厉处罚。欧盟国家和一些经济转轨国家广泛采用了这类措施。一类是经济手段,如征收税费,资助替代物质和技术开发等。美国对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实行了征税和可交易许可证等措施。另外,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还发起了自愿行动,采用各种环境标志,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和使用不带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材料和产品,其中绿色冰箱标志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要求。这项议定书得到了163个国家的批准。1990年、1992年和1995年,在伦敦、哥本哈根、维也纳召开的议定书缔约国会议上,对议定书又分别作了3次修改,扩大了受控物质的范围,现包括氟利昂(也称氟氯化碳CFC)、哈伦(CFCB)、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氟氯烃(HCFC)和甲基溴(CH3Br)等,并提前了停止使用的时间。根据修改后的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到1994年1月停止使用哈伦,1996年1月停止使用氟利昂、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发展中国家到2010年全部停止使用氟利昂、哈伦、四氯化碳、甲基氯仿。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为了实施议定书的规定,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上,决定设立多边基金,对发展中国家淘汰有关物质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1991年建立了临时多边基金,1994州年转为正式多边基金。到1995年底,多边基金共集资4.5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共安排了1100多个项目。
到1995年,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使用大部分受控物质,但经济转轨国家没有按议定书要求削减受控物质的使用量。发展中国家按规定到2010年停止使用,受控物质使用量目前仍处于增长阶段。中国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产品都大幅度增长,受控物质使用量比1986年增长了一倍以上,成为世界上使用受控物质最多的国家之一。

阅读全文

与三大污染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记乐谱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14
莲子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9
更改打印机时间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60
兰花红夫人的种植方法 浏览:430
少年白癜风采用哪些方法治疗 浏览:759
大力马线的编织方法视频 浏览:788
画幅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86
水电布线教学方法 浏览:797
动画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计划 浏览:850
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方法及优缺点 浏览:975
把花朵比作眼睛是什么修辞方法 浏览:768
教室强电分组最佳方法 浏览:931
校园节能减排研究方法 浏览:154
科学的跑步训练方法 浏览:319
局部用药有哪些方法 浏览:784
快速除车漆的方法 浏览:864
皇冠大灯安装方法 浏览:985
识别表格中图片的方法 浏览:783
求子方法放床上什么好 浏览:907
碌鹅如何腌制方法 浏览: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