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16 22:02:27

① 当今我国人口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

一、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人口素质和结构问题日益凸显,与数量问题相互交织,使农村人口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3%的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59%的育龄妇女、66%的老年人口、70%的少儿人口在农村;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121.7)失衡较城市(116.4)更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亿,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规模庞大并在未来20年内有持续增加趋势,其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亟待加强;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2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令人堪忧。另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严重不足,致使全国84%的青年文盲人口和大量出生缺陷人口也都集中在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农民的现代化。没有八亿农村人口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就没有持续的发展力,就不能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解决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安全等问题,特别是关注西部地区的人口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我国人口自身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人口计生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人口计生部门的网络优势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个集行政部门、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群众团体为一体,贯穿国家、省、地、县、乡、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网络。这个网络包括一个自上而下、运转高效、政令畅通的行政管理系统;一个深入农村、联系群众、服务家庭的公共服务系统;一个能够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以群众为主体的群众工作系统和一个覆盖全国、触角灵敏、反馈及时的信息支撑系统。它具有覆盖面广、能够深入村组和家庭、与农民直接互动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存完整、正常发挥作用并极具功能拓展潜力的公共服务网络之一。

这一网络不仅在有效控制我国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在参与处理社会公共应急事件(如抗击“非典”)、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实施全国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发展农村卫生与健康促进事业(如实施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三大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实施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二)人口计生部门参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首先,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十一五”时期,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开始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工作内容从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模式从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人口计生部门要在准确把握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针对农村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与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促进农村人口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其次,建立并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的采集、传播与反馈。整合开发并利用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就业、贫困等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信息资源,促进科学决策水平的提高;积极利用和发挥人口计生网络信息收集反馈快捷准确、服务优质并能进村入户的特长,及时收集、传递和反馈农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信息,促进政府与群众、非政府组织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积极促进村级思想文化建设,宣传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尚。目前,村级的思想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以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走廊和乡村计划生育群众文艺团体等为依托的农村人口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当前农村最具活力的群众性的文化组织,对树立良好的村风乡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继续扎根群众和基层,进一步丰富人口文化事业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人口文化的发展,发挥先进文化的重要引领作用,树立社会新风尚,为新农村建设增添生命力和持久力。

第四,积极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网络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和动员群众的能力,综合利用现有遍及各个乡村的人口文化宣传阵地,联合相关部门和组织,针对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与经济发展、家庭发展和妇女儿童发展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农民,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综合能力。

第五,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人口健康素质。针对当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广大农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健康保健知识严重缺乏的状态,发挥人口计生网络优势,重点在村级积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促进活动,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和行为,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减少疾病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农民的生殖健康水平和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

我们今天启动的西部地区人口健康促进项目将在川、滇、藏、陕、甘、宁、青、新、贵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其宗旨是高度关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预防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机制,这对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进一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几点建议

第一,以现有人口计生网络为基础,加快建立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农村乡镇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的行政管理机构进一步精简。强化农村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障。在时间紧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对现有的人口计生网络进行必要的调整、巩固、发展和完善,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普惠性的、能够综合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将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覆盖面广、综合效益大的明智选择。

当前,人口计生部门应与其他部门一道,针对当前农村特别是村级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如群众需求与公共服务信息的采集与传播、乡村文化建设、健康促进和技能培训等),在部委联合的基础上,利用现有人口计生网络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第二,在农村社会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权益的保护。

完善有利于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政策体系,切实构建综合治理农村人口问题的格局。各地出台的各项农村社会公共政策,应注意与计划生育国策的有效衔接,切实保护广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权益。

实施好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加快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制度,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养老问题有保障。

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投入。

建立稳定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项目、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县乡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等经费。加大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投入,扩大农村公共财政覆盖计划生育家庭的范围,我们人口计生部门要努力工作,争取投入产出的最佳效益。对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投入是花小钱、办大事、稳民心、保稳定、促发展的效益最佳的投入,它将直接惠及千家万户。

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人就业困难。②人口增加与消费品的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人口过多地对农业、工业、交通、住房及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③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之间矛盾十分尖锐。我国科技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青壮年文盲较多,适龄学生升学率较低,生产过程事业存在的诸多困难,无一不与人口过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④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增加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既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又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对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育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③ 如何解决中国人口问题

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李 斌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经过30年的努力,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全面发展两大奇迹。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贡献与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这一伟大成就,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应着力促进四个“转变”:

(一)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因此,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预计2020年人口总量达14.5亿,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岁—64岁人口计算,2016年将达到9.9亿峰值,2050年为8.7亿,比2000年还多2800万,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到1/10,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当前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高达47.6%。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三)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一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们将加强部门合作,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我们将全面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宣传倡导力度,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开展优质孕产期保健服务,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通过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切实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未来二三十年,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将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0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8.1%,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占总人口的22%。在农村,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对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三是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二)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从2009年起标准提高20%,达到年人均不低于720元;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二是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三是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与双女户的优先优惠政策。

(三)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二是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四)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大众传媒和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三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与互动,接受社会监督。

呵呵 给你参考!

④ 人口话题不时受到关注,中国该如何应对人口挑战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通常都会感觉到人口的话题经常会受到一些关注毕竟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人口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应该怎么样去应对人口所带来的一些挑战。在以前中出现的一些文科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太过于庞大,但是我们的生产力却跟不上。所以导致我们人均生产总值出现一些落后的现象,那么我们国家也是应对了一些计划生育的政策,才会让我们国家逐渐的减少人口过多的这样的一个现象。

应对人口挑战主要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人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人口问题不能成为束缚,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负担。只要人口的问题太为庞大的话,会对于我们自己的生产来说很尴尬。那么如果我们的人口出现了老龄化的,这样的一种现象的话,就要从根源上去解决这种问题,首先就要提倡生二胎,再接着就是要优生好生这样的服务。

⑤ 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与对策

主要表现及对策:

1、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快速变化,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人口数量问题,主要由非均衡生育(多子化和少子化)以及人口迁移造成,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和调控迁移来解决。

3、人口结构问题,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问题。

4、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来解决。

5、人口性别结构问题,只有通过限制堕胎来解决。

6、人口收入结构问题,原因较复杂,但最终都只有通过壮大中产阶层,使中产做则液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解决。

6、人口分布问题,主要包括大城市病、高密度连绵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片乡村缺少就近(200公里内)特大城市辐射带动的发展难题、生态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高密度大流量的人口迁移等问题。

(5)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决定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纯物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现作出如下决定:

1、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中国人口盯哪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3、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4、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6、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8、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9、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⑥ 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如何,该如何解决

我国人口问题是指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素质等方面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鼓励生育:政府纳灶可以适当鼓励年轻夫妇生育,但也需要考虑人口数量过多的不利影响。考虑到少儿人口的重要性,政府可以从各方面出发,通过放宽政策洞镇扮限制等措施,提高生育率。同时,应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分布,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

总之,我国的人口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解决。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手段,提高人口素质,优化生育政策,适应老龄化问题的发展,以及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与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浏览:617
自来水前置过滤器安装方法图解 浏览:649
奶推是怎么操作方法图 浏览:481
三七花如何食用方法 浏览:956
唱歌教学法属于哪种教学方法 浏览:801
新小米笔记本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670
烤羊肉串最简单的方法步骤 浏览:868
促进规则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 浏览:972
挂锁怎么开的方法介绍 浏览:514
五金筛选机检测方法 浏览:255
如何做蒸饺面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512
怎么永久脱毛的方法 浏览:518
小米手机的微信缓存文件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23
捡到松鸦崽怎么养正确方法图文 浏览:847
盘头发的简单方法有发夹 浏览:445
智能流量计校验的方法及步骤 浏览:521
稚优泉666涂唇釉的正确方法 浏览:535
日本超市黄瓜的腌制方法及步骤 浏览:589
手工焊有哪些焊接方法 浏览:906
电脑主机组装方法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