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阅读障碍?
在我们的意识里,似乎大多数人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学会阅读。然而施威茨博士告诉我们:说话是天生的,而阅读不是,阅读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口语能力是我们基因自带的模块,是进化赋予人类的礼物。而阅读的历史大约有5000年,相比口语要短得多。
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阅读,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件头疼的事。因为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整体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都至过重要。
我曾经问过不爱阅读的小朋友,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所以就会读错,然后就会不太理解文章要讲的意思。”
第二,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每天或者每周全家坐在一起看各自喜欢的书。 当然这些书也要适合大人和小孩一起阅读。看完之后互相交流,努力为孩子营造爱阅读、爱表达的家庭氛围。
第三,督促孩子写日记,除了让孩子把学校安排的作文作业认真完成之外,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另外写一些小的作文。如果不能够每天坚持写,那么一周写一篇周记,家长和孩子共同边读边改,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通过以上三个小技巧,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你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你就会看到缺判肢孩子在阅读上的进步,同时你也会感受到孩子在语文学习上兴趣的提升。
⑵ 初三了,一直有阅读障碍,读书的时候总是重复看字词或是数字数,该怎么治疗啊
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儿童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期阅读教育是学前期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西儿童阅读教育交流与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儿童8岁才开始进入自主大量阅读阶段(而西方为4岁),即使在北京,儿童阅读障碍发生率也高达6%至8%。所以应该及早对阅读障碍进行治疗。
对于较严重的阅读障碍,比如儿童神经生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需要由专门的教师和心理医生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矫治,如多感觉通道法,强调运用学生的多种感觉通道,诸如视、听、动、触等;神经组织矫正法,对阅读障碍的儿童通常采用视觉描绘练习和眼手协调练习,以促进大脑半球优势能力的发展;对于有情绪障碍的儿童,则需先经心理咨询人员矫治其心理问题。
下面着重谈一下与智力因素和教育有关的阅读障碍的矫正问题。教师可通过有针对性的扩展词汇训练、阅读技巧训练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儿童的阅读障碍加以矫正。
*对词汇贫乏的矫正
首先选用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应重视要求理解文章大意的练习。为了鼓励儿童快速阅读,应采用基础读物来扩展儿童的词汇,而且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都必须使儿童感到容易。还可以在没有意义背景条件下进行快速认字训练,如速示法。
*阅读习惯的矫正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会有所差异。有的人阅读时一字一字从头到尾的读,读完之后不知所云;有的人则能迅速略读,并很快抓住主题;而有的人边读边写笔记。阅读习惯的不同往往导致阅读效率的差异。对此的矫正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第一,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动手做标记或批注的习惯,如在重要的词语下划横线;不懂的地方做批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促进边读边思考。
第二,教师应培养学生迅速略读的习惯。人们在阅读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以同一种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
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通过训练,发展儿童阅读速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之能够根据材料的类型、阅读的目的选择阅读速度,既能精读又能略读。
在我国,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有效地帮助有阅读障碍的儿童早日学会阅读,还需要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⑶ 如何克服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
一、共情:您认为孩子的阅读理解方面有些问题,并希望通过一些方法促进学习兴趣。
二、具体化: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不好?你说的自觉性差、阅读有障碍主要是指?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分辨是否“读写困难”: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习困难障碍,有先天性的成因,根据个体不同,症状程度也不同,常见的有语言、阅读、写作、拼字等方面的困难。这属于一种病变,而经常被误认为是孩子不够用心,不够努力。
解决:
(1)先具体了解家长说的阅读障碍是什么意思。如果有:阅读后不能理解内容;朗读不流畅,经常跳字丢字;逃避书写、书写困难等;听课效率很低、多动等,则有可能是读写障碍。建议带领孩子做专业的读写测评。
(2)如果确认为是读写障碍,则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调整。
(3)读写障碍是可以被调整的,要给予家长信息,多支持与鼓励孩子。
b 无读写障碍:如果没有读写障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一些锻炼,培养阅读兴趣。如:
(1)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读书,平常在家庭中设置学习的环境,要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家长也有一起读书,这样孩子自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2)将读书的乐趣分享给孩子,家长可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坐坐,经常和孩子聊聊最近自己在书上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或有收获的知识,也让孩子将读书心得分享给爸妈。
(3)设置悬念调动孩子乐趣,在给孩子读书时,可以不将结尾说出来,留个悬念,这样悬而未决感,就会促使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慢慢地孩子就会脱离父母,自己在去寻找想要看的书。
(4)运用故事梗概法,先把故事的大意将给孩子听,在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孩子先听了大概意思,对故事产生兴趣了,自然就会自己找书来看。并且在阅读完之后,家长可以请孩子将故事内容讲给自己听,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⑷ 如何帮助学生扫清文言文阅读障碍
真正能够解判棚决文言阅读的障碍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多读。读得多,积累就深厚,文言阅读的语言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认真读完《史记》和《聊斋志异》,文言阅读的基本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影响之大,之深,之远,超过了你们的想象。由于其影响巨大,后人写历史,写文章,常常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史记》,这个模仿当然也包括语言的形式。所以读《史记》很重要。读《史记》,你们可以只读其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至于书、表,就算了。读好了《史记》,再去读一般文言文尤其是史传文,基本上都不在话下了。此外顺便说,读好了《史记》,你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了解人性。你会懂得,成功的人物之所以成功,倒霉的人物之所以失败,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它的道理的。 为什么要读《聊斋志异》呢?这是因为《聊斋志册冲谨异》的作者的学历较低。学历低的人写的东西,应该看不起才对,那我怎么还叫大家去读?《论语》中说,虽小道亦有可观焉。我们现在说的是读懂文言文,解决语言障碍,而语言层面只是小道,《聊斋志异》在 这一点上满足了我们本来不高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它的作者蒲松龄,是一个考场上长期失意的人。这就是说,他参加了许多次考试,但他很背时,总是考不上。州基然而参加考试的次数一多,就特别熟悉普通的表达程式。蒲松龄不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是个小知识分子。苏东坡文章很自在,是因为他是个大知识分子。苏轼才高,当时文名也高,所以胆子大,于是写文章就非常自在,想怎样写就敢怎样写。小知识分子,心理常常是自卑的,尤其是写文章的时候,他不敢放胆去写,容易循规蹈矩遵守表达规范,因此《聊斋志异》的语言,是比较规范的文言文。而小知识分子,沉沦社会底层,他内心又常常渴慕高雅,仰慕风雅,于是喜欢卖弄,所以你在《聊斋志异》中,常常能观察到许多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诸多文言文语言现象。通假现象容易带来文字古雅的错觉,在某些层面不高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是很高雅的手段。比如“悦”字,这个字清代早就有了,但蒲松龄们写文章的时候,偏偏要把“悦”写成“说”。他们是这样想的:《论语》上不是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我把“悦”写作“说”,那不是直追古人、隐然与圣贤相 似了吗?
⑸ 得了阅读障碍怎么办
阅读障碍治疗方法
方法一:耐心引导。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除了有先天的一些因素以外还有后天的努力,这需要家长慢慢地引导才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所以需要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多点耐心和关怀,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上阅读,然后慢慢来努力。
方法二:从简单入手。
对于阅读有障碍的孩子来说,除了要耐心引导,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从一些简单的书籍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慢慢懂得理解如何阅读,也只有将孩子的理解能力慢慢提升起来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方法三:不要过于严格。
孩子如果有阅读方面的问题的话,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一些耐心,不要过于严格地教育孩子,否则孩子会非常难受的,尤其是有通过努力而得不到收获的孩子,家长给予的压力会非常大,因此要懂得去分散他的压力,且给予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方法四:多加鼓励。
没有人比孩子自己更着急了解世界了解书中所介绍的知识,如果家长平时只注重孩子的进步而忽略去鼓励孩子,那么在巨大的压力下孩子会表现的很叛逆,因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因此应该多给予鼓励而减少批评。
方法五:理解意思。
让孩子去阅读并不是让孩子读越多越好,而应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籍,并通过学习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读书注重其中的内容而不是数量的多少,所以要懂得让孩子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这样才能学习得更好。
方法六:陪伴阅读。
孩子在很难读懂书本知识的时候是非常着急的,有的时候会不知所措,因此家长应该多留些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能从不懂变为理解,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喜欢上阅读,学习独立自己去阅读,这样他的能力才能提升。
⑹ 阅读障碍症该怎么解决
阅读障碍是学业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障碍,也是被专家学者研究得最多,最深入的一个问题.据1993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有80%的学习障碍学生出现阅读方面的困难。我们知道,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科学习都要涉及到阅读。语文自不用说,数学学习中的解应用题也首先要通过阅读关。因此,阅读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运作,比如阅读牵涉到孩子的视知觉和听知觉,通过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联系来获得对字词的理解。另外,这其中还有语调、语速的问题,都可能会对孩子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
一、根据专家对阅读障碍的研究得出结论:儿童阅读困难主要包括认字和理解两大部分。而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6种:
1.听觉理解能力差;
2.听或视知觉速度太慢;
3.无法知觉文字符号;
4.缺乏阅读所需的知识;
5.无法注意到重要的关键字、句或段落;
6.无法了解书写文字的单位,也就是缺乏词与词之间的界限的概念。
二、具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一些特征:
1.阅读速度慢;
2.阅读悍省略、替代、歪曲或添加字或词;
3.出现错读,停顿次数太多,或者经常不知道读到哪里了;
4.对短语的成分划分不准确;
5.逐字阅读,有时需要用手指的协助。
6.读时跳行或颠倒字词;
7.读后不能回忆阅读的内容;
8.不能从阅读的材料中得出结论(不能概括中心思想);
9.常用常识作为背景,而不是以文章中的材料来加答问题(即答非所问);
10.听写成绩差。
根据国际阅读障碍症协会的介绍,大约有5%的儿童患有学习障碍,大多数阅读障碍者在学龄前都比较快乐,适应性也比较强。但入学以后,当学习的方法或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他们的实际时,情绪问题就可能出现。日久天长,阅读能力上的受挫就会造成个人的自卑,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达不到大人的要求。尤其当阅障碍的儿童口语功能发展较差时,常会因找不到正确的字词来表达。或在描述事情时产生记忆上的错误,而被别人误认为“说谎”,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更严重。因此,阅读障碍儿童最常遭遇的情绪问题就是焦虚,他们对在学校所遭受的失败感到不知所措和害怕,因为他们无法预知自己的表现会有多糟。他们往往在新的情况发生时产生排斥心理,这常常导致家长和老师将他们的逃避行为误解为懒惰。还有一些阅读障碍的孩子可能会把挫折感逐渐转变为愤怒,在学校里他们只能将愤怒隐藏起来,回到家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他们的愤怒就会爆发出来,使得他们最依赖的人——父母对其感到非常棘手,不知如何去帮助他们。其实,出现阅读障碍,最好的方法是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⑺ 读写障碍的处理办法
读写障碍(dyslexia),也称为读写困难,是一种最常见的特殊学习困难。根据国际读写障碍协会(,2004)的定义,读写障碍是一种学习障碍。这是一种特定的语言障碍,源于对文字解码能力(decoding)的不足,通常在声韵处理能力上反映出来。这种解码能力和年龄、其他认知能力及学业能力并无一定关系,也不是由一般发展的障碍或感官障碍所导致。除了阅读能力之外,读写障碍还会影响其他和语言有关的能力,如书写及拼字的能力。
解决读写障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要认识和体谅孩子,认识和体谅是帮助读写困难孩子的不二法门。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困难,肯定他们的学习潜能,并认识帮助他们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就是协助他们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使他们的读写困难不致构成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和家长可通过以下各方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一) 体谅孩子的挫折感和疲累 (二) 确认孩子的思考能力 (三) 鼓励孩子为自己定学习目标和策略 (四) 鼓励孩子发挥所长(五) 提供机会让孩子帮助别人。
第二耐心教导读障的学童进行重复多次的练习。透过生动的游戏,图像,多观感,多媒体的方法,帮助学童了解文字的结构,加强他们对文字的记忆。英文方面可透过拼音法,帮助学童掌握字母及声音的关系,从而改善读字及串字能力。
⑻ 孩子有阅读障碍,要如何解决
阅读是学习的基石,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这种方式获得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如同说话一样,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自然流畅的过程。但是,有一小部分群体,却因为患有阅读障碍,导致识字困难,阅读速度慢且不准确,难以成为一个熟练的阅读者。阅读障碍是指个体智力正常,拥有正常的受教育和社会文化机会,却不能学会阅读的现象。它对个体的知识获得、学业成就,甚至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一例阅读障碍发现于19世纪末,一名眼科医生发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非常聪明但不能正常阅读,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字词盲”。之后,阅读障碍的研究得到了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医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关注。
虽然阅读障碍最初被称为“字词盲”,但早在20世纪70年代,拼音文字阅读障碍的研究者就发现,阅读障碍的问题不是视觉的缺陷,而是听觉语音加工(语音意识)的缺陷。之后的研究者进一步发现,阅读障碍除了听觉语音加工缺陷以外,还存在加工速度的缺陷,患者在命名数字、颜色、物体时比正常儿童慢很多。研究者把语音加工缺陷和加工速度缺陷称为阅读障碍的双重缺陷。
20世纪末兴起的脑与认知科学,为研究者揭示阅读障碍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提供了可能。Rumsey、Shaywitz、Temple等一批研究者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了阅读障碍患者在颞顶区域存在脑激活异常,并且确定了该区域的异常与阅读障碍的语音缺陷有关,从而证实了语音缺陷是拼音文字阅读障碍儿童主要缺陷的观点。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阅读障碍可能不仅在颞顶区域存在功能异常,该区域与其他语言脑区之间的白质连接也存在异常,这表明阅读障碍可能不仅是单个脑区的活动异常,还可能存在脑区之间的协调配合、相互作用的异常。
遗传学研究表明,阅读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同卵双生子中一个患阅读障碍,另外一个患阅读障碍的几率高达68%;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患阅读障碍,该个体患阅读障碍的几率约为50%。第一个阅读障碍的基因发现于1999年,由挪威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其研究对象是一个挪威家庭,该家庭36位成员中有11位患有阅读障碍。他们克隆了该家族2号染色体上被称为DYX3的基因,并认为该基因与阅读障碍有关。之后,研究者又发现多个与脑发育相关的基因也与阅读障碍有关。
拼音文字阅读障碍研究的相关成果已经应用到阅读障碍的诊断及康复上来。比如:心理学和语言学关于阅读障碍语音意识缺陷及双重缺陷的研究为英语阅读障碍多个诊断量表(如Woodcock Johnson阅读能力测验、语音加工综合测验CTTOP等)及多个训练程序(如基于语音障碍的Blachman五步训练法、基于双重缺陷的RAVE-O训练程序等)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脑与认知科学以及遗传学的研究则为阅读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儿童出生时对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进行反应的脑电指标可以成功预测其8岁时的阅读水平,即可以预测哪些儿童能成为正常阅读者,哪些儿童会成为阅读障碍者。而阅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多个阅读障碍的基因标记,为利用基因技术进行阅读障碍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我国阅读障碍研究开展得较晚。早期的观念认为阅读障碍只存在于西方人群,直到1982年,Stevenson 等人发现,中国儿童同美国儿童一样也存在阅读障碍。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大陆学龄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约为4%—8%。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我国学者倾向于认为汉语阅读障碍是由多重缺陷引起的,包括语音意识缺陷、语素意识缺陷、快速命名缺陷等,而关于汉语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目前研究者尚没有一致的观点。
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对阅读障碍儿童的脑神经基础进行研究,如香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相对于拼音文字阅读障碍,汉语阅读障碍的脑机制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左脑额中回和右脑顶内沟的异常,前者的异常被认为反映了汉语儿童的语音加工缺陷,而后者的异常被认为反映了汉语儿童的视觉空间加工的缺陷。还有一些学者则开始探讨利用脑成像技术进行汉语阅读障碍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有基因基础吗?2011年,我国香港研究者发现,DYX1C1基因与香港人群的阅读障碍有关,这是关于我国阅读障碍人群的第一个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目前,我国阅读障碍儿童的诊断、康复及预测都还只有较小样本的少数研究,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体系,也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教育应用,亟须借鉴西方阅读障碍研究的经验,结合汉语的语言特点,开展对汉语阅读障碍的多学科联合攻关,揭示汉语阅读障碍的多层面机制,特别是其不同于拼音文字阅读障碍的特殊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汉语阅读障碍的诊断工具及康复训练方案,开展阅读障碍的早期预测。
与研究的急迫性相比,更为急迫的是提高我国社会对阅读障碍的科学认识。美国早在1975年颁布的《障碍儿童教育法案》中就规定要对阅读障碍儿童进行免费的、无偏见的测评以及免费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并在1990年的修订中规定不能歧视患有阅读障碍的个体。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主要关注残疾儿童,如聋童、盲童等,对于阅读障碍等特殊需要儿童关注较少。很多家长和教师缺乏对阅读障碍的正确认识,如部分家长和教师错误地认为阅读障碍是因为孩子智力差、不努力等原因造成的,而对造成阅读障碍的真正原因缺乏了解,进而导致对孩子出现的阅读障碍问题缺乏关注或者采取了错误的教育干预方式。另外,由于整个社会对阅读障碍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我国开展阅读障碍的研究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被诊断为阅读障碍后会受到歧视,或者担心参与相关的科学实验会带来伤害,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科学研究,中国的研究者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获取研究样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阅读障碍研究的开展。
阅读障碍的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观念改变的问题。只有全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帮助阅读障碍儿童摆脱阅读困难,享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