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医学影像学里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分辨率不同
(1)密度分辨率表示的是影像中能显示的最小密度差别。
(2)CT的密度分辨率受噪声和显示物的大小所制约,噪声越小和显示物越大,密度分辨率越佳。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照片高得多。
2、表示形式不同
密度分辨率能够区分开的密度差别程度以%表示。计算机体层摄影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指标之一,如果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密度分辨率为0.5%,则表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即可辨别出来,密度差别小于0.5%时,由于受噪老弯声的干扰,就无法辨别。
二、联系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在评价CT图像质量的时候,经常首先考虑空间分辨力。
CT图像由于检测器有一定大小,取样有一定距离,所以空间分辨力由X线管焦点的几何尺寸决定,而基本与X射线剂量大小无关。在X线剂量一定的情况下,空间分辨力与密度分辨力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不可能同时改善空间分辨力与对比度分辨力。
扩展材料:
医学影像学:X线、CT、MRI 成象技术与临床应用
一、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优点为:
1、保存了图像信息,便于日后再处理;
2、远离放射科的医生可随时调阅图像读片与诊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便于图像传递和交流,可开展复合影像诊断、多学科会诊;
4、可避免胶片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和出错,成为医院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5、节约胶片开支、管理费用,减少存放空间,从而进入无胶片时代。
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过计算器处理数字影像信息,常用时间减影法,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象技术。
脑血管造影是将有机碘对比剂引入脑血管显示脑血管的方法,包括颈动脉造影和椎动脉造影。常用DSA技术,分别摄取脑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图像。
X线成像_电磁波,波长0.0006~50nm
三、X线成象原理与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及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有关,与成像有关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象的基础。电压愈高,穿透力愈强;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X线激发硫化锌镉、钨酸钙等发出荧光;
3、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溴化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岩含枣。X线射入人体,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
四、X线图像特点:
1、灰阶图像;
2、重叠图像;
3、放大图像;
4、可有失真。
五、灰阶影像是以光学密度反应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图像上的白影与黑影除与粗拆厚度有关外,主要反映组织密度高低(密度高呈白影,密度低呈黑影)。
六、荧光透视
1、优点:可转动患者体位;了解器官动态变化;操作方面,费用低;
2、缺点:对比度和清晰度差;缺乏客观纪录。
七、X线摄影
1、优点:对比度和清晰度佳;
2、缺点:无立体概念;无法观察功能。 五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体内产生人工对比,常用对比剂:
八、高密度对比剂
1、钡剂:医用硫酸钡;
2、碘剂:无机(碘化油、碘苯酯)、有机(离子型如泛影葡胺;非离子型如碘必乐、优维显)。
离子型对比剂具高渗性,毒副作用大;非离子型低渗性、低年度、低毒性。
九、低密度对比剂空气、O2、CO2
十、造影方式
1、间接引入:IVP;
2、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五临床应用胃肠道、骨骼系统和胸部多选用。
十一、CT成像_用X线束对人体某一层面照射,测定透过的X线量,数字化后经计算机得出该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再重建图像。
1、CT图像特点
(1)优点:密度分辨力高、量化的说明密度高低程度的量值(CT值)。
(2)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
(3)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
2、人体组织CT值
(1)水:0 HU;
(2)空气:_1000 HU;
(3)脂肪:_90~_70 HU;
(4)软组织;20~50 HU;
(5)骨:+1000 HU。
3、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
(2)框内占位性病变、鼻窦癌、鼻咽癌等。
(3)肺癌和纵隔肿瘤。
(4)肝、胆、胰、脾、腹腔及腹膜后间隙及肾上腺及泌尿生殖系统。
(5)胃肠病变向腔外侵犯或远处转移。
十二、MRI成像_磁共振信号有T-1、T2、和质子密度等参数,由这些参数构成MRI图像。
T-1-终止射频脉冲,则纵向磁化逐渐恢复到原状,此过程为纵向弛豫,恢复所需时间为纵向弛豫时间,简称T-1。以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
T2横向磁化也很快消失,此过程为横向弛豫,所需时间为横向弛豫时间,简称T-2。以T2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T2-WI)。
1、MR信号的产生在弛豫过程中,质子吸收RF脉冲组合的能量释放产生MR信号。通过调节成象参数TR和TE,及可分别获取主要反映T1、T2及PDWI对比的MR信号,由此产生T-1-WI、T2-WI或PDWI图像。
(1)T-1-WI上呈高信号亚急性血肿、脂肪、蛋白含量高、黑色素;
(2)T-2WI上呈低信号钙质、空气、流空、脂肪及蛋白质含量少的。
2、MRI图像特点
(1)多参数灰阶图像;
(2)多方位断层图象;
(3)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象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4)MRI对比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5)伪色彩的功能图像。
3、MRI检查技术
(1)序列技术;
(2)自回旋波(SE)序列;
(3)梯度回波(GRE)序列;
(4)反转恢复(IR)序列;
(5)平面回波成象(EPI)。
4、MR水成象技术用很长TR和很长TE可获得重T2-WI,使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呈高信号,背景的其它组织呈低信号而形成良好对比。
经重组可使含液体器官或间隙呈高信号,获得犹如造影效果的图像,即MR水成象,包括MRCP、MRU、MRM等。
5、临床应用
(1)脑与脊髓疾病;
(2)肺门与纵隔淋巴结;
(3)心脏大血管内腔;
(4)诊断乳腺癌;
(5)清晰显示软骨、关节囊等结构。
6、各系统检查首选仪器
(1)骨骼平片首选,进一步CT;
(2)关节MRI;
(3)呼吸系统平片首选,进一步CT;
(4)急腹症平片首选,进一步CT;
(5)腹部闭合性损伤超声、CT;
(6)食管病变钡餐造影;
(7)胃、十二指肠超声、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8)肝超声和C T首选,进一步MRI,也可做肝动脉造影;
(9)胰腺超声、CT。
❷ 分辨力的意思
分辨力的意思是指引起相应示值产生可觉察到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
放大负片时,表示成为大致同标的清晰度和颗粒性的术语。在1毫米的宽度之间能识别多少线,用条数表示比如,SS胶片能识别70-100条线。但需要有适度曝光、适当显消袭影的条件,视反差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相关造句:
1、销岁它既能有效地压制线性相干噪声,又能保证处理后资料的横向分辨力不受影响。
2、该系统用于高散射介质中吸收体成像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力。
❸ 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由什么决定
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是指它可以分辨出两个物体空间位置的最小距离。影响成像仪器分辨本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光学系统的分辨率:成像仪器通过透镜、反射镜等光学系统使得图像成像。光学系统的分辨率是光学系统对成慎逗像物体分辨本领的限制,分辨率越高,成像的细节就越清晰。岩尘
2.光源的波长:光源的波长对光学成像的分辨本领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光源的波长越小,能观察到的最小物体尺寸就越小,分辨能力就越高。
3.成像器件的像素大小:成像仪器使用的成像器件通常是CCD、CMOS等,每个像素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像元所表达的空间范围。像素越小,成像的分辨本领越高。
4.成像距离:成像距离越远,由于光线传输会存在散射、衰减的问题,成像细节就会变得模糊不宽枣卖清。因此,成像距离的距离越近,成像的分辨本领就越高。
总的来说,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由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光源的波长、成像器件的像素大小、成像距离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可以通过设计优化调整来提高分辨本领。
❹ 提高超声成像的空间分辨力的有效途径
频率是提高超声成像的空间分辨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提高超声成像空间分辨力的,有效途径辩拦是增加超声塌灶笑波的频率,所以当频率增加时,超声波的强度显然团含也要增加。
❺ 什么是分辨力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辨力又称分辨率,是指光学仪器观察物体或屏幕成像的清晰度。它一般与单位英寸内像素的多少有关袜伏族。普通光学显微告弊镜的分辨力主要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大小有关厅升,还受载物台到物镜的距离以及物体的大小、光线的强弱等因素影响。
❻ 电视指南针:什么是电视图像分辨力
图像分辨力是表征图像细节的能力。
对图像信号,常称为信源分辨力,由图像格式闷搜决定,对成像器件而言,阴极射线管(CRT)通常用中心节距表示,LCD、PDP、DLP、LCoS、OLED等固有分辨力成像器件,宏饥通常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表示。
分辨力和分辨率都来自于外文resolution,它是表征蔽罩返图像细节的能力。只是由于
翻译上的不同
以及使用在不同的领域,才出现分辨力和分辨率两个不同的定义。在电视领域,一般都定义为分辨力
;而在计算机界则把它定义为分辨率。
❼ mr全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氢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
基本原理:
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 ging,PI)是通过引入顺磁性对比剂,使成像组织的 T1、T2 值缩短,同时利用超快速成像方法获得成像的时间分辨力。通过静脉团注顺磁性对比剂后周围组织微循环的 T1、T2 值的变化率,计算组织血流灌注功能。
脑活动功能成像是利用脑活动区域局部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与去氧血红蛋白比例的变化,所引起局部组织 T2的改变,从而在 T2加权像上反映出脑组织局部活动功能的成像技术。
这一技术又称为血氧水平依赖性 MRI 成像(BOLD MRI)。是通过刺激周围神经,激活相应皮层中枢,使中枢区域的血流量增加,进而引起血氧浓度及磁化率的改变而获得的。
❽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二、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1)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2)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三、光学部分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❾ X光成像技术的图像评价
评价X光图像的标准:X光成像的目的是要让医生能够观察到被检者体内的某个病变组织及其状况,因而医学影像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
X光影像的质量决定于成像方法、设备的特点、操作者选用的客观与主观成像参数以及被检者的配合等等。影像质量是由对比度、模糊度、噪声、伪影及畸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人体所包含的许多结构和器官,在多数成像方法中它们都同时成像。而临床上经常考虑的是某一组织器官及其周围的组织的关系。事实上,多数成像方法对某一组织器官的可见度取决于这个关系而不是整个影像的总体特征。每一种成像系统的任务是将具体的组织特征转换为影像的灰度梯度和颜色。如果有足够的对比度,这些组织器官将成为可见。影像中的对比度的高低取决于组织器官本身及成像系统两方面的特性。 对比度就是有差异的程度,客观对比度即物体本身的物理对比度,由构成被检者组织器官的密度、原子序数和厚度的差异形成。图像对比度是在可见图像中出现的对比度。对比度是图像的最基本特征。X射线影像的对比度是以图像内各不同点的光密度差异表示的。其图像对比度与客观对比度及X射线影像设备的特性有关。
人体的某一组织器官要在图像上看出来,至少它与周围的组织相比要有足够的客观对比度。但是当图像对比度大大超过组织器官的客观对比度是意义不大。某一组织器官的客观对比度应在一个或更多的组织特性方面体现差异,人们感兴趣的是图像中某一具体结构和器官与围绕它的区域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对比度分辨力是当图像中观察细节与背景部分之间对比度较低时,将一定大小的细节部分从背景中鉴别出来的能力。通常用能分辨的最小对比度的数值表示,是
衡量影像质量的主要参数之一。 理想情况下,物体内每一个小物点的像应为一个边缘清晰的小点。然而在实际的图像中,每个小物点的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或者说变模糊(失锐)了。通常用小物点的模糊图像的线度表示物点图像的模糊程度,也称模糊度。小物点图像的模糊形状取决于模糊源。
图像模糊主要影响是降低了小物体和细节的对比度,从而影响了细节的可见度(空间分辨力)。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no)为图像中可辨认得微小细节的最小极限,即对影像中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是衡量影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幅图像中有用信息的结构、大小、形状和相对位置有不同程度的失真,这就是畸变(distortion)。
此外还有图像的均匀度等衡量图像质量的参数。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被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包括检查时间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各参数。某一个参数的改变可以改善图像质量的一个特征,但又常常相反地影响另一个特征。要获取高质量的X光图像,需要很好的消除噪声,同时又要保持良好的图像细节。
❿ 岩性识别的主要方法
(一)用多波谱遥感资料识别岩性
用航空或卫星多波段遥感资料来识别岩性(蚀变岩及含矿地质体的多波段遥感也属广义岩性识别)是用得最多、最成熟的一种技术方法。彩版Ⅲ-左上是新疆阿尔泰半裸露地区的卫星假彩色合成图像。图像上侵入体、沉积岩层及松散的沉积物的影像特征截然不同极易区分。这是因为在半裸露区内土壤、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因素极弱的缘故。
Crowley J.K.(1984)对美国犹他州康菲森岭的志留、泥盆纪白云岩类多波段航空遥感资料的岩性识别。研究用Bendix24通道航空扫描仪的第4、6、10、12、13波段。目的是为取得①0.55μm的三价铁的吸收带②0.6μm及1.0μm处把叶绿素在0.67μm的反射值强烈上升处与岩石土壤分开,③2.2μm则是 根的吸收带的波段。然后用主组份变换矢量矩阵的PC2(第二主组份,通道6),PC3(第三主组份,通道10),PC4(第四主组份,通道12),分别以红、蓝、绿作假彩色合成图像。与原有地质图件相比(图7-14右图),遥感解译出的①Gt(吉尔梅特组,D2-3),灰色块状细晶灰岩,②Si(西蒙森组,D2)浅灰、暗色白云岩互层;③Se(塞维组D1-2)风化较强的浅灰色细晶白云岩;④Lk(莱克敦组S3)上部有浅色粗晶灰岩层的致密块状白云岩(图7-14,A)。与原有地质图相比,Lk,Se都可进一步分出层组。但在图幅西南部的划分不佳。断裂与原有资料都有较大改动。
图7-14 美国犹他州康菲森岭地质图(A)及据主成份分析增强资料解译出的影像地质图(B)
(二)利用岩石热惯量识别岩性
热惯量是物体(包括地质体)阻止温度变化的热反应的一种量度,单位是卡/厘米2· ·度。热惯量值大,则地物周日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小;反之则温度变化幅度大。表7-3煤层周日变量为47℃,而灰色灰岩为20.2℃。煤层热惯量值小。由于求热惯量的相对大小只需测得岩石的反射率。及地面昼夜温差值(△T)即可计算出热惯量值。技术方法比较简便,因而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岩性识别方法。河北洡源木吉村一带碳酸盐岩实测热学性质的结果成功地将未蚀变白云岩、硅化白云岩、鲕状灰岩、泥灰岩夹页岩区分开来。如果利用热惯量值作为新图像的象元值,制成热惯量图,用它来区分岩性。这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但当前还处在试验应用阶段。表7-6是一些矿物及岩石的热惯量数据(崔承禹,1992)
表7-6 三大岩类的热性质
(据崔承禹,1992;其中*据Jadza)
(三)用高光谱分辨力多通道成像波谱仪资料来识别岩性
通过地物波谱来识别岩性常常因为植被、土壤的掩盖,岩石风化与人为破坏、或者岩体岩层出露面积较小等种种因素而增加识别难度。提高图像的光谱分辨力和应用更多通道的成象仪器是克服上述困难的一种技术选择。即用窄波段、多通道、高光谱分辨力的遥感器来获取地物波谱。如美国地球物理环境研究(GER)公司研制64通道机载高光谱分辨率扫描仪(AIS)。其中0.4-1.0μm分为24通道,1.0-2.0μm分7个通道,2.0-2.5μm分32个通道,另一道用储存陀螺仪信息。在6000m高成像时其地面分辨率为12×22m。机载可见光-红外成象波谱仪(AIS-2)划分成高达220个波段,工作范围为0.43-2.42μm,平均波谱分辨力为10nm。这样的遥感资料,使得定量检测单种或多种矿物存在以及编制相应图件成为可能。其原理是:
第一,各种岩性和矿物都有一些可做为标志性的矿物,而这些矿物又都各有自己的波谱特征(表7-7)。图7-15是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明矾石(它们都与热液蚀变有关的标志性矿物)的波谱曲线。四种矿物的吸收谷都在2.2μm附近,其中高岭石曲线的“肩部”在2.18μm处,明矾石的吸收谷在2.21μm,都落在TM-7波段内。根据石榴子石Fe3+离子在0.770.87μm处吸收的特征,D.S.WindelerJr(1993)利用VNIR图像数据,识别出石榴子石辉-石蚀变带来。
第二,利用多通道的机载高光谱分辨力成像波谱仪获得波谱曲线,与某些标志性矿物的实验室实测的典型曲线对比,能半定量地确定标志性矿物的存在。由于AIS可以取得多达220个波谱数值,由它测得的波谱曲线更接近实验实测得到的曲线。图7-16是AIS的反射波谱曲线,其波长从2.0-2.3μm,波长间隔为0.01nm,共分为30个波段。其取样点的位置见图右侧。从图上方两条波谱曲线与实验室内测得明矾石的波谱曲线相比较,其形态很相似。可知这两处分别是明矾石与高岭石含量较高的地段。
第三,通过某些标志性矿物的检测,来达到找矿和编制分布图的目的。
表7-7 波长范围和矿物标记
(据薛重生等)
图7-15 2.0-2.5μm大气窗口的实验室波谱曲线
图7-16 AIS反射波谱曲线
(四)用图像的影纹和结构来解译岩性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空间信息非常丰富。空间信息包括结构(纹理)、局部组织及形状三类。影纹(或称影纹图案)是遥感图像上很细小的几何形状。因为不同岩性的抗风化能力不同,发育其内的节理等构造裂缝的优势方向,长度与密度不同,微水系(末级支流、冲沟等)的发育特点也不同。因而产生的影纹图案也不一样。广西等地大片碳酸岩岩溶发育区,其TM、MSS图像上影纹呈核桃状、蠕虫状、花生壳状等。可以根据各种影纹图案不同,通过目视解译来区分岩性。
通过付利叶滤波,根据遥感图像结构进行岩性识别。R.G.Blom等人(1982)对雷达图像增强处理研究认为岩性(岩类)识别,以付利叶带通滤波较为有用。朱亮璞等人(1991)用付利叶功率谱法(即频谱分析法)对岳阳地区SAR样区进行连续频谱取样分析,得到频谱功率谱曲线和功率分布曲线(图7-17)。通过对曲线的研究分析,认为从曲线中可取得四点地学信息:①从功率谱角分布曲线的峰值确定能代表坡面、层面、断裂面产状的,产生最大散射的面的方位角,②确定两个散射较强的面的夹角,③推算出样区水系密度,④用功率谱角分布曲线与功率谱曲线两者总的形态特征,可以分析样区的地形基本特征。
(五)用多源地学信息资料识别岩性
利用遥感资料来识别岩性最基本的方法仍然是目视解译。上述五种方法中,以多光谱遥感资料解译岩性比较常用,技术也比较成熟。高光谱分辨力多通道成像波谱仪的应用,实际上是前者的发展,很有发展潜力。方法(三)、(四)则完全处在试验应用的阶段。多源地学信息资料识别岩性,近年来不断取得进展。这部分内容将留在第十章第二节内述明。
图7-17 岳阳冷家溪群板岩频谱功率谱角分布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