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肝功能才算不正常
肝功能有很多项,一般有九项,包括胆红素,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这些超出正常值都算不正常,但各有各的意义。
Ⅱ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丁酮,草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
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酸丁酯和丁酸乙酯:分别取一定量的样品,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而后加稀硫酸,使产生的有机酸盐酸化为相应的酸后,闻其气味,具有强烈的恶臭的原样为丁酸乙酯,而具有醋味的原样为乙酸丁酯。(产生的丁醇和乙醇的气味相似且被有机酸气味掩盖,因而气味很容易区别,从而鉴别出来。)
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酸,乙醇,2-丁酮
方法一:首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只有乙醇不能生成气泡.其次,再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只能草酸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方法二:先用I2/NaOH溶液与之作用,只有乙醇能生成黄色晶体;剩余再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只能草酸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方法三:先用卢卡氏试剂,只有乙醇出现浑浊;再对剩余二者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Ⅲ 肝功能常规查什么
实验实习九 肝功能试验
目的要求
由于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试验方法很多,而某一种肝功能仅能表示肝脏的某一种功能,并不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故需根据病情加以选择。要求了解常见肝功能检查的原理;掌握正常值、临床意义,并结合临床资料,全面评价肝脏功能的状态。
第一节 胆红素代谢的检验
一、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测定
(一)原理:血清中的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而非结合胆红素在促进或表面活性剂帮助下才能形成偶氮胆红素,这两种胆红素的总合即血清总胆红素。
( 二 ) 试剂:
1 .偶氮试剂 ( 欧立区重氮试剂 )
甲液:
氨基苯磺酸 1 克
浓盐酸 10 毫升
蒸馏水加至 100 毫升
乙液:
亚硝酸钠 0.5 克
蒸馏水 100 毫升
临用前将甲液 5 毫升加乙液 0.15 毫升混合即可。
2 . 95% 酒精
( 三 ) 操作步骤:
1 .在待测血清中加入重氮试剂出现紫红色化合物后,于 1 分钟时立即进行光电比色,所得数值基本上反映了直接胆红色的含量。
2.与直接胆红素测定后于该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便原来非水溶性的间接胆红素继续显色,再通过光电比色所得数值即为血清总胆红色含量。
( 四 ) 正常值: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 1.7 - 17 μ mol/L ,直接胆红素为 0-7 μumol/L,后者占总胆红素的35% 以下。
( 五 ) 临床意义
1 .总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
2 .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
3 .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
二、尿中尿胆原及胆红素检查
( 一 ) 尿胆红素试验
1 .碘液试验
(1) 原理:胆红素可被碘化成胆绿素,呈现绿色。
(2) 试剂: 0.25% 碘醇溶液 ( 取碘片 0.25 克溶于 100 毫升酒精内 ) 。
(3) 方法,取尿液约 2 毫升置入小试管内,沿管壁加入碘醇溶液 0.5-1 毫升,两液接触面出现绿色环为阳性。
此外, " 还有浓硝酸试验,泡沫试验与重氮化试验均可用于检查尿胆红素。
(4)临床意义:正常人尿胆红素为阴性。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时,尿内可出现直接胆红素,呈阳性反应。溶血性黄疸时本试验为阴性。
2 .尿胆原试验
(1) 原理:尿中尿胆原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二甲氨基苯甲醛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
(2) 试剂:
二甲氨基苯甲醛 2 克
浓盐酸 20 毫升
蒸馏水 20 毫升
(3) 方法:取 2 毫升尿液于试管中,加入 2 至 3 滴试剂,如出现明显红色即为阳性。正常尿中含尿胆原不多,一般须加热后才见红色,是弱阳性。若将尿用水稀释 20 倍仍为阳性,说明尿内尿胆原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4)临床意义:肝实质性病变时尿内尿胆原增多而呈现阳性:溶血性黄疸时尿胆原试验呈强阳性。阻塞性黄疸时,尿内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正常人及三种黄疸的胆红素代谢检查结果
血清胆红素(μ mol/L )
尿 液 检 查
结合型
非结合型
结合型 / 非结合型
尿胆原
胆红素
正常人
0-6.8
1.7-10.2
20%
(-)
(-)
溶血性黄疸
轻度增高
明显增高
< 20%
强阳性
(-)
肝细胞性黄疸
中度增高
中度增高
> 35%
阳性
阳性
阻塞性黄疸
明显增高
轻度增高
> 60%
( - ) 减低或消失
强阳性
第二节 血清总蛋白质及白蛋白的测定
一、原理
目前多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其原理为凡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肽腱单位的化合物,与碱性酒石酸钾钠铜盐作用,均能产生特异的紫色的铜一钾双缩脲化合物。双缩脲反应所呈紫色的强度与各种血清蛋白质分子量或氨基酸成分无关,且可用于自动化检测。血清白蛋白采用色素结合法。所用色素为溴甲酚绿 ( 指示剂 ) ,系利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进行测定的。从总蛋白量中减去白蛋白量,即为球蛋白含量。
二、双缩脲法常规测定总蛋白
( 一 ) 试剂
1 .蛋白标准液:收集混合血清,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并可用定值参考血清或标准白蛋白作标准。
2 . 6mol/L 氢氧化钠
3 .双缩浓试剂
4 .双缩脲空白试剂
(二 ) 操作
按表中步骤进行
血清总蛋白测定
加入物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待测血清( ml )
0.1
蛋白标准( ml )
0.1
蒸馏水 ( ml )
0.1
双缩脲试剂( ml )
5.0
5.0
5.0
混匀,置 25 ℃ 30 分钟 ( 或 37 ℃ I0 分钟 ) ,在波长 540nm ,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 三 ) 计算:
测定(或校正)吸光度
血清总蛋白 g/L ×标准蛋白液浓度( g/L )
标准吸光度
三、血清白蛋白溴甲酚绿法测定
( 一 ) 试剂
1 . 0.5mol/L 琥珀酸缓冲贮存液, PH4.0
2 .溴甲酚绿 (BCG) 贮存液 (10mmol/L)3 .叠氮钠贮存液
4 .聚氧化乙烯月桂醚( BRIJ - 35 )贮存液
5 . BCG 试剂
6 .白蛋白标准应用液 40g/L
( 二 ) 操作
按下表步骤进行
血清白蛋白测定
加入物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待测血清( ml )
0.02
白蛋白标准液
0.02
蒸馏水( ml )
0.02
BCG 应用液( ml )
4.0
4.0
4.0
混匀,室温放置 10 分钟,在波长 630nm 空白管调零点,读取各管的吸光度。
(三)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血清白蛋白 (g/L)= ×标准白蛋白浓度( g/L )
标准管吸光度
四、临床意义
( 一 ) 正常值:总蛋白 60-80g/L
白蛋白 40-55g/L
球蛋白 20-30g/L
A/G 1.5-2.5/1
( 二 )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伤时, TP 、 A 、 G :及 A/G 多为正常。重症肝炎时多数病例 TP 不下降,而γ - 球蛋白增加。亚急性重症肝炎 TP 常随病情加重而减少,若进行性减少,应警惕发生肝坏死。肝硬化,慢性肝炎等,多有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增加。白蛋白的含量与有功能肝细胞的数量呈正比。
A/G 比值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血清总蛋白> 80g/L 称为高蛋白血症,主要因球蛋白增加所致。见于肝硬化, M- 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等。血清总蛋白< 60g/L 称低蛋白血症,见于慢性肝病,结核病、恶性肿瘤,慢性营养障碍等。
第三节 血清中酶活力测定
一、转氨酶测定
(一)原理:转氨酶在蛋白质代谢中,促使氧基转换的一种重要物质:广泛存在于肝、心、横纹肌、脑,肾,脾和血液中,尤以肝脏和心肌为多,当这些组织出现炎症或坏死时,可见大量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其活力即显着增高。
1.血清谷氨酸丙酮转换酶(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促使丙氨酸的氨基转给a-酮戊二酸,结果产生谷氨酸和丙戊酸。
2.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促使天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转换成草酰乙酸与谷氨酸,所生成的草酰乙酸在拘椽酸苯胺的作用下变成丙酮酸及二氧化碳。
在上述二种转氨酶反应中,最后均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加2,4二硝基苯肼可形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肼,在强碱溶液中显棕红色,与标准液比色,以计算出转氨酶的活力。
( 二 ) 临床意义
1 .正常值:谷丙转氨酶 4 - 40 单位 ( 赖氏法 ) 谷草转氨酶 5 - 40 单位 ( 赖氏法 )
2 .谷丙转氨酶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肌梗塞时可有轻、中度增高。
3 .谷草转氨酶显着增高可见于心肌梗塞的急性发作,各种急性肝炎、手术后,药物 中毒性肝细胞坏死。中度到轻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心肌炎等。
二、此外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行碱性磷酸酶 (ALP) ,γ - 谷氨酰转移酶 (r-GT) ,单胺氧化酶 (MAD)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功酶等测定。
第四节 脂肪代谢功能试验
一、总胆固醇测定
(一)原理:由于肝脏参与胆固醇的代谢与储存,在肝细胞严重受损时,血内总胆固醇量常减少,主要是胆固醇脂减少。在胆总管阻塞时,因胆汁无法进入肠内,便逆流入血液,使血内总胆固醇含量增多。
( 二 ) 临床意义
1 .正常值: 2.8-6.0mmol/L
2.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胆总管阻塞,胆汁性肝硬化。全身性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症、肾病、妊娠、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降低者。
3 .降低:肝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胰腺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胆固醇脂测定
( 一 ) 原理:肝脏有将胆固醇与脂肪酸结合,形成胆固醇脂的能力,正常时血液内胆固醇脂占总胆固醇含量的 70 - 75% 。
(二)临床意义:肝实质病变时,胆固醇脂形成减少,其在总胆固醇内所占比例亦减少;急性肝坏死时,血内胆固醇脂突然减少,在肝病时胆固醇脂逐渐减少,表示预后不良。阻塞性黄疸时,胆固醇脂与总胆固醇的比例不变。
第五节 排泄功能试验
磺溴酞钠试验 (BSP 试验 )
( 一 ) 原理:静脉注射 BSP 后,大部分迅速由肝细胞摄取而经胆汁排泄。肝细胞受损时,排泄减慢,其在血液中减低的量与肝脏清除该物质的能力成正比。在黄疸时,特别是阻塞性黄疸时,此试验没有意义。
( 二 ) 方法:按每公斤体重 5 毫克 BSP 计算总量,一般以 5 %溶液缓慢静脉注射,注射后 45 分钟在另一臂静脉抽血 5 毫升,分离出血清,与标准比色管比色。
( 三 ) 临床意义:
1 .正常值:注射 30 分钟后血中所含 BSP 应< 10% ; 45 分钟滞留率在 0-20% (即< 5%≥ 。
2 .滞留率 > 5 %即表示肝功能障碍。 20-40% 为轻度障碍, 50-80% 为中度障碍,大于 90% 为重度肝功能障碍。肝硬化活动期,本试验 80% 异常。
3 .注意少数病人对 BSP 过敏,先需以 1 : 2 万溶液作皮试,阴性后方可进行本试验。
附:原发性肝癌的检查
一、血清甲胎蛋白测定 (A1pha Fetoprotein , AFP)
AFP 是胚胎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人胚一个半月开始出现, 4-5 月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出生后一周即转为阴性或含微量。在原发性肝癌时,肝癌细胞又获得产生这种球蛋白的能力,检测有助于肝癌的诊断。检查方法很多,仅介绍二种如下。
( 一 ) 反向间接血球凝集 ( 反向血凝 ) 法
原理,将纯化甲胎蛋白抗原免疫动物 ( 马 ) ,使动物产生抗体,因此,血清致敏健康人 "0" 型红细胞,再以此致敏红细胞,加入不同稀释度病人血清,观察凝集反应。
甲胎蛋白抗体 甲胎蛋白抗原 凝集 致敏红细胞
测定度为 1:10 , 1:100 , 1:1000
( 二 ) 标记抗原参入火箭电泳自显影法:原理:在含有特异抗体 (AFP 抗血清 ) 的琼脂凝胶板上,用少量放射标记的纯化抗原 (I131-AFP) 内,在电场上一起泳动,使被检抗原和标记抗原与沿定的相应抗体分子接触,发生免疫反应,过量的抗原继续向前移动,直至游离抗原完全消失,最终形成统一的免疫复合物的火箭沉淀,由于沉淀量少,肉眼看不到,借放射自显微影,显示出该免疫沉淀物的形态,沉淀长度与抗原之间呈函数关系,测定沉淀峰长度,即可测出被测血清中的 AFP 含量。
临床意义
1 .正常值:火箭电泳法 <25 毫微克 / 毫升 (25 微克 ) ,血凝法阴性,但血清中 AFP 5 毫微克 / 毫升时,即可出现血凝法阳性,故容易出现假阳性。
2 .下列结果应考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1 ) AFP>500 毫微克 / 毫升,持续一个月以上; ( 2 ) AFP>200 毫微克 / 毫升,持续 2 个月以上;( 3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
3.动态观察的意义:低浓度阳性即血凝法1:10"-1:100'',火箭电泳法50-200毫微克/ml,每两周至一月复查,如继续升高,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
4 .有助监测原发性肝癌的术后复发。
5 .注意假阳性,即胚胎肿瘤、肝硬化、肝炎等鉴别。
第六节 肝功能试验应注意事项
一、肝功能检查的选择
( 一 ) 健康体查时,可选用 ALT ,肝炎病毒标志物和血清蛋白电泳检查,前二者可以发现病毒性肝炎,后者可发现慢性肝病。
( 二 ) 急性肝炎或检查有无肝实质损害,可查 ALT 、尿内尿胆原、胆酸,肝炎病毒标志物、对慢性患者加查 AST 、 ALP 、 r-GT 、血清蛋白总量、 A/G 比值等。
( 三 ) 黄疸的类型及鉴别:应查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内尿胆原和胆红素、血清 ALT 以鉴别黄疸类型。
( 四 ) 怀疑为原发性肝癌,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可加测 AFP( 包括亚型 ) ,γ -GT , ALP 及 LPH 和 ALP 的同功酶。
( 五 ) 为观察肝病发展情况及严重程度,应查尿双胆、血清胆红素、 ALT 、 AST 、血清总蛋白、 A/G 比值,定期加以比较。
( 六 ) 判断药物疗效及适应症,可查 AST 、 ICG 、 r- 球蛋白及 Ig 定量等,定期加以比较。
二、注意事项
( 一 ) 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抽血前应空腹,并注意防止溶血,标本新鲜。
( 二 ) 如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必要时重复或自踪检查。
( 三 ) 由于肝脏的储备力大,某些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故不能就某一项肝功能正常而否定肝病存在,必需根据临床全面分析并追踪观察。
( 四 ) 某些肝外疾病,亦可引起肝功能不正常,应予鉴别。
( 五 ) 肝功能结果的正常值可因方法不同而异,且各实验室正常值亦略有差异,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肝功能试验正常值
项目
正常值
血清总胆红素
1.7-17 μ mol/L
结合胆红素
0-6.8 μ mol/L
尿胆红素
(—)
尿胆原
0-6 μ mol/24h
定性:(—)或(±)
血清总蛋白
60-80g/L
血清白蛋白
35-55g/L
血清球蛋白
20-29g/L
白蛋白:球蛋白
1.5-2.5/L
总胆固醇测定
2.8-6mmol/L
胆固醇脂测定
2.24-3.38mmol/L
B.S.P
< 5% ( 45 分钟)
碱性磷酸酶( ALP )
1.5-4 布氏单位
谷丙转氨酶( ALT )
2-40 单位赖氏法
谷草转氨酶( GOT )
4-50 单位赖氏法
γ - 谷氨酰转肽酶( r-GT )
0-40 单位
甲胎蛋白( AFP )
成人 25 μ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