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作文评讲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作文评讲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10 03:09:19

‘壹’ 怎样讲评作文

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一、作文讲评要有充分的准备常见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缺乏准备,甚至不备课,不写教案,随意为之。讲评时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蜓点水一下,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文讲评必须做好充分的认真的准备。第一,作好讲评的资料准备。这是讲评成败的关键。如果评语没有学生的作文资料,就会空对空胡诌一通,对学生作文指导失掉了意义。如果有关学生的作文资料,没有经过筛选,没有一定的代表性,讲评就有可能挂一漏万,失之偏颇。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第二,作文讲评要同作文的教学计划衔接起来。作文教学计划是语文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订作文教学计划能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使作文训练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拿学期计划来说,要安排依教学单元做几次作文,每次作文训练什么,指导学生怎样写,每次作文讲评,都要按计划进行。二、作文讲评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读写结合,传授必要的写作知识作文讲评要把多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概括进去,触及学生写作的得失,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作文讲评不能单纯地就文评文,而要把学生的作文同学过的范文结合起来。讲评中,要把学生作文主流或倾向性问题,同有关的写作知识联系起来,或褒或贬,或是或非,都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三、作文讲评要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突出重点,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取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在突出重点问题讲评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兼顾其他,做重点带一般,详评与略评相结合。抓好讲评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改有方向。一堂作文讲评课,只能选择典型材料,通过评讲来教育全班。把讲评的典型材料,分为三个类型:①示范性的典型。作文评讲应着重于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的进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挑选的评讲材料,必须具有示范作用。②针对性的典型。作文评讲,固然应该着重于鼓励,但对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必须提出来。③代表性的典型。写作时的角度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写法。这主要表现在文章的人称上。对这一点,学生往往忽视了。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的评讲,让学生注意作文中的人称问题,效果是比较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做到“三结合”:首先是全面分析与重点讲评相结合。在作文总结指导课上,凭借作文批改记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结。在全面分析的同时,揭示出重点文章,重点段和重点词句,本着作文要求进行讲评。让学生认识文章好在何处,错在哪里。其次是讲评与对照相结合。教师抓住重点进行讲评,让每个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发言评述自己的作文。再次是佳作欣赏与集体讲评相结合。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作文或段(包括教师的下水作文)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欣赏,启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每朗读一篇文章或段落都要听学生进行讲评。四、作文讲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作文讲评过程中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学生集体评改。其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进行修改,(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教师加强指导。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对每组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2、学生互批互改。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给每个人一个辩论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体地位意识。3、学生自批自改。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总之,作文的评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好文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必要环节,修改是作文逐渐完美的重要手段,修改是我们学生必须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在学生主动修改、乐于修改的基础上,还必须让学生善于修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得以提高。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

‘贰’ 如何进行作文讲评反馈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第二中学欧阳正平
作文讲评反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关于作文评讲反馈的要求建议 :1990 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要求:学生作文中的共同问题,应在全班讲评。 2001 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具体要求: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 总结起来说反馈方式:全班讲评、书面反馈、口头反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创造了很多种反馈形式。
我看了毛洪其老师的《创新作文》批阅反馈,很受启发教育。这是毛洪其老师借用通州二中学生为绿色耕耘培训班老师上的一节示范课,课后收到科任老师送来的作业,他批阅后及时向科任老师作了反馈。
《创新作文》批阅反馈毛洪其批阅总结反馈:
授课时间: 2006 年 12 月 13 日
授课班级:通州二中二 1 班
授课题目:创新作文形式·认识·意识
收到时间: 2006 年 12 月 28 日
收到作业: 40 份总体印象:
感觉学生有良好的写作基础,本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实践,效果良好。
评阅统计:
题目创新: 27 份;体裁创新: 11 份;形式创新: 23 份;主题较深刻的有 9 份。
批阅 40 份,修改 2 份,指出修改方法 1 份,请学生自行修改。其余写了评语。
优秀作者有:
李晶、王菁、 x 瑶(看不清姓氏)、董晓星、王昊、刘阳子、张梦晓、曹力、王思雨。其中李晶、王菁同学的作文老师稍作修改打印收留,并推荐给作文刊物。
作文特点:
★形式上有追求:题记、日记、小标题、书信、镜头、调查、分镜头等等。(隐含问题创新还有机械性,形式还不够丰富)
★语言放松:潇洒型、幽默型、诙谐型、时尚型、严肃型、学术型等。(隐含问题还缺少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似乎还放不开)
★材料:能较充分利用提供的素材,自主地开发自身的积累。(隐含问题是自身积累似乎不多,或开掘不深入)作文不足:
片面追求形式新颖,内容不够厚重,缺少震撼力,主题创新不多见。(这与课上引导重形式有关)改进建议:
★规范书写格式,提高书写能力,用非智力因素争取智力效果。
★开掘自身的经历或感受,把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
★思想较浮躁,要沉静下来。这也是整体提高作文成绩的根本所在。
★写作全过程都要用心,创新不只是课堂上的事。
以上是毛洪其老师的作文反馈,他先谈了批阅总体印象,然后进行了批阅统计,并指出了此次作文特点、作文不足和改进建议。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反馈,应时间及时,及时才有效,这也是营造作文氛围,让学生始终在作文氛围中,吸引和保护他们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反馈形式要灵活。选择口头或书面、集体或个别视具体情况而定。共同的问题在全班讲评,个别的问题要分别指导。 反馈内容既要照顾整体、全面,也要有集中突破 。要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劣,明确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改正?这些对我们今后进行作文讲评有很大的帮助。

‘叁’ 写话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改进

在新教材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教师们感到困惑的或是教学中存在有待改进的,也有些是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将教师、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单进行概括,并列举下来。
在教师方面:一是理念问题。表现为对新课标中习作教学的要求、建议,各年段教学要求理解不够透彻,对教参中的习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有的教师注意看了,有的教师没有看。二是教师的习作指导不够,有的放任读写,有的要求过严。曾有人对现在的习作教学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一放手它就可以飞。的确,教师不放手,学生的习作飞不起来。然而教师真的放手了,放任读写,有的学生的习作就一定能够飞起来吗?会飞到哪里去呢?我认为学生习作想要飞起来,不仅要有强烈的飞的愿望,还要有切实能飞的本领。而要求过严,会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使习作公式化、格式化,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背范文,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三是习作指导课形式单一,课前教师准备不充分,不能入情入境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习作活动中说、写。四是习作评价、批改尚需改进。批改也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这是语文教师负担最重的一项任务,写的不成样子的习作最难批改,每一次全班大作文批改,往往要静下心来,消磨掉二至三天的课余时间,甚至时间更长。而习作后面的评语也最让老师费心思,全班几十个学生,要写出不同层次、不同针对性、充满鼓励的评语,真的需要耗费些精力。同时教师的评价理念也需要转变,即什么样的作文才是一篇好作文,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却有待于教师发现、总结。
在学生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错别字多。这些错别字包括三个“的、地、得”字和同音字的混淆等。低年级学生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是“的”“地”两字,“得”字用得不太多,如果教师在一年级作文时不注重“的”“地”的用法教学,学生一开始写作文就得有错字,以后会沿袭到二、三年级,甚至个别学生到了更高年级仍不会用。如果到了高年级再改很难,因为学生的用字习惯已经养成了。错字多的另一方面就是同音字的混淆。学生写作文时经常遇到不会写的字和不常用的字,一时想不起来,也不查字典,所以就想办法,用学过的简单的同音字代替,造成错字多。还有的错字是书写上造成的。
学生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表现为作文一写完,就拿给教师看,自己没有检查、修改的习惯,即使检查了,也不知道哪个词用错了,哪个句子读不通顺,或者习作内容是不是符合要求、重点是否突出等等,这往往也是教师批改作文时很生气的方面。
2、习作兴趣低。这一点在农村小学生身上表现明显,有的习作内容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有的习作内容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习作情境,而有的习作学生无从说起等等,都是引起学生习作兴趣低的原因,加之学生占有的写作材料少,教师急于求成,所以学生习作兴趣低这个问题有时显得比较突出。
学生语言积累少或缺少文采。例如作文内容不充实,该写的重点的没有写出来。语言是衡量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篇好的习作一定要有流畅的语言,重点突出。而一篇合格的习作一定要有通顺的语言。我们有很多学生过不了语言这一关,表意不明确、不准确,表达不灵活、不生动,语意不深刻等是常见病。习作中使用空话、“车轱辘”话,其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二是没有准确记忆抄录或看过的好的语言片断,看过则忘,看过则丢,有的学生看书只是看个热闹而已,根本不注重好词佳句的积累和写作方法的学习,更提不上很好地运用。
学生参加相应的学校、社会、家庭的实践活动少。比如写家庭里的趣事,城市孩子可以写和父母旅游、下棋、放风筝、家庭故事大赛等,而农村部分小学生,家庭里根本没有这个氛围,生活平淡地很。又因为安全等种种原因,学生不能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各种调查,而农村孩子缺少城市孩子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大公园,没有纪念馆,没有可调查的、参观的合适的地方。加之学校规模小,举办的活动精彩程度不够,学生的感受、体验就受到了限制,缺少写作的源泉。例如:学生写家乡的美景,山沟里的孩子视野比较窄、缺乏习作内容,只能写山坡、溪流等等,所以他们的习作缺乏美感,习作素材相对比较平淡,不善于发现美、表达美。
作文内容虚假、雷同,不会写生活化习作。作文内容虚假、雷同是长期困扰学生习作教学的习作训练的一个顽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只图省事或蠃得表扬,竟全篇抄袭优秀作文上的内容,有的不懂写作要求,把别人的事往自己身上安,别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应付老师就算了事。还有的学生对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熟视无睹,不能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学生不善于评价他人习作。这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性问题,如果一个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会认真倾听他人习作,并找出优点和不足,哪怕是一个词用错了,一句话不通顺,到了高年级他的评价习惯就会养成,评价水平就会提高。而有的教师却不愿意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没有把这部分互相评价的时间留给学生,或是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都是造成学生不会评价、不善于评价他人习作的原因。
以上几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相对比较普遍存在的,我只是作了简单的列举,教师们也许在习作教学实践当中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想这几方面还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我提出了以下改进办法,不一定非常有见地,但愿在此提出来,和各位同仁探讨、交流,恳请你们提出宝贵意见:
新理念是关键。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不变”指的是教师头脑中应该树立的最基本的习作指导理念。“万变”指的是我们教学中各个学期、各年级的多个习作教学要求。我们目前尚没有固定的习作教学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环节设计。但只要我们头脑中有一个习作指导、训练的新方向,一个为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任何一篇习作都能教好。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些就是方向的问题。其中的关键语是:真情实感、培养能力、自由表达、自我修改、相互修改。例如:五年级教参中对习作教学的建议是: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性质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创作,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尤其是讲评教学的建议说的非常具体。讲评的程序、讲评的方法等都比较明细。习作中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哪些先写、后写,哪些详写、略写都要想清楚。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读写能力。再比如三年级习作教学建议: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例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重视习作中自我修改、相互修改的过程,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这样的,就写成什么样的,不要写走样。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习作中所应该认真阅读、领悟,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无论是习作前的准备、指导及讲评、批改,我们都应遵循这些原则,突出这些思想。

‘肆’ 如何克服作文教学中的三大问题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以至于出现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仿:仿写作文,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教师自身来说,主要是教师没有掌握作文教学规律,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明确,教学中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对作文的要求不切实际,过高,过严,教学要求脱离教学实际。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笔思维和表达的基本能力。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作文无论语言还是思维都不同于成年人的语言和思维。稚嫩、浅显、天真、单纯是小学生作文的特点和优点。对此,教师应当加以精心的保护,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由于对小学生作文的特点认识不清,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小学生作文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一些教师则常常用报刊上文章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一味追求文章写作知识的系统构建,内容要求“有意义”,篇篇要求 “新、奇、巧”。这种脱离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只会增加学生们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认为作文高深莫测,一般人难以写好,挫伤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教学大纲对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只是“文通字顺”,“内容健康”。由此可见,盲目拔高要求,使得门槛太高,指导的过细,人为的限制太多,学生入不了门,害怕习作,失去了习作的信心。因而,对作文课不感兴趣,作文的能力长进缓慢,自然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这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学生方面来看,一是感到没有材料写。要写出好文章来,必须占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写作的素材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条件。调查的300名小学生中感到言之无物,没有材料写的有171人,占57%。这说明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社会实践较少,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情没有留心观察,积累不足。二是感到有话写不出。300人中有106人感到有内容写,有话要说但不知如何下笔,从哪说起,占35.3%。这种“有物不会言”的现象主要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架起思维与表达的“桥梁”,学生不知如何去把心中的话表述出来,没有掌握写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三是感到老师对作文的要求太高,太严。问卷时许多学生表达出作文时心理负担很重,唯恐写不好老师批评,不知如何是好。可见,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情绪。

二、解决小学作文存在问题的理论与对策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作文的本质在于表达和交流,表达和交流什么?是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收获或积蓄。用什么来表达?是语言文字。怎样表达?要根据日常生活即现实交际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交际的目的和不同的交际对象,创造性的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其实,作文并不是什么神秘艰难的事。关键在于:第一,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感受与积蓄;第二,有没有真正掌握足以用来自由表达自己感受和积蓄的语言材料;第三,有没有真正形成自主交往的意识和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交际经验或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具备基本的认识积累基本功、语言文字基本功和应对基本功。要使作文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认真反思并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重情感态度,把懂得为什么而作,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二是重过程,强调观察、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重视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三是提倡自主写作,降低要求,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这样门槛放低了,入门也就容易了。具体地讲,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低起点,宽要求”到“文通字顺”
低起点,宽要求就是对小学生作文的内容要求不要过高,健康,有趣,无害即可。初学作文的学生走不稳当,脚印歪歪扭扭是正常的,这时,如果对他们的要求过高过严,一则事实上达不到,二则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入门、认路,是“描红”。这时的学生作文,用成年人的眼光看,觉得“不怎么样”,“没多大意思”是正常的,小学生作文能由无变为有,就是一个飞跃,就是一个进步。这时,教师应当充分肯定他们的首创精神,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保护他们的作文积极性,并因势利导,尽早使学生的作文由无序变有序,而切不可恨铁不成钢,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使教学双方都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当然,“宽要求”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根据作文内容的要求,学生如果能写出有一定意义的文章更好,如果不能,大可不必难为学生,只要内容健康,学生又觉得有趣、愿写,就可以让他们写。培养兴趣最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谓的文通字顺就是说,初学阶段,一定要让学生的自由度大一些,这对培养作文能力是很有益的。在对作文内容要求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表达基本功的要求严一些,以使小学生作文中的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错别字多等毛病得到尽早解决。
(二)处理好两个动态平衡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动态平衡。要有效的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小学生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习作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交际行为、身心和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相适应。作文教学需要进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精神领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在进行哪些主导交际活动,他们是怎样感知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现有的阅历和语言储备情况怎样,进行书面表达交流时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有哪些潜能可以开发利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主导活动和阅历增长,量入为出,量体裁衣,按需分配,宏观设序。让学生在他们言语交际的总体结构中发展语文运用能力。不能一箱情愿,只按照作文的知能要素任意切割分解,人为地编造训练系列。
再者,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努力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使两个动态过程同步展开,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境界。要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的“奉命作文”和“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作文教学必须增强开放意识,这种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即有大语文观的观念。有让学生写放胆文的观念,有让学生自由表达的观念。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念,正如大纲要求的“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
(三)做好沟通与转化
学生有话而不会表达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做好读与写、说与写、思维与表达之间的沟通工作,读、说与思维是作文的基础,但有了这个基础不见得写作文就没问题了,如同有了五谷不一定就有美酒一样。读、说与写作,思维与表达属于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必须采取一些科学的教学手段,以促使两种能力的转化。在作文教学的诸多重点、难点问题中,这里的“沟通”与“转化”当属其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但事实上,我们的作文教学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上则明显地用力不足,且方法不当。我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三个“转化”:
读说——转化——写。说话就是作文。为了解决学生害怕作文的问题,首先要教育学生,作文并不难,作文就是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用笔记下来就是好作文。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说话写话,听写默写等项训练,采取上说话课,你说他写,你读他记,自说自记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已的心里话。
思维—转化——写。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尤其是知觉社会的能力还很差,尚处于“自我中心”“生理自我”向“去自我中心”“社会自我”过渡的阶段。但他们有思维,会想象,想象往往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思维比较丰富独特,奇思妙想经常涌现,教师要善于激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大胆、无拘无束地去想,并由此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实践——转化——写。作文教学向生活化贴近,作文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维、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这说明“积累”对小学生作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积累之类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属于作文训练的内容,但它却是学生们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一环。这种前期准备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收集材料的好习惯,以及让学生把作文和做人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对作文的要求要以小学生的生活和认识实际为依据。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作文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一部分,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这样,学生们的作文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四)如何沟通与转化
首先,要解决好心理意识问题。学生作文意识薄弱, 心理意识薄弱,指的是学生们没有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活动,视为一种能够显示自己创造力的过程。于是,一写作文时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其次,要解决好操作意识问题。操作意识薄弱,指的是学生一旦拿到题目后,审题、选材、构思,进而动笔写作的意识差,关键是缺乏一种积极参与、大胆驾驭、努力创造的心态,于是,一切活动都是在“迫不得以”的心态下进行的。没有利用作文的特点,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学生们写不好作文的内在原因之一。教师应在这方面积极给予引导,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意愿,耐心的指导,正确的评价,要给学生作文一个“放”的机会,留有“活”的余地。第三,要注重引导观察,丰富写作素材。从引导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 (2)要坚持把定向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 (3)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将“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第四,要善于指导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呢?一是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在抓语言积累上,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外,还要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二是运用统一的阅读卡。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批注或感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定向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第五,抓好平时的小练笔——由小到大,由短到长。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光靠一学期8余篇大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作文能力是靠多练培养出来的。练的最有效形式是小练笔。抓小练笔积累,可缓解作文训练的坡度。
综上所述,要改变作文教学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现状,必须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尽可能的减少束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愿意写话;中年级重在自由表达,把自己的所见说闻所感所思不拘形式的写出来,写想象作文,鼓励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鼓励异想天开;高年级重在有个性的表达,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观察、发现,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在语言上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只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指导观察,注重指导积累语言,注重指导想清楚了再写,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就会用丰富的语言来写,就会写的清楚、明白;只要教师在作文上给学生松绑,多引导,多激励,少限制,少指责,学生就会用童心童趣童语的习作,还我们一个个惊喜!我们从调查中,从师生对作文教学改革的希望、建议中看到,这个新机制,应该是以“人”为本位的,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的,能将人的性格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能技巧获得统一起来的,将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开放的,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上的作文教学机制。

‘伍’ 浅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

【浅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
讲评学生作文,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老师作文讲评课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文做出评价;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把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结合自己习作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修改.下面就这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教师讲评的策略
(一)作文讲评要善于引导善于启发.要在“导”上想办法,“启”上下功夫.
1、修改方法上的导,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从全班中选择一致二篇优秀作文,树立典型榜样,让学生逐一轮读,领悟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从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2)将全班学生根据不同水平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各人充当一个角色:“小作者”、“读者”、“小老师”,“小作者”可为文章辩护,“小老师”重点查找文字的错、漏、病句等,“读者”对自己读过的文章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为什么要选这些内容?等等,大家一起初次修改.(3)各小组将初次修改的文章在小组间轮流传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文末.几遍传阅之后,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许多建议,以此作为自己修改作文的参考.
2、写作方法的导:讲评时,教师要消除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写其所见到的,述其所想到的,只要将学生的写作意识唤醒,产生一种倾诉的冲动,那么思想也就豁然开朗,水到渠成,学生也就有话可说.
3、善于启发学生写作思维.有话可说并不意味着能写出好作文,有些学生不愿去思考,作文时仅仅将材料堆砌而成.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启发学生选用自己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力求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学有所得”.
(二)作文讲评要做到有的放矢.老师要根据批改时的记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文的要求开展讲评.讲评时,要找准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客观公正,既不能一味否定,当众指责,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作文兴趣,也不能轻描淡写,养成学生不良文风,要用中肯的语言,学生易于接受的态度开展讲评.即使是很差的作文,也要肯定其点滴成功之处,这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学生一定会写出好作文来.二、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尝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讲评、学会讲评.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让学生学会自读自评,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通过“读”.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不当之处.因此,在习作讲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评的习惯.许多同学刚开始读自己的作文时,声音很小,不敢放声朗读,我们要鼓励他们读下去,读清楚.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在读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能及时修改.
2、让学生学会听读听评,“听”是小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不会听、不善听,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习作讲评课上,我们要经常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作文,认真听别人评作文的习惯.听之前,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听的时候要把听出的问题和优点用笔简要记下来,等别人读完说完后作出评价.
3、让学生学会互读互评,习作讲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而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经常安排学生互读互评,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总之,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作文整体水平可能有很大提高.当然,在学生互读互评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陆’ 作文批改、评讲怎样才有实效

作文是检测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形式,是评价和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主要依据。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作文教学也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下面就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结合个人多年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切磋。 (一) 作 文 批 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上应有所侧重,力求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而现在每每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本,教师改得不多,用词、造句以及结构上的毛病大都放过去,改得最多的是错别字,最后加上几句笼统的评语,如“内容充实,思路正确,语句流畅”之类。特别是有些评语甚至跟事实不符,比如评语说“立意深刻,谋篇布局得体”,可是原文并不见得“深刻”,甚至逻辑上并不完全合乎规范,等等。这就好像一位医生没有看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却说他身体不错一样,效果会好吗? 当然,要求教师在每个同学的作文本上都做到精修细改、样样俱到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否探讨出一条既有助于教师减轻负担,又能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新路子呢?我曾经作过如下尝试: 一、 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 对程度差的,一般指句子写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比较模糊混乱的学生,宜以书面批改为主。因为对这类学生谈作文的布局、过渡、照应之类,他们难以听懂。如果只改错别字,书面批改简单、直截了当。总批时要指出主要缺点,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以调动其积极性,不致自暴自弃。 对程度高的,就是相对说来作文文字较通顺,错别字少,大体能正确使用标点,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学生,宜以当面批改、直接指点为主。因为要书面修改这类学生的作文,往往费时多、工程大,而教师的勾勾画画学生阅后又不易理解。所以,给个笼统的评语倒不如阅后就主要问题对学生当面谈(阅后可记下修改要点),谈后让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这样省时、有效。 对中等生,两种方式可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 要注意的是,无论对哪类学生,面批时都应先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其消除紧张感,并充满信心。每次面批也不要讲得过多,以便学生理解消化吸收。例如讲“这一段用得好,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不错,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意境”等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一些写作知识或文学常识。 二、 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 对程度差的学生的作文先由程度高的学生修改,再由教师校阅,写出总批。让他们修改的任务是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改能够看出来的病句,再定一个总批的草稿。学生批改后,教师校阅,最后改定。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使一部分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另外,教师还要再适当批阅经过当面批改后由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的作文。对指点程度高的学生写作文,这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事实上,很多学生修改作文的潜力是不小的。当面批改只要对象恰当,指导得法,学生作文一定会大有长进。 三、 直接批改与间接批改 当然,提倡让学生自评互改作文,决不可无组织地放任自流。教师平时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培养学生认真批改的态度,要以良好的榜样和典型的示范让学生熟悉教师批改的方法,要以精心的设计使学生逐渐能正确、全面地评价作文,并提出最佳修改方案。训练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决不可贪图一步到位。比如可以安排为修改句子、修改段落、修改全文等若干个阶段进行,各有侧重又互相交叉,相辅相成。 (二) 作 文 评 讲 教学活动是两方面的活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努力配合是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才能更好地激发强烈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欲望。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受益,就应该多用启发式教学,适当贯彻“官教兵、兵教兵”的原则。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 板书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板书几个问题,然后由教师或学生本人朗读讲评的作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考虑回答黑板上的一两个问题。比如可拟定: 等等,还可以列一些更浅显的问题,以便易于打开局面,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生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师加以补充 一般是选择程度较高或中等程度又有显着进步的学生,介绍写作或修改的心得体会。事先教师可辅导学生写好讲稿,告诉他们讲什么,怎样讲。比如讲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生活,多看多想,注意积累等,着重应是学生个人的心得和体会。学生讲完后,再由教师进行概述和补充,把这个同学这次作文有较大进步的主要原因强调一下。只要有进步,都可充分给予肯定。当然也要讲一下它的主要缺点。 (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师生共同讲评。 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评讲的作文易于引起争论。 讨论的方式是在朗读了作文后,学生按座位自然形成几个讨论组,就近展开讨论。教师应随时注意把讨论中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板书出来。对学生争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宜急于表态,而应耐心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得出一致的结论。最后由教师总评,对板书的意见作出评论,使学生提高认识。评论时尽量结合学生作文实际,使学生易于接收。 对于语法,逻辑及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都要结合实际夹带讲一些,但不宜太多,程度要适当。 另外,要注意千万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作文中一些明显的错误作过多的发挥。因为它虽能引起哄堂大笑,但也会产生副作用,挫伤被评讲学生的积极性。再者,对学生作文的分析评讲还要及时。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动力。完成一篇作文之后,学生都会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如果时间拖长了,学生的期待感淡薄以致消失,再组织讲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作文批改和评讲的方式天地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想:在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前提下,灵活恰当的作文批改和评讲方法,不仅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能满足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兴奋,作出了惊人的努力”,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柒’ 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 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3.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4. 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兴起的现实背景
表现性评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0 年我国汉代的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与推荐来选拔各级官吏。它之所以重新引起国外教育评价与测量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是由于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来更好地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国外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产生的三个基本原因是:
其一,知识的更新每三年成倍增加,要求学生们采用“记忆”的方式是极为愚蠢的。
其二,高级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常常非常复杂,要求多个步骤、多个问题解决这,要求跨时间、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求补充一些校外工作。
其三,当前评价面临困境,即大部分的教育结果不能转化为客观纸笔测验题目的形式。
其实,表现性评价的出现表现出教育界对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的普遍不满。许多教育者认为,与常见的标准化测验形式相比,表现性评价而已更进一步地测量学生实现志向的能力,甚至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又称课堂表现性评价,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日常学业表现为评价课题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其特点在于与所学课程内容匹配,风险性较低,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经常的、有规律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将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实施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时,通过在自然背景对学习者的观察与资料积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在实施后期,评价虽然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但要越来越注意学习的产品。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特点的界定,我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有五个。
1.任务框架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学习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为整体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
2. 评价先行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作文教学,评价是带动学习任务前进的“火车头”,而非判定任务完成情况的“火车尾”。学生先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向“标准”靠近,逐渐将评价标准内化为自身对写作的认识与理解。
3. 标准自定
表现性评价标准是基于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情境特点较为突出。因此,依据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自定”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4. 主体多元
表现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员。评价主体多元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多方获得鼓励与支持。主体多元也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多元互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
5. 自主修正
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对自己的习作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完善、修正功能。评价过程对学生的自主修正起到了较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很多教师都是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改,发回作文本,一次写作教学宣告结束。这样的写作教学,一是缺少序列性,二是缺少学生自主感受、修正的空间。另外,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教师的几句评语,学生处于“被匡正”的状态,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助推力”。
这里所说的“作文环境”,不是指作文时的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训练的状态,而是指学生在作文之前和作文之时这两个时段中,对作文的动机、欲望、冲动、兴奋,这是一种作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源于学生自身的。
良好的写作环境包括四个因素:
第一,学生想写,有写作的动机、欲望和冲动。
第二,学生有的写,教师帮助学生营造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回味与联想,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与作文题目之间建立起联系,
第三,学生能写,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情感、思考与感悟,帮助学生找到与写作内容相适合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
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写作教学的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注意写作前的指导与写作后的点评,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写作环境中整体提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标准。
首先,教师借助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借此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寻找达到标准的路径。
其次,学生借助标准明确自己写作努力的方向,并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实践。
最后,师生通过评价明确学生现有水平,进而明确现有水平与标准的差异,共同制定计划,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表现性评价并非独立于作文教学的“评价”,而是融入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表现性评价的引领下,师生更容易明确方向,确定方法,了解差距,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的完善、修正更有路可循。
四、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两种形式,如果采用两种形式得出的评价标准一致性较高,评价标准的信度就比较好。相比较而言,“自上而下的演绎”更多地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归纳”则更多地反映学生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了第四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捌’ 如何进行作文评讲

因此,作文评讲被当作一个不重要的环节放过去了。这样,每学期的作文写作只是数量够了,而质量不够。 从认知规律来讲,作文是感性认识(相对来讲),评讲是理性认识,是在写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是对前一次作文的强化,是一次升华!它不仅是一次对学生作文的巩固,也是一次对学生潜能的挖掘,更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的重要一环和关键一步!因为,这是在学生已写过的基础上,通过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识和评价,找出缺点和不足,明确修改方法和措施,让学生重新动脑、动手,从而达到作文水平的提高和深化,达到每篇作文扎实,每篇作文进步,发挥作文评讲的作用,提升时效性,把作文教学的质量落到实处,提高上去。 实际上,这是教育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学生走出校门时,没有作文能力,或者作文能力很差——这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悲哀,也是教育及全体语文教师的悲哀,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在指导学生完成作文篇数的同时,狠抓作文评讲这一关,使这一环节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提升作文质量。这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是真实可信的。 那么,怎样进行作文评讲呢?一.回顾作文评讲前,先引导学生对上次作文进行回顾。这是做好作文评讲的关键!如果不对上一次作文进行彻底回顾,那么作文评讲的标准就会模糊不清,如坠五里云雾,认知不到位,无法进行。因此,第一步是回顾。这样,作文评讲就有了依托,才能进行。如,从审题到立意的好坏,从范围到角度的选取是否恰当,从选材到取舍的详略是否合适,从表现手法到语言运用是否有艺术性,从标准到要求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再认识,再提高,从而为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公正客观的做好“物质”和思想的打好基础。这实际上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全新的训练和培养。没有它,学生的思维之塔是建立不起来的,就像黑瞎子(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等掰完了也就丢完了,毫无收获!二.辨识学生进行完每次作文之后,究竟如何,教师要对班级、学生本人进行及时反馈,使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提高,达到提高作文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师在批完之后,就要及时让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辨识,看自己作文与实际目标究竟有什么差距、存在什么优缺点、如何克服和提高等等。这样,学生作文的实效性才会大。如作文的字、词、句,发下后先让学生看,进行修改,在字词句的准确性上、生动性上进行强化和提高。再是让学生结合老师的批阅,辨识自己的失误。如果不理解或持相反对意见的,可以问老师或同学,以求心领神会。或者,除了老师批的,自己是否还发现有什么不足?如果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己看完了,再与同位交换看或和其他位的同学交换看,深化辨识,相互捉摸、促进。然后每一个同学都把自己作文的经验、教训归纳出来,写在作文笔记上,以便汲取,再让学生在班里谈一下自己的得失以及下次作文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提高的办法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提高,只是你是否努力了,认真了。这样,通过“辨”,辨出聪明,辨出自信,辨出兴趣,辨出水平!三.交流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作文交流。把班内作文分为好、中、一般和差四类,每类读一至两篇,每读完一篇便停下由学生评讲,分析优点和不足,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哪里值得学习,哪里值得注意,如何改就可以克服弱点,写好作文,让大家研究,得出结论。被评的同学,要针对意见谈一谈自己是否接受得了,不接受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看法,进行磋商,确定出自己修改的路子。这样把学生真正放到评讲作文中去,发挥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起来。改变那种古板的由老师独断专讲的模式,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智力,疏通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际证明,这样效果是非常好的!四.修改交流完之后,学生清楚自己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就要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进行修改,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第一类作文,可要求只作字词句修改,不做大的变动,使其保存原貌。对第二类作文,可要求学生只作部分修改,如开头不好的只修改开头,结尾不好的只修改结尾,中间不好的只修改中间。使其提高层次,进一步完善。对第三类作文,大多结构不够合理,应在详略上做些处理,详写突出主题的地方,略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地方,以及确立思路,安排结构层次,对整个文章进行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作文水平。当然,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改写相对难度大一些,因此改起来要费力大一些。但只要注意改,及时批阅检查,学生就能跟上来。对第四类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写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跑题,或者通篇言不达意,甚至无法修改。对这类学生,不可全面责备。要首先从主题和材料入手,使其作文不管材料详略,也不管长短,只要能文题相对应就行。这样分层次降低难度,单项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作文并非难于上青天,就愿意干了。作文修改完后,要根据教师掌握的班级作文情况,分别对班内各层次学生的修改进行检查。可先分小组评查交流,然后再每组找出一个修改好的作代表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并与改前的进行比较。看修改后提高了没有,好在哪里?也可让大家再评一评,加强合作、协作,激发学生作文的情感,使之转化为自身作文的内在动力。五.达标达标就是指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是否比原来的自己提高了。哪怕有一点点提高都行,这就叫达标了。这样,对每个学生来讲都给予了一次提高的机会。使学生感到,他在改变着自己,提高着自己,作文并非是受苦,更多的则是成功的体验,逐渐学会或者是较好的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或情感是一种进步!教师也要适时的加以总结,对评讲过程中各个层次中出现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关注和表扬,给他们进一步的鼓励。这样,作文评讲就会扎实有效,而不至于作文成了老大难,教也教不好。因为,作文指导和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极”。有了这两个极,作文教学这个“地球”就会真正转动起来。六.展览按理说,作文展览该不属作文评讲这个范畴了。但是,它是作文评讲的延续和深化。作文评讲了,修改了,提高了,就要把它的效果拿出来进行展览。甚至可以把同一个学生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进行对比展览,让大家看一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不同。也可以把进步较大的学生的作文拿出来展览,让大家看一下他的进步,以推动全班作文的提高和进步。对于作文特别好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推荐,发送到适合的刊物或报纸上发表,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作文的良好环境,真正推动学生作文的实质性进步!我们要打破对学生作文的传统观念,让学生作文真正好起来。而不能认为,学生作文只是“作”而已,写够篇数就行了。这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写”是行,评是“思”,行与思相结合,才能互相促进。否则,就是“死做”,是很难有效果的。尽管我们作文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作家班培训”,但我们一定要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未来作家的起跑线,已经从这里开始了。不管你承认或者否认,事实就是这样。我很赞赏有的学校在初中阶段就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做法。尽管学生未来成为作家的毕竟是极少数,但培养学生能文能力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当尽心尽职!

‘玖’ 如何改善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求异性文章,忽略前提条件
表现:有考生对“三思而后行”给予否定,认为这是优柔寡断的表现,高考作文十大问题十大对策(二).这样的求异文章可以写,表现了创新意识,但是作者忽略了前提条件,即在什么条件下“三思而后行”才是优柔寡断的表现,盲目否定不能服人.对策:避免说理绝对化,加强说理的深刻性.这要求考生的认识全面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在思维方法上要运用辩证法分析.另外,这类求异性文章多是议论文,而衡量一篇议论文章的好坏,有“三看”值得考生注意:一是看了这面想那面.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考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立论有说服力,逻辑思维严密,在看到事物的某一面的同时要想一想事物的另一面,通俗地说,就是看了这面想那面.文章能够写出两面内容,就很不错了.二是看到表面求实质.写议论文章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实.有不少同学以为在文章中列举的事实越多越好,有了这些事实就有了说服力,其实不然.作者在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注意将这一件事和周围的事情,或者说和它有关联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论述的深刻性就在这里.三是看到前面推后面.为了显示问题的性质,给读者更多的启示,当考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以后,还可以“瞻前顾后”,依据已知判断未来.抄袭试卷材料,犯了大错误表现:有考生偷懒,在作文中抄袭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导致低分.对策:其实作文材料到处都有.如果非要用试卷上的材料,也要用自己的语言灵活转述出来,或者摘录某些语句,千万不能原文照抄,以此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堆砌诗词华赋,文章华而不实表现:整篇文章都是华丽的辞藻,但是内容空洞,这说明考生平时积累不够,只是将考前背诵的词语堆砌在自己的作文中,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十大问题十大对策(二)》.对策: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分析,在增强文采的同时,加强思维深度训练,扩展知识面.形式上的不协调表现:有些作文前面看上去是议论文,后面却是大段描述性文字;前面是世界革命,后面是“我”的经历,缺乏过渡,造成形式上的不协调.对策:善于运用过渡句,学会大和小、点和面之间的过渡.议论文中引例一般应用陈述句.表达不规范表现:高考作文都是经扫描后才开始阅卷,有些考生行文不规范,书写潦草,到处涂黑圈圈等,造成扫描后的文章模糊不清,或者色彩暗淡,看不清字.对策: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考生除了写字规范外,还要使用规范的笔,并且写错后要轻轻涂改.如何写就一篇高考佳作高考作文总体要求是:追求一点文化色彩,显示哲理思辨,注意文体特点互补.写记叙性文章,多一点细节,多一点情感,多一点理性;写议论文章,多一点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点感性.考生一般写的是议论文章,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要求:1.大处起笔,小处落笔,注意过渡.大处起笔,显得大气,站得高;小处落笔,切口小,容易驾驭,又容易深化.大处起笔,全面扣合命题材料意旨;小处落笔,突出作者的独到见解.只是由大到小时要注意过渡.2.切分论点,各个击破,落脚要稳.文章论点一经确定,可以对论点的内涵和外延作一个准确切分,或并列,或递进,逐一论述.分解层次,全方位立体地表述自己的感悟,理性色彩会更浓厚,有时还有一种铺排的效果,对读者的冲击力度很大.3.材料要明,分析要准,注意辩证.衡量一篇议论文章是否优秀,首先是看作者是否揭示了命题的意旨,论据是否典型,分析问题是否充满辩证法.论据角度明确,分析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注意了辩证法,内容就有了深度,语言的分寸感就会很准确.对那些内容复杂的现象,为避免片面,最好是肯定一点,顾及其他.4.追求诗意,加强感性,表意归根.文章紧紧扣住立意关键词,语句追求一种诗意,将诗意融于自我人生感悟之中,给读者以回味和唯美感受.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议论文字避免抽象说教.②运用大量对偶句、排比句,骈散交错.③将感性体验浓缩为形象性语言.语句具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即使是复述现成的论据材料,也尽可能用诗化的感性语言,让语言灵动起来.5.语意含蓄,说故论今,文化味浓.优秀议论文要求语意含蓄,说故论今,追求文化底蕴.办法有:①压缩语言,增加文句容量;②顾及历史,寻找文化渊源;③思考辩证,显示哲理情趣;④留下空白,不要把话说满;⑤注重修饰,追求文学色彩.材料引经据典,分析古今勾连,叙事灵活呈现,语言修辞精炼.

‘拾’ 作文的批改方法与技巧

语文学习的最终归宿是能写好文章,由此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基本分:(字数、卷面、字迹、错别字)
要求:题目完整,在第一行中间;有分段,开头空2格;一个标点占一格,使用基本正确;干净,无乱涂乱画;字数在600以上;无错别字(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不超过3分)
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标点规范,字数在600字以上,无错别字(60分)
2.少量涂改,字迹工整,标点较规范,字数在400到500字之间上,有错别字(50分)C卷面涂改较多,字迹比较潦草,只有逗号和句号,不足400,有不少错别字。(30分)
2.卷面有多处涂改,字迹几乎难以辨认。(20分)
二、文章结构(10分)
要求:题目新颖,扣话题或材料;开头和结尾有创意或有照应;过渡自然;段落清晰。
1.题目好,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佳。(9-10分)
2.题目一般,扣话题或材料,段落四段以上,每段有中心句,段落之间有并列或层进关系;首尾自然无创意。(7-8分)
3.题目看不到话题和材料的影子,段落三段,随手分段,个别段落有中心句,谈不上什么关系,首尾全。(5-6分)
4.4没有题目,三段以下,是随手分段,段内无中心句,首尾不引人注意。(3-4分)
三、文章构思立意文体(10分)
要求:立意或以小见大或由此及彼;观点正确、深刻、新颖、鲜明;文体明确,或叙事性,或哲理性,或写景类等。
1.立意有特色,观点鲜明,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有特色。(9-10分)
2.立意比较独特,基本能透过现象提出观点,开篇或结尾点题,文体明确。(7-8分)
3.立意一般,只谈现象和自己的评价,在文中某处点了一下题,文体不明(5-6分)
4.没有立意,随手写来,写到哪是哪,也没有点题。(3-4分)
四、材料选择处理感情(10分)
要求:取材广泛,有生活真实;用材典型,详略得当;感情表达真实、自然。
1.非常恰当(或新颖),材料详略得当,感情真挚。(9-10分)
2.主题比较宽泛,但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材料,但过短或过长,感情自然健康。(7-8分)
3.材料有一二则,有具体的事例,但缺少能够触动或吸引读者的细节。(5-6分)
4.只结合自己生活泛泛谈,但认识还比较肤浅,无典型性,剪裁不是太好,堆砌话语。(3-4分)
五、语言文采(20分)
1.语言流畅,使用五个以上名句或五处以上准确使用修辞手法(或有诗意、幽默、犀利等特点)。(20分)
2.有些地方语言准确生动,但整体看来,却经不起推敲,漏洞较多。语言流畅,能准确使用修辞手法。(15分)
3.语言罗嗦,没有吸引力,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只有一两个名句或修辞手法,修辞比较俗套。(10分)
4.句子毛病较多,词语贫乏,且词不达意,读者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无法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5分)
评分说明:每篇作文满分为100分。总分即为每个部分的得分相加。其中80分以上为A等,70到80分为B等,60到70分为C等,60以下分为不及格。
作文评语形式:作文评语的写作要求:总批写在文末,评语应有所侧重,体现出次篇作文的独特个性。只要抓住作文的一两个闪光点、突出的地方进行评说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是优点的给以肯定鼓励,有缺点要具体指点.内容包括比喻不当,用词重复,语意不明,词不达意,用词不准,条理不清,标点用错等等。
5.尝试有步骤、多层次作文批改方式。
① 学生自改。在每次写完作文后,根据批改标准,为自己的作文打分。
② 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学生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写作能力的上中下搭配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以上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批改内容包括根据标准评分并作出评语。每组四至五人,每组批改四篇作文,组员轮流批改,争取每人批改3至4篇。
③ 交流反馈。批改完成后,组员就这些作文进行讨论,交流并挑选出每组内分数最高和最低的两篇。挑选结束后,每组派一名组员向全班学生展示批改成果,陈述优秀文章的优秀之处,以及分数较低文章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同学或该文或本次作文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④ 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
⑥在作文点评课后,教师应整理分数较低的学生作文,一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使这批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批改、讲解中得到最大的提高。

阅读全文

与作文评讲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维生素减压最佳方法 浏览:239
2的开平方的计算方法 浏览:43
无线网络运营商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08
黄芪鉴别最简单方法和用量 浏览:772
脑出血计算方法 浏览:691
降解纱线最佳方法 浏览:160
短期投资入账价值计算方法 浏览:22
小米6屏幕重启解决方法 浏览:438
苹果7手机设置音乐铃声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22
铆钉的安装方法 浏览:756
染头发怎么染方法视频 浏览:842
脑袋瓜的食用方法 浏览:804
将苦味酊涂在手指上的治疗方法是 浏览:332
切线方法视频大全 浏览:555
软灯带安装方法图解 浏览:458
厨房的使用方法 浏览:526
潍坊青萝卜种植方法 浏览:559
生物分析方法的维护 浏览:195
挤领带方法视频 浏览:753
检验员检测方法 浏览: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