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习的重难点与如何突破
电气自动化的学生主要以电为主 控制为辅 但你走进工作岗位后发现大学里每一门跟电有关和控制有关的课都很有用 我给你的建议是要向以后混的好大学里还是要把主要的学位课都学的很好,比如电拖 自动控制原理 工厂供电 数电 模电 等 控制编程的课 比如PLC 单片机啊 你都要会一些 最简单的编程还要会一些的 还有你们学校的电气专业是偏强电还是弱电的这点很重要 其实所有的工业种类中 工种最多的就是电工 所以好好学学对你有好处 加油学弟
② 怎样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实施复杂问题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研究电气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文章结合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深入分析和广泛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处理,不断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1 电气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1.1 自动化水平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比较复杂,没有根据具体应用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编程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自动化水平低,没有真正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重要作用。
1.2 数据传输安全性不高。数据传输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传输速度对于企业运营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硬件和软件接口存在很大差异,给各个系统模块的信息交换带来很大阻碍和困难,增加了数据通信的应用成本。
1.3 集成化不足。近年来,电气工程自动化快速发展,在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电气工程自动化越来越完善,并且逐渐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集成度较低,很多应用模块都处于相互独立状态,各个系统和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信息连接不足,信息资源共享受到多方面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功能。
1.4 网络架构不统一。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规范、高效、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当前,不同公司开发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采用的网络架构不同,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共享性和兼容性较差,软硬件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解决网络结构不统一的问题。
2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开放化、信息化和科技化
首先,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应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局部设计,采用合适的电气元件,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资源共享和实时信息交换,实现一体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决策和管理。其次,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积极融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且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仿真和优化,改进电气自动化结构设计,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最后,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发过程中,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引进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使电气工程更加精确耐用、简单操作,不断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性能。
2.2 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
安全性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电气工程的安全装置对于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安全装置质量控制。在选择相关安全装置时,应坚持实用、可靠、稳定、安全的原则,按照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检测安装装置的使用性能和质量,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应用模块和装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相容性,充分发挥安全装置的重要作用。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安全性,应做好安全防护,在日常工作中,弥补薄弱环节,加强系统运行监管,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监控方案,及时诊断,及时分析,实时监控,以最快速度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2.3 提高集成化程度
为了推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制定规范、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明确系统设计要求,各个公司在开发和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时,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开发软件或者平台,并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系统模块,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设计。同时,加大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教育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度,降低系统设计、管理、运行、维护成本,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各个模块之间良好的兼容性。
2.4 采用科学、统一的网络架构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尽量采用科学、统一的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系统功能,采用现代化电气技术,利用规范的系统模块,有针对性地对系统测试、开机和运行进行编程,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时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发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作用。
3 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建议
3.1 电气工程自动化结合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是指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数字化操作管理电气工程自动化生产发展,提高企业对工程发展精确度的控制与运算,创新自动化发展的经验,使市场数据发展自动化与网络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3.2 电气工程自动化结合网络技术
及时分享网络信息技术是网络技术的一大优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企业的智能化管理,有效的结合网络技术对收集数据进行实时传送,使电气工程自动化随时随地都能对生产发展现况进行监控管理。
3.3 电气工程自动化结合创新技术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研发进程中,不仅需要企业对自动化发展的生产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消耗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还需要企业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运用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未来发展的优势分析和投入最新技术进行市场竞争优势的分析,更直观的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扎实基础。
3.4 电气工程自动化结合企业自身现况
无论电气工程自动化如何进行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企业,企业不仅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提供着所需的资金和生产技术人员,还具有决定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方向,联系着自动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发展趋势,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研究技术,将企业生产与研发的新型技术相结合,检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可行性,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施成果,直观面对企业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重要性。
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应制定标准的系统规范,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大自主研究,积极创新,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不足,不断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水平。
③ 人工智能、自动化和工作的未来: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随着机器日渐开始填补工作场所的人力劳动,为了从中获利我们都必须做出调整。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企业,并将通过其对生产力的贡献来促进经济增长。它们还将有助于解决从 健康 到气候变化等领域各钟非常棘手的 社会 难题。
与此同时,这些技术将改变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本身。机器将能够执行更多原先由人类完成的任务,补充人类所做的工作,甚至执行超出人类可以做的任务。结果是,一些职业将出现颓势,而另一些职业将增长,还会有更多职业发生变革。
虽然我们认为未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除极端情景外),但 社会 需要应对重大的劳动力转型和失业问题。工人需要获得新技能,并在工作场所中适应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机器。他们可能必须从不断离开夕阳职业,转向日趋繁荣的职业,在某些情况下,还有新的职业。
本决策简报借鉴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工作场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前景和挑战,并概述了决策者、公司和个人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快速进步为企业,经济和 社会 创造了机会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最近的技术进步正在将机器可能做到的事情推向极致。我们的研究表明, 社会 需要这些改进,从而为企业带来价值,促进经济增长,在我们应对最困难的 社会 难题时能有所进步,而这样的事情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综上所述:
技术突飞猛进
除了传统的工业自动化和先进的机器人之外,功能更为强大的新自动化系统也出现在各种环境中,如穿梭于路上的自动驾驶车辆和杂货店里的自动结账等。大部分进步都是由系统和组件的改进推动的,包括机械、传感器和软件。由于机器学习算法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利用计算能力的巨大发展和可用于训练它们的数据的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近年来取得了特别大的进步。巨大的突破见诸于各大媒体的报道,其中有很多突破涉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围棋(Go)等人类望尘莫及的领域。
改变业务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
这些技术已经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中产生了价值,各行各业的公司在一系列流程中使用它们来将产品推荐个性化,发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识别欺诈性交易等等。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包括解决分类,估算和聚类问题的技术)仍有望带来更多价值。我们对数百个人工智能用例所做的分析发现,用来部署人工神经网络的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其年产值可以达到3.5万亿至5.8万亿美元,占所有分析技术所创造的价值的40%。
正当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降低的问题使发展受阻时,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部署可以极大地提升全球的经济并加快全球的繁荣。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很多经济体中已经放缓,美国和主要的欧洲经济体在以前的生产率下滑,以及2008年的财政年度后,从十年前的2.4%降至0.5%的均值。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有可能扭转这种下降趋势:未来十年,生产率增长每年可能达到2%,其中60%来自数字化方面的机遇。
有助于解决几个 社会 难题的潜力
人工智能还用于材料科学,医学研究和气候科学等各个领域。这些技术在这些学科和其它学科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 社会 难题。例如,Geisinger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将颅内出血的诊断时间惊人地缩短了96%。与此同时,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利用机器学习来更准确地衡量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使用的气候模型。
在这些技术不能为各地经济和 社会 利益发挥潜力之前,挑战仍然存在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仍面临各种难题。有一部分限制在于技术层面,例如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并且很难将算法“推广”到各种各样的用例。最近的创新正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其它难题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例如,人们很难在技术上解释机器学习算法所做的决策,而解释这些决策对涉及金融借贷或法律应用的用例尤其重要。培训数据和算法中的潜在偏差,同时,数据隐私、恶意使用和安全性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欧洲由于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法规》而处于领先地位,该法规将用户收集和使用数据的各种权利规范化。
另一个难题涉及组织采用这些技术的能力,其中人员、数据可用性、技术和流程的就绪度往往使技术很难得到采用。各部门和各国的对技术的采用已经十分不均衡。金融、 汽车 和电信行业在采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各国中,美国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在2016年高居榜首,其投资额高达150亿至230亿美元,其次是亚洲,其投资额达到80亿至120亿美元,欧洲的投资额仅为30亿至40亿美元,远远落后。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如何影响工作
即便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为企业和 社会 带来了很多好处,我们还必须做好准备,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颠覆。
工人所从事的活动大约有一半是可以自动化的
我们对800多个职业的2000多项工作活动所做的分析表明,某些活动比另一些活动更容易实现自动化。这些活动包括高度可预测且结构化的环境中的体力活,以及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这些活动约占人们在所有部门开展的活动的半数。最不易受影响的活动类别包括管理他人,贡献专业知识以及与利益相关者交流。
几乎所有职业都会受到自动化的影响,但目前所展示的技术中只能将大约5%的工作完全自动化。有大量的工作所包含的活动可以自动化:我们发现,60%的工作中约有30%的活动可以实现自动化。这就是说,大多数工人(电焊工、抵押贷款经纪人、首席执行官等等)将与快速发展的机器一起工作。这些工作的性质可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失业:有些职业到2030年将出现大幅下滑
自动化将取代一些工人。我们发现,在2016 - 2030年期间,大约15%的全球劳动力(约4亿工人)可能因自动化而失业。这个数字反映了我们在预测技术采用速度和采用范围方面的中间态。根据我们就最快的技术采用情景所建立的模型,这个数字上升到30%,即8亿工人。而在最慢的模型中,只有大约1,000万人失业。
广泛的预测范围强调了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将影响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采用的速度和范围。自动化的技术可行性只是第一个影响因素。其它因素还包括部署成本;劳动力市场动态,包括劳动力供给的数量、质量和相关工资;好处有很多,除劳动力替代以外,还促成了技术采用的各种商业案例;最后, 社会 规范和 社会 接受度。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动态方面的差异,各国和各部门的技术采用将继续存在显着差异:在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发达经济体中,到2030年,自动化可能会取代20%至25 %的劳动力,在中等采用情景中,其比重是印度的两倍还要多。
工作的增加:在同一时期也将创造就业机会
即使有很多工人失业,但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在增长,因此造就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我们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几个诱因制定了到2030年的劳动力需求情景,包括收入和医疗支出的增加,以及持续投资基础设施、能源、技术开发和部署,或加大这些方面的投资。这些情景显示,到2030年,全球对劳动力(5.55亿和8.9亿个工作岗位)的需求将增加21%至33%,抵消失业人数绰绰有余。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将因此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那里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迅速增长。
额外的经济增长(包括商业活力和生产力增长)也将持续创造就业机会。如果以史为鉴,那么很多其它新职业也将出现,并且可能占到2030年将创造的就业机会的10%,而这些职业是我们目前所无法想象的。此外,技术历来都是就业的最终创造者。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个人电脑不仅为半导体制造商创造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也为所有的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客服代表和信息分析师创造了同等数量的工作岗位。
工作发生了改变:随着机器在工作场所补充人力劳动,更多的工作将比失去或获得的工作更多
随着机器渐渐辅佐人力劳动,部分自动化将变得更加普遍。例如,能够十分准确地读取诊断扫描的人工智能算法将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的病例并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其它领域,具有重复性任务的工作可能会转向一个新的模式,即管理自动化系统并对其进行故障排除。在零售商亚马逊那里,以前负责搬运和堆放物品的员工如今正在成为机器人操作员,监控自动化手臂并解决物品流转中断等问题。
关键的劳动力转型和挑战
虽然我们预计,基于我们所建模的大多数情景,2030年将有很多工作岗位,足以确保充分就业,但与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采用一同发生的转变将变得非常重要。职业组合将发生变化,技能和教育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工作必须得到重新调整,从而确保人类可以最高效地与机器协作。
工人需要不同的技能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场所中茁壮成长
自动化将加快过去15年所见证的转变,即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的技能转变。业界对编程等先进技能的需求增长迅猛。业界对社交、 情感 和高级认知技能(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复杂的信息处理)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基本的数字技能需求一直在增加,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并加快速度。很多国家对体力技能和手工技能的需求将下降,但这些技能仍将是2030年最大的技能类别。这将对两个问题带来额外的压力,即已经捉襟见肘的劳动力技能以及业界需要新的资格认证体系。虽然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正在出现,但业界仍然需要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能解决此等规模的难题。
很多工人可能要改行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中点情景中,全球大约有3%的劳动力将不得不在2030年前改行,尽管情景各不相同,从0%到14%不等。其中一些变化将发生在公司和部门内部,但许多变化将发生在各个部门,甚至发生在各个地区之间。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数据处理或收集中,由体力活动构成的职业将会出现下滑。不断增长的职业将包括那些难以自动化的活动(如管理者),以及那些处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的人(如水管工)。其它有望增长的职业包括教师、护士、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与机器一起工作,工作场所和工作流程将发生变化
随着智能机器和软件更深入地整合到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空间将不断发展,使人类和机器能够协同工作。例如,随着自助结账机器入驻入店铺,收银员可能会成为协助结账的人,他们可以帮忙回答问题或为机器排除故障。更多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将促使人们反思整个工作流程和工作场所。由于仓库某些部分是为机器人等东西提供空间,从而促进安全的人机交互,因此仓库设计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自动化可能会对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工资造成压力
各种高低级职业混合的变化情况可能会给工资带来压力。发达经济体目前的许多中等工资岗位主要是从事高度自动化的活动(例如制造业或会计业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呈下滑趋势。高薪工作岗位将大幅增加,尤其是技能娴熟的医疗人员、技术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但各行各业预计将设置大量的工作(包括教师和护士),这些工作的工资往往较低。风险就在于,自动化可能会加剧工资两极分化,加大收入差距并导致收入增长放缓,收入增长放缓是发达经济体过去十年所呈现的特征,这引发了 社会 和政治方面的紧张局势。
面对迫在眉睫的难题,劳动力挑战已经存在
大多数国家已经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对劳动力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满足雇主当前的要求。过去二十年,整个经合组织(OECD)在工人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出一直在下降。该组织在援助工人实现过渡方面的支出也持续缩减,缩减达GDP的1%。过去十年得出了一个教训,虽然全球化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但工资和失业对工人所造成的影响却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大多数分析(包括我们自己的分析)都表明,这些问题的规模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增长。我们过去也看到,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会对工资产生持久的影响;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期间,尽管英国的生产力提高了,但英国人的工资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未见涨——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斯停滞(Engels’ Pause)”,得名于发现该现象的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要解决的十个问题
我们在寻求解决这些难题的适当措施和政策时不应使技术倒退或减缓技术的传播。公司和政府应该利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以便从绩效的提升、生产力的贡献和 社会 效益中受益。这些技术将创造经济盈余,这些盈余有助于 社会 管理劳动力转型。相反,公司和政府必须专注于各种能尽最大可能确保劳动力转型顺利的方法上。这可能需要在几个关键领域采取可行且可延伸的解决方案:
确保强劲的经济和生产力增长。强劲的增长并不是解决自动化所带来的所有难题的灵丹妙药,但它是就业增长和日益繁荣的先决条件。生产力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放开投资和需求并接受生产力贡献的自动化,这很重要。
培养业务活力。创业以及以更快的速度成立新公司,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还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有利于小型企业的活力充沛的环境以及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充满竞争的环境,这可以提高业务活力,有了这样的活力,就业机会就会增长。加快新公司的形成速度,加快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并提高其竞争力,这需要更简单、更先进的法规、税收和其它激励措施。
革新教育体系和学习,以适应发生了变革的工作场所。与教育提供者(不管是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和雇主合作的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校园系统和改进的在职培训来提高基本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以及适应性学习和终身学习尤其要得到重视。大规模的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投资人力资本。扭转低迷的趋势,在一些国家,对工人进行培训的公共投资呈下降趋势,情况十分严峻。通过税收优惠和其它激励措施,政策制定者可以鼓励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学习的机会、培养能力并提高工资,这类似于私营部门的激励措施,即投资其它资本(包括研发)。
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活力。能够使工人与工作,资历相匹配,这样的信息在大多数经济体中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数字平台还有助于人们找到工作,恢复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当更多的人换工作时(甚至在公司内部换工作),证据表明,工资上涨了。由于工种和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多(包括零工经济),我们必须解决几个问题,即福利的转移、工人的分类和工资的变动等问题。
重新设计工作。工作流设计和工作空间设计必须适应人们与机器更紧密合作的新时代。就创造安全和富有成效的环境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工作的协作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司希望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扁平化,组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重新思考收入。如果自动化(不管是完全自动化还是部分自动化)确实导致就业和/或工资压力大幅减少,那么有一些想法(如有条件转移、对流动性提供支持、普遍基本收入和做出了调整的 社会 保障等想法)是可以考虑和试验的。关键在于找到经济上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将工作中的多种职责结合起来,这些职责包括很多内容,不仅要为工人带来收入,还要使他们获得意义,有尊严。
重新考虑如何支持受影响的工人实现过渡并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由于工作在产业、地点、活动和技能要求之间以较快的速度发生变革,对很多工人的援助也要做出调整。有很多转移安全保障的最佳实践方法可供采用,而且必须对这些方法加以采用和调整,同时必须考虑和测试新方法。
投资于推动工作需求的因素。政府必须考虑加大原本就十分有益的投资而且还有助于工作需求的投资(例如基础设施、气候变化适应)。这类工作(如建筑、为大楼重新布线、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等)往往是中等工资的工作,受自动化影响最大。
有把握地接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 即使我们把握了这些快速发展的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力优势,我们也必须积极防范风险并减轻一切危险。数据的使用必须始终考虑到各种问题(如数据安全性、隐私、恶意使用和潜在的偏见);政策制定者、 科技 公司和其它公司以及个人必须找到能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今人人都有合适的工作,未来人人都将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在实现了自动化的未来也是如此。然而,这样的工作将会有所不同,因为这需要新的技能,要求劳动力具备更强大的适应能力,远远强于我们以往所见证的适应能力。对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工人和新一代的工人进行培训和再培训,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这是当务之急。政府、私营部门的领导者和创新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更好地协调公共倡议和私人倡议,包括出台合适的激励措施,以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实现了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将充满挑战,但也更多姿多彩,只要我们从容不迫地利用技术并减轻其负面影响。
④ 自动化测试技术的我国的发展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我是从事自动化测试架构与流程管理的
关于自动化测试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我的看法如下:
1)自动化测试在我国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线性脚本—脚本编辑—关键字与数据驱动脚本,其实其技术的发展是在于改善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复用性和维护性),而此过程中,虽然自动化测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却很难在国内大规模化。
2)具体问题如下:
a、国内的企业样式复杂,而自动化测试本身也是一个技术需求性较大的一个领域,即,其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就能成功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分析,才能有所建树的。
b、国内企业浮躁,其自动化测试是一个前期需要长期投资的过程,而很多公司因为一下看不到收效,所以放弃。
c、对于层出不穷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很多公司简单的将自动化测试定位于自动化测试工具使用,因而太依赖与自动化测试工具,所以造成自动化测试失败,从而对自动化测试失去信心。
d、没有合适的自动化测试人才,合适的自动化测试人才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更需要其业务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
3)其发展情况:
其实总的来说,自动化测试技术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从以前的不重视自动化测试技术到现在开始致力于自己测试部门的自动化测试,一些大型企业或者中型企业成功的例子,更是加强了自动化测试技术的信心(像网络、搜狐等,电信中的公司,华为、中兴等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并真的带来了效益),所以自动化测试在中国还是很有发展的。个人觉得,自动化测试现在处于一个平缓发展期,但是会在近十年内,有一个快速发展期,因为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根据前人经验试验自动化测试,而试验之后就是广泛的使用。
你也可以看到,最近几年,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发展,自动化测试各种书籍的出现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4)学习方面:
1)可以从工具入手,根据具体的项目去学习;例如:java软件界面测试(RFT、QTP的java插件等)、web界面测试(QTP、selenium等)、性能测试(RPT、loadrunner等)。但记住,学习其工具,重点不是简单的使用,而是如何利用工具去扩展。
2)然后,重点学习以上的基础,以编程为重点,其余的结合学习,顺便说一句,其实自动化测试的理念与软件设计模式理念很像,你可以从中有所领悟。
3)之后,再学习去拓建自己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何谓框架,一下说不清楚,我给你推荐一下
注意:如果没有自动化测试方面的实践项目的话,最好先从基础学起,因为基础学好了,自动化测试入门会很快的。
4(至于性能测试,也是一样,可以先从工具入手,但不要局限于工具,性能测试最重要的是环境的构建方法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所以性能测试重点在于分析和实现过程,而不是工具使用过程。
可以看一下一个专注于自动化测试博客,呵呵,我的博客,不是广告:
51tesing上的“散步的SUN”的博客,你可以在网络里面直接输入“散步的SUN”就是其博客了。
希望对你又帮助吧。
或者对自动化测试有兴趣的,可以发短消息或者邮件我吧([email protected]),有机会一起学习探讨下
⑤ 工业自动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一、工业基础薄弱
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工业基础薄弱,智能自动化设备配套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产品系列和批量化供给能力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高性能沟通伺服电机和高减速器的距离尤为显着,研制能力落后。
二、工业系统尚待完善
智能自动化设备强国高度重视完善公共服务渠道、技术标准和人才等长沙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我国早期的机器人研制多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存在技术研制与商场应用脱节的现象。企业的科研也各自为营,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用户之间短少协同创新和信息同享的渠道。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短少话语权,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不足。
三、规模化水平低
我国的自动化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工业化的运营形式,年产500台的智能自动化设备企业几乎很少,自动化设备都依靠进口,国产的自动化设备都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商场化程度的滞后以及应用企业较长的验证周期导致我国自主品牌的智能自动化设备缺乏影响力,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四、商场同质化竞争
在中国智能自动化设备需求迅速增长的局势下,大量企业和地方政府看好智能自动化设备商场,企业经过并购、合资、参股等方法进军智能自动化设备行业,地方政府也活跃布局智能自动化设备工业园区建造。
五、核心部件的缺失是病根。
我们继续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说明国内自动化产业的通病。据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而这四部分所占的成本分别为22%、24%、36%、12%。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方面与国际巨头相差巨大,尤其是在减速机方面,几乎没能产业化。当前市面上75%的精密减速机市场由日本厂商控制,价格也会比其他偏高。这也成为了国内自动化从业人员的不能细诉之殇。
⑥ 如何解决配电自动化环节中的6大技术难题
国家电网公司召开2015年工作会议。规划了2015年的发展大计,其中配电网方面的建设在2015年也将迎来新的高潮:国家电网将完成30个重点城市市区、30个非重点城市核心区配电网建设改造,重点城市市区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超过50%;用2年时间完成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年内解决505万户“低电压”和21个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完成4.5万户、18.8万无电人口通电任务,全面实现大电网范围内“户户通电”.....
那么,我们在助力国家电网在配电网方面的建设,持续为“户户通电”工程保驾护航的同时,又不断面临着些什么技术难题呢?
⑦ 自动化技术员处理问题思路不够清晰,有哪些改善对策
自动化技术员处理问题思路不够清晰,改善对策有。
1、需要做一些积极的自我调整。比如说做决定时要毅然决然,切勿左思右想。和别人交流时要有主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总之,做任何事,要试着让自己变得果断,自主。渐渐地,就会看到自己的变化。
2、坚持学习。比如说多读书,尤其是去读一些思维性比较强的书籍(类似推理类和科学类的),慢慢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需要长时间的思考问题,长时间的学习。
3、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脑神经,促进新陈代谢不仅对健康有好处,对思维也有很好的帮助。
⑧ 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毕业论文
中国立体仓库的前进
一、背景介绍
立体仓库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50年代初,afe59b9ee7ad美国出现了采用桥式堆垛起重机的立体仓库;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司机操作的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立体仓库;1963年美国率先在高架仓库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立了第一座计算机控制的立体仓库。此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美国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兴建立体仓库,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对立体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机械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1973年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机械部起重所负责),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到2003年为止,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数量已超过200座。立体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生产技术及商品化经济的迅速发展, 生产中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流通环节中的各种物料的搬运、储存、配送及相应的信息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事实上, 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到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过程中, 物流的各个环节已完成其集成化过程。自动化仓储、物流及信息流已成为组织生产、连接生产、销售、管理各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并且作为降低物流费用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第一座全自动化立体仓库──北京汽车制造厂自动化立体库, 是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的。20世纪80年代, 自动化立体库在我国得到应用后, 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二十多年来, 北京起重所设计制造了各种形式的自动化立体仓库100余套, 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医药、军工、食品、运输和电子等行业, 领导和推进了我国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00年,北京起重所又完成了我国迄今国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大型全自动化立体库仑库──联想电脑公司集成化物流系统。联想公司物流系统集成了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立体仓库技术, 全系统采用了约30余项新技术。巷道堆垛机是立体仓库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其中的运行调速技术、激光测距技术、货叉调速技术、起升机构的认址技术, 变截面立柱技术等10余种新技术均为我国的最新研究应用成果或国际先进技术。输送机设备采用了组合式结构、悬臂式升降台等多项新技术和托盘自动收集技术。分配车在运行调整、认址等方面均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双车避让技术的采用使分配车达到了比设计要求更高的能力。货架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表面处理采用表面喷塑新工艺, 美观耐用。控制系统采用了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与R/3系统的高度集成体现了该立体仓库系统在与大型信息系统集成方面取得的突破成绩。联想公司自动化物流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物, 该系统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物流自动化技术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二、技术现状
一个比较完善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主要包括:
(1)货物的存放、周转—高层货架及托盘、货箱;
(2)入、出库作业—堆垛起重机;
(3)入、出库分配系统—辊式、链式输送机、分配车、升降机等;
(4)自控系统—包括由计算机控制的入、出库设备、分配系统以及各种检测、保险机构的全部电控装置;
(5)计算机管理系统—仓库的账目管理、数据分析、合理管理货位、设备运行又库存情况的状态显示等。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联网。
(6)入、出库频率不高的立体库几个巷道可共用一台堆垛机,此时应配备堆垛机转轨设备(如转轨车)。
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各主要设备的技术现状大致如下:
1.高层货架及托盘、货箱
高层货架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体结构部分。一般是钢结构采用焊接或组装而成。每排货架分若干列、层单元货格,每货格中一般存放1--3个托盘(货箱)。目前国内制造的高层货架一般在20米以下,以10--15米居多。货架所用型钢,焊接式货架多采用热轧型钢。组装式货架多采用薄型冷轧型钢。焊接式结构牢固、耐用,但笨重。组装式外形美观,拆装性能好,运输方便。因冷轧薄壁钢截面力学性能好,因此重量轻省钢材,降低成本,潜力很大。如接插部件设十分合理亦很牢固.是高层货架的发展方向。货架结构型式设计一般是当托盘(货箱对泛寸较大时采用牛腿式结构,每货格存放一个托盘(货箱)。托盘尺寸较小时采用横梁式结构。每货格可存放1-3个托盘(货箱)单元。目前横梁式货架结构的使用用户多于牛腿式.并有进一步增加趋势。托盘(货箱)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钢结构或钢木结构,但随着轻型塑料工业和注塑技术的发展.塑料托盘(货箱)以其美观、耐腐蚀、重量轻等优点,在较小尺寸及重量的托盘(货箱)中将占重要地位。
2.堆垛起重机
堆垛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存、取货物作业的主要执行设备。它在货架的巷道中可承载货物水平运行、升降、左右伸叉,完成入库、出库、倒库等各种作业功能。为使堆垛机认址准确。水平、垂直、伸叉运动均设置正常运行速度和慢速两种以上速度(或用变频无级调速).以减少停车时冲击.并能准确到位,达到水平运行士lOmm、垂直升降士lOmm,左右伸叉士5mm的停准精度要求。堆垛机设置货位和载货台虚实检测装置,防止由于控制(或管理)失误,在货位已被占用的情况下重复入库造成事故。堆垛机设置原位及停准指示.如因惯性或其它原因未停准,堆垛机将按照PC;程序控制自动“纠偏’。此外,堆垛机还设置运行、起止的终端限速、限位开关,并在最终端设机械车挡.防止堆垛机各机构运行超过极限位置。为确保带司机室的堆垛机司机和货物的安全,载货台设断绳保护装置或限速防坠装置。堆垛机电器系统还设有常规的电器互锁,失压保护、零位保护、过载保护等功能目前堆垛机各机构运行速度为:水平运行80m/min:升降10-16m/min:货叉8-15m/min。
3.人出库分配系统
在自动控制的立体仓库中。入、出库分配系统按照计算机指令将入库货物分配至某一巷道口,再由该巷道堆垛机按照指令送到指定的排、列、层货位。出库时按照相反方向输出。在货物的入口处可设置称重装置。超高、超宽尺寸检测装置使进入库区的货物不会出现超载超重或超尺寸引发事故。
目前输送货物大多根据货物、托盘或货箱的结构、重量确定用辊式或链式输送机。输送货物的交叉路口处往往使用升降机解决高差问题。另外,应设一个输送通道,使重量、尺寸不合格的货物(托盘)输送到指定点整理后再进入库区。也可用于拣选入、出库时(散件入、出库),将单元货物送入该处,拣选后返回。 当入、出库频率要求不高时,可考虑几个巷道共用一台堆垛机。此时应配备转轨车或其它转轨设备。以便使堆垛机转入另一巷道。
4.自控系统
库区全部可运行设备,如堆垛机、输送机、升降机、分配车、转轨车等,以及这些设备的运行保障系统,均应由计算机统一程序控制。控制系统有对机、电及其它故障的报警及诊断显示功能。并对某些报警可自行处理。各设备运行实现自动衔接,动作可靠。一般选用高质量的可编程控制器(PC)。为确保各机构运行平稳可靠、认址准确,亦应选用高质量的变频器、光电元件及其它优质控制元件。
5.计算机管理系统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能对全部货位和全部库存货物完成以下主要管理功能:
(1)按照要求实现货物的先进先出、某巷道优先、均匀分布等管理功能,进行入、出库货位管理;
(2)按照货位和货物品种盘库、查询;
(3)打印各种统计报表;
(4)库存情况分析;
(5)修改数据文件各项内容。
管理机可选用486,586各档微机,能与下级监控、控制机实现联机通信。通信方式可采用电缆或封闭型安全滑线,最好采用红外线信号传输系统。安装简便,传输可靠寿命长。根据需要可在库区显要位置和机房内设置设备运行和作业目标的数字、文字或图形模拟显示装置以便监控全部作业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立体仓库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开发能力日前立库市场的主流是:单机自动控制、变频调速运行机构(因水平运行和货又伸缩不能同时动作。可使用同一变频器)、封闭滑触线供电、载重量600公斤以下,高度10-15米的堆垛机.配以冷轧薄壁型钢组合式货架,入、出库输送机或手推车。可配备一个管理机负责库房账目管理的立体仓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立库高度已达几十米。建库数均达数千座。堆垛机运行速度超过100m/min,具有形式繁多的入、出库物流分配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立库设备的形式根据用途多种多样。重力式货架已在成功使用,而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
三、发展好于预期
1.市场发展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自动化立体库的保有量已超过500座。2006年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在80座以上,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汽车、烟草、食品加工、服装生产、医药生产及流通等行业,与2005年相比,整个市场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1) 烟草行业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数量有所下降,新建立体库约10座。目前,烟草制造行业还有上一轮全面技改项目中部分尚未完成的项目。烟草销售企业多采用简易平库或叉车立体库,基本不采用自动化立体库。如希望烟草行业出现大的市场需求,则要等待烟草制造、经销企业的进一步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
(2)医药行业:医药生产企业对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依然稳定,2006年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为1020座,像三九制药、扬子江制药等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建设了自动化立体库。在GSP认证的推动下,医药经销企业对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依然很大,2006年新建自动化立体仓库超过10座;
(3)机械行业中的一些标准件、紧固件生产企业、阀门、水泵制造企业纷纷建设自动化立体库;
(4)汽车生产企业虽然在车身及配套件存储方面均采用了自动化立体库,但基本采用国外产品,每年汽车行业新建自动化立体库在10-20座之间;
(5)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企业建设自动化立体库的热情高涨,2006年该行业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超过15座,而且普遍规模较大,2007年规划建设的项目还很多,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冷冻库;
(6)虽然家电制造业对自动化立体库的需求依然不旺,但家电销售企业如苏宁等企业纷纷建设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扩大了自动化立体库的市场;
(7)2006年服装行业巨头雅戈尔公司率先建设了服饰自动化物流中心,其中包含1座自动化立体库。随着使用效果的凸显和企业间的传播,其他企业必然效仿,该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
(8)军队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速度加快,近两年全军列入建设计划的自动化立体库有几十座,各供应厂商格外重视该市场领域,今后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2.技术和产品发展情况
面向冷饮生产企业、工作温度在一20℃以下的自动化立体库在国内有一定需求,目前国内供应商还不能提供完全符合要求的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只是简单置换为适用于低温条件的元器件,或者采取一些局部加热保温措施,勉强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但效果不理想,急需供应商攻关研究,从总体设计和设备研制上全面着手,提供适合行业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
3.供应商发展情况
行业企业总体数量变化不大,除有个别企业经营不善淡出市场外,也有几家国外厂家加入国内市场竞争,同时出现了国外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现象2007年市场需求看好。
2006年自动化立体仓库市场总体发展是稳健快速虽然总体利润下降,但各厂家均生产订单饱满售结果好于预期。预计2007年形势会更好,全年自动化立体库建设规模将接近100座。今后 ,随着中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以及重视与合理应用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具有节约土地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自动化立体库必将得到更广泛使用。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将对相应设备和技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进行全面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四、适应国情,适度发展
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市场经济。技术的发展无疑受市场的促进或制约。但由于市场还不十分完善和规范,它又往往不只取决于是否需求。尤其对于立体库这样的较大项目(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或更多)。资金往往成为关键。 但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我国的立体仓库事业也必将获得长足进步。今后几年,管理机与堆垛机及入、出库分配系统联网实现全自控的立体仓库将日益增多.成为立体仓库市场的主流。随着市场的扩大,新型式、更高档次管理、控制系统的立体仓库将不断出现,设计、制造适用于各种货物的专用堆垛机和物流输送系统将成为立体仓库生产厂家的重要任务之一。更加轻型、组装性能更好、稳定性更好的货架生产工艺和货架型材轧制工艺也将得到开发和完善。总之,我国自动化仓库技术将随着国内市场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同时.立体仓库设计制造单位的专业经验亦将引导促进我国立体仓库事业的进步。
五、引进先进技术,迈上新台阶
从立体仓库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现状来看。发达国家走在我们的前面。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产品与技术,最终国产化成为自己的产品,这无疑是一条捷径。先决条件是要引进先进的、并适合国内市场的项目。决非盲目引进。目前针对立体库主要设备进行全套技术引进的在国内很少,某种意义上讲,谁先走一步。谁将有可能领先一步,占领市场。引进应掌握以下几点:
(1) 要引进先进的实用产品的全面技术,即不仅引进产品、还应引设计、工艺技术。新颖的设计与先进的工艺手段同样重要,而工艺技术的提高往往更为耗资费力。
(2)消化吸收要快.尽快掌握成为自己的技术。
(3)尽快国产化.不能长期靠进口配件维持。但要掌握一个原则.即国产替代配套件的质量不应低于进口配件.否则又部分地失去了引进的意义。
(4)引进技术不仅要看到当前市场需求,还要看到未来市场的发展。消化吸收后,产品应是当前市场的先进产品。确立一个较高起点,在此基础上培养出自己的开发能力。市场变化后,仍处于领先地位。如能达到以上几点,引进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