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用连线的方法解决组合

用连线的方法解决组合

发布时间:2023-01-21 12:09:36

1. 甲数是乙数的6倍,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每天一个科学小实验,陪孩子一起玩科学。
声明
本公众号只作公益分享,供孩子们假期预习(期末复习)使用,请勿商用,违者追究!资源包括人教版1~6年级数学各年级知识点,题目不提供答案。另有电子版可供下载使用,下载方式见文末。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增:第二单元 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注意事项
1.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几个特殊数:
25×4=100 ,125×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 = 积
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6、一个两位数与11的速算技巧:
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 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 公顷 )和( 平方千米 )。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 进率100: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② 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③ 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背熟公式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长 = 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 宽
宽 = 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2、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注 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第六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13-1949=64(年)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如: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 9时或9:00
晚上9时 === 21时或21:00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时)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五月份的日历。
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
1周=7天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例如:0.5=5/10 0.50=50/100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
(尤其注意:12-3.9;9+8.3 等题的计算。)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 >5 ;1.3 > 1等)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数学复习资料”。
2、系统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链接。

2. 简单的组合,用连线法要注意什么

简单的组合,用连线法要注意导线绝对不可以交叉。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连线∶连接几个音符的曲线(或)表示用一个音节唱或不间断地奏出(如用一弓连奏)(2)[ligature]∶一种复音形,表明用一个音节唱一组音符或乐音。

3. 三年级数学题:组合可以用()的连线方法,还可以用()的连线方法

组合可以用(直线)的连线方法,还可以用(罗列)的方法

4. 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知识梳理

为什么从二年级开始数学课本内容都有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上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尝试。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二年级上册:

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二年级下册:

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 本单元的相关概念 。

三年级上册:

等量代换法

知识点

1、等量代换的思想: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替。

2、运用等量代换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学会等量代换的方法,接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习题:

1、 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 2只大象的体重, 1只大象的体重等于 10匹马的体重。 1匹马的体重是 320千克,这只河马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20×10=3200(千克 ) 是1只大象的体重

河马体重是 3200×2=6400(千克 )

320×(2×10)=6400(千克 )

2、 +++□=25,□=+。 求 =? □=?

3、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 2只梨的重量,也等于 4只香蕉的重量,还等于 2只苹果、 1只梨、 1只香蕉的重量之和。那么 1只菠萝等于几只苹果的重量?

4. +=21

+□ =38

+□ =15

=( )

□ =()

=()

5.一个数加上 4,减去 4,乘以 4,再除以 2,结果是 2,求这个数。

三年级下册

简单的组合: 生活中, 我们常常应用组合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进行上衣和裤子的搭配、 出行时选择不同路线、 体育比赛场次的设定等。 本单元要学习的是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是把几个事物, 每两个组合在一起, 找出有几种组合方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进行, 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 在数一数连了几条线, 就得到了组合数。

简单的排列: 生活中, 我们也常常会应用排列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是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本单元学习的排列比较简单, 可以用摆一摆或列表的方法, 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后, 再确定第二、 第三的位置, 看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就得到了他们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也就是几种排列方法。 方法有多种, 只要能按一定顺序进行, 关键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

二、 教学内容 简单事物的排列。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观察、 猜测、 操作、 实验等活动, 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能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找出简单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经历找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和推理能力及有顺序地、 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通过互相交流, 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并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 猜测、 试验等活动,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进行简单的、 有条理的思考。 三、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知识点: 排列组合。

预测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对自身的审美意识的能力, 衣服的不同搭配穿法是他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观察分析, 找出所有的组合数, 充分展现学生的所有思考方法, 利用评价、 比较找出最简便、 合理的表示方法, 学生能体会到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四年级上册:

一、烙饼问题(优化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合理、最省事、最节约的最优方案。

(一)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最少需要的时间:饼的张数×3

1、如果要烙8张饼,最少要多少分钟?

(二)合理安排时间

1、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请用流程图把沏茶的顺序表示出来。

2、小明(5分钟)、小亮(3分钟)、小叶(1分钟)同时来到学校义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四年级下册:

鸡兔同笼

表格法、假设法

1、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用假设法和方程解决)

2、六年级同学分组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科技类每5人一组,艺术类3人一组,共有37名学生报名,正好分成9个组。参加科技楼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3、规则: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

(1)2号选手共抢答8题,最后得分64分。她答对了几题?

(2)1号选手共抢答10题,最后得分36分。她答错了几题?

(3)3号选手共抢答16题,最后得分16分。她答对了几题?

五年级上册:

植树问题

一、了解间隔、间距、总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

两边都栽:棵树=间隔数+1

一边载一边不栽:棵树=间隔数

两边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

注:封闭图形属于“一边载一边不栽”这种情况。棵树=间隔数

二、最外层的总点数=每边的点数×边数—边数

三、练习

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他们的间隔是2米。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间隔应改为多少米?

4、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装几盏灯?

5、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6、咱们班同学团体操表演,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站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五年级下册:

(一)找次品

方法:把数量尽量平均分成3份,假如不能平均分,3份间尽量只相差1。

用天平找次品时,所测物品数目与测试的次数有以下关系:(只含一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

待测求物品数目

最少:3(n-1)次方+1 最多:3的n次方

注:如果不知次品是轻或重,那次数比以上次数多1次。

练习:

1、一箱糖果有12袋,其中有11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称2次有可能称出来吗?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来?

用下面的图表示称的过程:

把12袋糖分成3份,每份4袋。天平两边各放4袋。

平衡

不平衡

2、有3袋白糖,其中2袋每袋500克,另1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你能用天平找出来吗?称几次?

3、五1班有25人,许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小组。参加音乐组的有12人,参加美术组的有10人,两个组都没有参加的有6人。既参加音乐组又参加美术组的有多少人?

(二)打电话(每分钟通知1人)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人数:2的(n-1)次方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2的n次方-1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2的n次方

1、第5分钟通知的队员人数?( )

2、5分钟内通知的队员人数? ( )

3、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

六年级上册:

数与形

观察图形找规律,首先应找出哪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再利用规律求解。

六年级下册:

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来源于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将三个苹果放到两只抽屉里,要么在一只抽屉里放两个苹果,而另一只抽屉里放一个苹果;要么在一只抽屉里放三个苹果,而另一只抽屉里不放。这两种情况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定有一只抽屉里放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虽然我们无法断定哪只抽屉里放入至少两个苹果,但这并不影响结论。“抽屉原理”是数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在数论、集合论和组合论中有很多应用。它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招生录取、就业安排、资源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隐含在其中的“抽屉原理”。

方法:物体数 ÷抽屉数 (商+1)

1、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2、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六年级里至少有几人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

3、六2班有49人,至少有5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为什么?

4、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棒各10根混在一起。

(1)如果让你闭上眼睛,每次最少拿出几根才能保证一定有2根同色的小棒?

(2)每次最少拿出几根,才能保证一定有不同颜色的小棒。

5. 两位数乘以24.在十位上的2乘以两位数时,结果末尾与个位对齐了,其结果是144.求正确的答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增:第二单元 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注意事项
1.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几个特殊数:
25×4=100 ,125×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 = 积
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6、一个两位数与11的速算技巧:
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 熟 :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 公顷 )和( 平方千米 )。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 进率100: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② 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③ 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④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背熟公式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
长 = 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 宽
宽 = 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2、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注 意:
(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第六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13-1949=64(年)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如: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 9时或9:00
晚上9时 === 21时或21:00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时)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四,制作5月份月历。
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
1周=7天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例如:0.5=5/10 0.50=50/100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
(尤其注意:12-3.9; 9+8.3 等题的计算。)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 >5 ;1.3 > 1等)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6. 三诺风云2组合音响怎么连接线 组合音响连线方法

1、折叠平衡接法:所谓平衡接法就是用两条信号线传送一对平衡的信号的连接方法,由于两条信号线受的干扰大小相同,相位相反,最后将使干扰被抵消。由于音频的频率范围较低,在长距离的传输情况下,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平衡接法作为一种抗干扰的连接方法,在专业设备的音频连接中最为常见。在家用电器的连接线中也有用两芯屏蔽线作音频连接线的,但是,它传输的是左右声道,是两个信号,不属于平衡接法。

2、折叠不平衡接法:不平衡接法就是仅用一条信号线传送信号的连接方法,由于这种接法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只一般在家用电器上或一些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具体的接法以XLR接头为例:1、平衡接法:1脚接屏蔽,2脚接+端(又称热端),3脚接-端(又称冷端);2、不平衡接法:1脚和3脚相连接屏蔽,2脚接+端(信号端)。 选择什么接法一般根据设备对接口的具体要求而定,能使用平衡接法的尽量使用平衡接法,进行连接时务必先看清面板上的说明,最好先阅读使用说明书上的有关说明和要求。

3、在一些场合还可能遇到一端的设备接口是平衡接口,另一端的设备是不平衡接口的情况,在要求不很严格的情况,只需在平衡端使用平衡接法,不平衡使用不平衡接法,注意各脚对应就可以了。在要求严格的情况,就必须使用转换电路将平衡转为不平衡,或将不平衡转为平衡。

7. 小学二年级。排列的问题有几种解答方法分别是什么法和什么法组合的问题,也有

小学二年级。排列的问题有几种解答方法分别是什么方法和什么阀组?现在得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是什么方法不好说?

阅读全文

与用连线的方法解决组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站用电分析的方法 浏览:22
婴儿灌药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68
常用方法治肾阳虚无效咋办 浏览:759
如何用懒方法画哆啦a梦 浏览:716
同样的方法只说一遍用日语怎么说 浏览:736
图片转PDF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66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方法和使用 浏览:412
溶脂针的使用方法 浏览:678
过去免费快速挣钱方法 浏览:949
经济学实训报告方法与步骤 浏览:107
常用的健康风险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846
硬膜外导管置入长度计算方法 浏览:525
油珠的拍摄方法视频 浏览:257
乘公共汽车的教学方法 浏览:125
期货利润计算方法 浏览:991
手机电脑大文件传输用什么方法 浏览:62
宝宝手指发育锻炼方法 浏览:743
审计案例分析的方法 浏览:162
excel表格画任意划线的方法步骤 浏览:486
薄荷叶菊花泡水正确方法 浏览: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