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
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在减法中,被减速=差+减数。
(1)方程解决方法和策略扩展阅读
解方程步骤
⑴有分母先去分母
⑵有括号就去括号
⑶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⑷合并同类项
⑸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⑹ 开头要写“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分数解方程的方法:1.第一步一般是去括号了 如果没有括号转入第二部
2.第二步是乘以公分母 目的就是约去分母
3.第三步是移向 合并
4.第四步是得出结果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吧. 思路是消元,根据方程的特点来确定用代人消元还是加减消元.
如果一个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为1,常用代人消元法,也可用加减消元法;如果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或是整倍数关系,当然用加减消元法了.
③ 解方程的方法初中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④ 解方程有几种方法如何才能轻松求解
在上小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接触到加法、乘法、除法和减法,在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比如说五六年级就有可能接触到方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方程是比较难的,但是如果你掌握到解方程的技巧,也能够轻松的把方程解出来。那你知道解方程有几种方法吗?如何才能够轻松求解呢?
总结
所以虽然方程比较难,但是如果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将这个方程解出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应该一步一步的学习,将基础打好之后才能够把比较难的题解出来。
⑤ 数学解方程有几种方法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例如:3+x=18
解:x=18-3
x=15
5、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4x+2(79-x)=192
解: 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x=17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7、函数图像法:利用方程的解为两个以上关联函数图像的交点的几何意义求解。
(5)方程解决方法和策略扩展阅读
解方程依据
1、移项变号:把方程中的某些项带着前面的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以,除以变乘;
2、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
(1)a+c=b+c
(2)a-c=b-c
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不为0)。则:
a×c=b×c 或a/c=b/c
性质3:若a=b,则b=a(等式的对称性)。
性质4:若a=b,b=c则a=c(等式的传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