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铅酸电瓶检测仪制作方法

铅酸电瓶检测仪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23 02:35:49

1. 铅酸蓄电池检测方法

对铅酸蓄电池进行维护,首先大体了解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原理是非常必要的。铅酸密封蓄电池由正、负极板、隔板和电解液、电池槽及连接条(或铅零件)、接线端子和排气阀等组成。

一、电池的主要部件

1、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件,是蓄电池的“心脏”,分为正极板、负极板。

2、隔板的作用是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短路,可称为“第三电极”。它作为电解液的载体,能够吸收大量电解液,起到离子良好扩散(离子导电)的作用。对密封免维护蓄电池而言,隔板还作为正极板产生氧气到达负极板的“通道”,使其顺利地建立氧循环,减少水损失。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是隔板式蓄电池实现免维护的关键所在。

3、电解液主要由纯水与硫酸组成,配以一些添加剂混合而成。

主要作用:一是参与电化学反应,是蓄电池的活性物质之一;二是起导电作用,蓄电池使用时通过电解液中离子的转移,起到导电作用,使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4、安全阀是蓄电池关键部件之一,位于蓄电池顶部,它有四个作用:

(1)安全作用,即当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内部产生的气体气压达到安全阀压力,开阀将压力释放,防止产生电池变形、破裂等发生。

(2)密封作用,当蓄电池内压低于安全阀的闭阀压力时安全阀关闭,防止内部气体酸雾往外泄露,同时也防止空气进入电池造成不良影响。

(3)确保蓄电池正常内压,促使蓄电池内氧气复合,减少失水。

(4)防爆作用,某些安全阀装有防酸发、防暴片。如松下蓄电池。

安全阀结构类型较多,主要有帽式、伞状、片状等。其中常见的是帽式筏,它是由弹性较好的胶皮制作成帽式。结构简单,使用故障率也低,所以广泛采用,如松下、海宝、超微、天能、巨恒等电池。

二、维修经验及原理

(一)、修复原理:

(一)、修复原理:

修复方法有电子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是用含有“活性剂”化学成分的特殊电解液(一般为半透明液体)注入铅酸蓄电池内,靠化学反应消除硫酸铅结晶,促使蓄电池内电流畅通并再生已老化的电池及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修复经验与技巧:

1、充电法:一般硫化较轻的蓄电池,可以通过正常充电恢复。一般的说,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寿命越短;放电深度越深,电池的寿命也越短。从理论上蓄电池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放电,应做到浅放勤充,但对一些硫化的电池进行过充电或采用脉冲式充电器(比如,科林充电器)有着姣好的恢复一定的容量的作用。

2、水疗法:对硫化较重的蓄电池,进行“水疗法”充放电,才能恢复正常。

(1)用医院点滴用的500毫升滴流瓶容量的蒸馏水兑上0.5毫升分析纯浓硫酸配制成密度大约为1.050的稀硫酸电解液作为补水用。

(2)撬开电池上盖(必须小心进行以免损坏),旋开单格控制阀(或摘下胶皮罩),给电池补加自配的1.050的电解液5毫升-15毫升,注入电解液后最好是电池置放10小时以上,使补充液浸透入隔板内至刚好看到有流动电解液出现(用手电筒垂直照射孔内看的更清楚)或将电池翻转90度,让小孔面向侧面,使多余电解液溢出,然后回翻)。

(3)连接好电池与测试仪,按动测试仪“电池修复”功能按钮,进行修复。测试仪自动进入三六小时去硫修复,三小时去硫时间之后自动转入工作模式“3”,既充电——放电——充电,充电电流为3A,放电电流为5A,测试仪自动显示放电容量和时间,非常直观。每次纪录下容量,反复三、四次直到容量不再上升为止。

3、电池并联分流法:如果修复过程中电池温度上升很快,应减小充放电电流,这时可以把两只电池并联后接入一路测试仪线路上,充放电电流为原先的1/2(忽略内阻差异),效果也很好。(注意:如果并联的电池电压和容量差距较大时,用大于6A电流的二极管隔离电池或先单独给于预充电,以免电压和容量高的电池对另一电池引起冲击和影响。)

4、电池串联修复法:当单节电池标称电压低于12V时采用此法。如,市面上可充电应急灯常采用6V4AH,还有6V7AH蓄电池,而测试仪单路输出为12V。此时可以串联两只6V电池接入测试仪进行去硫修复(注意:1应根据电池标称容量选择合适的充、放电流;2如只做除硫化而不用测试仪充电,可不用串联也可以)。

5、输出联充电增流法:如果被修复电池容量大,如某些汽车用100AH电池,有时需要增加充电电流,此时可以同时用测试仪的两路或更多输出端同时并联到被修复的电池上,以增强充电电流。
实际试验中发现根据电池不同,用高精度4位半以上数字万用表直流20A档测试,测试仪两路并联接入电池后的电流是逐渐上升为两路电流之和。

6、输出组合法:如果陈放日久的电池或自放电严重及硫化很严重的电池,补水及充电恢复效果不够明显时可用此法。方法是用一路进行正常充电,用另一路的“电池修复”功能在充电的同时也给电池施加去硫工作,就是两路输出同时接入被修复电池上(测试仪两路并联)但选择的模式为一路充电,一路为去硫。此方法对严重硫化的电池效果比较好。实际使用此法时,最好充电电流选择选择小一些,如700毫安或3A,因为修复功能的叠加,修复负脉冲电流大于正脉冲,选择5A是为了弥补由此而产生的充电电流的抵消。

7、输出串联升压法:(注意:必须先开启测试仪运行模式并启动相同功能模式后进行串联,再接入电池。)此法针对电池电压为24V或36V或整组电池有效,既把测试仪的两路或多路输出串联起来后接入电池,两路串联电压为24V,三路为36V。但实际测试发现,并联后电压提升了,但电流仍然为选择的电流大小,如,两路均3安培电流充电模式,串联后得到的电压是24V输出,但电流并未增大。运用此法需注意,测试仪各路选择电流大小应相同,必须同时启动。如串联三路为36V,充电电流应各路均选择同样大小并启动。

8、加热法:对陈放年限过长的电池,电解液严重干涸,补水后又不想静置24小时,顾客急需修复时用此方法。被修复电池补水后为了加快电解液向电池内部渗透(隔板——采用超细玻璃纤维作为电解液的载体,它能够吸收大量电解液)和自身化学反应,将补水后的电池放入7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泡(注意:不要浸没电池以防止短路)1小时以上。之后,从热水中取出电池进行正常修复工作。

9、输出触发法:大陆鸽测试仪具有对电池自我诊断检测功能。正常情况下,被修电池接入测试仪时应能听见轻微的“嗒”的声音,表明测试仪内部继电器吸合。如果电池电压过低,尽管接入修复仪,操作启动修复等相应功能,此时虽然面板上红色数码管显示正常。如充放电的数码显示交替闪烁,但是在测试仪自我保护检测功能作用下并没有相应电流和电压输出。这种情况下,可把电压高于6V的(好电池)上触发后迅速把正负极输出线连接于带修电池上。 更简便的方法是准备一节9V叠层电池(万用表内常用的电池,很容易购买到)来触发测试仪输出。用测试仪输出的正、负接线头同时接触9V叠层电池正负极即可。

10、冷却法:充电及修复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电池壳体的温度,整体温度超过40度(用手触摸感觉发烫)时,则须检查充电电压及电流是否过高(大陆鸽测试仪的电压、电流很精确)如果正常,须给于降温冷却处理。(1)风扇吹风冷却;(2)将电池2/3浸入水中降温,同时无须中断修复工作(如充放电,去硫等);(3)降低充电电流(如并联电池分流),加长充电时间等。

11、活化充电法:蓄电池在存储或使用期间,可定期进行活化充电,既所谓均衡充电,这对防止蓄电池不可逆硫酸盐化非常有利,对蓄电池寿命很有益处,值得提倡。大陆鸽电池容量测试仪为三路独立12V电路(36V型)和四路12V独立电路(48V型),输出电流与电压由微电脑控制,使得输出电流与电压非常精确,可作为均衡充电器使用。因为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性是普遍存在的,使用过程中总会有“落后”电池存在。一般情况下,用测试仪定期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充电过程即可达到均衡充电的目的。

12、深度放电与过充电修复法:(注:适合去硫时电压下降型测试仪版本)。

修复实践中发现有些电池属于“顽疾”,既没有短路或断路,但无论多次修复和充放电均不见效果,测试容量很小甚至为零。对此类电池的顽疾可采取深度放电与过充电修复的方法。但深度放电不意味着简单深放电,而是巧用测试仪潜在的功能对电池放电后立刻继续进行去极化除硫,这样边深度去硫的同时对电池给予深度放电,使电池电压继续下降(利用测试仪运行修复功能时,电池电压自然稍微下降)至少下降到9.5V以下。最好在7.5V以下效果更好。然后充电到16.2V(注意:到超过14.8V时必须手工打开或拔掉电池限压胶皮阀,以免电池过充引起外壳变形)。

13、小电流充电修复法:利用测试仪具有的700毫安小电流充电(功能模式为0),或默认功能模式3中充电电流选择L进行长达18小时充电,也可以在补水后进行。此方法对电池放置时间过久和老化严重硫化的电池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

14、用测试仪判断电池内部是否存在开路。当电池内部存在开路(多数是漏夜引起电池内部与接线柱连接部位腐蚀而开路),用测试仪对电池放电时测试仪内部的继电器会发出“吱吱”响声。遇此情况必须立刻关闭测试仪或将电池与测试仪断开,以免损坏设备。

15、用测试仪粗测电池自放电和落后电池。用常规办法电池充满后放置半天,再次用测试仪充电,一般正常情况下1小时充电结束,如果其中充电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且时间越长的电池自放电越严重或电池落后。

16、一般性操作:用已久或容量明显下降的电池,首先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下,把串联线路用电烙铁焊下来,单独接入测试仪进行一般性充放电,如选择测试仪工作模式3,用2小时率放电过程中不断用万用表测量每只电池的电压(测试仪有电压显示功能则注意观察电压下降情况),将放电容量不足的“落后”电池选出来予以处理。先补加1.050稀硫酸至刚好看到流动液出现(用手电筒垂直照射观察非常方便,或电池翻转90度,让小孔面向侧面,让多余电解液溢出,再回翻)。选择测试仪修复功能,每一次修复结束后,电池静置0.5-4个小时以上并测量电池电压,再重复修复功能,直到容量相近或相等为止。修复结束后,抽尽流动的电解液,擦干电池表面,安上筏帽,用PVC粘合剂(PVC粘合剂—装饰材料市场有售)或三氯甲烷——也称氯仿(化学试剂商店有售)将电池面板粘合好。

三、修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随时用万用表监测每只电池电压,电池发热情况,如有个别孔溢出电解液随时用注射器吸走,防止电池短路,对个别发热析气和溢出电解液的孔,不要添加电解液而要用蒸馏水及时补液。因为个别孔发热严重是有可能电池单格有短路、内阻大或电解液比重高所致,这里暂且按电解液比重高为优先考虑。所以修复前最好留有没有兑上浓硫酸的蒸馏水备用。再有对发热的电池用手动选择3A电流充电或电池并联分流,或用水冷法,风扇吹风等以降低充电电流和温升现象,因为自动修复功能去硫后是自动用3A充电,如果修复非电动车用的小容量蓄电池时容易引起发热和电解液溢出。注意:应根据电池标称容量选择合适的充放电电流。

2、修复过程中,如有下例现象,该电池不能再利用:

(1)要经常检查电池壳体温度(可以用手触摸感觉),如有局部温度高于其他部位温度时,或某个格电解液沸腾,析气严重(哪怕是白天,对发热严重的格孔手电一照就能看到白色气体冒出,此方法很灵)说明此处格内极板有短路现象。

(2)长时间充不上电(电压不上升),去硫修复后连续充电时间超过10小时仍未显示充电完成,或电池某个局部发热严重,这可能是电池单格内部存在短路,或是极板脱落造成。须断开测试仪。检查电压和存有电荷情况,电压过低或电荷过低(不存电)的电池不能用,或者需要更持久的修复时间。

(3)在测试仪接上电池启动机器后,如果测试仪无法输出正常电压和电流并有“吱吱…嗒嗒”等声响,说明电池内部电路已经有断路现象使测试仪无法正常输出,此时应撤下电池以免损坏测试仪。

(4)电池寿命终止的表现为:1.电池实际容量下降到低于60%左右;2.充电时电池发热严重;3.充电快(充电时间大为缩短)而放电快(自放电严重);4.各种性能大幅度下降,性能极其不稳定,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如充电发热电池外壳变形,产生短路,断路,甚至发生爆炸危险,更严重的是长时间充电而充电器不转灯,引起充电器烧毁引起其他火灾等.应引起注意。

2. 怎样自制电动车蓄电池容量检测仪

原理很简单,就是充满电后做恒流放电+计时,恒流放电容易做,计时就有点麻烦,要用数字逻辑电路或单片机。用1A电流放电,放到电池下限电压时停止,所用时间就是电池的容量。

3. 电瓶检测仪原理

测试原理
技术原理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电导值与电瓶容量呈很好的线形关系。对于同一种电瓶,随着使用后电瓶容量的下降,该电瓶的电导值也会下降,这样的一个线形关系正是电导仪能够正确判定电瓶健康情况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把电导测试法作为测试铅酸电瓶的测试标准之一,在IEEE标准1118-1996的第15页,明确指出,电瓶电导的测量是将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加到电瓶的两端,然后测量所产生的电流。交流电导值就是与交流电压同相的交流电流分量与交流电压的比值。明显的电导值的变化(下降大于20%)就意味着电瓶性能的变化。

工作原理
电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电瓶极表面发生硫化、腐蚀,活性材料脱落,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这是绝大部分电瓶无法继续使用的主要原因。电导仪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测量极板表面的情况,判定其化学反应能力,并通过极板的变化来推断电瓶容量的变化,从而判定电瓶的健康状况。电导仪所进行的测试工作就是以电瓶测得的实际电导值与电瓶完好时的标准电导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该电瓶需要更换了。实践证明,电导仪的测试结果与用1/2的CCA值放电的测试结果是吻合的,充分说明了电导仪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

4. 求助制作电瓶车充电器检测仪的电路图及方法。

你找个新的或保证没坏的充电器对4块以放完电的电池充电并记下它的电流(牢记)后,找2或3跟电炉丝先接一起来代替原4块电池(不用) 在充电器的2跟输出线和万用表之间串联 通电从电炉丝的前端开始逐渐大致分段往后测 此时观察电流要求和前面一样大,(这时分段测你会发现有点点火花 没事 注意下手 别烫着 ,还会发现电流是不一样的 开始的一段电流大 电阻小 越往后电阻越大 电流越小 直到测小到和前面的牢记电流一样时剪断就好)我量了一下我剪后的电炉丝是30欧的,你用20W10欧的碳膜电阻外加一个电位器 我没有试过 估计不好用 因为过电流时会产生内部火花还发热 好虚坏的,关于充电器的灯就是不转换,始终是亮绿灯,不亮红灯还不是充电状态 我记得正常时红 充电 绿充满.充电器的好与坏判断就2点 看它的电压和电流正常就好!(当输出电压太高或电流大的充电器容易把电池充古包 失水,当输出电压低或电流小的充电器会使电池充不满电现象) 36v和48v12(AH)及48v20(AH)空载电压55.2v到56v之间.36v和48v12(AH)电流1.8到1.6,48v20(AH)2.0到3.0之间

5. 怎样检测电动车电瓶好坏,最简单的方法

1、观察外包装,判断是否有磨花、擦划的痕迹

用户对电池进行选购时,首先要看电动车电池的外包装是否破损或有拆开的痕迹,然后打开包装看蓄电池的外观,看外观表面是否有磨花、擦划的痕迹,再看电池正负极金属接线端部位是否有锈迹,最后,看看电池是不是有防伪标识。如果其中有一项不满足,就很可能是翻新电池,或者质量不过关的电池。

2、用检测仪测试电池的放电情况

电动车铅酸电池,最重要两个技术指标就是蓄电量和内阻。蓄电量要通过仪器做10a电流放电测试,根据放电时间来判断,20ah的新电池,放电时间要大于120分钟,才可以出厂。内阻要通过内阻仪来测试,电压在13.2v时,内阻在10毫欧左右的,是好的电池。

3、加速测试,观察指针下落情况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测试,先将新电池换上,然后加速行驶,在加速行驶过程中,如果指针下降小于半格,那么就是新电池。而如果指针下降超过一格,甚至是两格,那么很可能就是翻新电池。而当指针下降超过三格,那么这个电池是接近报废的劣质电池。

最后,再教大家一种检测电池是否好坏方法(以48V为例)。第一步,把电池充满电,然后骑行半小时后将车放置一小时,第二步,在充电插头处测量其电压,无论是新旧电池,如果测出是48v或稍高点则是正常的电池。如果测出电压低于45V,那么说明其中一个电池短路,而如果测出是10V则说明这组电池都是坏的。

6. 汽车电瓶检测仪的汽车电瓶测试仪的测试方法

汽车电瓶测试仪通常有传统测试和电导仪测试两种方法。 1、传统汽车电瓶测试的依据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所用的电瓶都是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电瓶的使用,极板逐渐老化,当容量降低到他额定容量的80%的时候,可能呈“跳水式”下降,这时尽管该汽车电瓶可能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的能量,但随时可能报废。在国际国内的汽车电瓶行业,都把80%的汽车电瓶容量作为汽车电瓶的一个临界点,因此当汽车电瓶容量降低到其原额定容量的80%的时候,这个汽车电瓶就需要更换了。
2、传统办法健康的判定
判定汽车电瓶健康状况的传统办法就是放电,通过放电来测试汽车电瓶目前的实际容量,从而判定汽车电瓶的健康状况。对于电瓶来说,国际汽车电瓶协会(BCI)规定,在常温下以1/2的额定冷起动电流值进行放电15秒,如果汽车电瓶电压为9.6V以上,这个汽车电瓶就通过了放电实验,是个健康的汽车电瓶。
3、传统的方法以外加负载来测试汽车电瓶,其手段不足有以下表现:
A、被测试的汽车电瓶必须满充,至少有12.4V,由于测试原理是放电,如果测试对象已经部分放电,必然导致测量的结果电压值偏低而造成误判;
B、对于同一个汽车电瓶,无法连续重复测量,得到相同的的结果。由于测试过程就是放电过程,被测试的汽车电瓶在测试后,必须重新充电,才能再次测量;
C、测试过程发出大量的热,无法连续测试多个的汽车电瓶;
D、测试过程要求测试者训练有素,由于必须在放电15秒的瞬间读出汽车电瓶的电压值,操作者的水平和责任心都会对测试结论产生影响。
4、传统检测造成的影响
正是由于传统测试汽车电瓶手段不足的原因,汽车电瓶经销商以及汽车维修站、汽车经销商常常将好的汽车电瓶作为坏汽车电瓶退回给厂家,据美国最大的汽车汽车电瓶经销商INTERSTATE统计,在退回来的所谓的坏电瓶中,50%实际上是好的,这些电瓶需要的是充电,而不是更换,这部分好电瓶,只是因为失误的判断,无谓地往返于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白白造成彼此的耗费。 由于许多的汽车维修网点缺乏高效的测试工具,未能在车主遇上问题前及时发现已经衰弱的电瓶,从而丧失了潜在的销售汽电瓶的机会。传统使用的比重指示、端电压等测试手段反映的都是电瓶的充电情况(SOC),而非健康情况(SOH),无法作为检验汽车电瓶是否需要更换的有效方法。 1、电导测试仪的技术原理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电导值与汽车电瓶容量呈很好的线形关系。对于同一种电瓶,随着使用后电瓶容量的下降,该电瓶的电导值也会下降,这样的一个线形关系正是电导仪能够正确判定电瓶健康情况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把电导测试法作为测试汽车电瓶的测试标准之一,在IEEE标准1118-1996的第15页,明确指出,汽车电瓶电导的测量是将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加到电瓶的两端,然后测量所产生的电流。交流电导值就是与交流电压同相的交流电流分量与交流电压的比值,明显的电导值的变化(下降大于20%)就意味着汽车电瓶性能的变化。
2、电导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汽车电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汽车极表面发生硫化、腐蚀,活性材料脱落,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这是绝大部分电瓶无法继续使用的主要原因。电导仪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测量极板表面的情况,判定其化学反应能力,并通过极板的变化来推断汽车电瓶容量的变化,从而判定汽车电瓶的健康状况。电导仪所进行的测试工作就是以汽车电瓶目前测得的实际电导值与汽车电瓶完好时的标准电导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该汽车电瓶需要更换了。实践证明,电导仪的测试结果与用1/2的CCA值放电的测试结果是吻合的,充分说明了电导测试仪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

7. 检测铅酸蓄电池常用仪器有哪些

你好,检测铅酸电池一般用放电叉,就是相当于把电池的正负短接看电压。当然,还有万用表,打在电压档上,然后测量!但是要提醒的是,一般放电叉测量比较准,而万用表则不一定,因为很多是虚电,万用表检测不出来!

8. 电瓶测试仪的电瓶测试仪测试方法

业界对于汽车电瓶测试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 传统的检测方法和原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所用的电池都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电池的使用,电池逐渐老化,当电池容量降低到他原本额定容量的80%的时候,电池的容量可能呈“跳水式”下降,这时候,尽管该电池可能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的能量,随时可能报废。所以,在国际、国内的电池行业,都把80%的电池容量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当电池容量降低到其原额定容量的80%的时候,这个电池就需要更换了。 判定电池健康状况的传统办法就是放电,通过放电来检测电池的实际容量,从而判定电池的健康状况。对于汽车电池来说,国际电池协会(BCI)规定,在常温下以1/2的额定冷起动电流值进行放电15秒,如果电池电压为9.6V以上,这个电池就通过了放电实验,是个健康的电池。 这个传统的以外加负载来检测电池的手段有以下一些不足: l 被测试的电池必须满充,至少有12.4V。由于测试原理是放电,如果测试对象已经部分放电,必然导致测量的结果电压值偏低,从而造成误判; l 对于同一个电池,无法连续重复测量,得到相同的的结果。由于测试过程就是放电过程,被检测的电池在检测后,必须重新充电,才能再次测量; l 测试过程发出大量的热,无法连续测试多个的电池; l 测试过程要求测试者训练有素,富有责任心。由于必须在放电15秒的瞬间读出电池的电压值,操作者的水平和责任心都会对测试结论产生影响。 正是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电池经销商以及汽车维修站、汽车经销商常常将好的电池作为坏电池退回给厂家,据美国最大的汽车电池经销商INTERSTATE统计,在退回来的所谓的坏电池中,50%的电池实际上是好的,这些电池需要的是充电,而不是更换。这部分好电池,只是因为失误的判断,无谓地往返于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白白造成彼此的耗费。 而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的汽车维修网点缺乏高效的检测工具,未能在车主遇上问题前及时发现已经衰弱的电池,从而丧失了潜在的销售电池的机会。 另外,传统使用的比重指示、端电压等测试手段反映的都是电池的充电情况(SOC),而非健康情况(SOJ),很多情况下,无法作为检验电池是否需要更换的有效方法。 二、 电导仪的检测原理 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老化,其老化的主要原因正是电池极表面发生硫化、腐蚀,活性材料脱落,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化学反应,这是绝大部分电池无法继续使用的主要原因。电导仪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测量极板表面的情况,判定其化学反应能力,并通过极板的变化来推断电池容量的变化,从而判定电池的健康状况。 经过国际上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电导值与电池容量呈很好的线形关系,就是说,对于同一种电池,随着使用后电池容量的下降,该电池的电导值也会下降。这样的一个线形关系正是电导仪能够正确判定电池健康情况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把电导测试法作为检测铅酸蓄电池的检测标准之一,在IEEE标准1118-1996的第15页,明确指出:“电池电导的测量是将已知频率和振幅的交流电压加到电池的两端,然后测量所产生的电流。交流电导值就是与交流电压同相的交流电流分量与交流电压的比值。”“明显的电导值 的变化(下降大于20%)就意味着电池性能的变化。”IEEE标准1118-1996中的这段描述就是Midtronics电导仪的测试方法和判断依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电导仪所进行的测试工作就是:以电池测得的实际电导值与电池完好时的标准电导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定该电池需要更换了。 对于汽车电池来说,冷起动电流是其最重要的指标,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电池的标注都是使用冷起动电流。为了更加方便用户对仪表的使用,MIDTRONICS的电导仪也使用了CCA(或者DIN,JIS等)冷起动电流的单位进行显示,为的是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直观明了。当客户使用时,根据电池的标注输入其额定CCA值,然后仪表会测出一个电导CCA值,仪表正是通过两个CCA值差异的比较,来对电池的健康状况进行判定。 实践证明,电导仪的测试结果与用1/2的CCA值放电的测试结果是吻合的,充分说明该仪表的准确性。 所以,近几年国际业界基本都采取电导测试法。

9. 自制电瓶检测仪都用什么原件和线路

电瓶放电仪里面的原件叫电阻丝,是用普通的镍铬合金丝做成螺旋状,直径约3毫米,长度约200毫米,阻值约0.6欧姆.可以用普通的2000瓦电炉子用的电阻丝来代替,方法是用电阻丝全长的四分之一(25%)来做,将(25%)电阻丝切割成3段,在合并(绞)在一起(并

阅读全文

与铅酸电瓶检测仪制作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生提分方法怎么写 浏览:306
国标中检测金葡萄球菌的三种方法 浏览:805
文言文划分停顿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43
检测酶活性方法 浏览:228
常用心理测验的应用方法 浏览:520
快速取戒指的方法 浏览:518
紫甘蓝正确服用方法 浏览:751
喉原位癌早期浸润的治疗方法 浏览:299
桂花树苗嫁接方法视频 浏览:956
如何判断出货方法 浏览:627
每个模块那么多方法如何记 浏览:6
巯基乙酸单甘油酯检测方法 浏览:147
尖锐疣治疗的方法 浏览:800
使用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802
搓澡神器使用方法 浏览:388
闭角青光眼后期治疗方法 浏览:724
清洗瓷砖方法有哪些 浏览:557
汽车漆面划痕有什么补救方法 浏览:761
快速洗纹身方法 浏览:979
女性夜尿多锻炼方法 浏览: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