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藏钱的好方法又简单

藏钱的好方法又简单

发布时间:2022-12-20 13:31:07

❶ 收藏钱币应该怎样保存

硬币的保存方法:

硬币保存有专门的塑料盒,一方面有一定的密封隔离作用,另一方面材质透明,也便于观赏。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选用含聚氯乙烯的材料,聚氯乙烯在常温下会析出增塑剂腐蚀硬币。整卷的则可以使用硬币专用的币筒盛装。

另外,如果需要手持硬币观赏,切忌直接裸手触摸硬币表面,可手持钱币边齿进行观赏,如有条件,最好戴上手套或者指套。

纸钞的保存方法:

首先要确保纸币足够干燥。纸币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容易吸入大量水气,如果买回来就马上套上塑料护邮袋,湿气就闷在里面散不出来,一段时间后容易发霉。

所以拿回来后一定不能偷懒,干燥的最简单方法是:在秋季国内很多地区都比较干燥,可以把纸币暴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即可达到干燥的标准。干燥时间的长短视乎当时的空气湿度而定,越干燥的环境所需时间越短,通常在50%的湿度以下,几分钟即可。

对纸币进行干燥可以利用常见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干燥,具体的做法是:把纸币水平放在距离笔记本电脑散热口2-3CM处一会,即可完成干燥过程。注意最好不要使用电吹风,因为风力太强和温度太高,都容易对纸币造成伤害。

航天钞和其他的纸钞一样,长期保存时需要注意防潮,避免太阳直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干燥之后,给每张纸钞套一个保护袋(专用的塑料袋或者纸质护币袋),或者整刀存放在纸质的收藏袋中。

(1)藏钱的好方法又简单扩展阅读

值得收藏的钱币:

第一套:共有62种版别可称之最

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券4种、50000元券2种。

第二套:分分钱硬币开始发行

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

后来,对1元纸币和5元纸币的图案、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分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

第三套:取消3元纸币 增加1角、2角、5角和1元硬币

我国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调整、更换,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外)10种。

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其中,10元纸币1种、5元纸币1种、2元纸币1种、1元纸币1种、5角纸币1种、2角纸币1种、1角纸币3种、1元硬币1种、5角硬币1种、2角硬币1种、1角硬币1种。

❷ 古钱收藏保存方法

古钱币收藏的藏友在收藏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古钱币的收藏。那么古钱的收藏保存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古钱收藏保存方法,一起来看看。

古钱收藏保存方法

一:目前存放古钱币比较常用的是一种透明塑料袋,有大、中、小不同规格,有着易于存放、所占体积小、携带观赏便利等诸多优点,但因这种塑料袋由聚氯乙烯制成,其透气性能较差,遇梅雨天容易有水气进入,造成袋内潮温,古钱锈蚀,使古钱的品相大打折扣。

二:此外,这种塑料袋的进出口较小,极易对一些比较脆弱的钱币造成直接伤害。所以,如果打算对钱币作长期保存,还是不用为妙。另外也有人用泡沫塑料加大头针或硬纸板上穿线等方法来保存古钱,但却又有存放体积大、成本高、携带存放不方便等诸多弊病。且大头针系铁质,长期与铜质钱体接触,容易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铁锈水,污染古钱币,故目前这种方法也很少采用。对存世的刀布币而言,体积较大,需要另外存放,但目前尚无特制存放器,少数财大气粗的藏家往往请人特制存放器具,但开一幅模本是千元以上,这对于中小收藏者来说显然太珍贵了。

三:一般人可选用一些废弃纸盒,如刀布币可用较长的放人参的纸盒,最好再在下面添一些棉絮、海绵等以减少磨擦。布币则可以选用一些带格子的纸盒。比较珍贵的纸币,常用圆形塑料盒存放。这种塑料圆盒有多种型号,最好选用与所放古钱大小比较相配的型号,对于比较薄小脆嫩的古钱还可放棉絮、纸等物以作衬垫。特别珍贵的稀世珍品绝品,以前有人用红木、象牙等盒子装盛以衬托其之珍贵。当然,我们现在如无条件,大可不必去仿效。为了加强保护措施,倒是可采用真空包装,充入氮气等特殊手段以减缓氧化速度。铁钱由于较易氧化腐蚀,最好存放在干燥的纸盒或硬塑盒中,周围尽可能地多放些干燥剂。

四:有条件的话。则可去五金店买一些"金相防锈纸",把它载成小块,分别包装每一枚钱,以起到封闭作用;对于名贵铁钱,则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平均每隔3至5月,可拣一干燥晴朗的天气把铁钱逐一拿出来通通风,翻动一下。有的古钱由于本身铜质问题或长期处于潮湿、酸性环境等原因会出现极其严重的氧化,钱币学称这种现象为"脱胎"。由于氧化严重,"脱胎"钱非常脆嫩,有如一块豆腐。因此对"脱胎"钱一般不作任何处理,一定要轻拿轻放,绝不能随意一扔,弄不好整个钱就会粉身碎骨。先秦的一些刀布币由于年代比较久远,"脱胎"现象更为常见。

古钱收藏的误区

一是要走出只收藏大钱的误区。有些古钱收藏爱好者,只重视折三型以上大型钱的收藏,而忽视了小平钱等小型钱的收藏。其实,在古钱中,大量的是小平钱等小型钱,折五型以上的大型钱较多的只有大观通宝、泰和重宝、至正通宝、大中通宝、洪武通宝、天启通宝(明)、咸丰通宝、太平天国等少数几种,其他的数量很少,很难找到。如果只收藏这些大型钱,路子就会越来越窄。而且许多小平钱等小型钱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并不亚于大型钱,如被一些泉家所认为的“古泉五十名珍”中,就有壮泉四十、太夏真兴、永光、景和、咸通玄宝、大蜀通宝、大齐通宝、乾亨通宝、应感通宝、天显通宝、应历通宝、皇统元宝、大朝通宝(铜)、中统元宝等小型钱近20种。因此,只收藏古钱中的大型钱未免过于片面。

二是要走出只收藏名钱的误区。名钱的收藏价值要比普通钱高,这是无须置疑的。古钱收藏爱好者能收藏较多的名钱固然很好,但由于名钱价格昂贵,想多收藏也力不从心。而有些虽没有被列入“古泉五十名珍”的古钱,传世数量也很少,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未来增值的可能性很大。如背穿上“陕”的宣和通宝,背穿上“河”和背穿右“户”的万历通宝,背穿上“招”或“帅”的大明通宝,背穿上“四”左“手”、背穿上“旨”、“嘉”、“京”的崇祯通宝,背穿上“川”下“户”的大顺通宝,背穿上“南”、“延”、“福”的顺治通宝等,在古钱市场上也难以见到,一旦发现,也应像名钱那样进行收藏,不可错过机会。

三是要走出只收藏铜钱的误区。在古代,铜钱是主要流通货币,只有少量铁钱和铅锡钱。流传至今,铁钱和铅锡钱已不多见,尤其是铁钱,经多年腐蚀,锈迹斑斑,有的已很难辨认。因此,古钱收藏爱好者应在收藏铜钱的同时,重视收集铁钱和铅锡钱。就目前古钱市场而言,由于铁钱和铅锡钱较少,价格已远远高于铜钱,预计将来价格还会升高。

四是要走出只收藏好钱的误区。收藏古钱,当然是品相越好越值钱。不过,有些古钱因年深日久,已缺廓少边,有的甚至还少了一角。这种古钱,若是罕见的,收藏价值同样很高。

❸ 地主埋藏金银的方法

古代有钱的地主会找很多瓷罐,然后把金银放在瓷罐里面,然后用油纸封口,这样金银埋藏在土里面就不会生锈了也不会坏,过上十几二十年把它挖出来都是完好无损的。

埋地下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存钱方法。古人喜欢挖坑,好的坏的全埋地下。如果出突发事件,当事人来不及留话,那钱容易成无主之物。古代自然也有老年痴呆症,要是埋哪儿忘记了,够子孙抓狂的。

还有藏墙夹缝里,在砌墙的时候,砌上里外两堵,反正古代地方宽敞,也不在乎多堵墙占了套内使用面积。这样隐蔽性强,安全系数比较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拆房都不能算是个小工程。与埋地下一样,若是来不及留话,宝贝容易成为无主之物。

茅厕、猪圈这种恶心的地方也是地主埋宝者最青睐的宝地。不好之处是,偷盗者挖起来固然艰难,你想用钱时挖起来也够恶心的。



❹ 现代人会把钱藏在各个隐蔽的地方,古人是如何藏钱的

老祖宗爱存钱的习惯那是由来已久。钱庄出现后,爱存钱的这个爱好就有了着落。问题是,没有钱庄的时候呢,古代人那些又沉又占地方的金子银子铜钱该往哪儿藏呢?

方法一 ·

埋地下。

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存钱方法。古人喜欢挖坑,好的坏的全埋地下,习惯了。

优势:盗贼定位有较高困难。除非你竖个牌子,上书:某某埋宝于此。


(此处敲黑板)古代人的住房是尖顶,就是那种我们学龄前时画的房子造型。古人抬头是看见房梁,现代人抬头看的是天花板。房梁,通常是一座房子里木头最大的一根。古时候很多地方衡量这家人是不是富裕,就看他家的房梁粗不粗。

优势:这方法没什么明显优势,最多就是离着人比较近,可以直接看着财物。

风险:知道了这种藏钱习惯后,把钱藏房梁上基本跟放桌子上区别不大。当然,够不够得着是另一个问题。房梁结实而粗,承重好,藏钱藏小偷两相宜。

典故:梁上君子。小偷的雅号由此而来。《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这位陈老先生多半是政工干部出身。生生的把一堂侦缉课上成了政治课。

怎么藏私房钱不会被发现(兄弟们支支招)

第一步,开一张银行卡,把钱的面积变成最小化。
第二步,将银行卡伪装,比如套个胶套、皮套、纸套、铁盒什么的。
第三步,把伪装好的银行卡藏在电器里。(比如电脑主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等)。
个人推荐:把银行卡伪装到她不会去拆开的电脑主机里,(主机空间大,配件多,容易藏,存取方便,藏在主板下)。
如果拆开一个硬盘,把里面掏空,银行卡放到里面去,把数据线接在主板上,谁能找到。

❻ 有哪些藏私房钱的奇招

藏私房钱的妙招,可以藏在自己衣服的内兜里,或者是自己可以在自己的衣服内侧缝一个,多余的都这样就可以藏私房钱,并不会被别人偷走,也不会被别人发现,还可以藏在自己的鞋里,这样也是很安全的,还有就是曹一些干到自己最重要的,你找不到的地方

❼ 古人出门钱藏在哪里,用什么藏的

华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文化、艺术成就,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国的货币发展史就是中华文化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货币发展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也就是说,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我国就有人使用货币了。众所周知,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自古时候起,人们就有存钱的习惯了。然而在古代没有银行可以帮助人们安全存钱,那么古人是怎么藏钱的呢?实际上,古人的藏钱方法还真不少。

一、扑满

在许多现代人家中,估计都有一种存钱物件,叫做存钱罐。在古代也有这样一种类似存钱罐的小型存钱物件叫做扑满。扑满,就是一种用陶土制成的单孔容器,这种容器或呈圆形或呈方形,但相同的是,它们的顶部都会开一个用于投币的小小的狭窄的口,这和现在的存钱罐很像。不同的是,有的扑满的腹部会有一个凸起的圆环用来系上绳子悬挂在房梁上。"扑满"之所以叫扑满,是因为"满则扑之",等扑满装满了就将其打碎取出银钱。

扑满这种存钱罐很早就出现了,扑满为人们使用的时间也很长。早在秦汉时期,史书上就有对扑满的记载,而它真正的流行是在汉唐时期。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辛十四娘》中曾写道:"又时出金帛作生计。日有赢馀,辄投扑满。"由此可见,到了清朝,扑满依然是民间常用的储蓄物件。现代的储蓄罐也有扑满的影子,只是储蓄罐的形状更加丰富多样,而且不作为主要的储蓄方式。

二、埋在地下的钱坛

除去扑满这种小型存钱物件,古代还有一种大型存钱物件叫做钱坛。人们将富余的珠宝和钱财放进钱坛里,然后将钱坛埋进自家地下,并对它进行一定的伪装。关于钱坛子的掩埋方法也是颇为讲究,有一种方法叫做"多层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先把装有较多钱财的钱坛埋进较深的地下,在其上方覆盖一层土进行伪装,然后再把装着少量钱财的钱坛放在浅层的土里进行掩埋,起到一种伪装的作用。这样一来,即便是钱坛子被盗取了,也只是窃取了较少的钱财,损失相对较小。

三、钱窖

一般的平民家庭存钱用扑满和钱坛基本就可以解决了,可如果家财万贯,金银成堆,那该如何解决存钱的问题呢?古人想了一种办法,那就是建钱窖。通常意义上,我们所了解的窖是收藏东西的地洞,这些窖大多用于储藏粮食蔬菜一类的食物;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用于躲避战乱的地窖,而钱窖却是鲜为人知。古代的富人家从地窖中取得灵感,因此深挖地窖用于存放万贯家财。

四、将钱存放在墙里

古人除了将钱放扑满、钱坛、钱窖里,还有另外一个存钱的地方,那就是把钱放在墙里。最简单的藏法,是把钱藏在墙板的暗格内,不仅可以防止小偷盗取,还能方便取用,比藏在扑满和钱坛里都便捷。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墙的厚度扩大,然后将钱藏在墙壁的空格之间,这样藏钱相对前一种办法更安全,但是却难以取用,在刚需的时候还要把墙砸了才能将钱取出来。

阅读全文

与藏钱的好方法又简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乳腺癌治疗方法及中药 浏览:552
老年人驼背有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742
图片批量重命名编号的方法 浏览:283
目前测量儿童发育最常用的方法 浏览:437
重链沉积病最新治疗方法 浏览:5
斑秃怎么治疗方法好 浏览:936
如何做香干好吃的方法 浏览:507
室外管道连接的方法 浏览:471
西红柿盆栽种植方法 浏览:795
绿植墙怎么制作方法 浏览:179
如何培养孩子认识字的方法 浏览:351
小天鹅冰箱门拆卸安装方法 浏览:495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 浏览:917
松手刹的正确方法 浏览:774
芋头怎么煎好吃又简单的方法 浏览:362
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简便方法 浏览:657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示范 浏览: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简便的方法 浏览:527
提鱼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850
记忆拼贴的训练方法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