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身上长白点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换水。换水的目的是改善水体环境,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为鱼儿康复打下基础。通常隔一天就要换一次,每次换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即可,换太多也会对鱼儿的健康不利。
之所以会长白点,是因为鱼儿得了白点病,而导致其患病的是一种名为小瓜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当水温上升到25℃的时候,它就会停止生长,到达28℃就会逐渐死掉,所以通过升温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
为了防止鱼儿在患病期间,因感染其他病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需要适当下盐,提高水体渗透压,抑制细菌侵害。需要注意的是,下盐不能下太多,不然会导致鱼儿体内的水分渗出,严重的话甚至会脱水死亡,通常浓度不能超过千分之五。
针对长白点比较严重的情况,依靠升温的方法治疗是来不及的,必须要配合药物浸洗才能让它尽快康复。通常用到的药物是孔雀石绿或白点净,二者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平时保存和使用的时候都要小心。
Ⅱ 治疗金鱼白点病的最佳办法(如何预防金鱼白点病)
1、治疗金鱼白点病的最佳办法。
2、如何预防金鱼白点病。
3、金鱼白点病的治疗方法。
4、治金鱼白点病最简单。
1.治疗金鱼白点病的绝招是升温。
2.白点病是由一种名为小瓜虫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种寄生虫会附着在鱼体表面,刺激鱼体分泌粘液形成白色的脓疱。
3.想要治疗的话,只要适当升温就可以了,水温超过25℃的时候,这种寄生虫就会停止生长,超过28℃就会快速死亡,这样就能治好了。
Ⅲ 白点病鱼怎么治疗
白点病鱼首先要进行隔离,然后进行换水,并是当给水增氧,避免白点病鱼窒息死亡。之后可以在鱼缸中撒盐杀菌,并给白点病鱼涂鱼药,等到白点病鱼恢复后,再将其放回原来的缸中饲养。
之后在鱼缸中撒盐进行杀菌,持续不见白点痊愈,还能在冷水鱼的患处涂点鱼药,并且加强对水质的过滤,通常只要白点没有扩散,就会逐渐好起来。等白点病鱼痊愈后,再将其放回原来的鱼缸中饲养。
Ⅳ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养一些金鱼的,但是有些人在养金鱼的过程中会发现金鱼上面有些白点,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出现了白点病,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下面我分享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一起来看下吧。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饲养者会发现自己饲养的金鱼身上出现了许多白点,这就是鱼类中最常见的病——白点病(俗称感冒)。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金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 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金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速度很快的疾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特别是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患病的过程一般在 5-15天,如果能及时的为患病的金鱼治疗,那么痊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然而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那金鱼的小命就会受到威胁。
感染白点病的金鱼,初期在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这个时候金鱼可能还会在正常饮食生活,但是身体的瘙痒感,会让金鱼不停的磨蹭鱼缸壁、水草等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鱼身上的白点会慢慢增加,直到布满全身。患病的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能力,感染周期越长,鱼儿的状态越呆滞。后期,病鱼会浮于水面,不能正常游动,皮肤还会伴有出血点,最后不治死亡。
要更好的防治白点病,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可以常备一些药物,及时的给鱼缸杀菌消毒,以保证水质环境健康。如果金鱼已经感染白点病,那么在初期,可以适当的调高水温环境,将水温调试到28-32摄氏度左右,此时小瓜虫就会慢慢地死亡,从金鱼身体脱落掉。
要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还可以使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只要能及时的治疗,金鱼恢复健康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Ⅳ 鱼身上有白点怎么治疗
罗汉鱼
发现罗汉鱼身上长白点,这多半是因为感染了小瓜虫病。这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患病的罗汉鱼身体上会长满这种白色的小点,而且到后期白色的点就会变成一层薄薄的白色网状物。如果不尽早的治疗,罗汉鱼为因此而丧命。
小瓜虫病俗称白点病,主要发生在水温比较低的季节。初期白点会主要寄生在罗汉鱼的鳍部眼部及鳃等各布满约0.5-1.0MM之小白点,然后在渐渐的扩展到全身。患病的罗汉鱼身体会发痒,为缓解不适它会在石头上磨擦鱼体。严重的白点病会大量的寄生在鱼儿的腮部,增加黏液分泌,最后导致罗汉鱼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要治疗白点病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在罗汉鱼患病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到27-30摄氏度,破坏小瓜虫的生存环境,让那些寄生在鱼体表面的小瓜虫自动的脱落。同时,可以使用0.3%的盐水浸泡鱼体3-5分钟,每天一次,在3-5天后罗汉鱼即可痊愈。
同时,饲养还可以使用以甲烯蓝2-5PPM,连续浸泡患病的罗汉鱼3-20天;或者使用孔雀绿0.05-0.2PPM,每个2-3天药浴1次,连续进行5次左右的药浴,就会发现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饲养者发现罗汉鱼身体上存在白点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药浴罗汉鱼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给它提供一个新的、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它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千万不能随意的拖延治疗时间,而导致罗汉鱼最后大量的死亡哦。
Ⅵ 观赏鱼白点病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如何治好白点病
Ⅶ 白点病鱼怎么治疗
1:第一步冷静判断,养鱼的朋友们都知道,白点病是鱼身上的顽疾,很多网友在遇到鱼身上的白点病时也是被难住了,只要你明白这白点病是怎么回事,就能轻松地消灭它们,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病的病因,遇到这个病时大家不要着急,冷静下来,这个病想要在鱼的身上根治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它转移下来在消灭它,有的网友们可能要纳闷了,这病还能转移吗?没错,可以!白点病的病因是因为鱼身上的寄生虫,我们只要把那些讨厌的寄生虫转移下来,就可以轻松消灭他们,大家的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判断鱼身上的到底是不是白点病,只有确定了病情,才可以进行治疗。大家观察的时候不要着急,一定要耐心仔细,要观察足够的时间才能够下结论,千万不要随便下结论,这个病一般不会导致鱼缸里面的鱼死亡,但是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那就只能等着打扫鱼缸了!
2:第二步隔离生病的鱼,就像人类中的传染病,白点病也是会在鱼类中传染的,假如鱼缸中的鱼有一两条,有白点病的表现,不要犹豫,先把它们隔离出来,避免传染给鱼缸中的其它鱼,如果隔离以后鱼缸中的其它鱼还出现类似症状,那么就要小心了,因为鱼缸中有可能有其它寄生虫,这时候整个鱼缸中的鱼都要接受治疗了,一般情况下,只要鱼缸中出现白点病的鱼,最好就将整个鱼缸的鱼都进行治疗,避免病鱼治疗好了之后出现其它鱼生病。隔离病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没有生病的鱼比较的话,病鱼自身已经非常的虚弱,将它们隔离后,等于让它们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很有可能因为鱼缸和缸里面,缸里面得水的更换,让病鱼病情加重!
3:第三步升高水的温度,将病鱼隔离出来的原因就是为了分开治疗,刚才我们也说了,想要根治白点病,必须将病鱼体内的寄生虫转移出来,怎么转移呢?那就是升高水温了,寄生虫的生存环境温度也是不能太高的,隔离出来后,我们缓慢将水温升高,当然水温不能没有限制的升高,那么鱼也会被煮熟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水温控制在30℃以下,这么高的温度不会影响鱼的存活,还可以将鱼身上的寄生虫脱离出来,这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如果温度升得太高,会让病鱼身体接受不了,让病鱼死亡,当温度过高时,鱼缸中的氧气数量也会逐渐减少,不利于鱼缸中鱼的存活,鱼缸中的植物也会受到影响!
4:第四步鱼缸里面加盐,当寄生虫因为受不了鱼缸里面的高温出来时,就需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了,往里面加盐,这里的加盐不是随便的加,首先盐的种类要了解,不能是含碘的盐,可以用粗盐和细盐,两者都可以,再就是加盐的方式也要注意,不能直接把盐扔到鱼缸里面,应该是先用温水把盐溶解,一定要完全溶解,然后把盐水缓慢地分散的加入到鱼缸里面,这里的两个鱼缸都要加盐,正常鱼的鱼缸里加盐不要太多,一般盐水的浓度控制在0.3%以下就可以,病鱼的鱼缸里面可以多加一些,一般的话不要超过0.5%,采用这种方式,持续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到病鱼慢慢恢复了!
5:第五步隔日换水,加盐以后水的浓度变高,鱼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的话会出现缺氧的现象,这时候就要通过换水来处理了,正常鱼的鱼缸中每间隔一天就换一次水,一次换水数量不要超过鱼缸水的四分之一,病鱼的鱼缸中每间隔两天换一次水就可以了,换水的次数不要太频繁,换水之后一定要调整盐水的浓度,换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水中已经死亡的寄生虫通过换水转移出去,避免因为寄生虫的腐烂产生其它细菌!
6:第六步耐心等待,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了,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等待的时候注意观察鱼身上还有没有小白点出现,如果再次发现下小白点出现就继续治疗,只要坚持这六步,彻底治疗白点病是很简单的!
Ⅷ 鱼白点病怎样治疗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白点病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皮肤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皮肤黏液病等等。
Ⅸ 鱼身上有白点怎么治疗,如何治愈白点病
一、换水
鱼患上白点病后,需要第一时间换水,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善水质,以防病情继续恶化。需要注意的是,和平时换水的周期不同,病期换水基本上隔一天就要换一次。而且水一定要提前晾晒过才行,如果是没有困过的水,一样会对鱼儿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升温
想要治疗白点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升温,因为小瓜虫在25℃的环境下就会停止生长,到了28℃就会死亡。所以治疗期间,每天要提高水温,但一天升温不能超过2℃,温差过大的话,会对鱼儿产生一定的刺激,对其健康不利。
三、下盐
治疗期间还可以往水中适当下盐。下盐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是改变水体的渗透压,从而降低肾脏的负担,同时还能减少细菌侵入的可能,这样一来对鱼儿的康复也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下盐要控制好浓度,一般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间,千万不能放太多。
四、药浴白点病在中后期需要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就是黄粉,这是一种针对鱼病比较万能的杀菌药,但对抗白点病的效果并明显,最好还是用专门灭杀小瓜虫的白点净,很快就能起到效果,让鱼儿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