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鼻肠管喂养注意事项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重要时刻,但是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带鼻饲管出院,那么在家庭环境中进行鼻饲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家庭鼻饲注意事项
1、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留置胃管的必要性,减轻心理压力,正确面对自己及亲人。
2、物品准备:鼻饲液、温开水、注射器 。准备注食前操作者要洗净双手。
3、患者体位要求
鼻饲前: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床头抬高30度。避免进食过程中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的可能。
鼻饲后:保持进餐体位30分钟,床头抬高30度。这样可以利于消化,帮助胃排空。同时避免翻身和拍背,以防胃内容物反流产生误吸。
4、每次灌注前必须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灌注食物。
回抽可见透明清亮胃液,若抽出为咖啡色胃液,需向医生反馈,暂停喂食。
5、鼻饲液温度应冷却至38-40℃,前臂内侧试温,过热容易伤损伤胃粘膜、过冷容易腹泻、胃痉挛。
6、鼻饲量:200ml/次~300ml/次。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每日4到5次,若残留物大于前次灌注食量的50%,表示胃排空延缓,应适当顺延喂食时间。
7、鼻饲前后用温水冲管,注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速度应缓慢,过快易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同时易致反流。
管口应用纱布扶托,手指不可接触管口,注食后,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食物积存胃管中变质,引起胃肠炎或堵塞胃管。
8、经鼻饲管喂药应将药物碾碎、溶解后注入。
9、鼻饲结束后,将胃管末端抬高,反折,固定。
10、应注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流食,如牛奶,蒸蛋,豆奶,鱼汤,蔬菜汤等。
11、鼻饲患者安全:主要防脱管,需每日检查鼻饲管胶布固定是否妥善。另外,意识不清、躁动老人进行保护性约束,防止自行拔管。
12、鼻饲管的留置时间根据胃管的材质更换,若发生堵管等应及时更换。
13、若患者在鼻饲过程中有任何不舒适家属无法处理应及时联系医生。
㈡ 鼻饲法的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对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讲清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情绪,使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2)协助神志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3)戴无菌手套,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段约15-20cm,一手用纱布托持胃管,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时(约14-16cm处)病人可能出现恶心反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缓慢插入。如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不畅时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向前推进。
4)胃管插入长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或发际至剑突的长度),成人约为45-55cm。在临床应用时,认为用此方法置管时胃管前端仅达到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用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察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
5)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临床采用双枕垫头快速插管法,即将两枕垫于患者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置胃管入鼻腔后双手快速插管,使管端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方法适用于昏迷不能合作者,快速有效,可减轻对咽喉部粘膜的刺激。
6)置管到预定长度时,可用抽吸胃液法或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
7)用胶布粘贴法固定胃管于鼻翼或颊部。由于病人鼻部出汗或分泌油脂、病人翻身活动等,胶布都有可能脱落,从而导致胃管脱出。我病区的固定方法是使用两根小线穿过胃管,系于患者的耳后,定期观察患者耳后皮肤情况。 1)鼻饲前: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
2)鼻饲法: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ml),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灌注鼻饲药物或流食。药物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灌入。鼻饲速度应缓慢,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
3)鼻饲后:用温水20ml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胃管内发酵或变质,引起病人胃肠炎或堵塞管腔。将胃管末端盖帽固定,并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
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将注射器洗净后放入治疗碗内,盖纱布备用。
5)根据医嘱记录病人反应及鼻饲量。 用于患者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需要更换胃管时。
1)准备换药碗至病人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
2)将弯盘置于患者颌下,揭去固定物。
3)戴无菌手套,用纱布包裹鼻孔处的胃管,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待慢慢呼气时轻柔地一次性完成拔管动作,纱布包裹胃管置于弯盘内。昏迷病人拔管到咽喉处时返折胃管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
4)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5)护理记录单及时记录拔管时间和病人反应。
6)如为更换胃管的患者,应于夜间末次鼻饲后拔出胃管,次日清晨鼻饲前从另一侧鼻孔置管。
㈢ 鼻饲法插入胃管
(1)在评估的基础上,准备用物。
(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以取得病人合作。
(3)病人取半坐卧位、坐位或仰卧位,颌下铺治疗巾,酌情取义齿。
(4)选择通气侧鼻腔,清洁鼻腔。
(5)打开鼻饲包,取出胃管,测量插管长度并作标记。测量方法有两种: ①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②从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cm。
(6) 润滑胃管前段,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
1) 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0~15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可顺利将导管插入, 直至所标记处。
2) 如病人出现恶心,应暂停插管,嘱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如插入不畅,应检查口腔,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胃管。
(7) 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应注意:①在插管前,应协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10~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食管口。
(8)胃管插至所标记处,先证实胃管在胃内,方法有三种:
1)将胃管末端接无菌注射器回抽,可抽出胃液。
2)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碗中,无气泡溢出。如有大量气泡,证明已误入气管。
3)将听诊器放在病人胃部,用无菌注射器迅速注入10ml空气,听到有气过水声。
(9)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10)灌注食物及药物,方法是: 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后,再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避免食物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11)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夹紧后用别针固定于病人枕旁。
(12)安置病人, 嘱病人维持仰卧位20~30分钟,防止呕吐,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鼻饲用物每餐后清洗,每日消毒一次。
(13)洗手,记录插管时间、病人的反应、鼻饲液的种类及每餐饮食量。
㈣ 鼻饲的操作流程
鼻饲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在医院中鼻饲的流程如下:
1、插胃管:
(1)核对:备齐用物至床旁,据医嘱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2)体位:能配合者取半坐位,昏迷者去枕平卧、头后仰;
(3)准备:有义齿者先取下,治疗巾置于颌下,棉签清洁通畅鼻腔,测量胃管长度(成人一般45~55cm。测量方式: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或鼻尖经耳垂至剑突),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
(4)插管:至10~15cm(咽喉部)时,清醒患者嘱做吞咽动作,昏迷患者托起头部,使下颌角靠近胸骨柄;
(5)观察:若插管中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插管,嘱患者深呼吸;若患者呛咳、发绀、呼吸困难,说明胃管误入气管,可拔除重新插;
(6)确认:胃管在胃内。一抽二听三气泡;
(7)固定:在鼻翼及颊部用胶布固定。
(4)鼻饲时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鼻饲的注意事项
1、首先是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给膳食,最后再用温开水冲管。
2、两次膳食之间可加用果汁、菜汁、温开水等,以增加水分。
3、每次注入膳食前应用纱布过滤,以防胃管堵塞。
4、膳食和饮料的温度应在摄氏38—40度,流经胃管的速度不宜过快,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00毫升。
5、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引起腹胀。
6、鼻饲完最后应用温水冲洗胃管,防止鼻饲液寄存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胃管.
7、灌注完毕,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线绳扎紧,纱布包好,整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鼻饲
㈤ 确定鼻饲导管在胃的方法有哪些
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用试纸检查是否呈酸性。2、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20ml空气,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听到气过水声。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㈥ 鼻饲法插管的长度是多少,怎么量长
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段长约15-20cm,一只手用纱布托持胃管,另外一只手用镊子夹住胃管,然后沿一侧鼻孔插入至咽喉时(约14-16cm处),同时将胃管缓慢插入。
胃管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对于成人约为45-55cm。
(6)鼻饲时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鼻饲法注意事项:
1.若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插管,并嘱患者做深呼吸,缓解紧张,待缓解后再插管;
2.若胃管误入气管,立即拔出胃管,休息后重新更换再插管;
这是在插管中遇到两个问题的处理方法,千万不要混淆,一定明确何种情况下暂停插管,何种情况立即拔出胃管。
3.将胃管插入胃内,此项操作也没有完结,我们还要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所以,还要掌握三种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1)在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能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患者胃部,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射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逸出。
确认成功后,将胃管妥善固定在鼻翼两侧及颊部,方便我们接下来为患者灌注食物、药物等。
而在每次灌注食物前还要格外注意一点,抽吸胃液以确保胃管在胃内,保持胃管的通畅。说到了灌注食物,那么就要清楚每次鼻饲的量以及温度。
㈦ 正确测量胃管长度的方法
胃管的长度其实对于临床医生来讲,是再熟悉不过了。胃管的作用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患者不能使用口腔进食,都是需要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的。胃管的长度测量方式就是检查胃管到达胃部的一侧到口腔的长度。
插胃管是一名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操作介绍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
操作目的
1.经胃肠减压管引流出胃肠内容物,腹部手术术前准备。
2.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适应证
1.急性胃扩张。2.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肠道有梗阻。3.急腹症有明显胀气者或较大的腹部手术前等。4.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术后的病人。5.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6.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绝进食的病人。7.服毒自杀或误食中毒需洗胃患者。
禁忌证
1.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的患者。
2.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胃炎、鼻腔阻塞、食管、贲门狭窄或梗阻、心力衰竭和重度高血压患者。
3.吞食腐蚀性药物的患者。
胃管 nasogastric tube 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长约45Cm,是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需经鼻孔插入55Cm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由管路、胃管注食口接头、胃管夹、十字结堵帽组成。食管内留置鼻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等并发症,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胃管的注食口接头一般有两个,最上面的堵帽打开只能用小注射器手动加压推杆和活塞打一些水一样的流质食物,下面能用助推器和100ml大注射器打一些稠一些的肉菜沫或用机械粉碎成膏状或糊状的面条等,可增加膳食纤维,有利于排便,促进消化和营养供给,但不能一次喂食过多过快,会导致胃排空不畅发生食管返流。大颗粒物进入会堵管。最上面是胃管堵帽,饲毕应即刻堵严并夹毕 。需要避免胃管污染,胃管胶布应放在密闭的床头柜内,防止蟑螂污染。
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
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用备好的长约50-60cm的布带子(带子宽1.5cm)在鼻孔处环绕胃管打一结(打结时勿影响胃管引流),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结,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
除掌握整个过程外,最好到医院见习护士的操作,以保证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现病人黏膜损伤,声带破损等后遗症.
胃管护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换胶带时,须将脸部皮肤拭净再贴,并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须妥当安置,以免牵扯滑脱。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脱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E.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F. 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将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㈧ 如何打鼻饲
什么是鼻饲?
鼻饲是把胃管通过鼻腔、食道送到胃中,通过胃管往胃中打食物.
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昏迷、吞咽障碍、食道疾病等不能在自己
进食的情况下,进行鼻饲治疗。
鼻饲目的?
1、帮助不能进食的老年患者摄取营养。
2、全面均衡符合生理的营养的供给,以降低高分解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操作方法:
Ø清醒患者在鼻饲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征得同意方可进行鼻饲。 Ø测试鼻饲液温度(38~40℃),协助患者呈半卧位(抬高头胸部30-35度角)。 Ø毛巾垫于鼻饲管末端下,确定胃管有无移位(打开胃管前端开口处,用注射器连接末端,回抽,如有胃液抽出即可确认其在胃内)。 Ø确定胃管在胃内后抽吸温开水,先注入20毫升左右温开水,再抽吸鼻饲液缓慢注入,注入食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㈨ 鼻饲时检查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哪些
抽吸胃内容物和听诊法判断胃管是否插入胃内
㈩ 鼻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向病人解释,减少恐惧,取得合作。2.坐位可减轻胃管通过鼻咽部时的呕吐发射,使胃管易于插入。3.右侧卧位可借助解剖位置使胃管易于插入。4.插入长度一般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5.一般成人插入长度45~55cm。插管时动作轻稳,防止损伤食道粘膜,镊子尖端勿碰及患者鼻粘膜,以免造成疼痛和损伤。6.吞咽动作可帮助胃管迅速进入食管,减轻不适感,让患者随“咽”的口令边咽边插。必要时,可让患者饮少量温开水,以助胃管顺利进入食管。
7.深呼吸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8.插入不畅时检查口腔,了解胃管是否盘在口咽部;或将管子抽回一小段,再小心插入。9.昏迷病人头后仰可避免胃管误人气管。10.下颌靠近胸骨柄可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11.每次灌食前确定胃管在胃内及胃管是否通畅。12.温开水可润滑管腔,防止喂食溶液粘附于管壁。13.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14.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15.避免灌入速度过快,避免鼻饲液过冷或过热。16.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凝块产生。17.鼻饲过程中,避免灌人空气,以防造成腹胀。18.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19.防止灌入的食物返流。20.防止胃管脱落。21.维持原卧位可促进食物消化、吸收,防止呕吐。22.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鼻饲用物应每天更换消毒。24.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胃管,末次喂食拔管,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25.夹紧胃管,以防拔管时管内液体返流。26.到咽喉处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27.拔管后物品移出患者视线,以免患者见之有不悦感及避免污染床单位。28.可用汽油、松节油等消除胶布痕迹。
这样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