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3 12:13:54

㈠ eviews怎么解决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检验,最好的软件是spss,它会自动给出全部共线性检验指标,如图:
后一个是最主要的vif(方差膨胀因子)检验,它大于5,有共线。大于10,共线严重。
这个表给出了更多的共线性检验方法,比如第3列条件索引(其实是条件指数),它大于10共线,大于30严重共线。

㈡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几种方法之间的比较

主成分法和岭回归所估计的参数,都已经不是无偏的估计,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处理多变量问题时具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其降维的优势是明显的,主成分回归方法对于一般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还是适用的,尤其是对共线性较强的变量之间。岭回归估计是通过最小二乘法的改进允许回归系数的有偏估计量存在而补救多重共线性的方法,采用它可以通过允许小的误差而换取高于无偏估计量的精度, 因此它接近真实值的可能性较大。灵活运用岭回归法, 可以对分析各变量之间的作用和关系带来独特而有效的帮助。

如何克服和处理多重共线性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典假设中,其重要假定之一是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说,解释变量X1,X2,……,Xk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是其他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如果违背这一假定,即线性回归模型中某一个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就称线性回归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违背了解释变量间不相关的古典假设,将给普通最小二乘法带来严重后果。

所谓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者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评估失真或者不准确。这里,我们总结了8个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可用方法,大家在遇到多重共线性问题时可作参考:

1、保留重要解释变量,去掉次要或可替代解释变量

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说明自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是重叠的,可以删除不重要的自变量减少重复信息。但从模型中删去自变量时应该注意:从实际经济分析确定为相对不重要并从偏相关系数检验证实为共线性原因的那些变量中删除。如果删除不当,会产生模型设定误差,造成参数估计严重有偏的后果。

㈣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

,出现了相关系数与回归方程系数符号相反的问题,经过研究,确认是多重共线性问题并探索了解决方法
在此将多重共线性的相关知识整理如下。

解释变量理论上的高度相关与观测值高度相关没有必然关系,有可能两个解释变量理论上高度相关,但观测值未必高度相关,反之亦然。所以多重共线性本质上是数据问题。
造成多重共线性的原因有一下几种:
1、解释变量都享有共同的时间趋势;
2、一个解释变量是另一个的滞后,二者往往遵循一个趋势;
3、由于数据收集的基础不够宽,某些解释变量可能会一起变动;
4、某些解释变量间存在某种近似的线性关系;

判别:
1、发现系数估计值的符号不对;
2、某些重要的解释变量t值低,而R方不低
3、当一不太重要的解释变量被删除后,回归结果显着变化;

检验;
1、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高于0.8,表明存在多重共线性;但相关系数低,并不能表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vif检验;
3、条件系数检验;

解决方法:
1、增加数据;
2、对模型施加某些约束条件;
3、删除一个或几个共线变量;
4、将模型适当变形;
5、主成分回归

处理多重共线性的原则:

1、 多重共线性是普遍存在的,轻微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不采取措施;
2、 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一般可根据经验或通过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如影响系数符号,重要的解释变量t值很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3、 如果模型仅用于预测,则只要拟合程度好,可不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模型用于预测时,往往不影响预测结果;

㈤ 如何用差分法解决多重共线性

操作步骤:1、先打开回归的对话框:analyse--regression--linear,打开线性回归对话框;2、将自变量因变量都放到各自的位置,然后点击statistic;3、在该对话框中,有一个多重共线性诊断的选项,勾选他,如图所示,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对话框;4、点击ok按钮,开始输出诊断结果;5、特征根(Eigenvalue):多个维度特征根约为0证明存在多重共线性;条件指数(ConditionIndex):大于10时提示我们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相关系数矩阵,找到数值接近1的相关,这也提示出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㈥ 如何消除多重共线性从而计算因变量和各个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1.逐步回归,2.主成分回归,3.岭回归~

㈦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

多重共线性的产生原因、判别、检验、解决方法

分类:
数据挖掘(6)

最近做回归分析,出现了相关系数与回归方程系数符号相反的问题,经过研究,确认是多重共线性问题并探索了解决方法。
在此将多重共线性的相关知识整理如下。

解释变量理论上的高度相关与观测值高度相关没有必然关系,有可能两个解释变量理论上高度相关,但观测值未必高度相关,反之亦然。所以多重共线性本质上是数据问题。
造成多重共线性的原因有一下几种:
1、解释变量都享有共同的时间趋势;
2、一个解释变量是另一个的滞后,二者往往遵循一个趋势;
3、由于数据收集的基础不够宽,某些解释变量可能会一起变动;
4、某些解释变量间存在某种近似的线性关系;

判别:
1、发现系数估计值的符号不对;
2、某些重要的解释变量t值低,而R方不低
3、当一不太重要的解释变量被删除后,回归结果显着变化;

检验;
1、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高于0.8,表明存在多重共线性;但相关系数低,并不能表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vif检验;
3、条件系数检验;

解决方法:
1、增加数据;
2、对模型施加某些约束条件;
3、删除一个或几个共线变量;
4、将模型适当变形;
5、主成分回归

处理多重共线性的原则:

1、 多重共线性是普遍存在的,轻微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不采取措施;
2、 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一般可根据经验或通过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如影响系数符号,重要的解释变量t值很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3、 如果模型仅用于预测,则只要拟合程度好,可不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模型用于预测时,往往不影响预测结果;

㈧ 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如何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对多重共线性的两点认识:
①在实际中,多重共线性是一个程度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有意义的区分不在于有和无,而在于多重共线性的程度。②多重共线性是针对固定的解释变量而言,是一种样本的特征,而非总体的特征。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1.增加样本容量
2.利用先验信息改变
3.删除不必要的解释变量:参数的约束形式
4.其它方法:逐步回归法,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
这些方法spss都可以做的,你在数据分析的子菜单下可以找到相应的做法。
删除不必要的方法的时候,最好使用一下逐步回归法,这样比较科学一点。
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使用比较简单科学,本人介意用该方法。

㈨ spss如何消除多重共线性

SPSS用逐步回归分析可以消除多重共线性。

1、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并给解释变量的重要性按可决系数大小排序。

2、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按解释变量重要性大小为顺序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这个过程会出现3种情形。

(1)若新变量的引入改进了R平方,且回归参数的t检验在统计上也是显着的,则该变量在模型中予以保留。

(2)若新变量的引入未能改进R平方,且对其他回归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也未带来什么影响,则认为该变量是多余的,应该舍弃。

(3)若新变量的引入未能改进R平方,且显着地影响了其他回归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数值,同时本身的回归参数也通不过t检验,这说明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舍弃该变量。

(9)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扩展阅读: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其他方法:

1、 直接合并解释变量 

当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时,在不失去实际意义的前提下,可以把有关的解释变量直接合并,从而降低或消除多重共线性。

2 、利用已知信息合并解释变量 

通过理论及对实际问题的深刻理解,对发生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引入附加条件从而减弱或消除多重共线性。

3、增加样本容量或重新抽取样本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由测量误差而引起的多重共线性。当重新抽取样本时,克服了测量误差,自然也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另外,增加样本容量也可以减弱多重共线性的程度。

㈩ 克服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基本经验法则是什么

摘要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已经为你查询到相关信息,多重共线性处理方法

阅读全文

与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构建财务分析方法 浏览:945
华为荣耀语音助手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82
给图涂色属于什么教学方法 浏览:18
视频传输和手机连接方法 浏览:144
葡萄套袋使用方法 浏览:152
治疗汗毛孔大的方法 浏览:320
小腿脉管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966
元气骑士金色手刀快速获得方法 浏览:1001
卤水的制作方法用什么水 浏览:344
哪些提问是对写作方法的提问 浏览:432
如何减压有效的方法 浏览:68
卫生间排水管坐便器安装方法 浏览:279
蓝藻常用治理方法 浏览:473
联系人录音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66
铝合金挂轴安装方法 浏览:379
配电柜的电损计算方法 浏览:336
治疗尖锐湿最新方法 浏览:709
oppo手机音质调整方法 浏览:863
油烟机清洗后吸力小解决方法 浏览:473
福州结核病医院核酸检测采集方法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