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
GB276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霉素的限量》中对于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以及检测方法做了修改,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按照GB5009.24规定的方法测试,其他食品按照GB/T18979规定的方法测定。 TLC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是中国测定食品及饲料中AFT黄曲霉素B1(AFB1)的标准方法之一(GB/T5009.23-2006)。其原理是针对不同的样品,用适宜的提取溶剂将AFB1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经溶剂萃取纯化,再在薄层板上层析展开,分离,利用AFB1的荧光特性,根据荧光斑点的大小和强弱,比较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
TLC有单项展开法和双向展开法,TLC法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普及,所以国内外仍在使用,但由于该法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不够理想,提取液中杂质较多因而在展开时影响斑点的荧光强度,而双向展开虽避免了杂质干扰,增加了灵敏度,但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时间。 酶联免疫法检测AFB1的理论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其采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分析时间短等优点。其原理是抗原(或抗体)吸附于载体上的免疫吸附剂和用酶标抗体(或抗原)与标本中的待测物(抗原或抗体)起特异的免疫学反应,最后用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来增加测定的敏感度。大体分为2类:一是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本中的AFTB1, 二是用竞争法检测样本中的AFTB1,。为了使用方便,目前国内外已研制了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及配套仪器,方法也被列入国家标准(GB/T5009.22 1996第二法)。
但由于ELISA法中酶的活性易受反应条件影响,因此ELISA法测定结果稳定性较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一般来说,组织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很低,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比高效色谱法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如今这种方法还极少使用在测定组织霉菌毒素含量中。该方法检测限可达0.02~0.025 ppb。 84%甲醇水溶液提取样品中,正己烷脱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选择多反应检测模式(MRM)监测,外标法定量,该法灵敏,结果可靠。
Ⅱ elisa 检测黄曲霉毒素B1要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黄曲霉素毒性比较大,除了注意常规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如手套、口罩等是一定要戴的,接触安全区的时候更换手套注意不要交叉污染环境等)之外,可以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实验所用的器皿和工具,目前常用5%次氯酸钠浸泡可有效地破坏黄曲霉素。黄曲霉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所以高压灭菌锅不能去除,但污染的玻璃仪器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半天或用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片刻后,即可达到去毒效果。
另外,称量固体标样的时候要小心避免空气流动、静电等因素造成的样品飞溅,最好是购买溶液标样而避免自己称量。
预祝你的实验顺利完成,以后就不要再做这个啦。
目前
主要检测方法是
常见的胶体金试纸条,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TLC薄层色谱,免疫亲和净化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法,液质联用法
Ⅳ 黄曲霉毒素B1用哪=哪种方法检测比较准确
目前主流的方法有荧光定量检测法、酶免、胶体金、液相色谱。我们工厂一直在用飞测的黄曲霉毒素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望采纳建议。
Ⅳ 这个可以检测黄曲霉毒素B1对吗
你看到的这个是使用的胶体金方法,属定性。还有一种是酶联免疫法,属于定量的检测,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污染农产品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其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为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被列入严管的特剧毒物质。0.294毫克/公斤剂量的黄曲霉毒素B1,就能引起敏感动物的急性中毒死亡。黄曲霉毒素也是一种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能力,是二甲基硝胺的70倍。据在我国肝癌高发区的调查发现,肝癌的高发与吃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有关。农产品黄曲霉毒素污染,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巨型杀手!但长期以来,由于检测技术落后,制约着对农产品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也限制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该快速检测卡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适用于现场大批量样品筛选检测以及基层单位执法监督的使用。
Ⅵ 你们黄曲霉毒素B1是怎么检测的用什么方法学检测的
通用方法
薄膜层析法和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检测机构都在使用的方法。由于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等缺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检测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创建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而且以金标试纸为代表的这些方法已经被先进国家所广泛使用,引进和消化这些先进的方法是我们检测领域的当务之急.免疫亲和柱法优点很多但由于检测费用过高,而无法普及.而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金标试纸法似乎更适用于中国值得推广。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在黄曲霉毒素研究方面应用最广的分离技术.自1990年它被列为AOAC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标准方法,该方法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黄曲霉毒素的功能.2、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与薄层层析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二者互相补充.通常用TLC进行前期的条件设定,选择适宜的分离条件后再用LC进行黄曲霉毒素的定量测定。3、免疫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具有高度专一性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设计的黄曲霉毒素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这类方法通常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of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层析法(Immunoaflinity Column Assay,ICA).它们均可以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测定。Ⅶ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是什么
楼主你好: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检验。
2.原理概要样品用三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硅胶柱净化,净化后的提取液用三氟乙酸衍生,用配有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3.主要试剂和仪器3.1.主要试剂三氯甲烷;正己烷;苯;甲醇:紫外光谱级;乙腈:紫外光谱级;三氟乙酸;乙腈-水溶液(1+1);三氯甲烷-甲醇溶液(95+5);苯-乙腈溶液(98+2);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纯度≥99%;黄曲霉毒素B1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以苯-乙腈溶液于棕色容量瓶中,配成浓度为10μg/mL标准贮备液。根据需要,再配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3.2.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荧光检测器;天津恒奥硅胶小柱;天津恒奥振荡器:HMS系列;天津恒奥超声波:HU、HS系列;
天津恒奥氮吹仪;天津恒奥滤膜:有机系用,0.45μm;天津恒奥微孔滤膜过滤器
旋转蒸发器;微量注射器;离心管:5mL具塞磨口;粉碎机。
4.试样的抽取与制备4.1.抽样方法从整批产品堆垛的上下不同部位随机抽取2.2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分别倒出全部茶叶于塑料布上,用取样铲从每件中各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约500g。将所取样品充分混匀,用四分法或分样器逐步缩分出500g,装入洁净密封的样品筒内,加封后,标明标记,及时送实验室。4.2.试样制备将所取回样品全部磨碎,通过20目筛,混匀,均分成两份试样,装入洁净容器内,密封,标明标记。4.3.试样保存将试样于室温下保存。注:在抽样和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更多质量检测、分析测试、化学计量、标准物质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国家标准物质药检所标准品目录,药品对照品请参考 http://www.rmhot.com/plist_3/plist_3_0_0_1.html
5.过程简述5.1.提取称取试样5.0g(精确到0.1g)置于100mL具塞锥形烧瓶中,加入15mL三氯甲烷,于振荡器上提取30min,然后经垫有玻璃纤维的漏斗过滤。收集滤液于旋转蒸发器的具尾管圆底烧瓶内,并用三氯甲烷洗涤滤渣,收集滤液至约20mL。5.2.净化用旋转蒸发器将上述滤液在50℃水浴中浓缩至约1mL,经0.45μm滤膜过滤后,注入硅胶小柱中。用2~4mL正己烷洗涤烧瓶后淋洗小柱,弃去流出液。然后用3~4mL三氯甲烷-甲醇溶液以每秒钟2滴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于离心管中。用氮气仪缓缓吹干,供衍生用。5.3.衍生5.3.1.试样加200μL正己烷和50μL三氟乙酸于上述离心管中,盖紧磨口塞,超声振荡1min,静置10min,用氮吹仪缓缓至干。用乙腈-水溶液(1+1)定容至1.0mL,超声1min,用0.5μm滤膜过滤,滤液供液相色谱用。5.3.2.标准工作溶液取1.0mL标准工作溶液,用氮吹仪缓缓吹干,按5.3.1步骤操作。5.4.测定5.4.1.色谱条件色谱柱:NOVA PAKc18,300mm×3.9mm(内径);流动相:甲醇-水溶液(42+58);流速:0.8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75 nm,发射波长425 nm;色谱柱温度:室温。5.4.2.测定根据样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黄曲霉毒素B1衍生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的衍生物溶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衍生物保留时间约为8min。5.4.3.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6.结果计算用色谱数据处理机进行数据处理
7.低限和回收率测定7.1.低限本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001mg/kg。7.2.回收率回收率的实验数据:黄曲霉毒素B1的添加浓度在0.001~0.5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89.1%~104.9%。
Ⅷ 熟制禽肉中黄曲霉毒素B1能检测吗用哪个检验方法标准是多少
熟制禽肉中一般不会含有黄曲霉毒素B1.
是这样的,黄曲霉毒素B1是谷物粮食等植物性原料,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发霉产生的一种霉菌代谢物。土壤中也存在黄曲霉B1。尤其以发霉的花生、大豆、玉米等谷物中最为常见。肉禽中不会有黄曲霉毒素B1.
另外,奶牛食用了霉变的含有黄曲霉B1的饲料后,会代谢出黄曲霉M1毒素。这就是年初那会儿,蒙牛眉山公司和福建长富牛奶爆出的黄曲霉事件。黄曲霉M1是黄曲霉B1的代谢产物。
Ⅸ 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m1的区别
是一样的吧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的代谢产物,它们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主要存在于谷物、坚果、棉籽以及一些和人类血液,动物饲料相关的产品中。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致癌性、污染频率均居于首位。薄层色谱一直是检测黄曲霉毒素常用的方法,但此方法制备样品及分析样品时费时又费力。而使用黄曲霉毒素B1 ELISA试剂盒则能够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残留。本试剂盒是应用ELISA技术研发的新一代真菌毒素检测产品,操作时间短 于60min,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误差和工作强度。
AFB13方元方圆 试剂盒是利用竞争ELISA方法,在酶标板微孔上预包被羊抗鼠抗体。检测时,加入黄曲霉毒素Bl抗体孵育,它与包被的羊抗鼠抗体结合,洗板后加入标准品或样品溶液及黄曲霉毒素Bl酶结合物,他们竞争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l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用TMB底物显色;加入反应终止液后在450nm波长酶标仪下进行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l浓度与吸光度成反比。
详细技术指标:
样品检测限:
饲料------------------------------2.5μg/kg
麸皮、玉米皮------------------5μg/kg
回收率----------------------------85%±10%
精密度-----------试剂盒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
Ⅹ 黄曲霉毒素怎么检测
检测方法
1、薄层分析法(TLC)
TLC法是检测黄曲霉素最为经典的方法,也是以前最为常用的方法,至今仍为一些检测机构所用,也是一种国标方法。其原理是针对不同的试样,用适宜的萃取溶剂将黄曲霉素从试样中萃取出来,经柱层析净化后,再在薄板上展开后分离。
利用黄曲霉素的荧光特性,根据荧光斑点的强弱与标准比较确定其含量,对于一些组分很复杂的试样要双向展开,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TLC法设备简单,检测费用低,但操作繁琐、费时,萃取和净化效果不理想,灵敏度差,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程度的危害。
2、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添加柱后衍生系统分离,再用荧光检测器测定。与其配套的柱后衍生系统有碘衍生化法、溴衍生化法及较为先进的电化学衍生化法和光化学衍生化法。当前,该方法大多用免疫亲和柱来净化、分离,其净化效果优异。
该法能准确地分离不同种类的黄曲霉素(例如:AFB1、AFB2、AFG1和AFM1等),检测速度快且定性与定量准确,检测限低,可作为仲裁法使用,但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前处理方法相对繁琐,若用到免疫亲和柱则会使试样检测费用增加,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仍存在一定的危害。
3、酶联免疫法(ELISA)
ELISA法也是近年来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抗体和抗原之间特异性的免疫学反应,最后用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来增加测定的灵敏度。
该方法检测速度快、对人体危害小、但重复性差、试剂寿命短、需低温保存、假阳性概率较高、需要配置专门的酶标仪,且对一些富含盐和脂肪的试样需进行额外的处理。
4、毛细管电泳法(CE)
毛细管电泳(CE)也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析黄曲霉素的方法。该方法与激光减弱荧光检测器(LIF)连用可很好地提高灵敏度。
Wei等用毛细管电泳一激光减弱荧光检测器测定AFB1、AFB2、AFG1和AFG1,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分离效果,其中对AFB2的测定最为灵敏。但CE法的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不适宜在试样检测中广泛应用。
5、荧光光度法(IA C/S FB)
IA C/SFB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国标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各种黄曲霉素的荧光特性差异用荧光光度计测定试样中黄曲霉素的含量。
该方法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无危害,检测速度迅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量试样检测,且定量准确,但检测费用较高,需要配置专用设备,且不能对单一的毒素进行检测。
6、金标试纸法
金标试纸法,实际就是一种固相免疫分析法。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一步检测黄曲霉素。
该法可在5~10 min内完成对试样中黄曲霉素的定性测定,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且无须其他仪器设备的配合,既可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也可在现场进行实地测定,但是其检测的准确度、精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7、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是使用固定化技术将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与物理化学换能器结合,可以用来探测生物体内外的环境化学物质或与之起特异性交互作用后产生响应的一种装置。其中利用分子间特异亲和性制备的亲和型生物传感器为免疫传感器口。
根据能量转换器所传导的物理或化学信号的不同,免疫传感器可分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光学免疫传感器、压电晶体免疫传感器等。由于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响应快、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和适合于现场检测等优点,因此各国科研工作者正积极探索研制新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黄曲霉素。
(10)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黄曲霉毒的危害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足以说明黄曲霉毒素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黄曲霉毒素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
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进行代谢。因此,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的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当然,黄曲霉毒素没有经过代谢活化是无致癌性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